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花黄牡丹分类学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嘉珏 陈德忠 +2 位作者 于玲 何丽霞 陈学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验,对大花黄牡丹与黄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植株高度、心皮数目、花色、花瓣基部有无棕红斑及繁殖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染色体组型、带型及蛋白亚基...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验,对大花黄牡丹与黄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植株高度、心皮数目、花色、花瓣基部有无棕红斑及繁殖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染色体组型、带型及蛋白亚基构成分析也表明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认为,大花黄牡丹应上升为种的等级:Paeonialudlowi(SternetTaylor)J.J.LietD.Z.Chen,stat.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分类地位 新等级
下载PDF
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 被引量:84
2
作者 李嘉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6,共5页
中国牡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3个较大的品种群和12个较小的品种群.这些品种群大多为多元起源.与栽培牡丹起源有关的野生原种有矮牡丹(稷山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等.该文总结了野生原种与各品种群之间... 中国牡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3个较大的品种群和12个较小的品种群.这些品种群大多为多元起源.与栽培牡丹起源有关的野生原种有矮牡丹(稷山牡丹)、紫斑牡丹、杨山牡丹等.该文总结了野生原种与各品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品种 起源 花卉
下载PDF
毛泡桐地理种源造林对比试验报告
3
作者 李嘉珏 高彦明 +2 位作者 马自强 张金雪 王兰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4期18-23,共6页
在苗期试验基础上,选用不同立地条件开展了造林对比试验。4年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树高生长与纬度呈弱负相关关系,而抗寒性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生长最好的仍属分布偏南的种源。部分种源内有生长优势明显的单株;这些单株大多... 在苗期试验基础上,选用不同立地条件开展了造林对比试验。4年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源树高生长与纬度呈弱负相关关系,而抗寒性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生长最好的仍属分布偏南的种源。部分种源内有生长优势明显的单株;这些单株大多有较典型的毛泡桐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 种源 造林试验
下载PDF
牡丹SCoT分子标记正交优化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44
4
作者 侯小改 王娟 +3 位作者 贾甜 张钰乾 侯娟 李嘉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2-96,共5页
以牡丹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的五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优化的牡丹SCoT-PCR反应体系:Mg2+2.50 mmo... 以牡丹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CoT-PCR)的五因素(Taq酶用量、Mg2+浓度、模板DNA用量、dNTPs浓度和引物浓度)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优化的牡丹SCoT-PCR反应体系:Mg2+2.50 mmol/L、dNTPs 0.25 mmol/L、引物0.60μmol/L、Taq DNA聚合酶0.50 U、模板DNA 1.00 ng/μL,1×PCR-Buffer,总体积20.00μL。比较各因素对扩增反应的结果,其中以Mg2+浓度的影响最大,DNA模板用量的影响最小。运用牡丹17个品种验证了该体系稳定可靠,并从36个SCoT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24个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今后利用SCoT标记技术对牡丹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SCoT-PC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下载PDF
甘肃林业科技50年
5
作者 李嘉珏 葛凌华 《甘肃林业科技》 1999年第4期6-15,共10页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建国50年来甘肃林业科技发展的历程与重要成就,并着重对具有甘肃地域特色、且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几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甘肃 林业科技 发展历程 主要成就
下载PDF
部分牡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39
6
作者 侯小改 尹伟伦 +1 位作者 李嘉珏 王华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09-1715,共7页
目的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牡丹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牡丹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30份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共获得1123条可统计... 目的研究牡丹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牡丹种质资源、培育观赏价值高的牡丹新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30份牡丹栽培品种进行了总基因组DNA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共获得112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65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6%。揭示了牡丹栽培种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组引物在30个品种中检测到数目不等的品种特异带型,这些品种的特异带型对供试牡丹品种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结论8对引物能将30个牡丹品种完全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来源地相同的牡丹种质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遗传多样性 AFLP分析
下载PDF
牡丹矮化品种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侯小改 尹伟伦 +1 位作者 李嘉珏 王华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77,共5页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4个牡丹野生种和26个矮化及高大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共获得1 13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4%,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在受... 利用荧光标记AFLP技术,采用8对M+3和P+3引物组合对4个牡丹野生种和26个矮化及高大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共获得1 133条可统计的条带,其中948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达84%,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表明:在受试的4个牡丹野生种中,与栽培牡丹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杨山牡丹、矮牡丹、紫斑牡丹和卵叶牡丹;矮牡丹和卵叶牡丹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牡丹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表明,部分矮化品种、高大品种分别相聚,而一些矮化与高大品种也相聚.不同相似系数的遗传聚类划分与株高间并没有完全一致的关系,但在其他性状相差不大时,株高相近的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AFLP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86
8
作者 成仿云 李嘉珏 陈德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根据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的考察结果,论述了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将牡丹的繁殖划分为兼性营养繁殖和专性有性繁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紫牡丹(Paeoniadelavayi)、黄牡丹(P.lutea)、... 根据在甘肃、陕西、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的考察结果,论述了中国野生牡丹自然繁殖特性,将牡丹的繁殖划分为兼性营养繁殖和专性有性繁殖两种基本类型。前者包括紫牡丹(Paeoniadelavayi)、黄牡丹(P.lutea)、狭叶牡丹(P.potanini)、矮牡丹(P.spontanea)和卵叶牡丹(P.qui),它们以多种形式的营养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为辅;后者包括大花黄牡丹(P.luteavar.ludlowi)、四川牡丹(P.decomposita)、紫斑牡丹(P.rocki)和杨山牡丹(P.osti),种子繁殖是其唯一的繁殖途径。讨论了繁殖特性在野生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牡丹 繁殖特性 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 牡丹
下载PDF
中国牡丹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3 位作者 刘素云 吕静霞 张亚冰 李嘉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307-309,共3页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是生物进化发育、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开展对牡丹染色体的研究,不仅可以从细胞水平上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而且可以研究不同物种遗传的变异。因此,综述了中国牡丹的染色体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了中国牡丹野生种及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核型、GiemsaC带、银染带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牡丹种及品种的核型相当稳定,很难作为鉴别种类的依据。但核型分析结果可为确定野生种分类地位、演化关系及为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细胞学依据。染色体C带及银染带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作为鉴别牡丹种及品种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染色体 核型 GiemsaC带
下载PDF
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Ⅰ:栽培牡丹 被引量:21
10
作者 成仿云 李嘉珏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系统研究了中国牡丹输出及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主要结论有:①中国牡丹在不同时期东渡日本和西流欧美后,相继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②牡丹于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经过长期药用栽培,于17~18世纪进行选育改良,形成了以半重瓣和... 系统研究了中国牡丹输出及在国外发展的情况,主要结论有:①中国牡丹在不同时期东渡日本和西流欧美后,相继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②牡丹于公元8世纪传入日本,经过长期药用栽培,于17~18世纪进行选育改良,形成了以半重瓣和单瓣品种为主的日本品种群;③牡丹于18世纪末(1787年)才输入英国,19世纪中期福琼的引种奠定了在欧洲发展的基础,20世纪初形成了欧洲品种群,它是中国牡丹驯化的结果;④美国约在1820年始有牡丹,本世纪以来才有了真正发展,但在种间杂交育种上成就巨大;⑤上个世纪中国牡丹在欧洲的传播,为本世纪日本牡丹的大量输出创造了条件,目前日本牡丹发展进入了平台期,为中国牡丹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牡丹 输出 品种群 日本牡丹 欧洲牡丹 牡丹
下载PDF
中国牡丹的输出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Ⅱ:野生牡丹 被引量:25
11
作者 成仿云 李嘉珏 于玲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报道了中国野生牡丹向国外(主要是欧美)输出及其后发展的情况,并探讨了如何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问题:欧美利用黄牡丹(Paeonialutea)和紫牡丹(Pdalavayi)与普通牡丹(Psuffrutico... 报道了中国野生牡丹向国外(主要是欧美)输出及其后发展的情况,并探讨了如何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的问题:欧美利用黄牡丹(Paeonialutea)和紫牡丹(Pdalavayi)与普通牡丹(Psuffruticosa)杂交已取得巨大成就;大花黄牡丹(Pludlowi)、狭叶牡丹(Ppotanini)、紫斑牡丹(Procki)和杨山牡丹(Posti)等野生种在育种中应用的潜力很大.丰富花色、延长花期、扩大裁培范围等育种问题,均可利用野生种质资源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牡丹 输出 野生种 育种
下载PDF
牡丹ACS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反义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7
12
作者 范丙友 高水平 +3 位作者 刘改秀 史国安 李嘉珏 孔祥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37,共4页
根据GenBank登录的牡丹ACS基因DNA全长序列(FJ769773),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优化的PCR扩增体系的基础上,应用高保真DNA聚合酶KOD-Plus从洛阳红牡丹叶片总DNA中扩增出牡丹ACC合成酶基因片段PsACS-4。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序列长970 bp,不... 根据GenBank登录的牡丹ACS基因DNA全长序列(FJ769773),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在优化的PCR扩增体系的基础上,应用高保真DNA聚合酶KOD-Plus从洛阳红牡丹叶片总DNA中扩增出牡丹ACC合成酶基因片段PsACS-4。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序列长970 bp,不包含牡丹ACS基因内含子序列,与目标序列同源性达100%;用SacI和SmaI对重组质粒和空载体pBI121双酶切、连接,将PsACS-4基因片段反身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下游,成功构建了牡丹ACS反义基因植物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ACC合成酶 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秦魁杰 李嘉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8-26,共9页
根据牡丹、芍药中存在大量台阁品种的现象,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演化的规律,确定了各花型在演化过程中的地位,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牡丹、芍药品种花型分类的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应用作了说明。
关键词 牡丹 芍药 品种 花型 分类
下载PDF
毛泡桐优树无性系测定试验报告
14
作者 李嘉珏 刘太平 +2 位作者 尹吉祥 漆顺堂 普鸿义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2期1-8,共8页
从1988年起,对甘肃历年选择及引进的毛泡桐优树进行了无性系测定,初步选出一批生长快、干形较好的优良无性系。
关键词 毛泡桐 泡桐 优树 无性系 测定
下载PDF
毛泡桐地理种源苗期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嘉珏 高彦明 +2 位作者 马自强 张金雪 王兰 《甘肃林业科技》 1996年第3期1-7,共7页
采用全国毛泡桐产区54个种源的种子育苗,于1987~1989年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平均苗高与产地纬度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生长量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种源内单株生长也有一定差别。生长较好的种源相对集中于湖北及河南... 采用全国毛泡桐产区54个种源的种子育苗,于1987~1989年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源平均苗高与产地纬度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生长量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各种源内单株生长也有一定差别。生长较好的种源相对集中于湖北及河南中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 种源 苗期试验
全文增补中
甘肃省用材林现状及发展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洪波 李嘉珏 +2 位作者 李艳霞 贝珠潮 白建军 《甘肃林业科技》 1998年第4期46-49,共4页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甘肃森林覆被率只有8.42%,而且资源面临枯竭的状态。为增加森林资源,缓解木材需求对天然林的压力,发展人工用材林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在我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用材林...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甘肃森林覆被率只有8.42%,而且资源面临枯竭的状态。为增加森林资源,缓解木材需求对天然林的压力,发展人工用材林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应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在我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用材林基地,依靠科技进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改善环境,增加森林资源;广开投资渠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材林 现状 发展途径 经济增长
下载PDF
牡丹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瑞先 王祖华 +1 位作者 赵梓轩 李嘉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3,共5页
牡丹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其形成原因复杂,最新研究显示,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牡丹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研究成果,对牡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牡丹与根际微生物的相... 牡丹连作障碍严重危害牡丹的生长发育,其形成原因复杂,最新研究显示,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牡丹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的研究成果,对牡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牡丹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牡丹连作障碍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了今后牡丹根际微生物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期从根际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的角度认识牡丹连作障碍的原因并为其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根际微生物 连作障碍
下载PDF
中国野生牡丹研究(一)芍药属牡丹组新分类群 被引量:87
18
作者 洪涛 张家勋 +2 位作者 李嘉珏 赵文忠 李明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3-234,共12页
牡丹为我国特产珍贵花树和药用树种,已有1500余年栽培历史,建国以来,各地栽培品种已达500余个。 有关牡丹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多为西方科学家根据18—19世纪从我国引种到英、美、法等国的栽培牡丹和腊叶标本加以描述和定名。 作者近几年... 牡丹为我国特产珍贵花树和药用树种,已有1500余年栽培历史,建国以来,各地栽培品种已达500余个。 有关牡丹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多为西方科学家根据18—19世纪从我国引种到英、美、法等国的栽培牡丹和腊叶标本加以描述和定名。 作者近几年来在安徽、河南、湖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对我国野生牡丹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和研究。 本文发表3个新种和1个新等级,这对研究我国栽培牡丹的起源和栽培品种的自然分类,发掘、保护、利用我国珍稀野生牡丹基因资源,培育新品种,扩大牡丹栽培地区等方面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属 牡丹组 新分类群
下载PDF
ABT生根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木育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连雪斌 李嘉珏 +1 位作者 冯达 孙雪新 《甘肃林业科技》 1994年第1期28-32,35,共6页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木育苗中应用ABT生根粉的试验研究,总结出36种材木应用ABT生根粉育苗的最佳处理组合及技术。ABT生根粉不仅对提高苗木成活率有显著效果,对促进苗木生长发育也有明显作用,可使苗木发根早、生根多、根系...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木育苗中应用ABT生根粉的试验研究,总结出36种材木应用ABT生根粉育苗的最佳处理组合及技术。ABT生根粉不仅对提高苗木成活率有显著效果,对促进苗木生长发育也有明显作用,可使苗木发根早、生根多、根系发达、地上部生长量增大,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和苗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T生根粉 林木 育苗
下载PDF
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质谱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于玲 何丽霞 +1 位作者 李嘉珏 成仿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9-101,共3页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牡丹6个野生原种的蛋白谱带。结果表明,这些牡丹野生种间在蛋白谱带构成上具有种的特异性。利用排序方法对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谱带的相似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紫斑牡丹、四川牡丹...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中国牡丹6个野生原种的蛋白谱带。结果表明,这些牡丹野生种间在蛋白谱带构成上具有种的特异性。利用排序方法对牡丹野生种间蛋白谱带的相似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紫斑牡丹、四川牡丹、矮牡丹相互间存在一定亲缘关系;黄牡丹与狭叶牡丹间也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大花黄牡丹与其它5个野生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大花黄牡丹的系统分类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蛋白质谱带 亲缘关系 野生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