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孕期脐动脉血栓10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田文才 刘鹏敏 +1 位作者 李名花 章雪莲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产科诊治的10例脐动脉血栓孕妇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和胎盘病理情况。结果:我院脐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产科诊治的10例脐动脉血栓孕妇的病例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和胎盘病理情况。结果:我院脐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0.063%。10例患者发病年龄(30.60±7.28)岁,诊断孕周(35.54±2.81)周,分娩孕周(36.15±2.34)周。新生儿均剖宫产活产分娩,急诊剖宫产9例(90%),1例(10%)期待治疗至足月剖宫产;早产5例(50%);新生儿出生体重(2410±519.68)g,低出生体重儿5例(50%),极低出生体重儿1例(10%);轻度窒息2例(20%)。结论:脐动脉血栓发病率极低但与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早产和妊娠丢失的风险,妊娠34周前的孕妇,可考虑期待治疗,妊娠34周后的孕妇建议积极剖宫产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血栓 脐血管血栓 脐带异常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对产妇产后止血作用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名花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3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妇产后止血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探析。采用奇、偶数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奇数产妇设为管观察组;将偶数产妇设为...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妇产后止血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探析。采用奇、偶数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奇数产妇设为管观察组;将偶数产妇设为对照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为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控制产妇不良反应率,且能够有效控制产妇产后的出血,应用效果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
下载PDF
炎症指标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名花 《中国农村卫生》 2020年第22期41-41,共1页
目的:观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中的炎症指标变化情况,评估验证指标对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胎膜早破出现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60例,将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病变的患者,设为轻中... 目的:观察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中的炎症指标变化情况,评估验证指标对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胎膜早破出现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60例,将轻中度绒毛膜羊膜炎病变的患者,设为轻中度组(32例);将重度绒毛膜羊膜炎病变的患者,设为重度组(28例);选取同期于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60例,设为对照组,进行三组炎症指标的分析。结果:轻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平均孕周等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度组、重度组与对照组在IL-6、IL-8、IL-10、TNF-α等炎症指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同程度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产妇,其体内炎症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将炎症指标用于对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评估中,应用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指标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7及Treg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章雪莲 饶丽娟 +2 位作者 李名花 余丽辉 魏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2055-205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25例,正常妊娠妇女25例以及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25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10、TGF-β...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择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25例,正常妊娠妇女25例以及正常非妊娠育龄妇女25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数量,ELISA法测定血清IL-10、TGF-β及IL-17的浓度。结果: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以及正常非孕妇女(P<0.05),Treg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非孕妇女(P<0.05),但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IL-10及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妇女以及正常非孕妇女(P<0.05),而IL-17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以及正常非孕妇女(P<0.05)。结论:外周血Th17细胞数和IL-17水平的升高以及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原文传递
11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时机与围生结局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丽辉 李名花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48-450,共3页
目的:探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11例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情分为重度... 目的:探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时机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11例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情分为重度ICP合并GDM组( A组35例)和轻度ICP合并GDM组( B组76例),对各组分别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再按糖尿病控制是否满意分为2组,重度ICP合并GDM组( A组)中糖尿病控制不满意者15例( A1组),糖尿病控制满意者20例( A2组);轻度ICP合并GDM组( B组)中糖尿病控制不满意者30例( B1组),糖尿病控制满意者46例( B2组),比较各组干预处理后终止妊娠时机及其母婴结局。结果 A1、A2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低体质量儿及产后出血率高于B1、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A1、A2组转入NICU及围产儿死亡与B1、B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1、A2两组患者剖宫产率高于B1、B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1、A2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时间短于B1、B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进行分类及个体化干预处理,约59.5%的轻、重度ICP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TBA控制满意,肝功能明显改善,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围产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并发症/治疗 糖尿病 妊娠/治疗 流产 人工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产后抑郁研究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名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8期1720-1723,共4页
目的通过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并寻找其潜在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生产的734例孕妇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收集年龄30~35岁的健康孕... 目的通过1H 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产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并寻找其潜在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生产的734例孕妇的抑郁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收集年龄30~35岁的健康孕妇和明显患有抑郁症的孕妇各20例,收集其产后42 d的尿液样本,用于1H NMR核磁代谢组学分析。结果通过对尿液核磁数据分析,共找到5个潜在的诊断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4个代谢通路。结论代谢组学分析表明,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发生紊乱是导致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代谢组学 尿液
原文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唅 李名花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4期5979-5982,共4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子痫前期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并寻找潜在的疾病诊断标记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模型组,其中模型的建立采用皮下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100mg·kg^-...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子痫前期大鼠血清代谢轮廓的变化,并寻找潜在的疾病诊断标记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模型组,其中模型的建立采用皮下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100mg·kg^-1·d^-1建立大鼠子痫前期病理模型,正常妊娠组则同时接受皮下注射生理盐水1.5ml/d,分别注射到妊娠21d。在实验过程中,自孕鼠妊娠第10d开始,每天清晨测量1次尾动脉收缩压,直至分娩为止。并在孕鼠妊娠的第10天和第20天,采用大鼠代谢笼分别收集正常妊娠组和子痫前期组大鼠24h的尿液,用于24h的尿微量蛋白测定。最后将大鼠处死,收集血液样本,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血压测量结果显示正当子痫前期组大鼠开始皮下注射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后,其尾动脉收缩压显著性升高。24h尿蛋白测定结果显示,当给予孕鼠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后,子痫前期组大鼠的尿蛋白含量显著性高于正常妊娠组。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子痫前期组大鼠的代谢轮廓与正常大鼠的代谢轮廓发生显著性改变。结论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并结合ROC曲线分析,总共找到3个潜在的诊断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大鼠 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