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极永磁电机弱磁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哲然 李叶松 李新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4-131,201,共8页
连续极永磁(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该文根据电压、电流约束条件,推导了全速度范围内的CPPM电机理论最大转矩输出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考虑CPPM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电机参数变... 连续极永磁(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CPPM)电机是一种特殊结构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该文根据电压、电流约束条件,推导了全速度范围内的CPPM电机理论最大转矩输出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考虑CPPM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电机参数变化特性,研究了一种实现CPPM电机宽速度范围最大转矩输出的弱磁控制方法。CPPM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弱磁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参数鲁棒性,可以实现电机宽速度范围高响应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极永磁电机 弱磁控制算法 宽速度范围 最大转矩输出
下载PDF
衣物自动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2
作者 梁一丁 贵玉歆 +2 位作者 赵航 项业铭 李哲然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188-191,共4页
针对当今大部分服装制造企业在包括衣物输送和折叠等后续加工工序上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琐碎的收衣叠衣过程所带来的繁重劳动,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实用的自动收衣叠衣系统。利用同步带、导轨和多个... 针对当今大部分服装制造企业在包括衣物输送和折叠等后续加工工序上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琐碎的收衣叠衣过程所带来的繁重劳动,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设计了一种实用的自动收衣叠衣系统。利用同步带、导轨和多个连杆机构的协同工作,通过衣物输送装置、衣物折叠装置和伸缩式自动卸衣衣架3个机械子系统,以及基于DSP的电子控制系统,完成了从衣物输送到衣物和衣架的脱离,再到衣物折叠并储藏的一个工作流程;最后,对衣物的折叠效果和叠衣效率进行了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30 s内完成包括衣物的运输、折叠和收集在内的运动循环。其中,折叠过程用时8 s;从衣物平整度来看,该装置处理的效果与人工处理的效果相同,工作效率明显优于人力劳动,是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衣物处理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物输送装置 衣物折叠装置 机电协同
下载PDF
基于双电机模型CPPM电机电枢反应电感的计算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新华 徐竟成 +1 位作者 徐加贝 李哲然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0,共3页
研究基于双电机模型CPPM电机电枢反应电感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在建立CPPM电机双电机模型基础上,给出了d、q轴电枢反应电感的仿真计算公式;采用二维限元方法计算了一台750 W内置式CPPM的电枢反应电感,并与现场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内置式CPPM电机 双电机模型 电枢反应电感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雅阁ISG温度场仿真分析
4
作者 李新华 杨国威 李哲然 《汽车电器》 2013年第7期4-7,共4页
运用Ansys Workbench ISG温度场仿真方法,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本田雅阁ISG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并与电枢绕组温升试验结果做比较,同时讨论电机温度对转子磁钢和磁桥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ISG ANSYSWORKBENCH 温度场仿真 应力分析
下载PDF
高效褶皱布袋在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中的应用与研究
5
作者 夏应德 李哲然 《燃料与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52-55,共4页
为提高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装置布袋使用寿命,确保焦炉烟囱烟气颗粒物排放低于10mg/Nm^(3),通过对高效褶皱布袋应用与研究,在不改变原有除尘器结构的情况下,将高效褶皱布袋应用在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装置,布袋过滤风速明显降低,使用寿命延... 为提高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装置布袋使用寿命,确保焦炉烟囱烟气颗粒物排放低于10mg/Nm^(3),通过对高效褶皱布袋应用与研究,在不改变原有除尘器结构的情况下,将高效褶皱布袋应用在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装置,布袋过滤风速明显降低,使用寿命延长,脱硫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布袋 脱硫脱硝 焦炉烟道气 超低排放
下载PDF
有限空间环形射流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哲然 樊越胜 +2 位作者 王欢 张鑫 苏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9年第11期31-34,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对有限空间环形射流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形射流能诱导卷吸大量周围气流向有限空间流动,有限空间中的流线几乎呈规则分布的直线。此外,对不同环缝出口速度下的有限空间环形射流的流场特性,中心轴...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方法,对有限空间环形射流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形射流能诱导卷吸大量周围气流向有限空间流动,有限空间中的流线几乎呈规则分布的直线。此外,对不同环缝出口速度下的有限空间环形射流的流场特性,中心轴线速度分布和引射系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形射流流场可以分为非交汇区和交汇区,在x=0.35 m处中心轴线速度最小为0.08 m/s,且在该点开始交汇逐渐转变成单股射流,汇聚点位置不受环缝出口速度影响。随着环缝出口速度的增加,引射系数先迅速增加后缓慢减小,当环缝出口速度为16.4 m/s时,引射系数达到最大值5.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空间 环形射流 数值模拟 流场特性 引射系数
下载PDF
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形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白思卓 樊越胜 +2 位作者 王欢 李哲然 张鑫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第2期32-35,44,共5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传统的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舱室平均温度为31.8℃,但排风口平均温度达到43.6℃,高于设计标准的限值40℃。采用诱导通风系统,舱室内平均温度为31.5℃,排风口...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青岛某综合管廊电缆舱室通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传统的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舱室平均温度为31.8℃,但排风口平均温度达到43.6℃,高于设计标准的限值40℃。采用诱导通风系统,舱室内平均温度为31.5℃,排风口平均温度降至37.3℃,保障了舱室顶部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温度场均匀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舱室内温度场方差分别为6.645和4.667,诱导通风系统空气温度分布均匀性优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此外,对两种通风方式下电缆舱内速度场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沿舱室高度方向,诱导通风系统的平均风速大于机械排风加自然补风通风系统,空气流动死角较少,更有利于舱室内的气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电缆舱室 通风形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两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成分的分析
8
作者 李哲然 汪巳卜 +3 位作者 肖婷 王晓伟 周雪 陶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分析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并计算产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结果2批猴头菇脂肪油的提取率分别为6.38%和4.27%,共鉴定出43... 目的分析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并计算产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脂肪油的化学成分。结果2批猴头菇脂肪油的提取率分别为6.38%和4.27%,共鉴定出43种成分,其中批次1(S1)鉴定出25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8.581%,批次2(S2)鉴定出3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8.432%;43个成分中酯类20种、烷类6种、羧酸类8种、烯类3种、酚类3种及酰胺类3种;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中共有成分有20种,在20个共有成分中百分含量>10%的成分为正十六酸(S1为13.464%,S2为18.934%)、油酸(S1为30.796%,S2为22.422%)及10E,12Z-十八碳二烯酸(S1为11.535%,S2为21.193%)。结论不同批次的猴头菇中的脂肪油成分不尽相同,共有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在猴头菇脂肪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及其制剂的二次开发应注意这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批次 提取 成分比较
下载PDF
空调系统中环形风口的送风特性研究
9
作者 苏凯 樊越胜 +2 位作者 李哲然 臧子阳 白思卓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以提出一种适用于大温差送风系统的的新型环形送风口。通过建立CFD数学模型,模拟分析环形风口轴心速度衰减规律,轴心温度衰减规律,扩散角规律以及流量倍增规律,研究环形风口的送风特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环形风口在空调系统中... 本文以提出一种适用于大温差送风系统的的新型环形送风口。通过建立CFD数学模型,模拟分析环形风口轴心速度衰减规律,轴心温度衰减规律,扩散角规律以及流量倍增规律,研究环形风口的送风特性。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得到环形风口在空调系统中的送风特性,为环形风口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风口 大温差送风系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滤筒除尘器环形射流脉冲喷吹清灰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牛兵兵 樊越胜 +4 位作者 李哲然 田国记 张鑫 刘婷 武书恒 《煤气与热力》 2021年第8期5-8,V0041,共5页
介绍滤筒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流程,对环形射流脉冲喷吹的清灰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与圆形射流脉冲喷吹清灰方式进行比较。与环形射流相比,圆形射流的卷吸作用很弱,进入滤筒的气流基本为从喷嘴喷吹的一次气流。气流对称性差,易出现气流偏心... 介绍滤筒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流程,对环形射流脉冲喷吹的清灰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与圆形射流脉冲喷吹清灰方式进行比较。与环形射流相比,圆形射流的卷吸作用很弱,进入滤筒的气流基本为从喷嘴喷吹的一次气流。气流对称性差,易出现气流偏心的现象,造成滤筒一侧气流速度高,清灰过度,而另一侧清灰效果差。气流作用范围小(滤筒径向方向),气流沿滤筒轴线直接喷吹到滤筒底部,没有沿着滤筒壁面贴附向前运动。采用环形射流方式时,滤筒入口的负压区面积远小于圆形射流方式,滤筒轴向的压力变化更为缓慢,沿滤筒径向的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环形射流方式的清灰均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筒除尘器 脉冲喷吹清灰 环形射流 圆形射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