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诱导的ITO薄膜多晶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智勇 李在涛 +1 位作者 胡行方 阮美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7-140,共4页
在对rf一溅射制得的掺SnO2和In2O3薄膜(ITO)的电性能进行测量时,发现样品的方块电阻(R□)经热处理后明显下降.为此我们用TE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随电子束的轰击发现有多晶化转变,... 在对rf一溅射制得的掺SnO2和In2O3薄膜(ITO)的电性能进行测量时,发现样品的方块电阻(R□)经热处理后明显下降.为此我们用TEM对薄膜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动态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随电子束的轰击发现有多晶化转变,即在电子束轰击后薄膜由主要以非晶态构成的结构变成了主要为平均晶粒尺寸约50nm的多晶态结构.本文对这一薄膜显微结构的变化与其电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地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化 电子束诱导 氧化铟 薄膜 显微结构
下载PDF
纳米非晶氮化硅块体能态结构的紫外发射谱研究
2
作者 牟季美 张立德 +1 位作者 蔡树芝 李在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用紫外荧光发射谱较系统地研究了纳米非晶氮化硅块体(粒径~10nm)的能态结构,观察到三个发射带,它们分别对应2.0、2.8和3.2eV.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峰高增大,低真空下1000℃退火又出现一个新峰,对应3.0eV.分析表明,2.0和3.2eV 发射峰与纳... 用紫外荧光发射谱较系统地研究了纳米非晶氮化硅块体(粒径~10nm)的能态结构,观察到三个发射带,它们分别对应2.0、2.8和3.2eV.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峰高增大,低真空下1000℃退火又出现一个新峰,对应3.0eV.分析表明,2.0和3.2eV 发射峰与纳米非晶氮化硅高比例界面中 Si 悬键形成受主型和施主型局域态能级有关.能级2.0eV 和3.2eV 分别对应导带电子与受主型缺陷局域态空穴复合及施主型缺陷局域态电子及价带空穴复合,只有在高温(1000℃)退火才出现的3.0eV 发射带与O-Si-N 生成新的缺陷局域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氮化硅 紫外发射谱 氮化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