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驱动的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1
作者 梁迪 李又佳 +1 位作者 李依明 吴金颖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5-220,共6页
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其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加工质量甚至作业安全问题。数字孪生技术能降低故障诊断的难度,但目前研究仍存在物理实体到虚拟实体转换效率低和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 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件,其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加工质量甚至作业安全问题。数字孪生技术能降低故障诊断的难度,但目前研究仍存在物理实体到虚拟实体转换效率低和神经网络过拟合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正则化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建立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数字孪生模型,通过OPC UA通信完成了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间孪生数据的交换,对比分析正则化改善过拟合问题的4种方法,构建了丢弃法正则化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比不同信噪比下BP神经网络、丢弃法正则化BP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和预测准确度,验证了诊断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正则化BP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数控车床
下载PDF
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又佳 罗宋宝 +6 位作者 丁琼 黄惠琴 黄根林 黄振华 黄燕 陈莹 吴振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8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比较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组(26例)和阿替普酶组(38例),比较所有病人溶栓后疗效及两组入院7 d内病死率、出血事件,入院时和第7天死亡/残疾[改良Ranki... 目的比较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分为尿激酶组(26例)和阿替普酶组(38例),比较所有病人溶栓后疗效及两组入院7 d内病死率、出血事件,入院时和第7天死亡/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3分、生活自理(MRS 0~2分)、良好预后(MRS 0~1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溶栓后,两组NIHSS评分、生活自理和良好预后较溶栓前均明显改善(P<0.05)。入院7 d内两组病死率和出血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7天,两组死亡/残疾、生活自理、良好预后率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与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脑梗死 尿激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
下载PDF
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观察: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交叉设计临床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又佳 付耀高 +5 位作者 钟志耕 丁琼 李泽锋 祝晓忠 黄燕 殷万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06-511,共6页
研究背景目前有关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注射浓度的各项研究报道不尽相同,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差异较大,且很少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研究拟评价两种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所... 研究背景目前有关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注射浓度的各项研究报道不尽相同,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亦差异较大,且很少有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本研究拟评价两种不同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所医疗单位共80例偏侧面肌痉挛患者,随机以高浓度(50 U/ml)和低浓度(25 U/ml)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复发后采取高、低浓度交叉再注射,分析两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种Α型肉毒毒素浓度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均有效(P=0.000)。不同治疗顺序疗效及药物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高浓度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P=0.000);治疗后8天至3个月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治疗4、5个月时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治疗时间超过6个月时,两组Cohen分级下降值相近(P=0.515)。治疗期间高浓度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低浓度组(P=0.000),且持续时间更长(P=0.000);但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程度轻微,不经特殊处理均可自愈,无一例出现药物过敏或全身性中毒反应。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高浓度重复注射间隔时间更长,患者针刺疼痛感降低,经济负担减轻,但药物不良反应相对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 痉挛 面部肌肉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血清MMP-9和BDNF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预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又佳 韩小妍 +5 位作者 黄燕 罗宋宝 黄根林 黄惠琴 陈莹 吴振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和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AC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患者42例为研究组,选择... 目的研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和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在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ACI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患者4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研究组检测入院第1天(T1)、第2天(T2)及第5天(T5)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对照组检测体检时血清MMP-9和BDNF水平。研究组进行3个月随访研究。按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良好组24例和预后不良组18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MMP-9和BDNF水平。结果T1时间点,研究组血清MMP-9和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预后进行分组,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组间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T5时间点,预后不良组MMP-9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BDNF水平进行分析,两组时间点和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预后良好组T2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1时间点,T5时间点BDNF水平高于T2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不良组T2时间点和T5时间点BDNF水平均低于T1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MP-9和BDNF的变化与ACI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发病最初期,BDNF水平高提示预后可能不佳,在治疗数日后,MMP-9高水平、BDNF水平降低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急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脑水肿的无创动态监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又佳 付耀高 +2 位作者 杨前进 余科 徐安定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脑水肿无创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1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的变化,另以10例无颅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同样测定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病...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脑水肿无创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10例脑卒中患者,观察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的变化,另以10例无颅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同样测定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病灶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健侧(P<0.01),对照组患者双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4例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前、治疗后6小时内连续测定双侧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发现用药0.5小时后脑电阻抗扰动系数开始降低,约2~3小时最为明显,5~6小时接近于用药前.结论: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可较敏感地及时反映脑卒中患者脑内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的动态变化,使用此方法进行脑水肿无创监测是可行的,对于脑卒中患者病情的及时判断、指导治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脑电 脑水肿 电阻抗 无创监测 双侧 对照组 对比 差异 意义
下载PDF
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又佳 黄燕 +2 位作者 古志辉 胡铭 潘小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42-644,共3页
目的:评估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偏侧面肌痉挛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分别采用50U/ml和25U/ml浓度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浓度治疗均有效,3... 目的:评估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偏侧面肌痉挛随机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分别采用50U/ml和25U/ml浓度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浓度治疗均有效,3个月内Cohen评分值在高浓度组下降2.25±0.55,低浓度组下降2.20±0.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F=0.36,P=0.556)。高浓度组(2.40±1.39)d起效,低浓度组(2.25±1.21)d起效,起效时间两组无差异(F=0.72,P=0.408),而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疗效持续时间更长。两组均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浓度组75%,低浓度组20%,高浓度组大于低浓度组(P<0.0005)。不良反应持续时间高浓度组(5.67±1.49)周,低浓度组(3.50±0.58)周,高浓度组不良反应持续更长(P=0.014)。两组不良反应均未做特殊处理,较短时间内自行消失。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肯定,高低两种浓度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 浓度 偏侧面肌痉挛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降纤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临床再评价——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又佳 黄燕 +5 位作者 付耀高 徐安定 古志辉 林本 李福祥 潘小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降纤药巴曲酶治疗超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超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降纤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75例,均经头CT排除脑出血。主要终点事件为第3、6个月时的病死率、明显依赖生存... 目的评价降纤药巴曲酶治疗超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超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巴曲酶降纤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各75例,均经头CT排除脑出血。主要终点事件为第3、6个月时的病死率、明显依赖生存状态及死亡/残疾,次要评价指标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随访期末病死率两组无差异(4.0%对2.7%,P=1.00),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1.5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为0.26~8.72。3个月时明显依赖生存率和死亡/残疾率两组无差别,23.6%对38.4%(P=0.055,RR=0.49,95%CI为0.24~1.02);33.3%对46.7%(P=0.096,RR=0.57,95%CI为0.29~1.11)。6个月时明显依赖生存率和死亡/残疾率降纤组好于对照组,16.7%对32.9%(P=0.024,RR=0.41,95%CI为0.19~0.89);24.0%对40.0%(P=0.022,RR=0.44,95%CI为0.22~0.89)。随访期末2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颅外出血率降纤组较对照组高(16.0%对5.3%,P=0.034,RR=3.00,95%CI为1.01~8.88)。结论降纤治疗超急性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酶 脑梗死 颈内动脉系统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又佳 黄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4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急性期对血压的干预与否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91例);两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次日起及第7 d起给予降压治疗。记录两组患...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4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急性期对血压的干预与否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91例);两组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次日起及第7 d起给予降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每日血压变化,入院第1、2、7、14 d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入院第7、14 d给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入院7及14 d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及近期预后。结果干预组入院第6 d时、对照组第14 d时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入院14 d时干预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入院7、14 d内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率明显降低(均P<0.05);入院14 d内死亡/残疾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合理降压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降压治疗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血清TNF-α和IL-6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又佳 黄燕 付耀高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脑出血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两者的影响。方法7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分为微创术组和内科组,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后2d、7d、14d血清TNF-α和IL-6含量,并测定两组治疗前、... 目的研究脑出血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两者的影响。方法7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分为微创术组和内科组,测定入院时及治疗后2d、7d、14d血清TNF-α和IL-6含量,并测定两组治疗前、发病后第14天中国中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含量及CS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时微创术组的TNF-α、IL-6水平和CSS分值明显低于内科组(P<0.05)。结论脑出血病人急性期血清TNF-α及IL-6明显升高,微创术治疗可抑制或减轻急性脑出血病人TNF-α和IL-6的急剧增加,对改善脑损伤程度,减少炎症及免疫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又佳 罗宋宝 +6 位作者 丁琼 梁玉婵 莫俊宁 黄燕 周伟坤 陈莹 吴振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评估两组入院第14天及第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率(改良Ran... 目的研究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降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5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评估两组入院第14天及第6个月时的死亡/残疾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分)、心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以及2周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1周内晨间血压有无区别。结果入院第14天时两组死亡/残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373,P<0.05);14 d内NIHSS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第6个月时观察组死亡/残疾率低于对照组(χ^(2)=7.566,P<0.05);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718,P<0.05)。入院第3、4、5、6、7天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3.401、-5.752、-10.852、-10.671、-2.625、-4.403、-10.320、-10.466、-11.613,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恰当合理降压治疗安全有效,不会加重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前循环 降血压治疗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409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又佳 付耀高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448-2449,共2页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治疗前后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面肌抽搐175例,眼睑痉挛63例,Meige综合征40例,脑性瘫痪37例,痉...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肌张力障碍患者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痉挛肌肉,治疗前后对照,评价其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面肌抽搐175例,眼睑痉挛63例,Meige综合征40例,脑性瘫痪37例,痉挛性斜颈34例,紧张性头痛31例,脑卒中后痉挛29例,总有效率达99.3%。起效时间平均4h~3d,疗效维持时间平均7个月,局部副作用轻微、短暂。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且可逆、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治疗 肌张力障碍 疗效 安全性 肌肉痉挛
下载PDF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万勇 徐安定 +5 位作者 祁风 黄燕 余科 李又佳 谭泽锋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58-662,共5页
目的初步评价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研究。起病48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患者,随机分为负荷... 目的初步评价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研究。起病48 h内入院的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患者,随机分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首剂300 mg,之后75 mg·d-1)、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组(75 mg·d-1),连用28 d。主要疗效指标:7 d内卒中进展或复发;主要安全指标:危及生命出血。结果3个研究中心共收集71例患者。与常规剂量组相比,负荷剂量氯吡格雷组7 d内卒中进展或复发相对危险度下降(RRR)55.8%(95%CI:-14.2%~82.9%),3个月时死亡或依赖RRR 35.2%(95%CI:-39.2%~69.8%),4周时有效率、3个月时良好预后率均显示负荷剂量组优于常规剂量组的优势。但所有比较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TIA有优于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趋势,未发现安全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吡格雷 负荷剂量
下载PDF
巴曲酶治疗脑梗死血浆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志耕 李又佳 +3 位作者 黄燕 古志辉 林本 李福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研究降纤药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患者时其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方法: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00例被随机入组到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观察用药前及巴曲酶治疗后第3、5、7天血浆FIB定量、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降纤药巴曲酶治疗脑梗死患者时其纤维蛋白原(FIB)的动态变化。方法:超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100例被随机入组到巴曲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观察用药前及巴曲酶治疗后第3、5、7天血浆FIB定量、不良反应和第2、7、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IB无区别;治疗后第3、5、7天,巴曲酶组较对照组FIB下降明显(1.89±1.23vs3.72±1.05,1.49±0.92vs3.69±1.03,2.66±1.25vs3.90±1.26,P<0.0005)。两组均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巴曲酶组颅外出血率较对照组高(22.0%vs6.0%,P=0.02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vs2.0%,P=1.00)。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曲酶降能低脑梗死患者血浆FIB,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巴曲酶 纤维蛋白原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脑电图、骨代谢和骨密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妍 梁玉婵 +2 位作者 黄振华 李又佳 黄燕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者纳...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者纳入观察组,40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棘波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棘波为(13.09±1.85)次/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92±2.41)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磷、血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碱性磷酸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对照组治疗后的碱性磷酸酶为(79.37±13.06)U/L,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2.24±11.2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腰椎、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分别为(0.73±0.14)g/cm^(3)、(0.75±0.19)g/cm^(3)、(0.64±0.14)g/cm^(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5±0.10)g/cm^(3)、(0.67±0.14)g/cm^(3)、(0.58±0.10)g/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成人癫痫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脑电图棘波,且对患者骨代谢、骨密度指标影响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脑电图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吞糊测试评定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振梅 罗敏婵 +2 位作者 梁丽霞 王金兰 李又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2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糊测试评定的应用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障碍观察组的改善优越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糊测试评定可及时...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糊测试评定的应用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障碍观察组的改善优越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糊测试评定可及时有效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的变化,从而有效地减少患者误吸的危险及不必要的插胃管,保证水分摄入、增加进食乐趣,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糊测试评定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凝固粉 护理
下载PDF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前进 李又佳 付跃高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脑水肿 适应证 预后
下载PDF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燕 陈浩波 +8 位作者 林本 李福祥 古志辉 李又佳 周伟坤 陈东梅 莫俊宁 林俏明 李妙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评价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0年在我院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的1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病人,就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例病人,手术成功率达1... 目的评价症状性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0年在我院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的1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病人,就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近远期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例病人,手术成功率达100%,8例病人术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症状好转。随访4个月~18个月,所有病人无卒中临床复发,支架内均无血栓形成或内膜增厚。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比较安全,近期疗效较好,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继续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安全性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妍 李又佳 罗宋宝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入住我院的480例T2DM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院内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脑梗死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入住我院的480例T2DM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院内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然后分别采用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与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城乡分布、职业、文化程度相关,与入院空腹血糖(FPG)无关;2经Pearson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影响T2DM脑梗死患者并发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年龄(β=0.273,S.E=0.054,Wald=5.662,OR=1.593,95%CI为1.272~1.872,P〈0.05)、意识障碍(β=0.781,S.E=0.065,Wald=6.657,OR=1.213,95%CI为1.114~1.508,P〈0.05)、合并慢性疾病(β=0.952,S.E=0.040,Wald=7.937,OR=1.608,95%CI为1.411~1.972,P〈0.05)、球麻痹症状(β=0.405,S.E=0.052,Wald=6.334,OR=1.928,95%CI为1.771~2.334,P〈0.05)。结论 T2DM脑梗死合并院内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其发病受年龄、意识障碍、合并慢性疾病及球麻痹症状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脑梗死 肺部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根林 黄燕 李又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16例)和治疗组(16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同时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2个月接受治疗,比较DVT发生率、下肢临床症状及D-二聚体,P-选择素水平。结果对照组DVT发生率43.8%,治疗组为6.3%,两组DVT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组疼痛、肿胀及皮肤颜色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D-二聚体,P-选择素水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康复训练 深静脉血栓 脑卒中 预防
下载PDF
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根林 黄燕 李又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167-169,176,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PSD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8...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PSD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连续8周接受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HAMD及ADL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HAMD及ADL评分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脑卒中后抑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