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图关系理论与形象学的本质还原 |
李咏吟
|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2
|
尼采的苏格拉底批判及其悲剧观 |
李咏吟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3
|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 |
李咏吟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3
|
|
4
|
公民生命自由教育的沉沦——小娥形象的创造与陈忠实的思想局限 |
李咏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5
|
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李咏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6
|
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价值体验的共通感 |
李咏吟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7
|
红楼幻境与顾城的生死哲学 |
李咏吟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3
|
|
8
|
朱译黑格尔美学与现代中国文艺学建设 |
李咏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9
|
审美体验活动的四重确证方式 |
李咏吟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0
|
艺术形象与形象学解释的理论指向 |
李咏吟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1
|
体验类型与创作取向 |
李咏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2
|
公民教育、文学艺术与公民心灵的自由信念 |
李咏吟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3
|
文艺的信念:反抗道德虚假与道德虚无 |
李咏吟
|
《伦理学研究》
|
2007 |
5
|
|
14
|
国学与西学:中西古典学的人文价值反思 |
李咏吟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5
|
古典诗学解释的双重路向及其现代性前景 |
李咏吟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6
|
寻求那飘逝的文化诗魂——王充闾散文的一种解释 |
李咏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7
|
“查拉图斯特拉序言”与尼采哲学诗集的主旨 |
李咏吟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权力/意志:俄狄浦斯家族悲剧的神秘性与现实性 |
李咏吟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卢梭与公民意志问题再解释 |
李咏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审美道德论与自由秩序探索 |
李咏吟
|
《东疆学刊》
|
200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