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以2008-2018年为例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阳 唐晓岚 +1 位作者 李哲惠 贾艳艳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30,共11页
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采用2008、2013、2018年3期Landsat 8 TM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依托ENVI与Arc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对产生变化的驱动... 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为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采用2008、2013、2018年3期Landsat 8 TM遥感影像资料为数据源,依托ENVI与Arc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对产生变化的驱动因子做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8-2018年,长江流域(912510 km^(2))林地、耕地与草地面积占据较大优势,2018年林地、耕地与草地面积分别为874019 km^(2)(49.08%)、428188 km^(2)(24.04%)、247435 km^(2)(13.89%)。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结构类型总体变化为“林地(0.133%)、草地(0.246%)、湿地(0.319%)、建设用地(5.591%)面积增加明显,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保持相对平稳”的特点。2)斑块类型分析表明,林地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降低;草地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增加;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扩大,但在空间布局上更加集中。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人类活动与城镇化建设活动导致土地空间不断分散和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长江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城乡人口结构、工业污染物排放。基于上述分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应减量优化与高效;上游、西北与西南等地推进草原景观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应加强工业用地的整治;科学规划长江流域土地空间布局,构建长江生态大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变化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技术的传统聚落调查及其应用前景——以南京市老门东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阳 唐晓岚 +2 位作者 詹巧巧 贾艳艳 李哲惠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6,共5页
通过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技术,为传统聚落的调查与保护提供数字化资料。在反思新时期传统聚落数据资料、调查方法和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应用于传统聚落调查的优势及应用前景。以南京市老门东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低... 通过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技术,为传统聚落的调查与保护提供数字化资料。在反思新时期传统聚落数据资料、调查方法和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人机应用于传统聚落调查的优势及应用前景。以南京市老门东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低空航拍航测及Pix4Dmapper数据处理软件,获取了老门东的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图及数字地表模型。以案例为支撑,将无人机航拍航测技术与传统田野调查法相比较,就调查方式、精度效果、调查成果及运用价值展开具体分析。最后,从技术发展、政策保障、部门支持和学科建设4个方面对无人机航拍航测技术的推广普及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无人机航拍航测 应用前景 优势 传统聚落 老门东
下载PDF
大学校园景观评价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哲惠 魏雯 黄贞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166-168,202,共4页
校园景观与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传承。在校园景观更新的热潮下,其景观评价模式值得研究。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16项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进行评价。通过... 校园景观与师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了校园的学术氛围与文化传承。在校园景观更新的热潮下,其景观评价模式值得研究。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16项评价指标,结合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对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进行评价。通过研究发现,昆明理工大学校园景观空间尺度较大,缺乏地域特色,植物层次性有待加强。通过量化的评价方法,旨在为今后理工大学的校园景观升级提供一些数据和思路,乃至为同类大学的校园景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景观 景观评价 层次分析法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
下载PDF
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构建策略——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晓岚 李哲惠 《风景园林》 2020年第S02期12-17,共6页
知识是教师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教师团队配置、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双一流""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的必经之路。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通过梳理遗产保护的... 知识是教师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合理的教师团队配置、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双一流""新工科"建设新要求的必经之路。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通过梳理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剖析新时期教学任务与存在问题,在学科基础平台(T-M-C)建设的前提下,探索多元融合的方式,提出"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以期为中国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培养专业人才,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遗产保护 知识共同体 教学团队 知识库 南京林业大学
下载PDF
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魏雯 李哲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0期156-159,206,共5页
维持和改善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当前城市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已开展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阶段国内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的... 维持和改善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当前城市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已开展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阶段国内外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的主要特征,并分析指出我国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指标不统一,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和统一;价值估算以部分绿地类型为主,且多以短期的观测指标为依据,缺乏长期全面的监测。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内涵缺乏正确认识造成的,基于分析结果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
下载PDF
滇派园林中的植物文化——以昆明市昙华寺公园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贞珍 魏雯 李哲惠 《园林》 2017年第6期64-67,共4页
滇派园林是指在云南独特的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以大山大水大自然为表现形式,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再现自然为核心,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形成的园林流派。滇派园林是对云南园林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于云南园林绿化产业的... 滇派园林是指在云南独特的自然因素及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以大山大水大自然为表现形式,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再现自然为核心,经过长期的发展、演进形成的园林流派。滇派园林是对云南园林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于云南园林绿化产业的全方位整合。滇派园林的研究,对于传承和发展云南多民族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流派 昙华寺公园 植物文化 昆明市 园林绿化产业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尊重自然
下载PDF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探析--以昆明市呈贡区洛龙公园为例
7
作者 李哲惠 魏雯 罗国娜 《园林》 2016年第5期52-57,共6页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城市居民游憩、观光、休闲、健身以及开展科教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的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之一。植物群落是构成绿地的基本单位,是改善城市环境,...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城市居民游憩、观光、休闲、健身以及开展科教文化活动的场所。城市绿地中植物配置的质量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之一。植物群落是构成绿地的基本单位,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态质量的重要前提。优美的植物群落结构除了能让游人赏心悦目外,还能改善城市小气候,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结构 城市公园 昆明市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环境 生态质量 组成部分 公园绿地
下载PDF
城市河岸带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魏雯 李哲惠 黄贞珍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7-2133,共7页
河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对保护水体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河岸带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于维持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河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高原湖泊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基于199... 河岸带是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对保护水体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河岸带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对于维持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城市河流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省高原湖泊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基于1996年、2007年和2015年3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在ArcGIS软件支持下,以城市河流两侧500 m范围作为研究区域,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借助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参数、景观格局指数等对河岸带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来看,20年来河岸带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耕地的减少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主要的变化趋势,尤其自2007年以来,建设用地的动态度由前一阶段的4.66增长为5.53,表明建设用地呈现越来越快的增长趋势;(2)从空间变化来看,1996年耕地是河岸带各缓冲区的主要用地类型,至2007年,建设用地在各缓冲区的占比已跃居首位,到2015年,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长,占比达到各缓冲区的60%左右,成为各缓冲区的景观基质,河岸带的景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3)从景观类型水平的指数分析来看,20年间,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LPI)快速减少且分离度指数(SPLIT)急剧增长,表明其分布呈现破碎化发展;绿地斑块的完整性有所提高,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加并呈大面积连片分布的趋势,这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一致。基于对不同缓冲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得出昆明市河流生态廊道功能的影响范围为距离河道200 m宽的缓冲区范围,200 m以外的区域景观连接度降低,破碎化程度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演变
下载PDF
阿尔冈金紫花苜蓿的引种、生产力测定及经济效益分析
9
作者 建原 李哲惠 沈贵林 《内蒙古草业》 2004年第4期7-8,13,共3页
分析了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引种紫花苜蓿的成功的例子,并以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为例,分析了其在不同管理水平下,生产力差异很大。在无灌溉条件下,每亩产鲜草仅为700~1400kg,但在有灌溉条件下,则产量能达7000kg。同时指出在引进国外牧草时,首... 分析了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引种紫花苜蓿的成功的例子,并以阿尔冈金紫花苜蓿为例,分析了其在不同管理水平下,生产力差异很大。在无灌溉条件下,每亩产鲜草仅为700~1400kg,但在有灌溉条件下,则产量能达7000kg。同时指出在引进国外牧草时,首先要通过试验再推广,适宜的品种加上科学的管理才能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冈金紫花苜蓿 引种 鲜草 亩产 无灌溉条件 牧草 经济效益分析 生产力 地区 管理水平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大型校园绿道网络构建——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贞珍 魏雯 李哲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108-116,共9页
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和捞鱼河昆明理工大学段及周边景观为研究对象,2016年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图作为数据源并划分功能分区,选取景观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构建直线生态网络,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 以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和捞鱼河昆明理工大学段及周边景观为研究对象,2016年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图作为数据源并划分功能分区,选取景观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利用最小耗费距离模型构建直线生态网络,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破碎度较高,均匀度较好,离散程度低,聚集度较高,绿地斑块具有优势性,景观格局受功能和人工活动影响明显;绿地面积占比为43.06%,形成了一些生态服务功能较好的生态源点及绿色廊道,但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点状绿地较多,增大了绿地的破碎度;部分区域景观阻力较大,可通过提升绿地斑块生态服务质量、增加生态源点数量、生态源点间构建垫脚石等方式增强绿道网络的连通性,使绿道网络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绿道网络 校园 最小耗费距离模型
原文传递
湿地景观的弹性修复研究——以滇池东岸湿地斑块设计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哲惠 魏雯 张英 《价值工程》 2016年第20期181-184,共4页
城市湿地斑块具有自我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城市景观修复中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基于对海绵城市、弹性修复等理论的探讨,以滇池沿岸斗南片区湿地斑块修复为例。分析湿地作为城市弹性景观斑块的重要性,阐述了城市弹性... 城市湿地斑块具有自我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城市景观修复中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基于对海绵城市、弹性修复等理论的探讨,以滇池沿岸斗南片区湿地斑块修复为例。分析湿地作为城市弹性景观斑块的重要性,阐述了城市弹性景观斑块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景观斑块重组、水网修复等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为湿地景观修复、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找到切入点,以期为城市建设中出现的生态问题,提供更多途径的解决办法,从而恢复城市景观的弹性与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斑块 弹性修复 海绵城市 湿地
下载PDF
滇池水岸带景观演变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雯 李哲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利用1996年、2007年和2015年三期TM遥感影像,提取滇池水岸带土地利用信息,在Arc GIS软件支持下,对水岸带的景观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5年滇池水岸带各类景观变化显著,其中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尤其自200... 利用1996年、2007年和2015年三期TM遥感影像,提取滇池水岸带土地利用信息,在Arc GIS软件支持下,对水岸带的景观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5年滇池水岸带各类景观变化显著,其中水域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尤其自2007年以来,建设用地快速增加,而未利用地以每年7.14%的速度锐减,表明这一阶段对水岸带的开发力度加大;(2)研究时段内不同土地类型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总体趋势表现为1996-2007年绿地面积有所增加,到2007年以后耕地、绿地和未利用地均不同程度地转化为建设用地;(3)研究时段内景观斑块数量逐年增加,景观形状指数、周长面积分形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持续上升,表明水岸带景观的完整性降低,破碎化程度逐年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岸带 景观格局 演变 滇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