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轿顶山锰钴矿床含矿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规律
1
作者 徐云峰 秦宇龙 +7 位作者 李名则 熊昌利 白宪洲 张彤 武文辉 詹涵钰 吴建亮 王显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4-144,共11页
汉源县轿顶山锰钴矿是四川省最早发现的优质锰钴矿床,是四川省重要的锰钴资源基地。为探讨其沉积环境、物源区背景及进一步研究矿床成矿规律,进行了含矿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轿顶山锰钴矿床属海相化学沉积型,主要受藻礁控... 汉源县轿顶山锰钴矿是四川省最早发现的优质锰钴矿床,是四川省重要的锰钴资源基地。为探讨其沉积环境、物源区背景及进一步研究矿床成矿规律,进行了含矿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轿顶山锰钴矿床属海相化学沉积型,主要受藻礁控制,沉积环境为氧化—还原过渡环境。原始沉积物质主要成分为上地壳长英质,但沉积时有少量基性物质、古老沉积物等成分混入;物源区构造背景由被动大陆边缘过渡至大陆岛弧构造背景;轿顶山锰钴矿产于开阔台地外侧的水下隆起附近,由藻类吸附锰质等形成;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区域上发生了海底火山活动,并带出锰、钴等物质,使整个海域都富成矿物质,为锰钴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基础;海底火山活动带出的Co、Mn、Ni等随海流运移至藻礁区域,改变了周围水域的物理化学性质,藻类选择性地吸附Co、Mn、Ni等元素,导致Co、Mn、Ni等物质大量沉淀,从而形成了含Co、Ni较高的菱锰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钴矿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成矿规律 构造背景 菱锰矿
下载PDF
东秦岭南召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名则 吴才来 +2 位作者 雷敏 秦海鹏 刘春花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7-442,共16页
板山坪岩体和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的东部,分别侵入于宽坪群和二郎坪群。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板山坪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96.0±8.1Ma和486.9±9.3Ma,南召岩体的年龄为452.3±6.2Ma。板山坪岩体以石英闪... 板山坪岩体和南召岩体位于北秦岭构造带的东部,分别侵入于宽坪群和二郎坪群。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板山坪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96.0±8.1Ma和486.9±9.3Ma,南召岩体的年龄为452.3±6.2Ma。板山坪岩体以石英闪长岩为主,少量的花岗闪长岩,南召岩体以花岗闪长岩为主。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板山坪岩体和南召岩体均显示出I型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属性,两个岩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弱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物质来源均以壳源为主,并可能有幔源物质参与。根据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分析,笔者等认为,这两个岩体的形成与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之下俯冲有关,板山坪岩体侵入时间为板块碰撞初期阶段,而南召岩体侵入于块体碰撞抬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体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物质来源 岩浆作用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舒家店矿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名则 吴才来 +2 位作者 雷敏 郜源红 王楠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4-1544,共31页
铜陵舒家店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主要由舒家店岩体、林家冲岩体及其周围的小岩体构成.区内侵入岩可划分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对两个主要岩体的钻孔岩心采样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舒家店地... 铜陵舒家店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主要由舒家店岩体、林家冲岩体及其周围的小岩体构成.区内侵入岩可划分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和橄榄安粗岩系列.对两个主要岩体的钻孔岩心采样并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舒家店地区中酸性侵入岩活动存在多期性,花岗闪长斑岩侵入年龄在147.0-146.9Ma,辉石二长闪长岩为144.8Ma,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1.0Ma,花岗闪长岩为138.0Ma,花岗斑岩在130.5-124.0Ma,长英质细晶岩为129.4Ma,并给出区内中酸性岩浆侵位先后次序为:花岗闪长斑岩→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脉/长英质岩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 舒家店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浆活动
下载PDF
四川道孚县长征亚拉坎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分析
4
作者 秦宇龙 徐云峰 +4 位作者 詹涵钰 熊昌利 武文辉 李峥 李名则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3期422-427,共6页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应用广泛。目前我国铷矿主要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为主,资源相对丰富,但品位低,以伴生资源产出,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寻找高品质、独立铷矿迫在眉睫。四川道孚县... 铷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应用广泛。目前我国铷矿主要以花岗岩型和花岗伟晶岩型为主,资源相对丰富,但品位低,以伴生资源产出,开发利用难度大。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寻找高品质、独立铷矿迫在眉睫。四川道孚县长征亚拉坎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受岩浆-构造穹窿-变质活动控制,印支晚期-燕山期花岗伟晶岩是主要含矿体,Rb_(2)O平均含量0.13%,最高0.64%。对长征亚拉坎花岗伟晶岩型铷矿地质特征研究和和找矿方向分析,在松潘-甘孜稀有金属成矿带寻找高品位、独立铷矿有进一步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 花岗伟晶岩型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与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名则 秦宇龙 +5 位作者 李峥 徐云峰 武文辉 刘伟 叶亚康 周雄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6-378,共13页
对川西甲基卡地区二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脉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二云母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其与伟晶岩脉的成因联系。分析结果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的SiO_2含量在73.93%~75.06%之间;全碱含量7.90%~8.3... 对川西甲基卡地区二云母花岗岩及伟晶岩脉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二云母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背景及其与伟晶岩脉的成因联系。分析结果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的SiO_2含量在73.93%~75.06%之间;全碱含量7.90%~8.36%,钾质含量较高,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Al_2O_3含量为14.24%~14.77%,A/CNK=1.14~1.24,具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特征;ΣREE=31.18×10^(-6)~41.67×10^(-6),LREE/HREE=4.15~6.41,δEu=0.46~0.70;CaO/Na_2O=0.07~0.12(<0.3),指示其物源可能是含砂屑物质极少的泥质岩;Al_2O_3/TiO_2=133.1~279.8,比值较高,表明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属高压低温型后碰撞强过铝质岩石。花岗伟晶岩脉SiO_2含量在72.59%~80.91%之间,全碱含量5.26%~10.60%,Al_2O_3含量11.79%~17.64%,σ=0.74~3.80,A/CNK=0.98~2.38,ΣREE=4.03×10^(-6)~8.29×10^(-6),LREE/HREE=2.61~10.40,δEu=0.18~0.68,与岩体差异明显,主、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也较大。甲基卡二云母花岗岩与伟晶岩脉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岩浆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形成甲基卡含矿伟晶岩脉的关键因素,花岗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通过不混溶作用分离出富含挥发分的伟晶岩熔体,在运移或侵位过程中可能交代围岩矿物而使稀有金属元素进一步富集。二云母花岗岩浆和伟晶岩熔体性质的不同导致稀土元素和Th、Sr、Ti、Y、Rb、N等微量元素在两者中含量有明显差异。伟晶岩熔体在运移或就位过程中所经的路径不同和周围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位置产出的伟晶岩的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变化。与二云母花岗岩相比,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甲基卡 二云母花岗岩 伟晶岩脉 强过铝质 后碰撞 高压低温型 岩浆不混溶作用
下载PDF
南秦岭东江口、柞水和梨园堂花岗岩类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与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4
6
作者 刘春花 吴才来 +3 位作者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02-2420,共19页
东江口、柞水和梨园堂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南侧。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东江口花岗闪长岩、柞水花岗岩、梨园堂石英二长岩和梨园堂花岗岩等4个样品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46.8±2.5Ma(早三叠纪),233.6±1.3Ma(中... 东江口、柞水和梨园堂岩体位于商丹断裂南侧。锆石的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表明,东江口花岗闪长岩、柞水花岗岩、梨园堂石英二长岩和梨园堂花岗岩等4个样品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46.8±2.5Ma(早三叠纪),233.6±1.3Ma(中三叠纪),956.1±4.5Ma(新元古代),203.6±2.2Ma(晚三叠纪)。锆石的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锆石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4~1.6Ga、1.0~1.3Ga、1.0~1.3Ga和1.0~1.3Ga。勉略洋闭合(约250Ma)之后,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发生碰撞,导致扬子陆块俯冲至南秦岭地块之下并发生小规模的部分熔融形成早-中三叠纪(246.8~233.6Ma)花岗岩类。碰撞结束(约220Ma)后,扬子陆块板片断离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同时俯冲的扬子陆壳开始折返,在地幔热和构造减压的条件下,俯冲陆壳及上覆岩石圈地幔发生广泛的部分熔融,形成不同程度具埃达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晚三叠纪(199.0~224.8Ma)花岗岩类及伴生的镁铁质包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锆石U Pb定年 Lu Hf同位素 东江口 柞水 梨园堂 秦岭
下载PDF
南阿尔金茫崖地区花岗岩类锆石SHRIMP U-Pb定年、Lu-Hf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61
7
作者 吴才来 郜源红 +5 位作者 雷敏 秦海鹏 刘春花 李名则 B Ronald FROST Joseph L WOODE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97-2323,共27页
南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阿克提山花岗岩为264±1Ma,柴水沟花岗岩分别为404±5Ma、406±4Ma,其中的辉绿岩为454±4Ma,常春沟花岗岩分别为411±5Ma、406±3Ma,茫崖镇北石英... 南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阿克提山花岗岩为264±1Ma,柴水沟花岗岩分别为404±5Ma、406±4Ma,其中的辉绿岩为454±4Ma,常春沟花岗岩分别为411±5Ma、406±3Ma,茫崖镇北石英闪长岩为466±5Ma,阿卡龙山花岗岩为469±6Ma。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εHf(t)值大多数为正值,少数继承性锆石为负值,反映了它们的源岩以新生地壳为主,同时,也混有少量的古大陆壳的成分。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各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南阿尔金茫崖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划分为3期,第一期(465~469Ma)岩石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具有岛弧火成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形成可能与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第二期(404~411Ma)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可能与板块碰撞后造山带块体均衡调整有关,第三期(264Ma)岩石组合为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也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锆石Lu-Hf同位素 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 岩石成因 南阿尔金
下载PDF
南天山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锆石U-Pb定年及其Lu-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春花 吴才来 +3 位作者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95-1614,共20页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岩体位于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的近东西向碱性侵入岩带上,主要岩石类型为霓石钠闪石英碱长正长岩、霓石钠闪碱长花岗岩、黑云母碱长正长岩。全岩SiO2:68.97%~74.14%,Na20+K20=9.67%~11.19%... 新疆拜城县波孜果尔A型花岗岩类岩体位于塔里木地台北缘及邻区的近东西向碱性侵入岩带上,主要岩石类型为霓石钠闪石英碱长正长岩、霓石钠闪碱长花岗岩、黑云母碱长正长岩。全岩SiO2:68.97%~74.14%,Na20+K20=9.67%~11.19%,A1,O,=13.72%~15.26%,Fe20,=0.18%~1.41%,FeO=0.91%-1.51%,CaO=0.35%-0.63%。稀土元素总量较高,∑REE=298×10~-1286×10~,平均706×10~,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强烈的Eu负异常,呈“右倾海鸥型”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亏损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zr+Nb+ce+Y=936×10-6 —3684×10-6,平均1813×10-6。为A1型花岗岩。岩体形成于早二叠纪。锆石LA—ICP-MSU—Pb年龄为287.7~291.6Ma,平均289.8Ma,岩体形成后,在279.1~282Ma左右经历了后期热液流体的改造。锆石εHf(t)值为-6.3—9.0,两阶段模式年龄(trj。)跨越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主要集中在中元古代。岩浆平均温度832~839℃,形成于非造山的板内构造环境,且具高温、无水、低氧逸度的成岩特点。该岩体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类 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波孜果尔 南天山
下载PDF
祁连东部西格拉高Sr/Y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9
作者 秦海鹏 吴才来 +4 位作者 王次松 李欣 雷敏 刘春花 李名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59-3771,共13页
西格拉花岗岩体位于祁连东部的米屈花岗岩带上,空间上呈NW-NWW向展布,岩体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组成,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格拉花岗闪长岩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年龄分别为465.6±6.5Ma、443.2... 西格拉花岗岩体位于祁连东部的米屈花岗岩带上,空间上呈NW-NWW向展布,岩体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正长岩组成,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格拉花岗闪长岩存在两期岩浆作用,年龄分别为465.6±6.5Ma、443.2±4.8Ma,其中,前者与祁连洋俯冲极性发生转变的时限(~463Ma)相近,而后者与祁连洋闭合的时间(~445Ma)相似。早期淡色花岗闪长岩具正铕异常(δEu=2.44),晚期暗色花岗闪长岩则为弱负/正铕异常(δEu=0.94~1.32),两者均显示出高Si、Al,富Na贫K,富集Ba、Sr、LREE,高Sr/Y值,低Y、HREE含量,亏损HFSE(Nb、Ta、Ti、P)的特征,与Martin et al.(2005)划分的高硅埃达克岩(HSA)相似。其源区可能均残留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及少量金红石,而斜长石则大量参与部分熔融过程,推测早期花岗闪长岩的源区深度可能超过50km;整体上,由早期→晚期反映出加厚地壳减薄、地幔组分贡献增强的趋势;两者可能均为加厚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正铕异常 祁连地区
下载PDF
秦岭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形成的温压条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春花 吴才来 +2 位作者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1-354,共14页
对南秦岭东江日和柞水岩体的似斑状花岗岩类进行了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矿物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两种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更~奥长石)、钾长... 对南秦岭东江日和柞水岩体的似斑状花岗岩类进行了偏光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矿物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这两种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更~奥长石)、钾长石、镁角闪石和镁质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和磷灰石等。岩浆成分的变化可能是矿物环带结构和环斑结构形成的原因之一。东江口和柞水花岗岩类锆石结晶时岩浆温度为759~784℃,平均771℃;稀土元素在岩浆中饱和时岩浆的温度为741~800℃,平均773℃;斜长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24~641℃,平均632℃;角闪石结晶时岩浆温度610~668℃,平均632℃。岩体侵位深度约5.8km,压力约1.77×100Pa,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岩石学 矿物学 P-T条件 秦岭 东江口 柞水
下载PDF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3
11
作者 吴才来 郭祥焱 +7 位作者 王次松 武秀平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刘春花 李名则 陈其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28,共18页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辉长闪长岩。本文报道该系列侵入岩最新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南洪冲和沙滩脚花岗闪长岩、新桥头花岗闪长斑岩、缪家石...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辉长闪长岩。本文报道该系列侵入岩最新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南洪冲和沙滩脚花岗闪长岩、新桥头花岗闪长斑岩、缪家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8.8±1.3)Ma、(144.1±1.2)Ma、(147.2±1.5)Ma和(142.8±1.6)Ma,沙滩脚岩体和缪家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4.1±1.5)Ma、(143.2±1.3)Ma,与SHRIMP定年结果一致。一般来说,区内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其年龄大于同类无斑状结构的岩石,但狮子山矿田的南洪冲花岗闪长岩年龄比区域上其他的同类岩石偏小,可能反映了区域上此类岩浆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铜陵地区岩浆侵位的大致顺序为花岗闪长斑岩/第一次花岗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第一次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第二次花岗闪长岩→第二次辉石二长闪长岩。本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侵入活动是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期间岩浆事件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东部区域构造由晚侏罗世的挤压转变为早白垩世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 构造转换 岩石圈伸展 铜陵地区
下载PDF
秦岭沙河湾Ⅰ型花岗岩岩石学、矿物学特征及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春花 吴才来 +2 位作者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608,共14页
南秦岭沙河湾岩体紧临商丹断裂南侧,是具有环斑结构的似斑状-粗粒结构石英二长岩。本文通过化学全分析、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对沙河湾岩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与构造背景进行... 南秦岭沙河湾岩体紧临商丹断裂南侧,是具有环斑结构的似斑状-粗粒结构石英二长岩。本文通过化学全分析、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对沙河湾岩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浆形成的温压条件与构造背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主量元素SiO2=66.40%~70.08%,Al2O3=14.36%~14.95%,Fe2O3=0.93%~1.73%,FeO=1.22%~1.65%,CaO=1.94%~2.78%,Na2O+K2O=7.88%~8.56%,K2O/Na2O=1.02~1.11,δ﹤3.3,为高钾钙碱性的过铝质I型花岗岩类;ΣREE平均151×10-6,LREE/HREE平均13.63,(La/Yb)N平均20.54,δEu平均0.89,δCe平均0.95,表明其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和Ce异常不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为右倾型,亏损Nb、Ce、Zr、Ti等高场强元素,略富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主要造岩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更(奥)长石-钠长石)、钾长石、镁角闪石和镁质黑云母,副矿物为锆石、榍石、磁铁矿、钛铁矿和少量的石榴石等;初始岩浆温度平均755~780℃;角闪石和斜长石结晶温度约621~623℃;岩浆侵位深度约4km,压力约1.26×108Pa,具有壳幔混源的特点;沙河湾石英二长岩形成于中温、富水、中氧逸度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岩石学 矿物学 P—T条件 秦岭 沙河湾
下载PDF
川西甘孜地区黄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乔彦松 刘冬雁 +3 位作者 李朝柱 李名则 王燕 赵志中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气候主要受印度洋季风、高原季风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高原周缘地区连续的古气候记录类型之一,记录了上述环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演化的关系,对探讨高原隆升...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气候主要受印度洋季风、高原季风的影响。广泛分布于川西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是高原周缘地区连续的古气候记录类型之一,记录了上述环流系统的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阶段性演化的关系,对探讨高原隆升的环境响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川西甘孜地区甘孜-A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表明,B/M界线出现在L7的底部,并且在剖面下部出现了松山负向期的贾拉米洛正向极性亚带。以古地磁界限点作为时间控制点外推该剖面典型风尘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16 M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高原 甘孜地区 甘孜.A剖面 磁性地层学
下载PDF
铜陵地区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发现:来自凤凰山岩体ZK66钻孔岩心辉绿岩锆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才来 董树文 +8 位作者 王次松 高前明 闫永涛 李翔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刘春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5-729,共15页
凤凰山花岗闪长岩是铜陵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约10 km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位于该岩体西北角的朱家山附近ZK66钻孔揭示,岩体超覆于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之上。除在浅部见到花岗闪长岩之外,深部主要见到晚泥盆世—二叠纪地层。特别是在... 凤凰山花岗闪长岩是铜陵地区出露面积最大的岩体,约10 km2,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位于该岩体西北角的朱家山附近ZK66钻孔揭示,岩体超覆于三叠纪碳酸盐岩地层之上。除在浅部见到花岗闪长岩之外,深部主要见到晚泥盆世—二叠纪地层。特别是在石炭纪大理岩中见到辉绿岩和花岗斑岩,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304 Ma和132 Ma,证明本区存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而中生代花岗质岩浆活动可能持续到132 Ma。晚石炭世辉绿岩的发现,说明该时期海底是一种拉张环境,海底喷流作用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密切的成因关系,为该时期形成大型矿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辉绿岩 花岗斑岩 钻孔ZK66 铜陵朱家山
下载PDF
川西甘孜地区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分布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4
15
作者 秦宇龙 吴建亮 +6 位作者 詹涵钰 熊昌利 贾春 白宪洲 李名则 武文辉 徐云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3-474,共12页
活动断裂带的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川西甘孜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破坏作用。文章从活动断裂与地质灾... 活动断裂带的地质灾害效应是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川西甘孜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破坏作用。文章从活动断裂与地质灾害点空间分布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两者在空间分布的规律。认为活动断裂是川西甘孜地区地质灾害孕育的内动力条件之一;在空间位置上关系密不可分,在主要活动断裂0~1 km范围内0.095处/km^(2)、1~2 km范围内0.050/km^(2)、2~5 km范围内0.029处/km^(2)频发。在活动断裂沿线开展针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范工作亟待落实,可为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提供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甘孜地区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 分布相关性
下载PDF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的发现及成因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志中 钱方 +5 位作者 何培元 凌小惠 李名则 孙继民 郝治 田明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98-103,235-236,共8页
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 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花岗岩石林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裂隙为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奠定了基础。第四纪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形成了众多的冰川遗迹,如山脊上发育了由花岗岩构成的冰川遗迹一刃脊和角峰,这些冰川遗迹也就是花岗岩石林形成的雏形。同时,花岗岩受到冰川和流水侵蚀,特别是长期强烈的寒冻风化及风蚀等作用,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独特的花岗岩石林。北大山花岗岩石林以其独特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花岗岩石林 世界地质公园
下载PDF
川西甲基卡地区侏倭组沉积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8
17
作者 秦宇龙 李名则 +4 位作者 熊昌利 詹涵钰 徐云峰 武文辉 李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00-2409,共10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羌塘块体的主要汇聚地区,主要由中生代浅变质沉积地层和一系列岩浆岩组成,记录了印支期以来块体之间的收敛汇聚等构造活动。其中,雅江残余盆地发育一套厚度巨大... 松潘-甘孜造山带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重要组成单元,是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羌塘块体的主要汇聚地区,主要由中生代浅变质沉积地层和一系列岩浆岩组成,记录了印支期以来块体之间的收敛汇聚等构造活动。其中,雅江残余盆地发育一套厚度巨大的中生代碎屑岩和岩浆岩地层组合,是研究松潘-甘孜造山带地质构造演化的理想地区之一。本文对川西甲基卡地区侏倭组的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试,碎屑锆石U-Pb年龄存在四个峰值,分别为231~281Ma、424~502Ma、707~983Ma、1539~1850Ma,表明扬子克拉通西缘及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至少经历了四期强烈的构造—岩浆热事件,这四期事件在三叠系沉积地层中有非常清楚的记录。231~281Ma的锆石来自东昆仑,这一年龄段的锆石最可能来自北部晚二叠世松潘洋向北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所形成的东昆仑岛弧花岗岩。424~502Ma的锆石来自北秦岭,代表了加里东期南秦岭与北秦岭和华北板块的拼合事件。722~983Ma的锆石来自扬子板块,这一年龄段的锆石最可能来自盆地东部新元古界拉伸系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向北西俯冲于华北板块之下所形成的南秦岭花岗岩,形成于扬子板块晋宁期陆壳增生事件。1539~1850Ma与华北板块基底年龄特征值正相对应,是吕梁期华北克拉通东西两大块体在中部发生碰撞,华北古陆进一步固结、扩大的时间,这其中包含了继承东西块体的太古宙物质和新生的火成岩和沉积岩,在中-晚三叠世,随着秦岭洋的关闭和碰撞造山,将大量碎屑物质经华北板块南缘东西向的疏导体系注入松潘甘孜盆地。说明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盆地侏倭组主要接受来自东昆仑、华北板块和秦岭造山带的物质。最年轻碎屑锆石可以限定沉积岩的最大沉积年龄,侏倭组4颗年轻碎屑锆石加权平均计算得出241.8±4.5Ma(n=4),推测侏倭组沉积年龄介于231.6~249.9M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 U-PB年龄 川西甲基卡地区 侏倭组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下载PDF
四川岔河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云峰 郝雪峰 +5 位作者 秦宇龙 王显锋 熊昌利 李名则 武文辉 詹涵钰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4-638,共15页
岔河锡矿是四川省最大的锡矿床。为寻求岔河地区锡矿找矿突破,对其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测试数据特征分析及因子分析等,研究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g-Pb-Zn、Bi-F-W-Sn、Cu-Ni 3组主成矿元素分别具有相似的富集规律,其中Sn... 岔河锡矿是四川省最大的锡矿床。为寻求岔河地区锡矿找矿突破,对其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通过测试数据特征分析及因子分析等,研究元素组合特征,结果表明:Ag-Pb-Zn、Bi-F-W-Sn、Cu-Ni 3组主成矿元素分别具有相似的富集规律,其中Sn、W等中高温元素富集规律极为明显,元素异常空间分布叠合性较好。通过累积频率法、迭代法综合分析确定异常下限值,在此基础上编制元素异常图,并圈定9个综合异常。通过开展异常综合评价,优选出岔河和方家综合异常区为成矿远景区。通过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矿产综合检查,在岔河成矿远景区新发现矽卡岩型钨锡矿脉一条,在方家成矿远景区新发现石英脉型钨矿脉十数条,其地质特征与钨矿床"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具一定的相似性,具有较好的钨、铜、铅、钼等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河 水系沉积物测量 钨锡矿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年轮寺北岩体锆石LA-ICP-M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雄 周玉 +3 位作者 张贻 李名则 徐云峰 叶亚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653,共7页
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出露的年轮寺岩体,岩性为辉石黑云闪长岩,采用LA-ICP-MS法对样品进行了锆石U-Pb测年,获得两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2. 3±1. 4 Ma(MSWD=0. 68,n=13)和199. 2±2. 1 Ma(MSWD=2. 1,n=6)。结果表明,年轮寺岩体... 松潘-甘孜造山带中部出露的年轮寺岩体,岩性为辉石黑云闪长岩,采用LA-ICP-MS法对样品进行了锆石U-Pb测年,获得两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12. 3±1. 4 Ma(MSWD=0. 68,n=13)和199. 2±2. 1 Ma(MSWD=2. 1,n=6)。结果表明,年轮寺岩体岩浆的初始结晶时代为晚三叠世,伴随区域造山作用,经历了两期岩浆活动,其中212. 3±1. 4 Ma为岩浆活动的主要时期,199. 2±2. 1 Ma为区域岩浆活动的次要阶段。松潘-甘孜造山带花岗岩的成岩过程从243±4 Ma持续至181. 2±1. 4 Ma,大多数花岗岩成岩年龄集中于(229±3)~(205±1) Ma,从而暗示松潘-甘孜造山带晚三叠世开始岩浆活动,造山作用主要发生在印支晚期。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年轮寺岩体是在后碰撞构造环境下,由西康群新都桥组的板岩、千枚岩、粉砂质板岩等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黑云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西康群 年轮寺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下载PDF
环带钾长石、榍石和锆石的显微结构与微区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春花 吴才来 +2 位作者 雷敏 秦海鹏 李名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35-2241,共7页
南秦岭沙河湾石英二长岩中的钾长石、榍石和锆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利用电子探针(EPMA)波谱仪(W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造岩矿物环带钾长石、榍石和锆石的显微结... 南秦岭沙河湾石英二长岩中的钾长石、榍石和锆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利用电子探针(EPMA)波谱仪(W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造岩矿物环带钾长石、榍石和锆石的显微结构与微区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钾长石中K+被Na+,Ca2+,Ba2+,Fe2+和Ce3+不同程度替代。榍石中Ca2+被V3+,Ce3+和Ba2+等替代,Ti4+被Fe2+和Al3+等替代。锆石含Fe,Th,U,Nb,Ta,Y,Hf,Yb和Pb等稀土和微量元素。钾长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Si,Al,K,Ca,Na,Mg和Ba,其中K和Na互补,较亮处Ba含量高,越靠近边缘,Si升高、K升高与Na降低趋势越明显。榍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Ca,Si,Ti,Ba,V,Ce,Al和Fe,较亮处Fe含量较高。锆石中元素浓度由高到低为Zr,Si,Nd,Ce,Hf,U,Pb和Th,Hf与Zr呈明显的互补关系,核部Zr含量较边部高,核部Hf、U和Th含量较边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扫描电镜 波谱仪 能谱仪 X射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