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损伤后肺部并发症及其处理(附59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善会 于长征 赵丽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7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59例脊柱损伤骨折病例观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和种类,对各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并发症发生时间平均为伤后3周。35例颈椎损伤中共26...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59例脊柱损伤骨折病例观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时间和种类,对各项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结果并发症发生时间平均为伤后3周。35例颈椎损伤中共26例出现了肺部并发症(75%),9例胸椎损伤中肺部并发症4例(44%)。结论脊柱损伤中颈椎损伤最常出现肺部并发症,呼吸困难和肺炎是严重并发症。全面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是预防和处理肺部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肺部
下载PDF
颈胸椎交界处骨折与脱位的特点及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善会 于长征 赵丽君 《中国医药》 2006年第7期407-408,共2页
目的研究颈胸椎交界处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17例颈胸交界处的脊柱骨折临床和放射学表现,于颈前路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前神经功能全瘫12例,不全瘫5例,临床表现包括C6至T1神经根症状13例,低血压7例,... 目的研究颈胸椎交界处骨折或脱位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分析17例颈胸交界处的脊柱骨折临床和放射学表现,于颈前路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前神经功能全瘫12例,不全瘫5例,临床表现包括C6至T1神经根症状13例,低血压7例,Horner综合征8例。治疗后1年随访,17例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3例术前临床表现明显缓解,4例症状消失。结论颈胸交界处损伤诊断以放射学为主,疗效评定要结合放射和临床表现,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脱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外伤性第5胸椎椎体骨折脱位并截瘫致进行性颈髓病1例报告
3
作者 李善会 周修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13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椎体骨折脱位 颈髓病 外伤性 进行性 胸椎 脊髓栓塞 椎体压缩骨折 椎管狭窄 生存质量 综合征
下载PDF
加长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孙政尧 许守祥 李善会 《骨科》 CAS 2013年第3期152-153,共2页
股骨粗隆下骨折保守治疗易发生髋内翻、旋转畸形、肢体缩短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现多主张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内固定材料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尤为重要。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应用加长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及其术后并发症12例,取得... 股骨粗隆下骨折保守治疗易发生髋内翻、旋转畸形、肢体缩短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现多主张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内固定材料选择对于治疗效果尤为重要。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应用加长PFNA-Ⅱ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及其术后并发症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保守治疗 疗效分析 术后并发症 旋转畸形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材料选择
下载PDF
颈椎管内室管膜瘤伴延脊髓空洞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西兵 李善会 +1 位作者 宋钦勇 杨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8期765-766,共2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四肢麻木、无力1周于2013年10月16日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原因感四肢麻木、无力,自觉头痛,伴恶心、呕吐,偶有胸闷,无畏寒、发热,无间歇性跛行。在当地诊所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给予中药口服及...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反复四肢麻木、无力1周于2013年10月16日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原因感四肢麻木、无力,自觉头痛,伴恶心、呕吐,偶有胸闷,无畏寒、发热,无间歇性跛行。在当地诊所就诊,具体诊断不详,给予中药口服及针灸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类似症状反复发作。以颈椎病收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 室管膜瘤 椎管内 四肢麻木 反复发作 间歇性跛行 病例资料 针灸治疗
下载PDF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重度开放性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志全 李善会 侯书广 《中国骨伤》 CAS 1999年第2期45-45,共1页
我院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107例II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7例中男76例,女31例;年龄12~74岁。按Gustilo分类,骨折均为II度开放性,其中粉碎骨折72例。致伤... 我院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107例II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7例中男76例,女31例;年龄12~74岁。按Gustilo分类,骨折均为II度开放性,其中粉碎骨折72例。致伤原因:车祸75例,爆炸伤11例,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折 开放性骨折 单侧外固定架 治疗
下载PDF
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都卓 李善会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5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18例手部皮肤缺损行足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共进行足部游离皮瓣手术218例,210例完全成活,部... 目的:研究足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18例手部皮肤缺损行足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笔者所在医院共进行足部游离皮瓣手术218例,210例完全成活,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5例,总成功率为96.33%,总有效率为97.71%。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来判定术后修复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良率为94.03%。结论:手部皮肤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中,足部游离皮瓣是最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修复 组织移植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传统中医夹板的研究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董鹏飞 安小春 李善会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6期7-8,10,共3页
小夹板固定对骨折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传统小夹板在新材料的潮流中不断取长补短,改良材料,使得传统小夹板能够历久弥新。本文对传统夹板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选择夹板提供有效信息。
关键词 夹板 发展现状 综述
下载PDF
腕尺管综合征23例分析
9
作者 宋业良 邓中虎 李善会 《辽宁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52-52,共1页
腕尺管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1965~1994年共诊治此病23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采用相应手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17~52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的2年... 腕尺管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1965~1994年共诊治此病23例,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而采用相应手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17~52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的2年,最短的3天,平均5个月零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尺管综合征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立新 李善会 +3 位作者 宋钦勇 黄汉清 曹延林 张西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例新鲜猪腰椎标本的L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先后制作正常脊柱组、峡部裂组、Buck螺钉固定组、Nicol钢丝捆绑组、...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性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例新鲜猪腰椎标本的L4/5脊柱功能单元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先后制作正常脊柱组、峡部裂组、Buck螺钉固定组、Nicol钢丝捆绑组、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组5组实验模型。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分别测试5组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6种运动的活动范围。结果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状态下,峡部裂组稳定性最差,同其他4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使用机翼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可明显恢复峡部裂腰椎稳定性,同正常脊柱组及其他2种内固定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左/右侧弯状态下5组腰椎标本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新型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可维持峡部裂腰椎正常的三维运动稳定性,并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记忆合金 节段内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脊髓内占位性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善会 于晓峰 袁明远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脊髓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17例脊髓内肿瘤性占位病变。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比较各类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小、形态、位置、信号及脊髓的变化。结果9例室管膜瘤有5例(56%)起源于胸髓,平均长度为... 目的探讨脊髓内占位性病变的MRI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病理证实的17例脊髓内肿瘤性占位病变。MRI平扫加增强扫描。比较各类肿瘤的发病年龄、大小、形态、位置、信号及脊髓的变化。结果9例室管膜瘤有5例(56%)起源于胸髓,平均长度为4.5个脊髓节段,4例(44%)出现导致肿瘤信号不均匀的瘤内囊变。5例星形细胞瘤有3例(60%)起源于颈髓,平均长度8个脊髓节段,5例中4例(80%)出现不同程度的瘤内囊变。2例髓内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颈髓,平均长度为8.5个脊髓节段,均见瘤内囊变。1例转移瘤累及全胸髓,呈不均匀信号,无明显囊变。结论MRI可反映不同髓内肿瘤的病理特点,据此特点可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内肿瘤 MRI
原文传递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体会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浩 王祝民 +2 位作者 丛华 李善会 丁美松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7-318,共2页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组织外露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各种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已有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足内侧皮瓣、小腿内侧岛状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等修复方法报道。种类繁多的修复方...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骨组织外露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各种皮瓣移植修复创面。已有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足内侧皮瓣、小腿内侧岛状皮瓣、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等修复方法报道。种类繁多的修复方法让临床医生在皮瓣的选择上陷入困惑。我们自2001年12月至2007年9月应用各种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修复36例,现结合我们的应用对各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证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修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 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皮瓣 吻合小隐静脉 游离皮瓣修复 皮瓣移植 足内侧皮瓣
原文传递
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浩 李善会 +1 位作者 丛华 王序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改善手指再造与修复效果的应用。方法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中的(足母)趾腓侧皮瓣、(足母)趾"C"形皮瓣、(足母)趾趾腹皮瓣分别应用于手指再造中的第二足趾改... 目的报道应用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改善手指再造与修复效果的应用。方法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中的(足母)趾腓侧皮瓣、(足母)趾"C"形皮瓣、(足母)趾趾腹皮瓣分别应用于手指再造中的第二足趾改造外形、虎口重建、同时修复邻指指腹缺损修复。结果临床应用8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24个月,再造与修复效果都取得巨大的改善。手指活动功能,拇指ROM平均76.7°,手指ROM平均139°,指腹两点辨别觉8- 12 mm。结论第一跖背动脉蒂双叶组织瓣在手指再造与修复领域中的广泛、灵活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手指再造与修复的尴尬外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手)指 再造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移植
原文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锡才 李善会 吴相桥 《社区医学杂志》 2015年第1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75岁以上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6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常规术前备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处理原发病,加做肺功能、心功能、下肢血管功能检查,评估术前指标,采用择期手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抢救或死亡病例。所有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14-29个月,平均20.5个月,患髋均无明显疼痛。18例弃拐后恢复术前行走功能,6例需四脚助行器行走,2例不能独立行走,术后24 h内出现脑梗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4.6%。结论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高龄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下地早等优点,短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长期随访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针对高龄患者需要严格的选择适应症,重视术前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
15
作者 李善会 袁明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 R I表现及损伤机理。方法对44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例的M R 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M R I取T1和T2加权的冠、横断位成像,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重点分析肩袖、关节囊和关节盂唇的形态和信号改变。结果44例中M R ... 目的探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M R I表现及损伤机理。方法对44例慢性肩关节疼痛病例的M R 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M R I取T1和T2加权的冠、横断位成像,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重点分析肩袖、关节囊和关节盂唇的形态和信号改变。结果44例中M R I表现肩袖信号异常者9例(20%),肩袖形态示不完全撕裂者8例(18%),完全断裂者5例(11%),关节盂唇示信号和形态异常13例(29%),关节囊和/或滑囊积液者9例(22%)。44例中同时伴不同程度肩关节退行性骨骼改变者39例(90%)。结论M R I能准确显示因各种解剖改变而引起的慢性肩关节疼痛的病理改变,肩关节慢性长期撞击引起的骨、肩袖或关节盂唇的病理改变是疼痛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疼痛 撞击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守祥 李善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10期989-990,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该支架,将两腿环固定在双膝上方,连接杆长度调整到双腿轻度外展(20-30°)。连接杆两端与腿环连接处为万向关节,可随意活动。戴... 目的观察自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7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该支架,将两腿环固定在双膝上方,连接杆长度调整到双腿轻度外展(20-30°)。连接杆两端与腿环连接处为万向关节,可随意活动。戴支架后,髋关节能伸屈活动,由于腿环的固定限制了髋关节的内收和外展(两条腿可同时轻度侧向摆动)。结果本组均获1-4年随访,平均2年2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假体无松动、下沉,无脱位、感染。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评定:优58例,良18例,优良率100%。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经济、简便、实用,临床应用效果好,便于护理,髋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功能锻炼 预防脱位 支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