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种子形成过程中形态解剖学特征
1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徐振国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生长过程中胚、胚乳、果皮及种皮的发育规律,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并固定不同时期的开花毛竹种子,使用石蜡制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胚、胚乳、果皮与种皮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生长过程中胚、胚乳、果皮及种皮的发育规律,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并固定不同时期的开花毛竹种子,使用石蜡制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胚、胚乳、果皮与种皮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毛竹花后1 d完成受精并形成合子,合子休眠时长约为5 d。经过原胚阶段、胚芽鞘阶段、幼胚生长阶段及成熟胚阶段,花后40 d的胚发育基本成熟,其发育类型为禾本型。(2)胚乳发育早于胚的发育,其发育类型为核型胚乳,历经游离核、细胞化、细胞分化及成熟4个阶段。在细胞分化阶段胚乳细胞分化形成淀粉胚乳细胞以及糊粉层细胞,淀粉胚乳细胞主要积累淀粉粒,糊粉层细胞主要积累矿质元素、脂类及蛋白质等。(3)花后1 d的果皮细胞及珠被细胞形状规则、内含物丰富、结构完整;花后10~20 d,内、外果皮及珠被细胞层数递减,形状发生改变,中果皮细胞开始出现淀粉粒;花后20~60 d,随着胚乳细胞营养物质的积累及体积的增大,向外产生机械压力,中果皮细胞逐步消解仅剩残留的细胞壁;外果皮细胞呈长条形,细胞壁加厚,与残留的中果皮细胞壁组成保护结构;皮层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主要起到合成、运输营养物质以及保护胚和胚乳发育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完善毛竹生殖生物学相关内容以及了解竹类植物胚和胚乳的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种子 胚乳 果皮 种皮
下载PDF
毛竹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
2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2 位作者 郑云丽 徐振国 郭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8,共10页
【目的】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人工进行宏观调控、获得优质毛竹种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开花后不同时期的毛竹种子,对其发育过程中的... 【目的】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人工进行宏观调控、获得优质毛竹种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开花后不同时期的毛竹种子,对其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1)花后10~30 d毛竹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分裂分化活动剧烈,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较快;花后40~60 d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形态发育成熟,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减缓。2)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可溶性糖、粗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可溶性糖与粗淀粉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89%~5.82%范围内波动变化。3)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H_(2)O_(2)含量与POD、CA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而O_(2)^(-)含量与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4)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IAA、GA_(3)及ZR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ABA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IAA+GA_(3)+ZR)/ABA的比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花后40 d达到最小值,为1.001。【结论】花后10~30 d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逐渐升高,有效促进毛竹种子细胞代谢与分裂分化;花后30~60 d毛竹种子的分化活动基本结束并进入营养积累阶段,该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逐渐下降,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种子发育 形态结构 营养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内源激素
下载PDF
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应用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卢青清 郭松 +1 位作者 刘懿贤 李在留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探讨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42个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乡土性、观赏型、应用频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共有86科183属216种,其... 为探讨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资源及应用现状,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等方法,对42个中华城市展园中植物的种类、生活型、乡土性、观赏型、应用频度等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园博园中华城市展园植物共有86科183属216种,其中豆科(Fabace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棕榈科(Arecaceae)为优势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分别为74、68、6、68种,其中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分别有89和127种;观花、叶、果、形、枝干植物分别有109、74、25、53、9种;应用频度高于50%的植物有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地毯草(Axonopus compressus)。根据研究结果对城市展园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展园及南宁市公园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资源 调查分析 南宁园博园 城市展园
下载PDF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掌叶木幼苗叶片结构和水分状况的影响
4
作者 邓雅诗 马朝阳 +6 位作者 袁炜蓉 郭松 李在留 杨华妹 林培敏 许秀美 杨东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为给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1年生掌叶木幼苗为试材,通过自然干旱试验,测定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叶片的水分参数,观察解剖结构变化,探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掌叶木幼苗叶片解... 为给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的人工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1年生掌叶木幼苗为试材,通过自然干旱试验,测定干旱胁迫和复水条件下叶片的水分参数,观察解剖结构变化,探究干旱胁迫和复水对掌叶木幼苗叶片解剖结构和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第0~15天,含水量、相对含水量和水分饱和亏缺均变化较小;干旱胁迫第18天,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均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增加。干旱胁迫第12天,自由水含量最高,束缚水含量最低;干旱胁迫第18天,束缚水含量最高,自由水含量最低。干旱胁迫第0~18天,上表皮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下降趋势,栅海比和组织结构紧密度均呈上升趋势;气孔宽度和气孔面积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长度变化不显著,气孔密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复水后,含水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均快速恢复,气孔宽度、气孔长度、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增加,组织结构紧密度降低,组织结构疏松度增加,说明幼苗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和复水后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复水 叶片结构 水分含量 掌叶木幼苗
下载PDF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廖添添 陈静 +1 位作者 郭松 李在留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1期127-133,共7页
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游憩。为给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游憩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5个准则层,共23个指标,对其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IPA评价模型。结果表... 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景观资源,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往游憩。为给广西高峰森林公园游憩质量提升提供参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5个准则层,共23个指标,对其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IPA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广西高峰森林公园的游客满意度为3.827,接近满意等级,表明该公园的建设基本得到游客认可。游客满意度排名前2位的指标为生态环境(4.023)和森林旅游资源(3.937),排名后2位的指标为景区服务质量(3.797)和旅游消费(3.373)。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评价因子与游客满意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景点独特性、景观优美度和秩序维护等18个指标属强相关。IPA评价模型显示,通讯信号和娱乐项目趣味性指标位于第Ⅳ象限,须列为今后公园建设管理的重点。提出针对不同游客群体制定活动、适当降价、提高项目趣味性、增强通讯信号和提高服务质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关性分析 IPA分析 广西高峰森林公园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麻竹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锈贤 李在留 +2 位作者 贾冬冬 郑云丽 徐振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4-271,共8页
【目的】为麻竹的快速繁殖、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麻竹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三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生长调节剂的种类(IBA、NAA、IBA+NAA、ABT 1号、GGR 6号)、质量浓度(100、200、400、600 mg/L)、浸泡时间(2、4、6 h)对... 【目的】为麻竹的快速繁殖、栽培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麻竹枝条为扦插材料,采用三因素多水平析因设计,研究生长调节剂的种类(IBA、NAA、IBA+NAA、ABT 1号、GGR 6号)、质量浓度(100、200、400、600 mg/L)、浸泡时间(2、4、6 h)对麻竹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统计生根率、平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根径、最长根长等根系生长指标,计算根系效果指数,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优生根处理组合。【结果】麻竹的扦插生根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根系诱导期(扦插后0~20 d)、根系伸长期(扦插后20~60 d)和根系成熟期(扦插60 d后)。从生长调节剂种类看,不同的生长调节剂对各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影响,其中IBA+NAA处理的生根率(64.20%)和根系效果指数(5.08)最高,生根效果最好;从生长调节剂浓度看,200 mg/L质量浓度处理的生根率最高(63.60%),100 mg/L质量浓度处理的根系效果指数最高(5.40);从浸泡时间看,浸泡2 h处理的生根率(59.70%)和根系效果指数(3.67)最高。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生根效果的影响较大,浸泡时间对生根的影响较小;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的交互作用对各项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浸泡时间、生长调节剂浓度与浸泡时间、生长调节剂种类与其浓度及浸泡时间的交互作用对部分根系生长指标存在显著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使用200 mg/L的IBA+NAA浸泡2 h处理的隶属函数值最高,表明该处理是麻竹枝条扦插的最优处理。【结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及浸泡时间共同影响着麻竹扦插的生根效果,IBA+NAA处理的生根率较高,以200 mg/L的IBA+NAA浸泡插穗2 h后麻竹扦插生根的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扦插繁殖 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笋用麻竹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与最优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云丽 徐振国 +1 位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竹子学报》 2023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以柳州市认定的螺蛳粉原料基地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征,并进行模型拟合,以期为麻竹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 【目的】以柳州市认定的螺蛳粉原料基地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与分配特征,并进行模型拟合,以期为麻竹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法,测定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并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选出生物量最优模型。【结果】除柳南区外,麻竹地上部分各器官平均含水率均随龄级增加而降低;除鱼峰区外,同一龄级麻竹各器官含水率均为竹枝>竹叶>竹竿。各基地麻竹单株地上各器官均以竹竿生物量分配值最大。不同基地麻竹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差异极显著(P<0.01),以柳北区为最大(18584 g),其次是柳南区(16631 g),鱼峰区最小(4092 g)。【结论】分别建立竹竿、竹枝、竹叶生物量与胸径的最优生物量模型为:W_(竿)=-0.00005+2.2951 D-1111.107 D^(2)(R^(2)=0.946)、W_(枝)=47.233 D^(0.707)(R^(2)=0.862)、W_(叶)=151.455 D^(0.570)(R^(2)=0.649),均可有效用于估算麻竹林分地上生物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笋用麻竹林科学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生物量 分配特征 模型研究
下载PDF
麻竹主枝扦插生根过程及其生理生化变化
8
作者 黄锈贤 郭松 +2 位作者 贾冬冬 徐振国 李在留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5-253,共9页
【目的】探讨麻竹扦插生根过程及其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为麻竹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以麻竹主枝为试验材料,采用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按1∶1配比对插穗进行浸泡处理,其中,IBA和NAA分别设置50、100、20... 【目的】探讨麻竹扦插生根过程及其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为麻竹扦插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方法】以麻竹主枝为试验材料,采用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按1∶1配比对插穗进行浸泡处理,其中,IBA和NAA分别设置50、100、200、300 mg/L 4个浓度水平,以清水为对照组,对其根系发生、生根效果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氧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以200 mg/L IBA+200 mg/L NAA处理麻竹主枝的生根效果最佳,极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其他处理组;(2)根据麻竹主枝扦插生根过程形态变化,可将其生根过程分为3个阶段:0~20 d为根系诱导阶段,21~60 d为根系伸长阶段,60 d后为根系成熟阶段;结合根系内部解剖结构看,麻竹扦插生根类型属于潜伏不定根原基生根型。(3)在生根过程中,处理组IAA含量高于对照组,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组ABA含量的变化趋势在根系成熟期前上升,后逐渐下降,对照组则在40 d前下降,40 d后逐渐上升;处理组CTK含量在40 d时开始下降,成熟期后逐渐上升,对照组CTK含量在伸长期下降,40 d后逐渐上升;处理组GA_(3)含量在20~40 d下降,在40 d后逐渐上升,而对照组GA_(3)含量在成熟期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4)处理组和对照组SOD活性在根系诱导期最高,随后逐渐下降,80 d后回升;POD活性在诱导期后有所上升,40 d时逐渐下降,根系成熟期时趋于稳定,对照组的POD活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IAAO活性从根系诱导期到伸长期逐渐上升,40 d后缓慢下降,处理组的IAAO活性高于对照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PPO活性在根系成熟期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成熟期后逐渐下降。(5)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扦插过程中的变化均为在根系成熟期前逐渐下降,根系成熟期后逐渐上升。【结论】IBA+NAA处理对麻竹扦插生根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氧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的共同协调影响着麻竹扦插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为麻竹扦插繁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主枝扦插 根系发生 内源激素 营养物质 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土壤石砾含量对掌叶木幼苗生长及生理影响的年际变化
9
作者 马朝阳 刘天凤 +3 位作者 李晓雪 霍灿灿 付玲玲 李在留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0-899,共10页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有濒危物种,为探究土壤石砾含量对不同生长季掌叶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1年生掌叶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土壤石砾含量(0<ck>、20%、40%、60%、80%),开展...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有濒危物种,为探究土壤石砾含量对不同生长季掌叶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1年生掌叶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土壤石砾含量(0<ck>、20%、40%、60%、80%),开展盆栽试验,测定3个连续生长季内各组幼苗生长、光合及抗性生理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第1个生长季,当土壤石砾含量为60%时,幼苗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土壤石砾含量为40%时,幼苗地径增长率、叶生物量、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苗胞间CO_(2)摩尔分数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石砾含量大于2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株高增长率、叶面积及根、茎、总生物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在第2个生长季,当土壤石砾含量为60%时,掌叶木幼苗蒸腾速率及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土壤石砾含量为40%时,幼苗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茎生物量在土壤石砾含量为20%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与第1生长季趋势相似。在第3个生长季,掌叶木幼苗株高和地径增长率、茎生物量、叶面积、气孔导度、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变为在土壤石砾含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幼苗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摩尔分数变为在土壤石砾含量为40%时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合分析表明,3个生长季内,掌叶木幼苗得分最高的土壤石砾含量分别为40%、40%、60%,对于连续3个生长季,幼苗在土壤石砾含量60%时生长状况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木幼苗 土壤石砾含量 生长季 生长及生理特性
下载PDF
文冠果种皮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及抗HIV-1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在留 李凤兰 +3 位作者 郑永唐 邹坤 张兴杰 汪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83,共11页
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得到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Ⅰ(臭矢菜素B)、Ⅱ(秦皮素)、Ⅲ(秦皮苷),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无患子科中分离得到,Ⅱ、... 利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得到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Ⅰ(臭矢菜素B)、Ⅱ(秦皮素)、Ⅲ(秦皮苷),其中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无患子科中分离得到,Ⅱ、Ⅲ为首次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得到。通过对HIV-1ⅢB诱导感染C8166细胞致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及对HIV-1ⅢB感染MT4细胞的保护试验进行抗HIV-1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具有较强的体外抗HIV-1活性,CC50〉200μg/mL,EC50为8.61~12.76μg/mL,选择指数(SI)〉15.67~23.23;对HIV-1ⅢB感染的MT4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皮 香豆素 臭矢菜素B 秦皮苷 抗HIV—1活性
下载PDF
文冠果种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在留 罗兵 +2 位作者 程凡 李凤兰 邹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种皮的化学成分,为文冠果综合开发利用打下科学基础。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种皮的化学成分,为文冠果综合开发利用打下科学基础。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1)十九烷酸、(2)二十一烷酸、(3)豆甾醇、(4)豆甾醇乙酸酯、(5)豆甾-7-烯-3β-醇、(6)二十四烷酸、(7)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5-7为首次从文冠果种皮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皮 脂肪酸 甾醇
下载PDF
园林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在留 郭松 +1 位作者 唐世斌 和太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160,182,共3页
提出实习对于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总结了园林综合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如何组织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出了共性与个性的计划安排和相应的改革方案。以期对高校园林综合实习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综合实习 教学改革 园林专业
下载PDF
掌叶木幼苗根瘤形成及土壤石砾含量对根瘤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杨润深 马朝阳 +2 位作者 刘天凤 付玲玲 李在留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为探究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幼苗根瘤形成及土壤石砾含量对根瘤形成的影响,以掌叶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体视显微镜,观察掌叶木幼苗根瘤形成及发育过程;设置不同的土壤石砾含量,分别为0%(CK)、20%、40%、... 为探究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幼苗根瘤形成及土壤石砾含量对根瘤形成的影响,以掌叶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体视显微镜,观察掌叶木幼苗根瘤形成及发育过程;设置不同的土壤石砾含量,分别为0%(CK)、20%、40%、60%和80%,探讨土壤石砾含量对根瘤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掌叶木幼苗根瘤属内源性根瘤,起源于中柱鞘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幼嫩根瘤呈黄白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有光泽;衰老根瘤多呈深红棕色或褐色,质地较硬,有矿化或腐烂现象;部分新瘤叠生于老瘤之上,呈串珠状或叠生状;根瘤上有瘤毛。土壤石砾含量对掌叶木幼苗根瘤形成影响显著。随土壤石砾含量增加,根瘤数量和重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石砾含量为60%时,根瘤数量最多,最重。随土壤石砾含量增加,根瘤长度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石砾含量为80%时,根瘤最长。随土壤石砾含量增加,根瘤宽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石砾含量为60%时,根瘤最宽。综合评价表明,掌叶木幼苗根瘤各形态指标在土壤石砾含量为60%时得分最高,说明适当增加土壤石砾含量,有助于掌叶木幼苗根瘤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 石蜡切片 掌叶木幼苗 土壤石砾含量
下载PDF
珍稀竹种巨龙竹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在留 辉朝茂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8,F0003,共7页
对巨龙竹幼年竹和成年竹材料采集、处理、试管引入、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丛芽增殖倍数与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BA上培养易... 对巨龙竹幼年竹和成年竹材料采集、处理、试管引入、丛芽诱导、丛芽增殖和生根、再生植株炼苗等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丛芽增殖倍数与BA用量成正比,但随着BA用量加大或长期在高浓度BA上培养易产生花芽,说明BA有使丛芽细胞从营养状态向生殖状态转变的作用;KT在丛芽高生长方面起主导作用,能使丛芽节间伸长,使细胞从生殖状态向营养状态转变;椰乳有改善丛芽或苗生长的作用。在诱导丛芽生根过程中,IBA起主导作用,配合少量NAA使用可得到生根良好、移栽成活率较高的再生小植株。巨龙竹成年竹组织培养与外植体采集部位、采集时间、采集地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龙竹 组织培养 离体快速繁殖 种胚 成年竹
下载PDF
掌叶木种子的离体培养与玻璃化逆转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在留 郭松 +3 位作者 陈晴 胡佩龙 乔梦吉 和太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0-64,共5页
为探索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掌叶木的快速繁殖技术,采用离体培养法,以掌叶木种子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诱导萌芽及丛芽。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生长调节剂作用下,掌叶木种子现采现培养发芽率可达96.7%,随着贮藏时间... 为探索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掌叶木的快速繁殖技术,采用离体培养法,以掌叶木种子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诱导萌芽及丛芽。结果表明:在适量的生长调节剂作用下,掌叶木种子现采现培养发芽率可达96.7%,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降低,半年后全部失去发芽力。BA有利于苗的增粗生长,NAA有利于苗的高生长。采用MS+BA1.0mg/L+NAA0.2mg/L培养基可诱导产生生长状态良好,增殖倍数为3.43的丛芽,但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易产生玻璃化现象。将MS培养基换为B5培养基,BA-NAA组合换为KT-IBA组合,可以有效逆转玻璃化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KT的含量对丛芽增殖倍数和玻璃化逆转起决定作用,其次是培养基,采用0.75B5+KT1.0mg/L+IBA0.05mg/L+蔗糖40g/L培养基配方可以获得玻璃化逆转率和增殖率较高的丛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木 种子 离体培养 生长调节剂 玻璃化逆转
下载PDF
17种植物醇提物体外抗松木蓝变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在留 徐凡珍 +3 位作者 李福党 邓洪金 符韵林 罗建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73-75,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7种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松木蓝变菌——可可球二孢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荆、马尾松、阴香、湖北海棠、羊耳菊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可可球二孢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马尾松、阴香...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7种植物乙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松木蓝变菌——可可球二孢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黄荆、马尾松、阴香、湖北海棠、羊耳菊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可可球二孢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且抑制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其中马尾松、阴香、湖北海棠抑制效果增强最明显,在10 mg/mL的药剂浓度下分别达到69.96%、87.30%和66.07%,是抗可可球二孢引起的木材蓝变的植物源药剂开发潜力植物,可为进一步筛选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植物源、新型、无污染的防木材蓝变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醇提物 松木蓝变菌 可可球二孢 抑制活性
下载PDF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在留 郭松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z2期110-112,共3页
通过笔者从学生到教师、从毕业设计(论文)的执行者到旁观者、协助指导者和指导者的体会,分析和总结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探讨在就业压力不段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式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及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策... 通过笔者从学生到教师、从毕业设计(论文)的执行者到旁观者、协助指导者和指导者的体会,分析和总结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探讨在就业压力不段增大、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式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及提高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策略与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设计(论文) 现状 质量提高 对策探讨
下载PDF
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艾滋病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在留 刘朝奇 +4 位作者 邹坤 李凤兰 韩钰 杨凡 王磊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2-355,共4页
目的建立H 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H IV-1药物筛选模型用于抗H IV药物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 IV-1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 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促进荧光... 目的建立H 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H IV-1药物筛选模型用于抗H IV药物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 IV-1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 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促进荧光素酶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建立H IV-1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H IV-1的药物筛选。以DRB(5,6-二氯-1-β-呋核亚硝脲-苯并咪唑)为阳性对照,进行模型的建立及条件的优化。结果通过反复试验表明,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的配比、转染时培养液中小牛血清的含量、细胞浓度、转染前细胞状态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等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有影响。结论应用优化的细胞模型对文冠果、紫苏等浸提物进行筛选及结果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TAT LTR-Luc荧光素酶基因 艾滋药物筛选模型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愈伤组织诱导与褐化抑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在留 胡佩龙 +3 位作者 程晴 郭松 谭玲 和太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55-2957,共3页
以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 Rehd.]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NAA0.5mg/L+6-BA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B5+NAA0.5mg/L+6-B... 以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évl.) Rehd.]的叶片、茎段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1.0mg/L+NAA0.5mg/L+6-BA0.5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B5+NAA0.5mg/L+6-BA1.0mg/L+VC0.1%。2,4-D与NAA联合使用利于诱导率的提高;适量的6-BA、KT利于愈伤组织质量的改善;6-BA加KT的双因子组合没有单因子的诱导效果显著;采用B5培养基代替MS培养基,且将大量元素降为3/4,外加VC0.1%,并进行暗培养,能有效抑制愈伤组织的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叶木 愈伤组织诱导 激素 褐化抑制
下载PDF
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抗艾滋病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研究
20
作者 李在留 刘朝奇 +4 位作者 邹坤 李凤兰 韩钰 杨凡 王磊黎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建立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艾滋病药物体外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IV-1 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结合H... 目的:建立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用于抗艾滋病药物体外筛选。方法:构建表达HIV-1 Tat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Tat蛋白结合HIV-1LTR促进荧光素酶在HeLa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CDNA3.1(+)-Tat和HIV-1 LTR-luc质粒,将质粒共转染HeLa细胞,荧光仪检测到荧光素酶的活性,建立了HIV-1 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以DRB(5,6-二氯-1-β呋核亚硝脲-苯并咪唑)为阳性对照,进行模型的条件优化。通过反复试验表明:目的基因和报告基因的比例、细胞浓度以及药物作用时间等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有影响。应用优化的细胞模型对文冠果、紫苏等天然产物浸提物进行筛选及结果的分析。结论:建立的HIV-1Tat蛋白结合Tar的细胞模型可用于抗HIV-1的药物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HIV-1Tat蛋白 海拉细胞 药物筛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