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接枝交联共聚合改性聚丙烯隔膜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姗 李夏倩 +1 位作者 王克敏 俞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0020-20023,共4页
研究了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二乙烯基苯(DVB)/丙烯酸甲酯(MA)交联聚合物网络,提高隔膜高温条件下尺寸稳定性的改性方法。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证明DVB和MA在PP隔膜表面发生了聚合反应。考察了接枝共聚合体系中反应时间... 研究了在聚丙烯(PP)隔膜表面接枝二乙烯基苯(DVB)/丙烯酸甲酯(MA)交联聚合物网络,提高隔膜高温条件下尺寸稳定性的改性方法。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ATR-FT-IR)证明DVB和MA在PP隔膜表面发生了聚合反应。考察了接枝共聚合体系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等对PP隔膜接枝率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在隔膜表面成功接枝P(DVB-co-MA)的基础上,探索了通过聚合物中DVB结构单元上未反应的双键与KH570发生共聚合反应,在隔膜表面引入SiO2粒子的改性方法。用SEM观察膜表面形貌,结果表明SiO2粒子确实结合到了隔膜中,且该改性方法对隔膜表面孔结构影响不大。热收缩率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膜的尺寸稳定性明显提高,130℃下4 h热收缩率从12%可降低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改性 二乙烯基苯 SiO2粒子 热收缩率
下载PDF
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高分子絮凝剂工艺及产物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姗 李夏倩 +1 位作者 缪阳 俞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16-1821,共6页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所得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黏度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了共聚合反应并得到了高分子产物,且产物中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组分含量远高于相应条件下水溶液聚合产物。当[DMDAAC]/[AM]=1∶4、引发剂浓度为30mmol/L、乳化剂含量为18%时,产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2×105,阳离子单元含量达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合成 黏度 核磁共振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聚丙烯隔膜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姗 李夏倩 +1 位作者 丁永红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锂电池用聚丙烯(PP)隔膜表面引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和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物P(AA-co-AANa),获得具备良好亲水性、低热收缩率的复合隔膜。考察聚合物配比、自组装层数、温度等对隔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锂电池用聚丙烯(PP)隔膜表面引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M)和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物P(AA-co-AANa),获得具备良好亲水性、低热收缩率的复合隔膜。考察聚合物配比、自组装层数、温度等对隔膜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表征膜表面组成和形貌。比较PP隔膜和复合隔膜各项测试结果发现,经自组装后,隔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可从90.6°降低至30.5°,130℃时的热收缩率由12%下降至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隔膜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物 自组装 热收缩率
下载PDF
扩散控制无皂乳液共聚合制备纳米交联微球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姗 马洁 +2 位作者 李夏倩 张洪文 俞强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4-18,共5页
采用扩散控制无皂乳液共聚法,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和二乙烯基苯(DVB)3种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表面洁净的纳米聚合物交联微球。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功能单体MAA和交联单体DVB的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采用扩散控制无皂乳液共聚法,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MAA)和二乙烯基苯(DVB)3种单体进行共聚合反应,制备表面洁净的纳米聚合物交联微球。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功能单体MAA和交联单体DVB的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红外光谱结果证明发生了共聚反应。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仪观察到聚合物微球最小粒径小于50nm。当反应温度、功能单体MAA和引发剂APS浓度增加时,单体的转化率也随之增加。反应温度为60℃、70℃、80℃时,反应4h后单体转化率分别达到82%、89%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无皂乳液聚合 扩散控制 交联微球
下载PDF
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表面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丹 李夏倩 +1 位作者 蒋姗 俞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7,共4页
采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用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隔膜表面PAA的接枝情况,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此外,采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隔膜表面的亲水性,... 采用紫外光辐照接枝的方法,在聚丙烯(PP)锂离子电池隔膜表面接枝聚丙烯酸(PAA)。用傅立叶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表征隔膜表面PAA的接枝情况,并考察了单体浓度、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此外,采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隔膜表面的亲水性,通过测试Gurley值来观察隔膜的透气度,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隔膜表面形貌进行观测。研究了PAA接枝率对隔膜的表面亲水性、形貌、透气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隔膜表面成功地接枝PAA;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可以得到目标接枝率,改性隔膜的亲水性明显提高,同时不会明显影响隔膜多孔结构,隔膜仍具有较高的透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表面亲水性 紫外辐照 接枝聚合 微孔结构 透气度
下载PDF
聚乙烯基大分子偶联剂的合成及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何腾飞 丁永红 李夏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9-55,共7页
通过酰溴化反应将端羟基聚乙烯(PE-OH)转化成聚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基大分子偶联剂——聚乙烯/聚γ-甲基丙烯酰氧... 通过酰溴化反应将端羟基聚乙烯(PE-OH)转化成聚乙烯大分子引发剂,引发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分析表明成功合成了一种聚乙烯基大分子偶联剂——聚乙烯/聚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嵌段共聚物(TRCZ)。将TRCZ加入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多壁碳纳米管(MWNT)复合体系中,考察其对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MWNT用量4%的大分子偶联剂TRCZ-D,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比未添加偶联剂和添加了小分子偶联剂的复合体系分别提高了32.8%和17.2%,且复合体系的摩擦因素和磨损率比纯UHMWPE和未添加偶联剂的复合体系分别降低了37.6%和21.9%,这是由于TRCZ的加入改善了UHMWPE、MWNT两相间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偶联剂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多壁碳纳米管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电压互感器并列回路二次接线的优化改进
7
作者 张晔 李夏倩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年第21期142-142,共1页
在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作为一种公用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设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对变电站电压互感器并列回路二次接线方案实施优化改进,不仅可以降低电压回路断线故障的发生,也确保变电站电压稳定。以下本文浅析电压互感... 在变电站中,电压互感器作为一种公用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设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此,对变电站电压互感器并列回路二次接线方案实施优化改进,不仅可以降低电压回路断线故障的发生,也确保变电站电压稳定。以下本文浅析电压互感器并列回路二次接线的优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接线 电压互感器 并列回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