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交联聚合物电解质的准固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7
1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许杰 张增常 陈美华 李在房 和平 候秋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52-2860,共9页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 采用柠檬酸(CA)交联聚乙二醇(oligo-PEG,平均分子量Mw=200,400,1000,2000),合成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的聚柠檬酸-乙二醇(PCE)交联聚酯,并以此为基体材料制备得到准固态的三维交联型PCE/LiI/I2聚合物电解质.采用红外吸收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扫描电镜(SEM)和Raman光谱分别对PCE基体的分子结构、聚合物电解质的微观形貌以及导电离子对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扩散系数、电导率以及电池的输出电流-电压(I-V)性能.结果表明,PEG的分子量影响PCE基体膜的微观形貌及其吸液性能,从而影响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及电池的光电性能:随着PEG分子量Mˉw从200,400,1000增大到2000,PCE基体膜的结构变得疏松,吸液率增加,吸液溶胀后的基体中I-3的跃迁活化能降低,导致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池的短路光电流密度随之增加;在60mW·cm-2的入射光强下,四种电解质对应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次为3.26%、3.34%、4.26%和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乙二醇分子量 交联 吸液性能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给电子基团对吲哚染料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2
作者 梁桂杰 钟志成 +5 位作者 陈美华 许杰 徐卫林 和平 候秋飞 李在房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85-1891,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分别基于B3LYP和PBE1PBE方法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给电子基团的吲哚染料分子(ID1-ID3)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性质. 重点比较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染料的分子结构、吸收光谱以及其在电池中...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分别基于B3LYP和PBE1PBE方法研究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给电子基团的吲哚染料分子(ID1-ID3)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性质. 重点比较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染料的分子结构、吸收光谱以及其在电池中的光伏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从ID1、ID2到ID3, 随着电子给体中苯环数目的增加, 吲哚分子上的共轭效应逐渐增大, 导致吲哚分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HOMO-LUMO)之间的能隙变窄, 分子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染料分子的吸收光谱和 LUMO 能级分别影响染料的吸光效率和光电转化过程中电子的注入过程, 从而使其二者成为决定电池光伏性能的重要参数. 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参数对电池性能的贡献, 通过理论研究证实, 在ID1-ID3系列染料中, ID3具有较长的吸收谱带、较大的分子消光系数和合适的LUMO能级, 从而表现出最为优越的光伏性能, 这与实验得出的结论很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吲哚染料 分子结构:吸收光谱
下载PDF
可溶液加工的D-A-D型有机小分子的烷基链效应及光电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黎强 刘朝阳 +8 位作者 刘雷静 李在房 程卫东 李慧 李鹏飞 厉子剑 官昌建 贾易龙 田文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187,共6页
设计合成了3种可溶液加工的基于噻吩给体和2-吡喃-4-亚基丙二氰(PM)受体的新型Donor-Acceptor-Donor(D-A-D)型有机小分子TPT-N,TPT-S和TPT-D.研究了噻吩给体单元上烷基链的数目对分子的溶解性、光物理(吸收特性)、热稳定和光电性能的影... 设计合成了3种可溶液加工的基于噻吩给体和2-吡喃-4-亚基丙二氰(PM)受体的新型Donor-Acceptor-Donor(D-A-D)型有机小分子TPT-N,TPT-S和TPT-D.研究了噻吩给体单元上烷基链的数目对分子的溶解性、光物理(吸收特性)、热稳定和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的增加,分子的溶解性增加,成膜性能提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薄膜的吸收谱带变窄,分子的最高占有分子轨道(HOMO)能级提高.以D-A-D型有机小分子为给体,富勒烯C60衍生物[6,6]-苯基-C61-丁酸甲酯(PCBM)为受体制备了结构为ITO/PEDOT∶PSS/D-A-D∶PCBM/LiF/Al的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单烷基链的TPT-S的太阳能电池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说明在D-A-D型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中,烷基链的数目是决定材料性能及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体-受体-给体(D-A-D) 有机小分子 烷基链 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基于Pechini溶胶–凝胶法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月锋 梁桂杰 +3 位作者 张强 潘峥 李望南 李在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9-744,共6页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 采用Pechini溶胶–凝胶法一步反应工艺制备功能型的TiO_2薄膜,基于界面电荷复合效应探讨Pechini型TiO_2膜厚对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膜厚调控对电池性能进行优化。采用UV-Vis、电化学阻抗谱以及暗态I-V测试,系统研究了TiO_2膜厚对染料吸附量、界面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TiO_2膜厚增加,染料吸附量增加引起电池光捕获效率和光电流增加;同时,TiO_2膜中的电子寿命缩短,TiO_2/电解质界面的电子复合几率增大导致电池光电压下降。上述综合作用使得电池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并在膜厚为10.7μm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最佳值7.75%(相同工艺条件下常规方法为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Pechini溶胶–凝胶法 TiO_2膜厚 界面电荷复合
下载PDF
两种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承君 侯秋飞 +2 位作者 李在房 严翠 齐梦雨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8期50-51,59,共3页
以三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酰化反应、Claisen-Schmidt反应和Knoevenagel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两种具有D-A-D型结构的三苯胺衍生物。光谱分析发现,两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50 nm和506 nm,对应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位于558 nm和... 以三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酰化反应、Claisen-Schmidt反应和Knoevenagel反应,较高产率地合成了两种具有D-A-D型结构的三苯胺衍生物。光谱分析发现,两种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50 nm和506 nm,对应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位于558 nm和633 nm,二者都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从而有利于荧光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胺 荧光 斯托克斯位移
下载PDF
可溶液加工给体-受体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在房 彭强 +4 位作者 和平 王艳玲 侯秋飞 李本林 田文晶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4-851,共18页
近年来,有机小分子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廉价、轻便及柔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理想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基础.系统地综述了可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 近年来,有机小分子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因其制备工艺简单、廉价、轻便及柔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理想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基础.系统地综述了可溶液加工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液加工 有机小分子 给体-受体 太阳能电池 进展
原文传递
苯并噻二唑类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和平 李在房 +1 位作者 侯秋飞 王艳玲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8-304,共17页
苯并噻二唑结构单元被广泛用来构建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以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三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含苯并噻二唑基团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 苯并噻二唑结构单元被广泛用来构建高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以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三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含苯并噻二唑基团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二唑 有机太阳能电池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Novel Polymers Based on PD Electron-withdrawing Unit
8
作者 Qing Zhao Jing-yu Qian +5 位作者 Ying Liang Zhi-cheng Zhong Song Wang Ke Liu 田文晶 李在房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34-43,共10页
In this article,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5-(2,6-dimethyl-4H-pyran-4-ylidene)-1,3-diethyl-2-thioxodihydropyrimidine-4,6(1H, 5H)-dione(PD) unit based polymers(PFTDT, CZTDT, PHTDT and THTDT) for t... In this article,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a series of 5-(2,6-dimethyl-4H-pyran-4-ylidene)-1,3-diethyl-2-thioxodihydropyrimidine-4,6(1H, 5H)-dione(PD) unit based polymers(PFTDT, CZTDT, PHTDT and THTDT)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se polymers, fluorene, 2,7-carbazole, phenothiazine and thiophene are employed as electron-donating groups and PD as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 TGA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polymers possess good thermal stability(all above 377 °C). Very broad absorption spectrum was also obtained from the polymer THTDT(300?850 nm). CV characterization found that these polymers owned low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 energy levels(?5.39 e V for THTDT, ?5.49 e V for CZTDT and ?5.78 e V for PFTDT) except for PHTDT(?5.17 e V). The geometry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FTDT, CZTDT, PHTDT and THTDT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ll the above advantages demonstrate that PD based polymers could be candidat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unit Polymer Low bandgap Low HOMO energy lev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