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60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向东摄影作品展
1
作者 李向东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年第8期F0002-F0002,F0004,共2页
关键词 摄影作品展 李向东
下载PDF
李向东副所长在全国兽药监察所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2
作者 李向东 《中国兽药杂志》 2008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兽药监察所 农业部兽医局 畜牧兽医局 所长 黑龙江省 兽药行业 工作人员 畜牧局
下载PDF
脉冲风洞天平基础动力特征的简化计算方法
3
作者 李向东 聂连飞 +2 位作者 朱宝龙 林其 于时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为了研究脉冲风洞天平基础在脉冲气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以某脉冲风洞为例,选择某典型气动荷载作用形式,建立了脉冲风洞天平基础在气动荷载作用下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位移以及回转角度等动力特征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 为了研究脉冲风洞天平基础在脉冲气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以某脉冲风洞为例,选择某典型气动荷载作用形式,建立了脉冲风洞天平基础在气动荷载作用下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位移以及回转角度等动力特征的简化计算方法,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天平基础在典型气动荷载作用下,竖直向最大振幅0.00175 mm,频率7.94 Hz,水平向最大振幅0.00283 mm,频率7.94 Hz,回转角度最大振幅0.00034°,频率7.94 Hz,典型气动荷载对天平基础振动影响较小,也未产生共振现象;基础振动最大振幅随气动荷载增大而增大,基础振动频率随气动荷载频率增大而增大;在气动荷载不变的条件下,基础振动的最大振幅与频率随尺寸的变大而变小,基础振动的最大振幅也随地基土性质的增强而减小,但地基土性质的变化对基础振动频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风洞 天平基础 动力特征 计算方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宁夏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薄层石灰岩锶同位素与局限海盆地分析
4
作者 李向东 魏泽昳 +1 位作者 何幼斌 钟军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9-1243,共15页
宁夏香山群主体为一套深水浊流沉积的灰绿色细砂岩夹泥岩,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河西走廊地区下古生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时代归属对于北祁连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宁夏区域地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海相深水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 宁夏香山群主体为一套深水浊流沉积的灰绿色细砂岩夹泥岩,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河西走廊地区下古生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时代归属对于北祁连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宁夏区域地质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海相深水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香山群徐家圈组顶部薄层石灰岩锶同位素的特征,结果表明:①薄层石灰岩受成岩蚀变程度较小,^(87)Sr/^(86)Sr值基本可代表沉积时海水的特征;②^(87)Sr/^(86)Sr值在0.71057~0.71356之间,平均值为0.71189,远大于寒武纪和奥陶纪海水^(87)Sr/^(86)Sr值;③^(87)Sr/^(86)Sr值和盐度呈较好的负线性相关,和温度及Mn/Sr比值呈较好的正线性相关;④^(87)Sr/^(86)Sr值和Si含量略具负线性相关趋势,和Al含量及Mg含量具有较弱的负线性相关性。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和香山群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徐家圈组顶部薄层石灰岩可能沉积于受古陆或水下隆起阻隔的局限海盆深水环境,沉积时海水主要受和硅铝质岩石进行充分锶同位素交换的海底热液及流经喀斯特风化壳的地表径流影响,与同期大洋海水相比具有高的^(87)Sr/^(86)S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石灰岩 锶同位素 局限海盆地 香山群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下载PDF
内波、内潮汐沉积及其沉积矿产意义研究综述
5
作者 李向东 魏泽昳 杨敏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3期386-393,共8页
深水环境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且在地层记录中发现了较多的研究实例,较系统地总结了该类型沉积的鉴别标志,为其在沉积矿产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已有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沉积流体... 深水环境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且在地层记录中发现了较多的研究实例,较系统地总结了该类型沉积的鉴别标志,为其在沉积矿产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已有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沉积流体演化的角度对已总结的沉积鉴别标志进行了梳理,对特征性的沉积构造和垂向序列的应用范围进行了限定,强调特征性鉴别标志与内波、内潮汐沉积一般特征的结合使用。依据内波、内潮汐在沉积过程中的作用,将内波、内潮汐在海底的作用区域划分为改造海底已有沉积物的改造作用带、与深水其它流体发生交互作用的交互作用带和静水效应带,分别探讨了三个作用带与常规油气和页岩气勘探的关系。同时认为:①内波、内潮汐作用在沉积型磷矿成因中可能成为联系“上升洋流”学说和“生物成磷”学说之间的纽带,并有可能形成再沉积型磷矿;②目前已发现的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内潮汐沉积基本上发育在改造作用带内;③内波、内潮汐不直接作用于海底的交互作用带和静水效应带的研究非常薄弱,可能成为今后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其重点在于探讨和总结内波、内潮汐沉积的微观和地球化学鉴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内潮汐沉积 沉积流体 沉积型磷矿 页岩气
下载PDF
相邻无压引水隧洞合理间距浅析
6
作者 李向东 《山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通过有限元分析,对隧洞规范和工程经验中的双洞间距进行了验证,总结了不同间距双引水隧洞围岩稳定和结构受力规律。
关键词 引水隧洞 间距 衬砌 应力
下载PDF
基于多轴疲劳理论的冶金起重机主梁母材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7
作者 李飞 李向东 +1 位作者 刘浩 曹夏 《起重运输机械》 2024年第13期84-90,共7页
冶金起重机金属结构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疲劳失效多发于疲劳性能薄弱、应力最大或应力集中处。以往的疲劳研究往往只考虑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载荷受力,理论设计疲劳强度余量较大。由于实际工况比较复杂,使用一定年限的冶金起重机... 冶金起重机金属结构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疲劳失效多发于疲劳性能薄弱、应力最大或应力集中处。以往的疲劳研究往往只考虑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载荷受力,理论设计疲劳强度余量较大。由于实际工况比较复杂,使用一定年限的冶金起重机母材会出现主梁开裂现象,高温环境下、垂直载荷、水平方向冲击载荷、大车轨道高差、钢丝绳吊载晃动等因素会导致拉伸-扭转多轴疲劳载荷。鉴于此,文中基于实际工况背景,以常用主梁箱体钢结构材料Q345B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进行不同加载参量下的多轴高周疲劳试验,从而研究冶金起重机多轴高周疲劳失效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起重机 多轴疲劳 疲劳寿命预测 S-N曲线
下载PDF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栽培技术分析
8
作者 高芳 董元杰 +2 位作者 胡国庆 李向东 刘兆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0111-0114,共4页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我们选取了中国北方主要栽培的13个花生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对花生单株叶面积、开花数、成果率等18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将花生品种分为源库协调型、源大库小型和源足库大型三种基本类型...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我们选取了中国北方主要栽培的13个花生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对花生单株叶面积、开花数、成果率等18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将花生品种分为源库协调型、源大库小型和源足库大型三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各类型品种间源库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及同化物积累与分配差异,研究花生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差异机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达到花生产量品质协调提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源库类型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9
作者 宋晓 张珂珂 +9 位作者 岳克 岳艳军 张歆玥 黄绍敏 郭腾飞 郭斗斗 张水清 李向东 丁世杰 杨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80,共7页
为明确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于2019—2021年选取高产氮高效(HH)、高产氮低效(HL)和低产氮低效(LL)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ogistics模型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模拟籽粒灌浆进程,分析产量构成参数,探... 为明确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于2019—2021年选取高产氮高效(HH)、高产氮低效(HL)和低产氮低效(LL)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Logistics模型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模拟籽粒灌浆进程,分析产量构成参数,探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差异及其与氮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间的籽粒灌浆特性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表现为HH>HL>LL,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的籽粒质量则表现为HL>HH>LL,HH与HL之间差异不明显。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均表现为HH<HL<LL。与HL和LL相比,HH表现出灌浆启动早、灌浆速度快和有效灌浆时间缩短等特性,这可能与品种的氮效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氮高效 氮低效 籽粒灌浆
下载PDF
长期秸秆还田下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0
作者 郝永会 靳海洋 +8 位作者 闫雅倩 李向东 郑飞 岳俊芹 张德奇 方保停 杨程 程红建 李春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共11页
在长期秸秆还田且基施足量氮肥(150 kg/hm^(2))条件下研究拔节期不同追氮量[0 kg/hm^(2)(N150)、37.5 kg/hm^(2)(N150+37.5)、75 kg/hm^(2)(N150+75)、112.5 kg/hm^(2)(N150+112.5)和150 kg/hm^(2)(N150+150)]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部... 在长期秸秆还田且基施足量氮肥(150 kg/hm^(2))条件下研究拔节期不同追氮量[0 kg/hm^(2)(N150)、37.5 kg/hm^(2)(N150+37.5)、75 kg/hm^(2)(N150+75)、112.5 kg/hm^(2)(N150+112.5)和150 kg/hm^(2)(N150+150)]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明确协同实现较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追氮量,以期为秸秆还田下冬小麦氮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冬前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50+75和N150+112.5处理下较高。花前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不追氮(N150)和低追氮量(N150+37.5、N150+75)处理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率总体上均显著高于高追氮量(N150+112.5、N150+150)和不施氮(N0)处理;花前氮素转运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在N150+150处理达到最大值,但其花前氮素转运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与仅基施氮150 kg/hm^(2)处理相比,拔节期追氮37.5~150 kg/hm^(2)增加籽粒产量10.45%~33.64%。随着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150+112.5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N150、N150+37.5、N150+75、N150+150处理提高30.85%~33.64%、15.04%~20.99%、6.62%~11.07%、7.35%~7.81%;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直线下降,N150+75与N150+112.5处理间差异总体上不显著。综上,拔节期追施氮肥有利于增加冬小麦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但过量追氮导致花前干物质和氮素转运率大幅降低,产量增加效应减小,氮肥利用效率大幅降低;在长期秸秆还田基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拔节期追氮112.5 kg/hm^(2)有利于协调冬小麦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转运,同时拟合分析发现,拔节期追氮107.81~139.5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追氮量 产量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11
作者 方保停 李友军 +8 位作者 闫广轩 李向东 任开明 胡川 周起辉 董誓言 赵凯男 黄明 程红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筛选适合黄河中游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生产的耕作方式,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洛阳市小浪底镇进行定位试验,设置深松(SS)、翻耕(PT)和旋耕(RT)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小麦产量特性,氮素积累分配转运特性及利用效率和0~200cm土层硝态... 为筛选适合黄河中游旱作区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生产的耕作方式,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洛阳市小浪底镇进行定位试验,设置深松(SS)、翻耕(PT)和旋耕(RT)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小麦产量特性,氮素积累分配转运特性及利用效率和0~20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3年中SS较RT和PT显著提高了产量、穗数和穗粒数,但降低了千粒质量.PT较RT提高产量和穗数,但对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存在年际差异.SS不仅增加了越冬至成熟期各时期的地上部氮素积累量,而且可提高花前氮素转运量及其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最终使蛋白质产量较RT和PT分别提高17.90%~23.56%和7.92%~12.9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3%~15.89%和3.09%~11.00%,成熟期0~200cm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降低7.39%~21.24%和4.76%~23.04%.综上,SS不仅能提高小麦产量,而且能促进氮素积累、转运和利用,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是黄河中游旱作麦-玉轮作区实现小麦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旱地麦-玉轮作 小麦 氮素利用 硝态氮残留
下载PDF
基于多目摄影精细化重构的无人机泥石流灾害探测技术
12
作者 邹杨 董秀军 +3 位作者 张广泽 李建强 李向东 李天雨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质灾害探测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五镜头多目摄影相机,探测获取了凉山州龙门沟泥石流形态、沟道、物源及分区等相关参数,阐述并讨论了五镜头多目摄影相... 近年来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质灾害探测中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作为平台,搭载五镜头多目摄影相机,探测获取了凉山州龙门沟泥石流形态、沟道、物源及分区等相关参数,阐述并讨论了五镜头多目摄影相机的优势和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泥石流灾害探测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结论如下:①五镜头多目摄影相机与传统单目相机相比,具有能够从垂直、倾斜多个不同角度采集数据的优势,获取的高清影像数据经过精细化重构后生成的正射影像、三维模型纹理更加全面、分辨率更高;②利用精细化重构生产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模型,解译出泥石流灾害区滑坡、崩塌、岩堆、危岩落石物源总计21处,并根据平均厚度和面积估算出各物源物质的净储量和动储量,为防治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③无人机航测技术具有机动灵活、应急性强、勘察范围大、可溯化强、飞行成本低等优势,在灾害探测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摄影 垂起固定翼 精细化重构 泥石流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与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苗期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朱荣昱 赵蒙杰 +4 位作者 姚云凤 董元杰 胡国庆 李向东 刘兆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7,共11页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花生苗期生理特性、光合性能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旋耕还田、免耕覆盖;裂区为花生品种,试验选用大...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花生苗期生理特性、光合性能以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旋耕还田、免耕覆盖;裂区为花生品种,试验选用大花生品种山花108与小花生品种山花106;裂裂区为播种深度,2021年设置3 cm、5cm、9 cm、15 cm,2022年设置3 cm、6 cm、9 cm。结果表明,在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两品种均表现为适当浅播(即播深3 cm、6 cm)显著提高了植株根系活力,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两品种根系活力均呈现翻耕>旋耕>免耕的趋势,说明翻耕还田更利于花生苗期根系发育;在翻耕还田与旋耕还田方式下,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都随播种深度呈随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品种均在适当浅播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较高;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相比免耕还田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不同还田方式下,两品种主茎高、主茎长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的趋势,在翻耕与旋耕条件下,两品种均在适当浅播条件下壮苗指数最高,在秸秆翻耕还田条件下配合适宜播深有利于形成壮苗。因此,秸秆翻耕还田处理有利于提高花生根系活力、光合性能以及壮苗指数,在此条件下大粒型花生与小粒型花生的适宜播深分别为5~6 cm与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秸秆还田 播种深度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与播种深度对夏直播花生土壤物理性状与出苗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朱荣昱 赵蒙杰 +3 位作者 姚云凤 李艳红 李向东 刘兆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6-2121,共16页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下对土壤物理性状、花生下胚轴生长动态以及出苗率的影响,通过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P)、旋耕还田(R)、免耕覆盖(N);裂区为花... 为探讨播种深度及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下对土壤物理性状、花生下胚轴生长动态以及出苗率的影响,通过设置小麦-花生周年定位试验,花生季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包括翻耕还田(P)、旋耕还田(R)、免耕覆盖(N);裂区为花生品种,试验选用大粒花生品种山花108(B)与小粒花生品种山花106(S);裂裂区为播种深度,2021年设置3 cm(3)、5 cm(5)、9 cm(9)、15 cm(15),2022年设置3 cm(3)、6 cm(6)、9 cm(9)。结果表明,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提高了土壤温度,但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免耕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6 cm以下土层的土壤紧实度;相同秸秆还田方式下,两品种均表现为适当浅播(播深3 cm和6 cm)显著提高了出苗率,深播(播深>9 cm)处理增加了下胚轴伸长速率,提高了子叶脂肪酶活性,降低了子叶干重、子叶中蔗糖与可溶性糖的含量,与PB3相比,PB6和PB9子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下降19.72%和39.43%和14.15%和40.23%;与PS3相比,PS6、PS9子叶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分别下降10.08%、24.84%和20.04%、37.08%,说明深播增加了出苗过程中子叶养分消耗;相同播种深度下,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免耕覆盖;增加播种深度,各秸秆还田方式下单位面积株数以及单株结果数均显著降低,与PB6相比,PB3和PB9处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7.47%和14.94%;与PS3相比,PS6和PS9处理荚果产量分别降低11.66%和24.03%。因此,秸秆翻耕还田处理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缩短花生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以及花生荚果产量,在此条件下大粒型花生与小粒型花生的适宜播深分别为5~6 cm与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秸秆还田 播种深度 出苗特性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作用后变形机翼模态数值模拟
15
作者 肖良丰 周兰伟 李向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1-349,共9页
为研究典型机翼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及其损伤后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爆炸当量、爆炸方位及爆炸距离等对典型机翼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翼结构变形程度与模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强度和作用位置... 为研究典型机翼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毁伤效应及其损伤后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基于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爆炸当量、爆炸方位及爆炸距离等对典型机翼损伤程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机翼结构变形程度与模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冲击波强度和作用位置的变化对机翼结构的损伤及模态频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冲击波强度的增加,机翼结构越早产生变形,对应的各阶模态频率下降越大,其中,二阶频率最大减少了15.02%;爆炸点位于机翼中心正上方时,机翼的变形最大;与无损伤机翼模态固有频率相比,爆炸冲击波作用在机翼中心位置时,各阶模态频率减小幅度最大,减少幅度为8.29%~15.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冲击损伤 机翼 模态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魏泽昳 李向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200,共13页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 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体;东部为以昭通山间盆地为中心的碳酸盐岩岩溶地貌,附有古生物化石景观;碳酸盐岩、泥页岩、砂岩、玄武岩等丰富的岩性及其他作为隔水岩系和含水岩系的相间分布为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的差异奠定了基础;不同程度的断裂-褶皱形成的构造地貌是现今东、西地质遗迹分异的主控因素;地层岩性-构造地貌背景下的水文条件为塑造丰富的地质景观提供了外部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玄武岩台地 生物化石 岩溶地貌 滇东北地区
下载PDF
负载对穿甲杆侵彻钢靶行为影响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付吉 纪杨子燚 +2 位作者 郭腾飞 刘吉安 李向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1,共12页
为探究负载对穿甲杆侵彻钢靶行为的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穿甲杆对603装甲钢的侵彻行为,分析了负载、入射角度、撞击速度以及负载质心位置对穿甲杆侵彻深度、偏转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侵... 为探究负载对穿甲杆侵彻钢靶行为的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穿甲杆对603装甲钢的侵彻行为,分析了负载、入射角度、撞击速度以及负载质心位置对穿甲杆侵彻深度、偏转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侵彻时负载使穿甲杆的侵彻深度提高并减小穿甲杆侵彻过程中的弹道偏转角度,提高了穿甲杆的侵彻能力;正侵彻时负载撞击靶板表面消耗能量,不利于提高穿甲杆侵彻深度;撞击速度为1400 m/s,入射角为60°时,负载降低了穿甲杆临界跳飞速度;负载质心距穿甲杆头部距离大于穿甲杆长度1/2时,弹道偏转角度减小,负载使穿甲杆的侵彻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穿甲杆 负载 高速动能导弹
下载PDF
基于多矩形饼切函数的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方法
18
作者 代权 李向东 +1 位作者 周兰伟 纪杨子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弹药对目标的毁伤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矩形饼切函数的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梯形法则、分区等效的思想,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实际毁伤区域中毁伤概率值的分布规律,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度。通过算例分析,研... 为了快速准确地评估弹药对目标的毁伤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矩形饼切函数的弹药毁伤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采用梯形法则、分区等效的思想,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实际毁伤区域中毁伤概率值的分布规律,从而保证计算的准确度。通过算例分析,研究了弹药落角和投放精度对目标平均毁伤概率的影响,并与基于矩形饼切和卡尔顿毁伤函数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弹药落角范围为30°~75°及弹药投放精度(circular error probable,CEP)范围为5~50 m时,与矩形饼切毁伤函数相比,基于多矩形饼切毁伤函数的计算方法使毁伤效能计算精度最大提高了26.4%;同时,与卡尔顿毁伤函数相比,计算效率提高了5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伤效能 毁伤函数 梯形法则 计算精度
下载PDF
染色质开放状态对食管癌相关通路影响及关键基因分析
19
作者 申展铭 李向东 +1 位作者 魏大为 张文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质开放状态对食管癌相关通路的影响及对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食管癌染色质开放性高通量测序(ATAC-seq)数据,使用R4.2.1对2组数据分别进行基因注释,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与GO功能富... 目的:探讨染色质开放状态对食管癌相关通路的影响及对关键基因进行分析。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食管癌染色质开放性高通量测序(ATAC-seq)数据,使用R4.2.1对2组数据分别进行基因注释,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与GO功能富集分析;对食管癌RNA-seq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与染色质开放状态相关性较高的2个基因ARL5B和RUNX1,并绘制KM生存曲线;对ARL5B、RUNX1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结果:食管癌中ATAC-seq数据的峰值距离转录起始位点≤1 kb、1~2 kb、2~3 kb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2.59%、6%、4.41%,位于远端基因间区的峰值占27.15%,这种现象和染色质开放区域的分布相一致。染色质开放区峰值绝大多数存在于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符合染色质开放性的特点。KEGG和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注释基因在Rap1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等明显富集。ARL5B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差(P<0.05),RUNX1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预后较好(P<0.05)。结论:染色质开放状态在调节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RL5B、RUNX1基因可能成为食管癌的治疗靶点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CGA数据库 ATAC-seq 染色体可及性
下载PDF
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评估
20
作者 马世鑫 谢兴博 +2 位作者 李向东 钟明寿 纪杨子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研究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墩体在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和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两种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进行了评估。... 为研究混凝土墩体在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墩体在杆式射流(jetting projectile charge,JPC)和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两种聚能侵彻体作用下的易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聚能侵彻体打击混凝土墩体顶面或侧面时,会形成近似圆形或带缺口的近似椭圆形的毁伤区域,打击位置越靠近毁伤区域中心,墩体毁伤越严重;聚能侵彻体垂直打击墩体顶面或沿水平方向打击墩体侧面时,毁伤区域的中心分别与墩体顶面中心和侧面的几何中心重合;斜上方打击墩体侧面时,JPC和EFP对应的毁伤区域中心分别下移约27.8 cm和28.2 cm;斜下方打击墩体侧面时毁伤区域中心分别上移约26.5 cm和28.7 cm;沿水平方向打击墩体侧面时,更易使墩体出现重度毁伤;相同打击条件下,JPC对混凝土墩体的毁伤效果优于同口径装药的E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侵彻体 混凝土墩体 易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