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波 李启雷 +5 位作者 王爱国 何文贵 姚赟胜 朱俊文 蔡艺萌 冯紫微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走向和NW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走向断裂倾向N,其运动性质兼具左旋走滑和逆冲。同时,我们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泽库M_S4.9地震开展重定位,发现小震排列也呈NW和EW两段,横跨EW走向段的小震指示倾向N的断层面。通过对比夏河断裂西端构造和地震排列特征,我们发现夏河断裂的三维几何和运动性质与小震排列和震源机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我们推测夏河断裂是泽库M_S4.9地震的发震断裂。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我们认为夏河断裂可能是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帚状散开的分支之一,此次地震可能代表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的构造活动,同时也可能受到日月山断裂右旋剪切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凸显了鉴定构造活跃区次级先存断裂新活动特征、完善区域活动构造图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年青海泽库M_S4.9地震 发震构造 夏河断裂 西秦岭北缘断裂 日月山断裂
下载PDF
2022年青海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背景分析
2
作者 黄浩 袁伏全 +6 位作者 李丽 赵燕杰 万玉杰 马建新 李启雷 胡维云 郭瑛霞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2022年1月23日、3月26日和4月15日青海省德令哈市分别发生M_(S)5.8、M_(S)6.0和M_(S)5.4地震。采用CAP方法反演了M_(S)6.0地震及6次M_(S)≥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 2022年1月23日、3月26日和4月15日青海省德令哈市分别发生M_(S)5.8、M_(S)6.0和M_(S)5.4地震。采用CAP方法反演了M_(S)6.0地震及6次M_(S)≥3.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震源矩心深度,利用双差定位方法重新定位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初步分析了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背景。震源机制结果显示,M_(S)6.0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174°/倾角80°/滑动角-156°,节面Ⅱ:走向79°/倾角66°/滑动角-11°,矩心深度6 km。地震重定位结果显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震中呈NS向展布、震源区北部为主体破裂区域。基于震源机制解、地震重定位结果和震源区附近局部发育NS向构造的特征,分析认为德令哈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一条NS向、高倾角的右旋走滑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地震 地震重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背景 青海
下载PDF
2022年门源M_(S)6.9地震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一次有意义的短临预测预报尝试
3
作者 屠泓为 冯丽丽 +15 位作者 刘磊 马震 黄浩 张晓清 李霞 苏维刚 赵玉红 张丽峰 张朋涛 袁伏全 孙玺皓 刘文邦 李启雷 杨晓霞 余娜 胡维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S01期247-251,共5页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 1研究背景2022年1月8日门源M_(S)6.9地震的跟踪及预报过程,是一次长、中、短、临结合的较为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也是在地震系统多年来面临重大压力下的一次成功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意义和科学探索意义。主要因素如下:①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青海省及全国年度会商会确定的危险区内,表明了从中长期背景。下的正确研判;②在震前即2021年9月以来异常持续增多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异常的变化引起了青海地震台高度关注,经过持续跟踪分析并及时向青海省地震局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汇报,引起了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参加会商会共同研判震情;③根据会商结论,青海省地震局撰写专题纪要及时向中国地震局及青海省政府进行汇报和报送,引起了中国地震局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推动;④相关预测预报、风险评估、震情通报等工作的及时推动,同时本次地震未造成人员的伤亡,受到了各层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为地震系统争得了较好的正面影响和荣誉,尤其是得到了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震局的联合发文表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震前跟踪分析及决策过程回溯 一次有意义的预测预报尝试
下载PDF
2022年门源6.9级地震前后b值时空特征研究
4
作者 郭瑛霞 朱益民 +3 位作者 余腾 李启雷 张丽峰 余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5-1161,共7页
为探讨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后b值变化特征,选取震前10 a进行时间扫描发现,震前震源区b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震后出现小幅回升,可能与震后应力释放有关。利用青海测震台网2000年以来的小震目录,在最小完备震级基础上进行b值空间扫描和... 为探讨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后b值变化特征,选取震前10 a进行时间扫描发现,震前震源区b值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震后出现小幅回升,可能与震后应力释放有关。利用青海测震台网2000年以来的小震目录,在最小完备震级基础上进行b值空间扫描和Δb值计算发现,门源6.9级地震发生在低b值区域边缘,且震前1 a震源区Δb值变化不显著,表明门源地震的应力积累主要发生在2021年之前。对余震序列b值变化进行分析认为,早期b值变化可为后期余震的位置预测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9级地震 B值 时空特征
下载PDF
基于无线惯性传感器的人体动作捕获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启雷 金文光 耿卫东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5,共6页
为解决光学式动作捕捉设备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无线惯性传感器进行人体动作数据捕获的方法.在用户身体的各个运动部位绑定多个由加速度和磁通传感器构成的无线惯性传感器单元,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 为解决光学式动作捕捉设备成本高昂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无线惯性传感器进行人体动作数据捕获的方法.在用户身体的各个运动部位绑定多个由加速度和磁通传感器构成的无线惯性传感器单元,传感器通过无线信号发送运动传感数据到计算机端,应用优化算法计算惯性传感单元的三维朝向信息,最后将四元数与动画角色的骨骼绑定后生成人体动作数据.为了解决运动过程中的行走导致的骨架根节点移动问题,利用地形参数反向计算和调整角色骨架根节点位置,使生成的动作符合地形和环境要求,达到真实自然的运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无线惯性传感器进行人体动作捕获得到的动作数据准确度高,朝向计算方法运行速度快,能够满足实时性应用的要求,同时显著降低动作捕获的成本和使用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捕获 惯性传感器 无线网络 逆向动力学 动作重定向
下载PDF
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特征研究
6
作者 胡维云 张丽峰 +3 位作者 黄浩 李启雷 刘文邦 郭瑛霞 《高原地震》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 以2021年12月19日青海茫崖Ms5.3地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特征。结果表明,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推测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带西侧的一条北北西向隐伏断裂带,地震序列类型为主震—余震型,震源机制解为逆冲兼走滑型,视应力位于青海地区M_(L)≥3.0视应力均值线附近,序列视应力变化稳定。该结果有利于我们认识和了解本次茫崖Ms5.3地震,为该区域中强地震对比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茫崖Ms5.3地震 构造背景 地震序列 震源机制 视应力
下载PDF
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视应力特征研究
7
作者 胡维云 刘文邦 +4 位作者 余娜 黄浩 张丽峰 李启雷 郭瑛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23年第3期10-17,共8页
利用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中59个M_(L)≥2.5余震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视应力,进而讨论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以及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从视应力的角度给出强余震判定依据。结果表明:门源M_(S)6.4地震的余震视应力值与震级具有... 利用2016年门源M_(S) 6.4地震序列中59个M_(L)≥2.5余震的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其视应力,进而讨论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以及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从视应力的角度给出强余震判定依据。结果表明:门源M_(S)6.4地震的余震视应力值与震级具有良好的拟合关系,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视应力在强余震前会有升高的趋势,对后续强余震发生时间和地点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4地震 地震序列 视应力
下载PDF
丁青地区地震重定位、震源机制及其发震构造初步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1 位作者 屠泓为 刘文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9-231,共23页
文中利用青海省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记录,通过CAP反演等方法获取了西藏丁青8次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来自USGS)。结果显示,7次地震以正断破裂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断层优势走向为NNE,P轴的优势方位为SWW,... 文中利用青海省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记录,通过CAP反演等方法获取了西藏丁青8次MS≥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1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来自USGS)。结果显示,7次地震以正断破裂为主,兼具少量右旋走滑分量,断层优势走向为NNE,P轴的优势方位为SWW,T轴的优势方位为SEE。同时,利用双差相对定位法获得了217个地震的重定位结果。重定位后,余震沿NE-SW向展布,与震源机制解的走向基本吻合,但与区域内主要走滑型断裂近EW的走向不一致。2015—2018年发生的地震主要分布在5~15km深度范围,2018—2020年震源深度范围缩小至7~12km,2018年以后震源深度的分布范围明显收窄。丁青地震发生在羌塘块体中部,域内既受到SN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强烈碰撞挤压作用,也存在EW向伸展构造活动。综合分析重定位、震源机制结果及地质构造背景等资料,认为2016年MS5.5、2020年MS5.1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是同一条NE走向的正断型断裂,发震断层面可能为节面I,即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12°、58°、-103°与9°、57°、-101°的节面。由于丁青地区地质资料匮乏,无法明确具体的发震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青 重定位 震源机制 正断层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1 位作者 马丽 罗自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5-61,共7页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次地震的断层走向和倾角基本一致。为进一步验证震源深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提取s Pn震相,通过计算sPn与Pn的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得出的震源深度为15.2 km。校正深度震相法因震相识别精度和速度模型影响会产生10%~15%的误差后,结果与CAP方法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S6.4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 震源深度 s Pn震相
下载PDF
利用sPn震相测定柴达木盆地地震的震源深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启雷 崔煜 +2 位作者 安黎霞 李玉丽 马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3-478,527,共6页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 利用青海省遥测地震台网的观测记录,对比分析震相特征,提取出了两次地震记录的sPn震相,并分别推导出单、双层地壳模型下的震源深度公式,计算了两次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为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进行对比,两者计算出的震源深度相差1.0 km。但分析相关系数图后,认为由于地震震级较小,滑动窗法在识别sPn震相时存在误差,误差修正后得出的结果与人工识别计算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N震相 震源深度 地壳模型 波形互相关 滑动时窗相关法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及周边地区尾波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2 位作者 周庆玲 杨广华 杨理臣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25-30,共6页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 采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大柴旦台数字地震资料,研究了大柴旦震群序列尾波Qc值在流逝时间窗长60~90 s时间内的变化特征,计算频率从3 Hz至18 Hz,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Qc(f)=(72±19.9)f0.93±0.08。计算结果反映出大柴旦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Qc值较低,说明大柴旦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区,这与大柴旦地质结构特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 SATO模型 QC值 衰减特性
下载PDF
2018年5月6日称多5.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刘文邦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5月6日称多5.3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至2018年7月15日共获取129个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称多5.3级地震序列主要呈NWW或NNW向分布,其中长轴沿NWW向展布,长约11 km,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12 km范... 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5月6日称多5.3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至2018年7月15日共获取129个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称多5.3级地震序列主要呈NWW或NNW向分布,其中长轴沿NWW向展布,长约11 km,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12 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8-11 km。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最佳波形拟合深度为10.1 km。结合精定位、震源机制等综合分析,认为主破裂面走向呈NNW向,发震构造应为巴颜喀拉山主峰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多5.3级地震 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 震源机制 发震构造
下载PDF
2017年12月15日青海泽库M_s4.9地震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刘文邦 《防灾减灾学报》 2019年第2期9-14,共6页
2017年12月15日青海泽库发生MS4.9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13°,东经101.87°,该地震是2017年6月唐古拉震群发生半年后青海境内再次发生的显著地震事件。分别从序列特征、区域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视应力等方面对该地震序列进行分... 2017年12月15日青海泽库发生MS4.9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13°,东经101.87°,该地震是2017年6月唐古拉震群发生半年后青海境内再次发生的显著地震事件。分别从序列特征、区域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视应力等方面对该地震序列进行分析,认为:泽库4.9级地震序列为前震序列的可能性不大,主震震源机制为左旋滑动,两次3级余震震源机制为走滑型,初步推测走向NWW、倾角53°的节面为主震发震断层面,泽库4.9级地震视应力相对偏高,对青海东部地区地壳应力场增强有一定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库MS4.9 序列特征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利用地震走时计算波速与震源深度
14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4-97,共4页
利用青海台网记录清晰的P波震相资料,根据单层地壳模型地震走时方程,计算了P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得到直达波速度正态分布置信区间为5.96~6.09 km/s,首波波速度置信区间为7.69~8.06 km/s,震源深度置信区间为5.6~5.8 km。
关键词 青海台网 P波震相 走时方程 波速 震源深度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地方震波形特征分析
15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1 位作者 罗自浩 马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km,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波列衰减快,经过滤波,在直达波后观测到新的震相,初步推测为康拉德界面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 双差定位法 地方震 震源深度
下载PDF
运动传感驱动的3D直观手势交互 被引量:18
16
作者 梁秀波 张顺 +2 位作者 李启雷 张翔 耿卫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1-526,533,共7页
为了使手势交互方式较少受到场地和光线的限制,提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作为输入设备进行手势识别的方法.对每种手势只要求用户做一次示范表演,通过添加噪声等手段来提高训练数据生成的自动化程度;将训练数据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之后用于... 为了使手势交互方式较少受到场地和光线的限制,提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作为输入设备进行手势识别的方法.对每种手势只要求用户做一次示范表演,通过添加噪声等手段来提高训练数据生成的自动化程度;将训练数据经过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之后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在包含70种手势的测试集上进行实验,平均识别率超过90%;并开发了幻灯片手势控制和手势拨号2个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原型系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显著地提升用户在人机交互中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传感器 手势识别 感知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
下载PDF
高性能联盟区块链技术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朱立 俞欢 +2 位作者 詹士潇 邱炜伟 李启雷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7-1593,共17页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去中心化的主板核心交易系统”作为业务场景,旨在研究高性能联盟区块链的优化算法.在联盟链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主板证券竞价交易系统的业务,提出了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对业务逻辑与共识分离、存...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去中心化的主板核心交易系统”作为业务场景,旨在研究高性能联盟区块链的优化算法.在联盟链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主板证券竞价交易系统的业务,提出了系统架构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对业务逻辑与共识分离、存储优化和数字签名验证优化(包括合并验签和 GPU 加速)等可提高联盟链性能的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来验证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去中心化的主板核心交易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盟链性能 业务逻辑与共识分离 合并验签 GPU 加速 存储优化
下载PDF
示范表演驱动的运动数据检索方法及可用性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顺 梁秀波 +1 位作者 李启雷 耿卫东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4-560,共7页
以直观、自然的方式来检索运动数据可有效地提高角色动画生产效率.提出一种通过现场示范表演来检索运动数据的方法,使动画制作人员能够直观、快速地从大容量运动数据库中找到所期望的运动片段.首先通过运动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示范表演,然... 以直观、自然的方式来检索运动数据可有效地提高角色动画生产效率.提出一种通过现场示范表演来检索运动数据的方法,使动画制作人员能够直观、快速地从大容量运动数据库中找到所期望的运动片段.首先通过运动传感器获取用户的示范表演,然后利用经典的DTW时序数据匹配算法来实现基于样例的运动数据检索.通过一组观察实验对它的可用性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够显著地提升运动数据检索的效率及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检索 感知用户界面 表演驱动动画 可用性评估
下载PDF
格尔木地震台钻孔应变仪映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玉丽 安黎霞 +2 位作者 李启雷 杨晓霞 孙春玲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87,共5页
利用格尔木钻孔应变可靠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典型震例前的分量日均值、差应变、日分钟值曲线变化特征,发现M≥7地震前有中短期异常,M≥6地震前有短临异常。通过分析震时分钟值曲线变化特征,发现钻孔应变仪同震阶变明显,两次海西地震的... 利用格尔木钻孔应变可靠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典型震例前的分量日均值、差应变、日分钟值曲线变化特征,发现M≥7地震前有中短期异常,M≥6地震前有短临异常。通过分析震时分钟值曲线变化特征,发现钻孔应变仪同震阶变明显,两次海西地震的阶变幅度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地震台 钻孔应变 同震阶变 体应变 差应变
下载PDF
青海钻孔应变映震效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丽 李启雷 +2 位作者 孙春玲 杨晓霞 安黎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6-132,共7页
利用青海省6套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2007—2015年的观测资料,将该地区符合扫描范围的地震从震前异常和同震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湟源、德令哈分量钻孔应变差应变曲线地震前大多有短期超差异常;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同震响应幅度与... 利用青海省6套YRY-4分量钻孔应变仪2007—2015年的观测资料,将该地区符合扫描范围的地震从震前异常和同震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湟源、德令哈分量钻孔应变差应变曲线地震前大多有短期超差异常;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同震响应幅度与震级、震中距都有关。同一地震,多台仪器多数情况同震响应幅度与震中距成反比,少数成正比;一般单台仪器同震响应幅度与地震震级成正比关系,震级越大同震响应幅度越大;分量钻孔应变仪的同震响应延迟时间大多与地震震中距成正比,震中距越远同震响应延迟时间越长;分量钻孔应变仪同震响应持续时间与震级基本成正比,震级越大同震持续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 差应变 去趋势 剩余曲线 同震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