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彭朝阳 贾廷印 +1 位作者 李好朝 乔泽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HCCLM3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印迹检测Bcl 2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对肝癌细胞HCCLM3凋亡、侵袭及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MTT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印迹检测Bcl 2相关蛋白X(Bax)、B细胞淋巴瘤(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X(VEGF-A)、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结果:低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对HCCLM3细胞存活力无明显影响。高浓度(>20μmol/L)五味子乙素会降低细胞存活力。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10和2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降低(P<0. 05)。而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细胞侵袭及MMP-2和MMP-9表达明显低于DMSO组(P<0. 05)。与DMSO组相比,五味子乙素(5、10、20μmol/L)组VEGF-A,EGF和b FGF表达明显下降(P<0. 05)。结论:五味子乙素可诱导肝癌细胞HCCLM3凋亡,降低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五味子乙素 细胞存活 细胞凋亡 侵袭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勤祥 李好朝 +1 位作者 乔泽强 贾廷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64-1668,共5页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记检测细胞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和裸鼠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记检测细胞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分析肿瘤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Ki67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柴胡皂苷D组Hep G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皂苷D组Hep G2细胞Ki67表达明显减弱,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强(P<0. 05)。而且,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 05)。柴胡皂苷D处理可提高小鼠存活率。另外,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远远高于对照组(P<0. 001)。与对照组相比,柴胡皂苷D组裸鼠肿瘤组织Ki67表达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增强(P<0. 01)。结论:柴胡皂苷D可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系增殖及裸鼠肝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蛇床子素通过上调抑癌基因PTEN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被引量:5
3
作者 贾廷印 李好朝 +1 位作者 乔泽强 王立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6,201,共6页
目的:探究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标记蛋白及PTEN的表达;同时用PTEN抑制剂bp V(HOpic)处理细胞... 目的:探究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Hep G2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蛇床子素处理肝癌细胞,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凋亡标记蛋白及PTEN的表达;同时用PTEN抑制剂bp V(HOpic)处理细胞,CCK8和流式再次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100μmol/L蛇床子素作用4 d和5 d能明显降低细胞增殖倍数(P<0. 05),150μmol/L蛇床子素作用3 d、4 d和5 d也可显著降低细胞增殖倍数(P<0. 05,P<0. 01),并且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还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和PCNA的表达,并体现量效关系(P<0. 05,P<0. 01);同时,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能明显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及凋亡标记蛋白Bax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P<0. 05,P<0. 01);此外,蛇床子素(100μmol/L,150μmol/L)还能显著促进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P<0. 05,P<0. 01);bp V(HOpic)能明显减弱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 05)。结论:蛇床子素能通过上调PTEN表达抑制肝癌细胞Hep G2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PTEN 肝癌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老年肿瘤手术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喜华 王帅 +1 位作者 徐国亭 李好朝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1期1909-191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手术中脑血流动力学、应激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观察组麻醉诱...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手术中脑血流动力学、应激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并术中维持,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术前(T0)、手术开始后2 h(T1)、术毕时(T2)的脑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变化,手术前30 min和术后24 h、术后3 d时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在T1时与T0时比较升高,在T2时有所恢复,血流量(Qmean)、临界压(CP)在T1时与T0时比较下降,在T2时有所恢复,对照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组间、两组不同时间点间、不同时间点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在T1和T2时均较T0时升高,T2时较T1时有所下降,对照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组间、两组不同时间点间、不同时间点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在术后24 h和术后3 d时较术前30 min时明显下降,术后3 d时有所升高,对照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两组组间、两组不同时间点间、不同时间点间交互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用于老年肿瘤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辅助麻醉有助于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脑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老年
下载PDF
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的治疗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好朝 王成义 冯书梅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包括急诊手术8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25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左半结肠癌45例中一期切除吻合37例,直肠... 目的探讨急性肿瘤性结直肠梗阻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治疗,包括急诊手术80例,其中右半结肠癌25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手术,左半结肠癌45例中一期切除吻合37例,直肠癌10例,均行急诊手术.择期性手术23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肺部感染2例,盆腔感染1例,死亡1例,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急性肿瘤性结肠梗阻除非有急诊手术指征,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1~3 d,尽可能转为择期性手术;只要恰当掌握适应证,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腹腔污染严重、肠壁穿孔,也应尽可能采用一期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外科学 结肠梗阻/外科学 结肠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64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好朝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6-196,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 ̄2005年1月10年间手术治疗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并探讨肠梗阻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良性因素占65.5%(42/64),恶性因素(肿瘤复...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 ̄2005年1月10年间手术治疗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并探讨肠梗阻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良性因素占65.5%(42/64),恶性因素(肿瘤复发转移)占34.4%(22/64),良性原因发生于6个月以内71.4%(30/42),恶性原因均发生于6个月以上,尤其是24个月以上81.4%(18/22)。良性因素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而恶性因素也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初次手术时间大致可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原因,通过外科医生仔细操作、避免诱发肠粘连、预防内疝形成,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肠梗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根治术 肠梗阻
下载PDF
胃癌穿孔4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好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181,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穿孔 外科治疗
下载PDF
青年人大肠癌124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好朝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2526-2527,共2页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青少年
下载PDF
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好朝 张晓勇 《中原医刊》 2005年第9期12-12,共1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可表现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体征,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治疗 平均治愈时间 机械性肠梗阻 回顾性分析 治疗原则 临床资料 剖腹探查 多发生
下载PDF
青年人胃癌56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好朝 冯书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48-149,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外科学 误诊
下载PDF
BT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宪清 吴勤祥 +1 位作者 张晓勇 李好朝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分析B细胞异位基因1(BT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癌旁组织标本46例及健康胃黏膜组织标本31例,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各标本中BT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TG1在不... 目的分析B细胞异位基因1(BT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组织和相对应癌旁组织标本46例及健康胃黏膜组织标本31例,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各标本中BT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TG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的BTG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及健康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TG1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型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与胃癌TNM分期有关,具体表现在(Ⅲ+Ⅳ)期胃癌标本BTG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BTG1低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显著相关;且BTG1表达水平越低,预后5年生存率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TG1在胃癌中低表达,与转归及预后高度相关,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TG1 转归 生存率
下载PDF
miR-2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司剑炜 曾宪清 +1 位作者 吴勤祥 李好朝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877-1880,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2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的潜在可能。方法:收集原发性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各30例;miRNA表达谱分析确定miR-221的差异化表达;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iR-221与胃癌临... 目的:研究微小RNA-221(microRNA-221,miR-22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的潜在可能。方法:收集原发性胃癌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标本各30例;miRNA表达谱分析确定miR-221的差异化表达;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iR-221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组织类型等)之间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iR-221诊断胃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通过约登指数(Youden index)确定其最佳诊断截断值(cut-off value)。结果:miR-221在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4.5 2±1.7 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8±1.3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iR-22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组织类型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而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miR-221诊断胃癌的截断值为4.214,诊断敏感性为76.3%,特异性为87.6%。结论:miR-221在胃癌中存在显著异常高表达,在诊断胃癌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21 胃癌 诊断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3
作者 李好朝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3期265-266,共2页
关键词 胃排空障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术后 残胃排空延迟症 胃功能性排空障碍 吻合口梗阻 机械性梗阻 动力性肠梗阻 误行手术 腹部外科
下载PDF
老年大肠癌121例手术治疗体会
14
作者 李好朝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人大肠癌 手术治疗 体会 发病率 总结分析 上升趋势 比例 老龄化 人口
下载PDF
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瘘的原因分析
15
作者 李好朝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5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瘘 病理学 临床分期 直肠癌
下载PDF
骼内动脉栓塞结扎在Miles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好朝 王立义 +1 位作者 冯书梅 张少羽 《中原医刊》 2000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骼内动脉栓塞结扎 MILES术 治疗
下载PDF
改进Roux-en-Y治疗早期胰瘘
17
作者 李好朝 冯书梅 王尽祥 《中原医刊》 1998年第8期29-29,共1页
改进Roux-en-Y治疗早期胰瘘李好朝冯书梅王尽祥河南省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外科(473058)胰腺损伤较少见,近年来,胰腺外伤增多。我院1985~1997年共收住胰腺损伤30例,采用改进Roux-en-Y治疗胰外伤及... 改进Roux-en-Y治疗早期胰瘘李好朝冯书梅王尽祥河南省南阳卫校附属医院外科(473058)胰腺损伤较少见,近年来,胰腺外伤增多。我院1985~1997年共收住胰腺损伤30例,采用改进Roux-en-Y治疗胰外伤及其所致早期胰瘘20例,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胰瘘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IL-6的影响
18
作者 曾宪清 丁恒一 +2 位作者 彭朝阳 张晓勇 李好朝 《临床研究》 2018年第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42只,夹闭其肠系膜上动脉1h制作成肠缺血模型,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实验组(n=21)在术前经尾静脉注入5.0"104 U/kg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n=21)则在...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IL-6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42只,夹闭其肠系膜上动脉1h制作成肠缺血模型,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实验组(n=21)在术前经尾静脉注入5.0"104 U/kg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n=21)则在术前经尾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取两组大鼠腹主动脉血,并检测其血清TNF-α、IL-6含量,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的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大鼠的TNF-α、IL-6水平低;两组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TNF-α、IL-6有积极影响,可减低上述炎症指标水平,缓解小肠缺血再灌注者炎性反应,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肠缺血-再灌注 TNF-Α IL-6
下载PDF
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9
作者 曾宪清 谢晓 +2 位作者 李琰 张晓勇 李好朝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抽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研究组样本,并取30例癌旁结直肠黏膜样本作为对照A组,取30例结直肠腺瘤病理样本作为对照B组,统计三组样本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并对不同结直肠癌分期、有无淋巴... 目的探讨Bmi-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抽取51例结直肠癌患者作研究组样本,并取30例癌旁结直肠黏膜样本作为对照A组,取30例结直肠腺瘤病理样本作为对照B组,统计三组样本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并对不同结直肠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1)研究组样本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66.67%,远高于对照A组的43.33%和对照B组的40.00%(P<0.05);(2)Dukes分期为B期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86.67%,高于Dukes分期为C期者的61.90%(P<0.05);(3)淋巴结转移者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是84.2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3.13%(P<0.05)。结论 Bmi-1蛋白异常表达可准确反应个体结直肠癌产生、进展情况,便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mi-1 结直肠癌 表达
下载PDF
直肠切除术后理想尿引流时间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义 任宏伟 +4 位作者 李好朝 郭建功 张少羽 冯书梅 杨友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直肠切除术后留置尿管1d和5d的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结果,以探寻术后理想的尿引流时间。方法:126例直肠切除病例,随机分为术后尿引流1d和5d二组,比较二组的结果。结果:1d组64例,5d组62例。1d组尿潴留率25%,5d组为10%(P&l... 目的:前瞻性地研究直肠切除术后留置尿管1d和5d的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结果,以探寻术后理想的尿引流时间。方法:126例直肠切除病例,随机分为术后尿引流1d和5d二组,比较二组的结果。结果:1d组64例,5d组62例。1d组尿潴留率25%,5d组为10%(P<0.05);1d组尿路感染率为20%,5d组为42%(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1d组低位直肠癌和淋巴结转移是术后急性尿潴留的危险因素(p<0.05)。除外低位直肠癌病例,二组急性尿潴留率无显著差异,但尿路感染率5d组明显高于1d(组(p<0.01)。结论:直肠切除术后尿引流1d适应于多数病人,而低位直肠癌术后需要留置尿管引流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切除术 尿引流 尿潴留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