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桑白蚧自然种群生命表及其初步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建强
吴开明
许思远
李发周
文多春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
铜梁县茧丝绸公司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2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组建桑白蚧1年3个世代的自然种群生命表表明,桑白蚧自然种群受天敌和气温的影响最为突出,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在四川其天敌以桑白蚧盗瘿蚊和桑白蚧扑虱蚜小蜂数量最多,控制桑白蚧的能力强;气温主要影响1龄若虫存活率,特别是第2代受气温的影响最大,遇高温则大量死亡。影响桑白蚧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时期为若虫期和成虫期(特别是越冬雌成虫期)。桑白蚧自然种群经过1年3代可增长18.26倍。
-
关键词
桑白蚧
自然种群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不同杀蚧剂防治桑白蚧的比较试验
- 2
-
-
作者
吴开明
张建强
许恩远
李发周
文多春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铜梁县丝绸公司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3年第3期5-8,4,共5页
-
文摘
桑白蚧的防治时期以一龄若虫期最佳。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有90%以上的防治效果,而且又是桑树树体消毒的防微措施;选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洗衣粉10~30倍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防效好,而且蚕作安全。成蚧期(含冬季)用柴油石灰乳剂(柴油:石灰:水=1:1:10)或胆水原液防治,其防治效果明显,校正死亡率97.15%以上;用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无论休眠期或活动期(除产卵期外),防治效果显著;亦可结合冬管树干刷白用的20%石灰浆中,加入1%硫磺粉,有一定防蚧作用;采用漂白粉、洗衣粉、粘土浓泥浆涂干等防蚧措施,能有效地保护桑白蚧优势天敌桑白蚧盗瘿蚊,从而提高捕食效率。
-
关键词
桑白蚧
杀蚧剂
防治试验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桑白蚧大面积防治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 3
-
-
作者
张建强
吴开明
许恩远
李发周
文多春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铜梁县茧丝绸公司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2年第3期9-11,8,共4页
-
文摘
对于难于防治的桑白蚧采取综合治理对策,制定了治小、治早、兼治的策略,运应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的方法防治桑白蚧效果显著,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防治一龄若虫,虫口减退率达78.09%,并可兼作桑树体消毒剂而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冬季防治以粘土浓泥浆涂干或柴油石乳剂刷干效果好,虫口减退率达78.50%和91.37%,开发利用桑白蚧的优势天敌——桑白蚧盗瘿蚊和桑白蚧扑虱蚜小蜂,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化学防治注意使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药剂;在一定区域内,全面防治受桑白蚧为害桑、果、林、而达到治本的目的。通过防治使铜梁县蚕农年增加经济收入441.915万元,并可获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关键词
桑白蚧
防治效果
经济效益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桑白蚧田间发生规律研究
- 4
-
-
作者
吴开明
许恩远
张建强
杨忠生
李发周
文多春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
铜梁县丝绸公司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2年第1期6-10,共5页
-
文摘
桑白蚧田间生活史为一年3代:第一代3月下-6月中,第二代6下-8下,第三代8下-翌年4上,1-3代一龄若虫期分别为4、7、9月上旬。田间传播规律是:株内以爬行传播为主,株间以风传和昆虫携带传播为主,远距离则以苗木运输传播为主。扩散距离雌虫在100cm以内,雄虫在6cm左右,上新梢时期为6月底到7月初的第二代初孵若虫,其上梢率和上梢虫口数最多,是全年药剂防治的重要时期。发生生态的规律是:株梢为害率及虫口密度均以幼树>壮树>老树;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沟湾桑>平坝桑>坡地桑。气候与发生为害的关系是: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其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在一年中春、秋季第一、三代的发生量一般大于夏季第二代。
-
关键词
桑白蚧
田间生活史
传播规律
发生生态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桑白蚧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许恩远
吴开明
张建强
刘茂祥
李发周
文多春
-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
铜梁县丝绸公司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2年第3期1-8,共8页
-
文摘
桑白蚧是全国性成灾害虫,在铜梁县普查,全县平均蚧株率39.6%,枝干虫口密度7.4头/5cm。经测定被害重的蚧株单株产叶量下降31.9—47.6%,用其虫株叶养蚕,蚕儿生命率降低13.1—37.9%,单张蚕种产茧量下降13.7%。在四川桑白蚧一年发生3代,各代一龄若虫期发生于4、6、8月下旬或5、7、9月上旬。该虫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无孤雌生殖现象。组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25℃的内禀增长能力和种群趋势指数量大(rm=0.04571,I=15.3);自然种群生命表揭示第二代若虫受气侯影响大,越冬代雌虫受天敌影响大,一年3代虫口数量增长13.26倍。雌虫扩散距离在100cm以内,雄虫扩散距离在10cm以内。冬季重剪的剪伐形式以第2代一龄若虫上新梢数量最多。栽植形式与为害的关系:田边桑>密植小桑园>大行桑>地边桑,不同地势与为害的关系:沟边桑>平坝桑>坡地桑;温度在28℃以下。温湿系数在3以上的虫口密度大于温度在28℃以上,温湿系数在2.8以下。发现天敌30种,其中四川新记录6种,新种1个,特别是桑白蚧盗蚊(新种)、桑白蚧扑虱蚜小峰为四川的优势天敌,寄生率和捕食效率最高。新开发的防治方法有: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漂白粉(1%有效氯)液防治一龄若虫,柴油石灰乳剂防治各代成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
关键词
桑树介壳虫种类
桑白蚧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综合治理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