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绩效评价信息化研究——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卜天佳 卢祝华 +4 位作者 李大博 陈军 张欣 周冰 李辰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年第1期18-24,34,共8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设课题实施期满后,面临着任务完成情况和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两方面的绩效评价。项目牵头单位作为责任主体,落实责任、规范流程、细化要求,科学高效地组织做好课题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中国计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下设课题实施期满后,面临着任务完成情况和经费管理使用情况两方面的绩效评价。项目牵头单位作为责任主体,落实责任、规范流程、细化要求,科学高效地组织做好课题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例,介绍其在规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绩效评价管理、加强课题绩效评价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工作成效,对今后更好地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课题绩效评价 信息化系统 科研管理 在线评审
下载PDF
高等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以《红楼梦》研读课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大博 张景业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0-45,共6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有效改善高等院校通识选修课的生存状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红楼梦》研读通识选修课为例,在全面分析翻转课堂整合于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教育选修课“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能有效改善高等院校通识选修课的生存状态,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以《红楼梦》研读通识选修课为例,在全面分析翻转课堂整合于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教育选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以期为高等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翻转课堂 红楼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论《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大博 王莹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以《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为切入点,分析家族文化的内涵、家族文化在《红楼梦》中的凸显,探讨《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多元呈现,着力从家族文化之婚姻观念、家族文化之血亲关系、家族文化之财产继承与权力之争、家... 以《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为切入点,分析家族文化的内涵、家族文化在《红楼梦》中的凸显,探讨《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在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多元呈现,着力从家族文化之婚姻观念、家族文化之血亲关系、家族文化之财产继承与权力之争、家族文化之地域文化色彩几方面探讨其对张爱玲小说创作观念、题材及形象塑造的影响,旨在揭示《红楼梦》家族文化观念对后世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指出只有全面理解《红楼梦》家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深刻领悟张爱玲小说背后的深层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家族文化 张爱玲 《传奇》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语文教学视域下《红楼梦》阐释空间的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大博 王晓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第5期88-90,共3页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永久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周汝昌先生曾说,红学是"新国学"[1]。基于《红楼梦》巨大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新一轮基...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蕴和永久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它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周汝昌先生曾说,红学是"新国学"[1]。基于《红楼梦》巨大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许多学校都增设了关于《红楼梦》的选修课,诸如《红楼梦》选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名篇赏读、《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等,并将其作为“高中语文系列选修课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研究 阐释空间 语文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视域 中国古代小说 选修课程 中国古典
下载PDF
助读系统在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的视域局限——以《红楼梦》选篇“情真意切释猜嫌”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博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65,共3页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选编目的,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必要、合理的帮助,而且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视域导向。在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名...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教材编者的选编目的,为学生的独立阅读提供必要、合理的帮助,而且还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视域导向。在经典文学名著教学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学名著选篇”大都内涵丰富、思想精深,解读空间甚大。对于这种经典文本的解读,助读系统的视域导向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名著 《红楼梦》 视域 系统 助读 真意 语文教材
下载PDF
《红楼梦》“同性观”的回归性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大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0期90-91,共2页
多年来,对《红楼梦》中"情"的阐释多指向"男女之情",而对曹雪芹所观照的"同性恋情"缺乏本体论意义上的思考。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同性观"的多维阐释,进而展现曹雪芹对理想情爱观的超前之思。
关键词 同性恋 人性 意淫 回归
下载PDF
海外译本与《红楼梦》海外传播的关系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大博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56-60,64,共6页
海外传播是《红楼梦》文本价值重构的重要途径,也是红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全面梳理《红楼梦》海外译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阐发《红楼梦》在译介过程中所要着力关注的三大领域,即文化、美学、人学,并力图以此为《红楼梦》的海外... 海外传播是《红楼梦》文本价值重构的重要途径,也是红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全面梳理《红楼梦》海外译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阐发《红楼梦》在译介过程中所要着力关注的三大领域,即文化、美学、人学,并力图以此为《红楼梦》的海外传播提供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译本 传播 《红楼梦》 关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郑伯克段于鄢》之郑庄公形象探微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大博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第2期86-88,共3页
《郑伯克段于鄢》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篇章,也是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语文教学中对郑庄公形象的解读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首先对郑庄公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接受过程进行梳理,进而以立体化视角观照郑庄公形象所展现的纲常和伦理的冲... 《郑伯克段于鄢》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篇章,也是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语文教学中对郑庄公形象的解读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首先对郑庄公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接受过程进行梳理,进而以立体化视角观照郑庄公形象所展现的纲常和伦理的冲突,从而达到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客观、全面、详实的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庄公 左传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从药理写实到精神隐喻——对《红楼梦》中“冷香丸”意象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大博 赵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7-93,共7页
“冷香丸”意象在《红楼梦》中兼具药理写实和精神隐喻两种作用。从药理写实的角度来看,“冷香丸”的组方配药遵循“君臣佐使”的传统中医学原则,处方遣药符合“热者寒之”的施治思想;从精神隐喻的角度看,“冷香丸”不仅渲染宝钗“如花... “冷香丸”意象在《红楼梦》中兼具药理写实和精神隐喻两种作用。从药理写实的角度来看,“冷香丸”的组方配药遵循“君臣佐使”的传统中医学原则,处方遣药符合“热者寒之”的施治思想;从精神隐喻的角度看,“冷香丸”不仅渲染宝钗“如花美艳”的女儿形象及其“冷艳晶莹”的高士人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着“金陵十二钗”的悲剧命运,表现出复杂的美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冷香丸” 薛宝钗 药理 隐喻
下载PDF
从《红楼梦》的“同性爱恋”看曹雪芹的“超前之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大博 《曹雪芹研究》 2015年第2期113-121,共9页
"同性爱恋"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一种文化现象,曹雪芹对这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客观、冷静地审视,并用"意淫"这一文化代码对其进行了革命性的扬弃,进而建构出富于现代色彩与深广内涵的女儿观、情爱观和婚恋观。
关键词 红楼梦 同性爱恋 意淫 曹雪芹
下载PDF
与编者对话:语文创造性阅读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大博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2-123,共2页
编者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对话主体,与编者对话是语文创造性阅读区别于一般创造性阅读的重要标志。本文立足于编者的主体地位,试图建构创造性阅读中与编者对话的具体途径,进而为语文创造性阅读提供重要维度。
关键词 编者 语文教材 阅读导向 创造性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阅读中文本开拓的空间维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大博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34-135,共2页
本文试以主体间的多元对话为观念前提,力图建构语文创造性阅读中拓展文本的空间性维度,以使语文创造性阅读既不脱离文本,又让学生的想像得以驰骋、创造性潜能得以激发。
关键词 创造性阅读 文本空间 多元对话 维度
下载PDF
执著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情与爱——从宝玉的“意淫”看曹雪芹的情爱观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大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6-80,共5页
本文试从《红楼梦》作者对“淫”的态度入手,进而探求宝玉“意淫”的真正内涵,意在阐发曹雪芹对理想的、和谐的男女情爱观的建构,曹雪芹开启了一种既体现纯粹生命肉体价值又具有某种终极本质的感性生存方式,虽然既定文化形态与理想人性... 本文试从《红楼梦》作者对“淫”的态度入手,进而探求宝玉“意淫”的真正内涵,意在阐发曹雪芹对理想的、和谐的男女情爱观的建构,曹雪芹开启了一种既体现纯粹生命肉体价值又具有某种终极本质的感性生存方式,虽然既定文化形态与理想人性的碰撞,使曹雪芹在巨大的思想矛盾中无法摆脱既定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而得到终极性的超拔,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种超越性欲而追求灵性交流的高格调的情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淫 皮肤滥淫 情爱 曹雪芹 情淫双至
下载PDF
《红楼梦·香菱学诗》的研究现状与教学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大博 《写作》 2016年第1期54-56,67,共4页
本文首先对《香菱学诗》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即语文教师要在"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不同的选文类型下确定《香菱学诗》教学内容,并选择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香菱学诗 红楼梦 语文教学 选文类型
下载PDF
从杜丽娘形象看晚明闺阁女性情感意识的变革
15
作者 李大博 胡科迪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2-56,共5页
《牡丹亭》所塑造的杜丽娘以一个最具经典的晚明闺阁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晚明女性情感意识的阐释史。作者力图以杜丽娘形象为切入点,在深入探讨女性情感意识的基础上,着力表现晚明闺阁女性的情感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理... 《牡丹亭》所塑造的杜丽娘以一个最具经典的晚明闺阁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晚明女性情感意识的阐释史。作者力图以杜丽娘形象为切入点,在深入探讨女性情感意识的基础上,着力表现晚明闺阁女性的情感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理论层面的透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闺阁女性 情感意识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辽剧艺术助推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策略
16
作者 李大博 张景业 《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大连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着力探讨"一带一路"视域下利用大连本土艺术——辽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辽剧成为促进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辽剧 文化产业 可行性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探佚学视域下林红玉形象的“引线”作用
17
作者 李大博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林红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在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创作原则下,林红玉在《红楼梦》的整体结构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并表现为宝、黛爱情悲剧,家族斗争,贾巧姐的悲剧命运,湘云与宝玉重逢等四个维度。
关键词 林红玉 《红楼梦》 引线 佚稿
下载PDF
从二人转“红楼戏”看《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与民间接受
18
作者 李大博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8,共14页
说唱传播是《红楼梦》民间传播的重要方式,文章系统梳理了《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二人转“红楼戏”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二人转“红楼戏”的题材类型及其对《红楼梦》的再创造,并通过二人转“红楼戏”阐发东北民... 说唱传播是《红楼梦》民间传播的重要方式,文章系统梳理了《红楼梦》在东北地区的说唱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二人转“红楼戏”为切入点,全面梳理二人转“红楼戏”的题材类型及其对《红楼梦》的再创造,并通过二人转“红楼戏”阐发东北民间受众对《红楼梦》特殊的接受与观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二人转 说唱传播 受众
下载PDF
论贾探春与“一”的命运关联——关于贾探春诗词中众多“一”与其命运结局的关联性研究
19
作者 李大博 赵轩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9-13,共5页
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拥有独树一帜的性格特点,其命运受到广大读者和红学研究者的关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现众多关于探春的"诗谶",对其中频繁出现的、对探春命运有预示作用的"一"进行深入阐释与挖... 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拥有独树一帜的性格特点,其命运受到广大读者和红学研究者的关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现众多关于探春的"诗谶",对其中频繁出现的、对探春命运有预示作用的"一"进行深入阐释与挖掘,能够勾勒出八十回后探春命运的"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贾探春 悲剧性 命运关联
下载PDF
论《西游记》对自由精神体认的差异性
20
作者 李大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Z期32-34,共3页
本文着眼于师徒四人对自由精神的不同体认方式,力图从人物意蕴的角度阐发《西游记》对自由精神的转喻与差异性体认。
关键词 西游记 自由精神 差异性 西天取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