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的介入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名安 黄明声 +5 位作者 姜在波 钱结胜 李征然 张有用 庞鹏飞 单鸿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介入治疗的76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胆道造影表现分为3组:肝门...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道病变(ITBL)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接受介入治疗的76例肝移植术后ITBL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胆道造影表现分为3组:肝门区狭窄组(28例),肝内多发狭窄组(42例),胆汁瘤组(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PTBD配合球囊扩张、PTBD配合球囊扩张及胆道内支架术。引流方式包括胆道外引流及胆道内外引流。术后随访并观察疗效及胆道并发症。结果 76例患者的PTBD首次成功率为97%(74/76)。介入治疗的总体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21%(16/76)、51%(39/76)、28%(21/76)。其中,肝门区狭窄组治愈10例(36%),好转16例(57%),无效2例(7%),治疗有效22例(93%);多发性狭窄组治愈6例(14%),好转21例(50%),无效15例(36%),治疗有效27例(64%);胆汁瘤组好转2例(2/6),无效4例(4/6)。肝门区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多发性狭窄患者(P<0.05),多发性狭窄患者的疗效优于胆汁瘤患者(P<0.001)。引流管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其中外引流及内外引流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13/64)及67%(8/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TBD是治疗肝移植术后ITBL的安全、有效手段之一。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采用胆道外引流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性胆道病变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在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6 位作者 钱结胜 黄明声 李征然 刘涛 庞鹏飞 张有用 单鸿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5期257-261,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23例,其中吻合口狭窄7例,肝门区狭窄6例,多发性狭窄10例。确诊后均行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术前均给予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疗效。方法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患者23例,其中吻合口狭窄7例,肝门区狭窄6例,多发性狭窄10例。确诊后均行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术前均给予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PTBD),同时对狭窄部位配合球囊扩张,胆道引流持续6个月。支架选用胆道塑料支架(内涵管,18例)或金属管(5例),支架术后继续放置引流管行胆道引流1周。结果 23例患者中治愈14例(61%),复发9例(39%)。其中置入胆道内涵管18例,12例治愈(67%);置入金属支架5例,2例治愈。7例吻合口狭窄患者,6例治愈;6例肝门区狭窄患者,4例治愈;10例多发性狭窄患者,4例治愈。结论经皮经肝胆道支架术是一种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可使大部分胆管狭窄患者脱离引流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胆管狭窄 支架置入术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弹簧圈栓塞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弥漫性出血1例
3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6 位作者 李华 杨扬 李征然 庞鹏飞 吴春 单鸿 黄明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栓塞 肝动脉 血栓 肝移植
下载PDF
外周介入治疗中应用NBCA/Glubran-2胶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涛 姜在波 +11 位作者 李征然 黄明声 钱结胜 李名安 单鸿 朱康顺 庞鹏飞 关守海 周斌 张有用 黄文薮 陈俊伟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9期536-541,共6页
目的探讨在外周介入治疗中应用NBCA/Glubran-2胶的临床经验。方法 112例患者共184处部位应用NBCA/Glubran-2胶栓塞治疗,根据病变性质分为动脉性(外周动脉病变)、静脉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及肝脾穿刺道三类,其中外周动脉病变19例... 目的探讨在外周介入治疗中应用NBCA/Glubran-2胶的临床经验。方法 112例患者共184处部位应用NBCA/Glubran-2胶栓塞治疗,根据病变性质分为动脉性(外周动脉病变)、静脉性(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及门静脉)及肝脾穿刺道三类,其中外周动脉病变19例,静脉性93例(胃底静脉曲张80例,门静脉13例),肝脾穿刺道72例。根据病变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不同,配制NBCA/Glubran-2胶与超液化碘油比例为1:2-1:4,对于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大者,预先用弹簧圈或球囊阻断部分血流后再行组织胶栓塞。根据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并发症,统计此三类病变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三类病变(动脉性、静脉性、穿刺道)栓塞有效率分别为100%(19/19)、92.5%(86/93)、100%(72/72)。并发症总例数为16例(8.7%),其中重度并发症3例,分别为肺栓塞、下肢缺血坏死及肠缺血坏死各1例,轻度并发症13例。三类病变并发症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由高至低为:动脉性(21.1%)、静脉性(10.8%)、穿刺道(2.8%)。结论在外周病变应用NBCA胶/Glubran-2胶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掌握病变的血流特性能提高栓塞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粘合剂 血流动力学 栓塞 治疗性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肝脏特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畸形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春 姜在波 +1 位作者 李名安 单鸿 《当代医学》 2009年第11期251-252,共2页
肝脏特发性肝动脉-门静脉畸形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门脉高压的症状与体征。今介绍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1例肝脏弥漫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的早期疗效。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肝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多模态示踪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春 姜在波 +6 位作者 朱康顺 黄明声 关守海 李征然 钱结胜 李名安 单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合成具备MR显像和基因传输功能的纳米载体,探讨载体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基因传输功能及其联合生物发光成像(BLI)和MRI对MSCs双模态示踪的能力。方法合成三元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载体(P... 目的合成具备MR显像和基因传输功能的纳米载体,探讨载体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基因传输功能及其联合生物发光成像(BLI)和MRI对MSCs双模态示踪的能力。方法合成三元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聚乙烯亚胺)-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载体(PAI/SPION);利用凝胶阻滞实验分析载体携带质粒(pDNA)的能力;电位及粒度测定仪测量载体复合pDNA后的粒径和电位;采用大鼠股骨骨髓分离培养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PAI/SPION/pDNA对MSCs的基因转染效率;联合BLI和MRI双模态示踪MSCs。结果成功合成了载体PAI/SPION。氨基与质粒磷酸根的摩尔比(N/P)=3.0时,PAI/SPION可完全复合pDNA。N/P=12时,粒径趋于稳定,为(74.8±8.1)nm,电位为(12.2±1.5)mV,载体对MSCs的基因转染率为(71.2±2.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胞浆内可见大量表征PAI/SPION的绿色荧光和表征pDNA的红色荧光,且MSCs生物发光强度最高,T2*WI标准化信号强度最低。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MRI可视的基因传输载体PAI/SPION;载体可高效传输pDNA至大鼠MSCs,且可成功联合BLI和MRI双模态示踪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 生物发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的诊断与介入治疗: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在波 李名安 +9 位作者 钱结胜 庞鹏飞 李征然 王劲 单鸿 黄明声 李华 易述红 朱康顺 关守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肝静脉狭窄是肝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及介入治疗效果。经皮肝静脉造影术... 肝静脉狭窄是肝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率较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例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肝移植术后肝静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及介入治疗效果。经皮肝静脉造影术可确诊肝静脉流出道梗阻,经皮经肝球囊、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肝静脉狭窄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Budd—Chiari综合征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移植前、后肝内肿瘤的CT/MRI影像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邵硕 姜在波 +6 位作者 王劲 李名安 李征然 吴春 周斌 刘涛 单鸿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9期573-578,共6页
目的对照研究同一原发性肝癌患者移植前与移植后肝内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分析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复发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38例,女5例,中位年龄48岁。对照分析患者移植前原发肿瘤与移植后复发肿瘤的CT/... 目的对照研究同一原发性肝癌患者移植前与移植后肝内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分析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复发肿瘤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男38例,女5例,中位年龄48岁。对照分析患者移植前原发肿瘤与移植后复发肿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同时监测血清AFP浓度变化,并对同一患者移植前、后肝癌血供及血清AFP浓度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移植前、后肿瘤的分布均易累及多叶;移植前原发肿瘤以巨块型为主(29/43例,占67.4%),移植后复发肿瘤以多发结节型为主(33/43例,占76.7%)。原发肿瘤(86.0%)与复发肿瘤(76.7%)均表现为富血供型为主。同一患者移植前、后肝癌血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同一患者移植前、复发后血清AFP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结论移植后肝内复发灶以富血供的多结节型为主,为患者行介入治疗提供依据。同时,同一患者移植前、后肝癌血供及血清AFP浓度均无显著差异,提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似性,进一步揭示肿瘤复发源于原发肿瘤的血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移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肿瘤复发
下载PDF
多模态成像对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活体示踪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越 彭焘 +4 位作者 黄明声 姜在波 李名安 贺立 吴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22-1626,共5页
目的探讨生成像(BLI)和MRI相结合对移植入大鼠损伤肝脏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实时、无创示踪的能力及移植的MSCs对大鼠损伤肝脏的功能修复作用。方法对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移植标记了荧光素酶和SPION的MSCs,分析大鼠的血浆转氨酶水平... 目的探讨生成像(BLI)和MRI相结合对移植入大鼠损伤肝脏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实时、无创示踪的能力及移植的MSCs对大鼠损伤肝脏的功能修复作用。方法对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移植标记了荧光素酶和SPION的MSCs,分析大鼠的血浆转氨酶水平及肝脏病理学改变,观察MSCs对肝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利用BLI和MRI观察MSCs在大鼠肝脏内积累的时间进程,最后进行大鼠肝脏组织切片的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SCs移植后的第5、9、10天检测的大鼠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MSCs移植后第1天,大鼠肝脏区域的生物发光强度显著增强,T2*WI标准化信号强度明显减低,于移植后第10天才逐渐恢复到移植前水平。并且随着大鼠肝脏生物发光强度的逐渐下降,荧光素酶阳性的MSCs数目亦随时间进程逐渐减少。结论移植MSCs对大鼠损伤肝脏的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且将BLI和MRI相结合可实时、无创示踪移植入大鼠损伤肝脏内的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发光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功能纳米载体靶向传输Survivin siRNA抑制肝细胞癌增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焘 胡越 +3 位作者 李名安 黄明声 姜在波 吴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1-856,共6页
【目的】研究RGD修饰、MRI可视的纳米载体(RGD-PEG-g-PEI-SPION)靶向传输Survivin siRNA至肝细胞癌抑制裸鼠肝癌生长的作用;探讨RGD-PEG-g-PEI-SPION对裸鼠肝癌的MRI显像功能。【方法】经皮下注射Bel-7402细胞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经... 【目的】研究RGD修饰、MRI可视的纳米载体(RGD-PEG-g-PEI-SPION)靶向传输Survivin siRNA至肝细胞癌抑制裸鼠肝癌生长的作用;探讨RGD-PEG-g-PEI-SPION对裸鼠肝癌的MRI显像功能。【方法】经皮下注射Bel-7402细胞构建裸鼠皮下荷瘤模型;经肿瘤生长抑制实验、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试验评估RGD-PEG-g-PEI-SPION靶向传输Survivin siRNA对裸鼠肝癌的治疗功能;利用MRI成像分析RGD-PEG-g-PEI-SPION对肝细胞癌的靶向显像功能。【结果】裸鼠皮下荷瘤模型成功建立并经裸鼠尾静脉首次注射25 d后,RGD-PEG-g-PEI-SPION/siRNA、PEG-g-PEI-SPION/siRNA、RGD-PEG-g-PEI-SPION/siNC、PEG-g-PEI-SPION/siNC和PBS溶液裸鼠的皮下移植瘤体积分别为:59±8、156±7、202±7、212±9和220±8(mm3),肿瘤组织学检查显示RGD-PEG-g-PEI-SPION/siRNA实验组肿瘤坏死范围最广,Survivin蛋白表达量最低,凋亡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在尾静脉注射RGD-PEG-g-PEI-SPION载体、PEG-g-PEI-SPION载体3 h后,较载体注射前皮下移植瘤的标准化MRI信号强度分别下降为原来的(51.6±4.3)%和(88.5±3.2)%。【结论】RGD-PEG-g-PEI-SPION靶向传输Survivin siRNA至肝细胞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取得了较好的抗肿瘤疗效;RGD-PEG-g-PEI-SPION对裸鼠肝癌组织具备良好的靶向MRI显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纳米载体 SIRNA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nastomo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11
作者 李名安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4期275-275,共1页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technique,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nastomo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 OLT) . Methods From May 2004 to December 2009...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technique,efficac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nastomo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 OLT) . Methods From May 2004 to December 2009,25 patients with anastomotic biliary str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BD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anastomotic biliary strictures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5 位作者 周斌 钱结胜 黄明声 张有用 邵硕 单鸿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1期2913-2917,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8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肝功能Ch... 目的介绍一种经皮经肝途径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的新方法,评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介入血管科8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肝功能Child.PughA级2例,B级3例,C级3例。经皮成功穿刺肝内门静脉后,沿同一穿刺道经门静脉穿刺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8例患者经皮经肝门体分流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门静脉压力由术前(31.0±4.3)mmHg降至(18.9±2.7)mmHg(t=10.258,P〈0.01)。1例术后5d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其余7例存活患者随访2~2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例门静脉系统弥漫血栓患者,4个月后分流道闭塞;1例顽固性腹水患者2个月后腹胀症状复发,再次置人支架后腹水消失;余5例随访期间未再发出血,伴随的腹水症状消失。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为复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内门体分流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是常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外科 放射学 介人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慢性门静脉闭塞并海绵样变性的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名安 罗骏阳 +7 位作者 张有用 吴春 钱结胜 王皓帆 陈俊伟 黄明声 关守海 姜在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在治疗慢性门静脉闭塞合并海绵样变性,所致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受PTIPS术治疗的38例慢性门静脉闭塞合并海绵样变性所致的症状性门静脉...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在治疗慢性门静脉闭塞合并海绵样变性,所致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受PTIPS术治疗的38例慢性门静脉闭塞合并海绵样变性所致的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比较PTIPS术前后的门、体静脉压力梯度(PPG)变化.手术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并观察PTIPS术的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中36例PTIPS获得成功;2例失败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25个月因再发消化道出血死亡).36例手术成功的患者,术后PPG由术前(25.2±2.9)mmHg(1 mmHg=0.133 kPa)降至(13.2±1.3)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中出现动脉损伤出血,行出血动脉栓塞及输血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术中误穿胆道导致胆道损伤,给予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PTIPS术成功的3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6.7±10.4)个月(3.0-74.0个月).4例术后随访期间至少1次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其中1例给予分流道缩窄术.10例在随访期间发生分流道失功能(6例发生于术后1年内),其中8例经分流道再次植入支架或球囊扩张后恢复、2例单纯给予抗凝及内科保守治疗;7例随访期间死亡.其中肝功能衰竭死亡4例,肝细胞癌死亡1例,再发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患者分流道均保持通畅且原发症状消失.结论 PTIPS术为慢性门静脉闭塞合并海绵样变性所致的症状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放射学 介入性 门体分流术
原文传递
经皮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名安 吴春 +5 位作者 罗骏阳 王皓帆 李征然 钱结胜 黄明声 姜在波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应用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经皮介入治疗的127例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其中胆道并发症包括胆漏1... 目的 探讨经皮介入治疗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应用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经皮介入治疗的127例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患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其中胆道并发症包括胆漏1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28例,肝门区胆管狭窄30例,肝内多发性胆管狭窄51例,胆脂瘤7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PTBD配合球囊扩张、PTBD配合球囊扩张及胆道内支架术.引流方式包括胆道外引流及胆道内外引流.术后定期随访并观察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127例患者首次PTBD成功率为97.6% (124/127).介入治疗的总体治愈率、好转率及无效率分别为37.8% (48/127)、44.9%(57/127)和17.3%(22/127).其中,胆漏组1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胆管吻合口狭窄组治愈18例(64.3%),好转10例(35.7%),治疗有效28例(100%);肝门区胆管狭窄组治愈12例(40.0%),好转16例(53.3%),无效2例(6.7%),治疗有效28例(93.3%);肝内多发性胆管狭窄组治愈7例(13.7%),好转28例(54.9%),无效16例(31.4%),治疗有效35例(68.6%);胆汁瘤组好转3例(3/7),无效4例(4/7).胆漏组疗效最佳,胆汁瘤组疗效最差(P<0.001).引流管期间主要并发症为胆道感染,其中外引流及内外引流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2.4% (34/105)及81.8% (18/22)(P<0.001).结论 PTBD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手段,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肝移植术后合并胆脂瘤的患者介入疗效有限,建议尽早行再次肝移植术术.胆道外引流方式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并发症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多模式介入治疗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13 位作者 黄明声 单鸿 李征然 钱结胜 庞鹏飞 朱康顺 关守海 吴春 陈规划 陆敏强 杨扬 汪根树 易述红 李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1期2910-2914,共5页
目的 探讨以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TBD治疗的72例OLT术后胆道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9例、肝门区狭窄16例、多发性狭... 目的 探讨以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PTBD治疗的72例OLT术后胆道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狭窄19例、肝门区狭窄16例、多发性狭窄31例、吻合口瘘6例。治疗方式包括PTBD合并多次更换引流管、球囊扩张、胆道内涵管/金属支架置入,比较PTBD前、后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及胆道形态改变情况,评价疗效;比较不同部位放置引流管胆道感染的发生率。结果72例患者PTBD均成功,66例症状改善或治愈,有效率为91.7%。26例治疗后症状消失给予拔除引流管,拔管率为36.1%;8例置入胆道内支架56—153d后再阻塞,再次行PTBD治疗;38例长期带管并每隔1~3个月更换引流管。66例胆道梗阻患者PTBD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直接胆红素分别为(145±106)μmol/L及(76±59)μmol/L,明显下降(t=3.78,P〈0.001)。引流管前端位于胆(总)管内与引流管前端位于十二指肠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4.3%及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6,P=0.027)。结论PTBD是治疗OLT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手段,结合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引流管前端置于胆(总)管内可显著降低胆道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名安 钱结胜 +4 位作者 李征然 黄明声 吴春 罗骏阳 姜在波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急性单侧中央型及混合型DVT的96例患者,病变位于左下肢74例、右下肢22例。治疗... 目的探讨多介入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治急性单侧中央型及混合型DVT的96例患者,病变位于左下肢74例、右下肢22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导管直接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7例、CDT联合经患侧足背静脉溶栓89例。32例接受髂股静脉球囊成形术,6例植入髂静脉支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静脉造影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健.患肢相同部位周径差、计算患肢消肿率及患肢静脉开通率评价疗效。结果96例患者经治疗后,健.患侧大腿周径差由治疗前(6.7±1.8)cm下降为(0.8±0.3)cm,t=13.48,P〈0.001;小腿周径差由治疗前(5.9±1.6)cm下降为(0.7±0.4)cm,t=12.84,P〈0.001;患侧下肢静脉评分由治疗前(9.7±2.4)分下降为(1.1±0.6)分,t=15.46,P〈0.001;静脉开通率为(90±8)%。结论CDT联合经足背静脉溶栓及血管腔内球囊、支架成形术能安全、有效的清除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气囊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5 位作者 黄明声 钱结胜 李征然 庞鹏飞 张有用 单鸿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25例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22例行胆道外引流,3例第2次肝移植者行内外引流。25例的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 目的总结经皮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25例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患者的资料。其中22例行胆道外引流,3例第2次肝移植者行内外引流。25例的治疗方式包括单纯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BD)4例,PTBD配合球囊扩张术14例,PTBD配合胆道支架置入术7例(胆道内涵管5例,胆道金属支架2例)。结果PTBD手术成功率为100%,25例经介入治疗后15例(60%)治愈,10例(40%)好转,有效率达100%。7例首次行PTBD时引流管未能通过胆管狭窄段,其中3例于引流1周后再次调整引流管,成功通过狭窄段,余4例于引流术后4~8周时胆管狭窄段完全闭塞。引流期间发生胆道感染6例(24%),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皮介入技术是治疗OLT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首次PTBD或PTBD后应短期内使引流管尽可能通过狭窄段,以免狭窄处永久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管 吻合口狭窄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治疗肝移植相关性胆瘘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8 位作者 钱结胜 庞鹏飞 黄明声 李征然 单鸿 吴春 易述红 汪根树 李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移植(OLT)相关性胆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TBD治疗的7例OLT相关性胆瘘,OLT术后受体胆瘘6例,活体肝移植(LDLT)供体胆瘘1例.吻合口瘘6例(1例合并吻合口狭窄),其中2例合并肝...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治疗肝移植(OLT)相关性胆瘘的方法 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PTBD治疗的7例OLT相关性胆瘘,OLT术后受体胆瘘6例,活体肝移植(LDLT)供体胆瘘1例.吻合口瘘6例(1例合并吻合口狭窄),其中2例合并肝动脉狭窄;肝切缘小胆管残端瘘1例.引流方式采用外引流,引流管前端跨过瘘口部位,成畔固定于胆总管内.瘘口闭合、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为治愈.结果 7例胆瘘病人PTBD引流量180~450 ml/d,经引流21~87 d(中位时间62 d)后,复查造影瘘口闭合,胆瘘治愈率为7/7.随访时间93~675 d(中位时间124 d),4例无症状生存,2例因多器官功能不全放弃治疗,1例肝癌复发病死.1例在引流期间出现胆道感染.结论 PTBD是治疗0LT相关性胆瘘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瘘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名安 姜在波 +6 位作者 单鸿 周斌 张有用 王皓帆 黄明声 钱结胜 关守海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情况。方法 2009年11月—2013年3月,76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经门静脉右支PTIPS,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9例(其中23例合并不同程度腹腔积液),单纯性顽固性腹腔积液7例。术前肝功... 目的介绍经皮经肝肝内门体分流术(PTIPS)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情况。方法 2009年11月—2013年3月,76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经门静脉右支PTIPS,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69例(其中23例合并不同程度腹腔积液),单纯性顽固性腹腔积液7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 A级23例,B级35例,C级18例。上腹部CT/MRI显示34例肝脏重度萎缩,肝裂明显增宽;25例伴门静脉血栓/癌栓形成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经皮成功穿刺门静脉右下分支后,沿同一穿刺道经门静脉"逆行"穿刺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建立肝内门体分流道。结果 76例患者PTIPS成功率100%。门静脉压差由术前(32.35±2.89)mm Hg降至术后(18.42±1.32)mm Hg(P<0.001)。2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栓塞相应肝动脉后治愈。1例肝功能C级患者术后5天因肝衰竭死亡,余75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门脉高压症状消失。结论 PTIPS是传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大大拓展了介入性门体分流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经皮经肝 门体分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经皮经肝穿刺改良式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姜在波 李名安 +5 位作者 单鸿 钱结胜 黄明声 李征然 庞鹏飞 周斌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9-91,共3页
自1988年Rossle等首次将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引入临床治疗以来,TIPS作为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及其他并发症的重要方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并且疗效确切。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临床应用 经皮经肝穿刺 改良式 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治疗 肝硬化合并 TI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