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撑绿竹纸浆原料林施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岩辉 顾小平 +3 位作者 吴晓丽 周益权 王光剑 李呈翔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对撑绿竹纸浆林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四水平的二次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N、P、K施肥与撑绿竹新竹产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用N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N、K2O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0-... 对撑绿竹纸浆林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四水平的二次回归试验设计,建立了N、P、K施肥与撑绿竹新竹产量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用N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N、K2O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0-3水平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的前提下,通过频率分析可得推荐施肥用量:纯N为177.744-261.096kg·hm-2,平均219.420kg·hm-2;P2O5为29.700-45.900kg·hm-2,平均37.800kg·hm-2;K2O为100.800-152.910kg·hm-2,平均126.855kg·hm-2。施肥比例:N∶P2O5∶K2O=1∶0.172∶0.5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撑绿竹 纸浆原料林 施肥 回归设计 模型
下载PDF
香樟凋落叶分解对辣椒及土壤氮营养的限制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洪 马光良 +4 位作者 王光剑 李呈翔 蒋雪 王锐 胡庭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分解能够明显干扰受体植物的生长、生殖、光合生理和活性氧代谢。该研究继续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量[0(对照)、25、50和100g]的香樟凋落叶添加到土壤(10kg/盆)中对受体植物辣椒(Capsicum ann...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凋落叶分解能够明显干扰受体植物的生长、生殖、光合生理和活性氧代谢。该研究继续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量[0(对照)、25、50和100g]的香樟凋落叶添加到土壤(10kg/盆)中对受体植物辣椒(Capsicum annuum)及其土壤氮营养状况的影响,外源氮(尿素)输入对凋落叶分解的交互作用,以及凋落叶分解效应的产生是否因为其较高的C/N比而导致微生物争氮。结果显示:(1)各剂量(25~100g/盆)凋落叶处理下,辣椒幼苗硝态氮、可溶性蛋白和全氮含量均在至少2个月内大幅显著降低。(2)土壤硝态氮与辣椒硝态氮、全氮间均具有极显著的协同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则在总体上高于对照,而土壤全氮和铵态氮的响应较小。(3)施氮不仅使辣椒各氮组分和土壤硝态氮含量整体提升,还使凋落叶分解在这些指标上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4)香樟凋落叶的初始C/N为125.61±4.89,其在土壤中分解48~137d后的C/N始终远高于Hodge假说指出的可导致微生物争氮的临界值,但经过分解120d和135d的凋落叶添加到土壤中并不抑制辣椒的生长。研究认为,香樟凋落叶分解初期可能释放了不利于土壤硝化过程的物质,造成土壤硝态氮匮乏,以致受体植物的氮素吸收和积累减少,而凋落叶较高的C/N比及土壤微生物争氮并非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凋落叶分解 氮营养 碳氮比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四川慈竹生长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曹小军 李呈翔 +2 位作者 魏素才 王光剑 周建红 《世界竹藤通讯》 2009年第6期24-28,共5页
采用典型调查方式,在四川省慈竹的主要分布区域设置33个样地,对慈竹的生长现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各地慈竹生长差异显著;各立地因子对慈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地区>坡度级>土壤肥力>海拔。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将33... 采用典型调查方式,在四川省慈竹的主要分布区域设置33个样地,对慈竹的生长现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各地慈竹生长差异显著;各立地因子对慈竹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地区>坡度级>土壤肥力>海拔。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将33个样地划分为3个类型,2个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生长现状 分析
下载PDF
川南不同海拔地段麻竹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光良 李呈翔 +1 位作者 王光剑 孙鹏 《四川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58-59,90,共3页
通过在麻竹适生栽培区不同海拔高度低温冻害的典型调查,分析得出麻竹为典型热性竹种,对低温敏感;在1月平均温度低于6℃,极端低温低于-2℃地方易遭受低温冻害,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在四川南部地区,麻竹适宜栽培的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
关键词 麻竹 冻害 海拔 合江
下载PDF
不同竹林下套种食用菌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晓娟 陈洪 +5 位作者 王光剑 马光良 李呈翔 杨东生 王准 宋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50-53,共4页
竹下套种食用菌是在江浙一带的毛竹林下开展的竹林高效经营模式,为探明川南竹产业发展集群区竹下套种食用菌的可行性及其效益,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调查研究了不同竹林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和不同林分郁闭度对大球盖菇和竹... 竹下套种食用菌是在江浙一带的毛竹林下开展的竹林高效经营模式,为探明川南竹产业发展集群区竹下套种食用菌的可行性及其效益,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调查研究了不同竹林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和不同林分郁闭度对大球盖菇和竹荪产量的影响,并以毛竹林为例分析了竹-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林下大球盖菇和竹荪的产量无显著差异,但竹林郁闭度对其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大球盖菇在郁闭度0.7~0.75产量最高,竹荪在郁闭度0.8~0.85产量最高;毛竹林下套种大球盖菇和竹荪的纯收益高达105779元·hm^−2和16395元·hm^−2,分别是单种毛竹的19.6倍和30.4倍,效益十分显著。竹-菌套种模式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行性强的循环经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菌套作 竹林类型 郁闭度 食用菌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合江方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光剑 马光良 +2 位作者 李呈翔 孙鹏 赵宗国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合江方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直接影响到发笋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合江方竹鞭、根在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在0~25cm范围以内,尤以5—10cm分布量最多;鞭角、1/2鞭长处鞭径、鞭节间长度在不同丛间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竹鞭具有先行一定长度... 合江方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直接影响到发笋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合江方竹鞭、根在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在0~25cm范围以内,尤以5—10cm分布量最多;鞭角、1/2鞭长处鞭径、鞭节间长度在不同丛间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竹鞭具有先行一定长度生长,再在该段的上部集中发鞭的规律性。同时,6~9月温度和降雨是竹鞭长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江方竹 地下茎 生长规律
下载PDF
不同覆盖模式对毛竹林出笋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洪 简霁 +4 位作者 杨东生 先锐 李呈翔 王光剑 马光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通过对毛竹林开展传统促笋覆盖(糠壳+鸡粪+稻草,记作F1),两种新型覆盖(糠壳+鸡粪+高粱秆、竹酒糟+鸡粪+高粱秆,分别记作F2和F3),以及不覆盖(对照,F0)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相应的发笋历程、笋体大小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1)3种覆... 通过对毛竹林开展传统促笋覆盖(糠壳+鸡粪+稻草,记作F1),两种新型覆盖(糠壳+鸡粪+高粱秆、竹酒糟+鸡粪+高粱秆,分别记作F2和F3),以及不覆盖(对照,F0)的对比试验,分析了相应的发笋历程、笋体大小及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结果表明:1)3种覆盖模式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毛竹笋早出,F2和F3模式效果好于F1,3者在3月20日前出笋的比例分别较对照多出约20%、18%和4.5%;2)就同期笋高而言,仅F2、F3显著大于对照,F1的影响不明显,但3种模式均显著地增加了毛竹笋基径;3)尽管F1对笋早出和个体大小的促进作用不突出,单位面积出笋数量却远较其他模式大。毛竹林采用F1、F2和F3模式后,笋产量分别可达对照的2.5倍、1.9倍和1.6倍,收益则分别为对照的2.5倍、2.2倍和1.8倍。建议在山区毛竹林笋用经营中,就地取用农林废料实施覆盖是可行的,既节约成本和增加收益,又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覆盖 高粱秆 竹酒糟
下载PDF
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光良 王光剑 +3 位作者 李朝德 胡立 胡建明 李呈翔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杉木林退化为中山地带的普遍现象 ,为恢复中山地带的生态环境 ,发挥林地的生产作用 ,将退化杉木林改造为合江方竹林。根据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实际应用 ,总结出了合江方竹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分析了改造后合江方竹林的... 杉木林退化为中山地带的普遍现象 ,为恢复中山地带的生态环境 ,发挥林地的生产作用 ,将退化杉木林改造为合江方竹林。根据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实际应用 ,总结出了合江方竹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技术措施 ,分析了改造后合江方竹林的平均经济收益每 6 6 7m2 为 96 2 .5 0元 /a,是杉木林的 4 .0 1倍。用合江方竹改造退化杉木林 ,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 ,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益。山区发展合江方竹能有效地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同时为农民的生存和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江方竹 退化 杉木林 改造 方竹 应用 管理技术措施 生态环境 山区农民 生产作用
下载PDF
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结构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光剑 马光良 +4 位作者 李呈翔 胡立 王轩昂 胡建明 王钰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cm、5~6cm^株数,竹株年龄2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 通过对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每hm^2总株数、林分平均胸径、年龄等23个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可知:合江方竹笋产量与林分平均胸径,每hm^2内胸径为4~5cm、5~6cm^株数,竹株年龄2a、3a、4a生株数计6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hm^2内与1a、5a生株数计2个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海拔、每hm^2内总株数、平均年龄等15个因子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影响林分竹笋产量的23个因子中,林分平均胸径和每hm^2内2—4a生株数是衡量竹笋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提高林分平均胸径和增加林分中2~4a生株数比例是对目前合江方竹笋用林进行技改的主要手段。同时,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可将13个样地划分为高产型、中产型、低产型3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江方竹 笋产量 林分结构 相关性
下载PDF
泸州市区彩叶桂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娟 李呈翔 +2 位作者 陈洪 王光剑 马光良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56-58,共3页
本文对试验地引种栽植的彩叶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和叶色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统计,力求探寻彩叶桂能否在泸州地区正常生长并保持其叶片色彩变化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彩叶桂在引种地移植的成活率高达98.15%,长势较好,未出现严重病虫害... 本文对试验地引种栽植的彩叶桂的成活率、生长情况和叶色变化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统计,力求探寻彩叶桂能否在泸州地区正常生长并保持其叶片色彩变化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彩叶桂在引种地移植的成活率高达98.15%,长势较好,未出现严重病虫害情况,且植株叶色呈"紫红色—黄白色—黄绿色—深绿色"的梯度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彩叶桂比较适合在泸州市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桂 成活率 生长情况 叶色变化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合江方竹发笋节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光良 王光剑 +2 位作者 李呈翔 向天洪 胡建明 《世界竹藤通讯》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 通过原产地对合江方竹不同海拔梯度发笋节律的观察和研究,得出其开始发笋期、停止发笋期及发笋数都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海拔越高,发笋越早,停止发笋期也越早,平均发笋量3300株/667m2。其发笋期可以划分为开始期、高峰期和停止期阶段。在海拔1200m以上开始发笋期出现在9月中旬,停止生长期出现在10月上旬;1000m以下开始发笋期、停止生长期分别出现在9月下旬和10月底以后;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开始发笋期推迟2 ̄3d,停止发笋期随着海拔高度平均每降低100m推迟3 ̄4d。数学模型(以9月13日为第一天),发笋开始期为K=31.333 ̄0.02383H海拔,停止发笋期为T=64.867 ̄0.03217H海拔;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发笋性状可以划分成900m以下和900m以上两类,其中900m以下具有“笋期晚发笋多(晚多)”特性;900m以上具有“笋期早发笋少(早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江方竹 生长节律 海拔梯度 发笋数
下载PDF
不同分布格局的梁山慈竹产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光良 王光剑 +3 位作者 李呈翔 李贵赞 纪朝刚 鄢朝舰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梁山慈竹的自然分布格局调查表明,梁山慈竹在川南分布较广,主要的分布形式有3种:零星独丛、数丛小片、集中成片。不同分布形式下,冠蔸面积比差异较大,其中独丛的冠蔸面积比最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胸径和可利用秆重的回归模型为W=0... 通过对梁山慈竹的自然分布格局调查表明,梁山慈竹在川南分布较广,主要的分布形式有3种:零星独丛、数丛小片、集中成片。不同分布形式下,冠蔸面积比差异较大,其中独丛的冠蔸面积比最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胸径和可利用秆重的回归模型为W=0.102029×D2.388139(W:可利用秆重kg,D:胸径cm)。梁山慈竹产量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将梁山慈竹产量分为3类:高产、中产、低产。3种不同分布格局产量由大到小分别是数丛小片>成片>零星独丛,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分布 产量分析
下载PDF
合江方竹退笋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光剑 陈洪 +4 位作者 马光良 李呈翔 王晓娟 杨东生 王锐 《世界竹藤通讯》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 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 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海拔400、600、800、1000和1200 m处分别布设样方,对其退笋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2个年度的研究。结果显示:1)2个年度各海拔处合江方竹的日退笋量均呈"少-多-少"的变化规律,而累计退笋量几乎均呈Logistit曲线增长,中海拔(600 m)退笋总量较大(超过3 000个/667 m^2),而高海拔(1 000和1200 m)的总退笋率较高(超过65%)且进入退笋盛期较早;2)合江方竹的退笋以营养退为主且集中于发笋末期,退笋的易发程度存在年度差异;3)合江方竹发笋10 d左右的高生长速度可能是其退去与否的早期判断依据;4)在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该竹种的退笋与其发笋量、母竹胸径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林内最低气温、温度极差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合江方竹的经营过程中,在其发笋前及时施肥,并采取适当的覆盖措施保温,可能是降低退笋的有效方法;而在发笋初期根据其高生长速度及时采割利用或清除可能退去的笋,也有利于保证笋产量和竹林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江方竹 退笋动态 分布格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短期竹-菌套作对竹林生态的影响
14
作者 王光剑 王晓娟 +5 位作者 先锐 杨东生 李呈翔 马光良 王燕 杨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87-93,共7页
竹下套种食用菌多被报道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竹林和土壤生态的影响如何缺乏研究和评估。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不同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竹林下分别进行了食用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annulata和竹荪Dictyophora ind... 竹下套种食用菌多被报道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竹林和土壤生态的影响如何缺乏研究和评估。在叙永县邬高林下种植产业园内不同类型(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竹林下分别进行了食用菌(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annulata和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套作,观测了套作前后竹林立竹胸径、竹笋品质以及土壤酸碱度、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以及竹篼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食用菌套作能够促进竹株生长,有利于竹笋内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积累,总体上土壤pH值和速效钾含量升高,铵态氮含量降低或变化不明显,硝态氮含量升高(铵态氮/硝态氮比值降低),有效磷含量仅在丛生竹林内显著降低,而全量养分和有机质含量几乎无显著变化。种植食用菌(竹荪)后,竹篼内木质素和纤维素降解稍快。本研究可为竹-菌复合模式的生态效应评价及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竹林生长 土壤生态 竹篼分解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梁山慈竹出笋和竹笋适口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娟 马光良 +2 位作者 陈洪 李呈翔 张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主要以材用为主,开发其笋用价值,可提高丛生竹经济效益,同时为丛生竹笋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梁山慈竹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覆盖材料(A_(1).土壤;A_(2).竹屑;... 【目的】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主要以材用为主,开发其笋用价值,可提高丛生竹经济效益,同时为丛生竹笋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梁山慈竹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覆盖材料(A_(1).土壤;A_(2).竹屑;A_(3).糠壳)、覆盖厚度(B_(1).0 cm;B_(2).15 cm;B_(3).30 cm)、施肥量(C_(1).0 kg/丛;C_(2).1.0 kg/丛;C_(3).1.5 kg/丛)和覆盖时间(D_(1).4月15日;D_(2).4月30日;D_(3).5月15日)对梁山慈竹出笋和竹笋适口性的影响;共进行9次试验处理(T1.A_(1)B_(1)C_(1)D_(1);T2.A_(1)B_(2)C_(2)D_(2);T3.A_(1)B_(3) C_(3)D_(3);T4.A_(2)B_(1)C_(2)D_(3);T5.A_(2)B_(2)C_(3)D_(1);T6.A_(2)B_(3) C_(1)D_(2);T7.A_(3)B_(1)C_(3)D_(2);T8.A_(3)B_(2)C_(1)D_(3);T9.A_(3)B_(3) C_(2)D_(1)),分析测定了其出笋量、成竹率、胸径,竹笋可食率、外观形态以及呈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梁山慈竹竹丛覆盖可降低其出笋而促进成竹生长,覆盖后,竹笋可食率提高38%,且以覆盖15 cm厚度的可食率最高,达47%,笋箨由暗沉的深绿色变为鲜亮的紫红色;苦味氨基酸含量、占比显著下降,鲜味氨基酸占比相对升高,草酸、单宁含量显著下降,竹笋苦涩味明显减弱,口感显著提升,以T5处理(A_(2)B_(2)C_(3)D_(1))表现最好;本试验发现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对梁山慈竹出笋、成竹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竹丛覆盖可适度调节梁山慈竹出笋成竹,显著改善竹笋品相和适口性,覆盖不受材料、时间限制,在竹笋出土前覆盖即可,采笋则以笋尖突破覆盖物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覆盖培育 出笋成竹 适口性 笋品质
原文传递
大木竹和撑麻竹带秆枝扦插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洪 王光剑 +5 位作者 先锐 王晓娟 杨东生 李呈翔 马光良 史洪洲 《林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5期29-3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优良丛生竹种大木竹(Bambusa wenchouensis)和撑麻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枝插繁殖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带秆主枝(或主侧枝)远优于带主枝的次生枝,且1年生左... 采用正交试验,对优良丛生竹种大木竹(Bambusa wenchouensis)和撑麻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us latiflorus)枝插繁殖中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带秆主枝(或主侧枝)远优于带主枝的次生枝,且1年生左右半木质化+直径1~1.5cm的枝条优于2年生以上完全木质化+直径1cm以下的枝条;生长调节剂(ABT 1号和多效唑,无论浓度和浸泡时间)对两竹种插条生根和成活的促进效果不明显;黄沙、壤土分别适于大木竹和撑麻竹扦插;总体而言,大木竹比撑麻竹更适于此法繁殖,成活率可达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木竹 BAMBUSA wenchouensis 撑麻竹 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带秆枝扦插 优选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