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妍霜 蒋宏传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将患者分为水肿组...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将患者分为水肿组(n=67)和对照组(n=303)。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之前的基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水肿组患者单身比例、体重指数、肿瘤分期为Ⅲ期的比例、淋巴结清扫数目≥10个的比例及术后接受放疗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但术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身、体重指数≥27 kg/m^(2)、肿瘤分期为Ⅲ期、淋巴结清扫数目≥10个及术后接受放疗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是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体重指数、单身、肿瘤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是否接受放疗以及术后是否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均与乳腺癌患者术后1年内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密切相关,临床实践中可据此筛查高危患者,并协助、教育患者坚持积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手术 上肢 淋巴水肿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现状及术式选择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妍霜 蒋宏传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21-526,共6页
乳房切除术后的乳房缺失会对患者身体外观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乳房重建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因此对于乳腺外科医师而言,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乳房重建技术十分必要。但目前仍有诸多... 乳房切除术后的乳房缺失会对患者身体外观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乳房重建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因此对于乳腺外科医师而言,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乳房重建技术十分必要。但目前仍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临床大规模开展乳房重建手术,学者们对乳房重建手术也仍存有顾虑。本文将阐述乳房重建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以期更系统、完整、理性地认识乳房重建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缺失 乳房重建手术 自体脂肪移植 自体组织重建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的三叉神经痛关键基因筛选及相关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3
作者 包萌萌 李妍霜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09-815,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重要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与TN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186505,数据集中包含20个...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重要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获取与TN相关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GSE186505,数据集中包含20个样本的芯片数据,其中10个是TN样本,10个是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样本。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标准化、归一化和显著性检验筛选与TN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探索DEG的潜在生物学功能,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一步筛选TN相关的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分析不同样品中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共筛选出56个DEG,其中包括23个上调基因和33个下调基因。在PPI分析中鉴定了两个必要的PPI模块,基于STRING数据库筛选出ANXA5、ENO1、CA2、FBP1、CD9、SMPD3、VSTM1、SPNS3、PRSS33、FAS、LENG8这11个关键基因可能参与TN的发生机制。富集分析表明,TN与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的调节、膜的外在成分、磷脂结合的外部成分和嘧啶代谢等密切相关(P<0.05)。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幼稚B细胞、M2巨噬细胞在TN样本中表达明显增加,而记忆B细胞、幼稚CD4+T细胞在HC样本中表达增加。结论TN的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NXA5、ENO1、CA2、FBP1、CD9、SMPD3、VSTM1、SPNS3、PRSS33、FAS、LENG8等基因,参与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的调节等生物过程,调控嘧啶代谢、糖酵解/糖异生、碳代谢等信号通路来完成的。TN发病与幼稚B细胞、M2巨噬细胞增多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生物信息学 差异表达基因 富集分析 免疫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