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
1
作者 何方方 杜彬彬 +3 位作者 王艺敏 李妙端 牛建平 纪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现状,研究影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控制有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由调查团队制定标准化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 目的调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现状,研究影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老年高血压控制有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由调查团队制定标准化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对中国境内江苏、福建、海南等11个省市部分街道(村庄)共9046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测量其血压并记录老年高血压人群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同时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职业、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知晓与否、MMSE评分及ADL评分等资料,并分析这些因素与高血压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本次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9046人,剔除73人数据不完整,符合条件的参与调查人数总共8973人,其中高血压患者4132人(46.05%),包括男性1736人(19.35%)、女性2396人(26.70%),年龄(74.69±6.83)岁。在参与调查的老年高血压人群中,低龄老年人服药依从性优于高龄人群(χ^(2)=8.976,P<0.05),受教育水平高的(χ^(2)=24.038,P<0.05)及患高血压病程长的(χ^(2)=209.780,P<0.05)更好,对高血压的知晓者明显高于不知晓者(78.97%vs 46.36%;χ^(2)=184.738,P<0.05),患有老年痴呆(倾向)者明显低于精神状态正常者(72.86%vs 77.77%;χ^(2)=11.737,P<0.05)。性别、利手、职业、婚姻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等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影响不明显(P均>0.05)。结论中国65岁以上老年高血压人群中,高血压病程、受教育水平及高血压知晓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服药依从性重要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和MMSE评价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与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内皮素-1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宋叶华 牛建平 +2 位作者 李妙端 杨帆 王则托 《海峡药学》 2014年第3期96-98,共3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中之一可能机制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溶血磷脂酸(LPA)是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病变的活性成分,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酶标记物...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和慢性的神经血管疾患,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中之一可能机制为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溶血磷脂酸(LPA)是低密度脂蛋白致血管内皮病变的活性成分,是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酶标记物,可提示血小板开始活化。而内皮素-1作为目前已知最强的长效内源性血管收缩调节因子,二者均可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探讨偏头痛患者LPA与AP的相关性,可为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就LPA、ET-1的基本特性、生物学功能及二者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血浆溶血磷脂酸 内皮素-1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影响的长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瑞强 牛建平 +1 位作者 宋叶华 李妙端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0期28-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长期影响。方法:收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长期影响。方法:收治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口服,其中对照组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组治疗时间24个月,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C、LDL-C、TG均明显下降(P<0.01),HDL-C升高(P<0.01),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TC、LDL-C、TG下降明显(P<0.01),HDL-C明显升高(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双侧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治疗组的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TC、LDL-C、TG的水平,升高HDL-C,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斑块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血脂
下载PDF
极缓慢加量减少卡马西平皮肤不良反应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奕文 李妙端 王则托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00-702,共3页
卡马西平是临床一线抗癫痫药,近年来有关该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如何避免卡马西平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调查了在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部分患者,发现极缓慢加量可能有助于减少卡马西平皮肤不良反应... 卡马西平是临床一线抗癫痫药,近年来有关该药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如何避免卡马西平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是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调查了在我院使用卡马西平的部分患者,发现极缓慢加量可能有助于减少卡马西平皮肤不良反应,现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不良反应 抗癫痫药 使用史 临床医师 皮肤反应 免疫耐受 电话回访 等位基因多态性 斑丘疹 保留时间
下载PDF
周期性癫癎样放电1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奕文 何倪婧 李妙端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8-89,共2页
周期性癫癎样放电(periodic epileptiform discharges,PEDs)临床罕见。而PEDs本身是否为癫癎发作期图形,目前认识尚不一致。我科近期收治1例,其临床及脑电图演变具有一定特征性,现汇报如下。
关键词 周期性癫癎样放电 癫癎发作期 特征性 脑电图 临床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妍妍 彭瑞强 +3 位作者 张悦仪 王则托 李妙端 宋叶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8期52-55,共4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ACI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尤瑞克林组53例和联合用药组50例。入院后患者均实施常规治...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ACI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尤瑞克林组53例和联合用药组50例。入院后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尤瑞克林组予以注射用尤瑞克林,联合用药组则在尤瑞克林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浓溶液,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尤瑞克林组(94.00%vs. 71.70%,χ^(2)=8.873,P=0.003)。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及血清CRP水平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变化幅度大于尤瑞克林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I患者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尤瑞克林可增强疗效,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安全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外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宋叶华 牛建平 +2 位作者 彭瑞强 李妙端 余珍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1期154-15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外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2月-2020年11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MCAO患者10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处于溶栓时间窗外,以入院5 d内... 目的: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外发生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2月-2020年11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MCAO患者10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处于溶栓时间窗外,以入院5 d内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项目评分是否增加>2分且持续24 h以上分为PMD组与非PMD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患者PMD的相关因素。结果:44例(41.5%)急性MCAO患者发生PMD。两组入院时随机血糖、梗死部位、梗死模式、侧支循环通路开放不良、PH2型出血转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放射冠区梗死部位[OR=2.581,95%CI(1.192,5.585),P=0.015]、内分水岭梗死[OR=2.907,95%CI(1.363,6.917),P=0.008]、PH2型出血转化[OR=2.889,95%CI(1.026,8.134),P=0.042]、侧支循环通路开放不良[OR=2.358,95%CI(1.131,4.918),P=0.025]均是影响PM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MCAO患者的放射冠区梗死、内分水岭梗死、发生PH2型出血转化及侧支循环通路开放不良等情况在溶栓时间窗外能明显影响PM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闭塞 溶栓时间窗 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脑动脉血流的影响
8
作者 黄妍妍 彭瑞强 李妙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予以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TCD脑血流速度[主要为左侧大脑中动脉(LM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左侧大脑前动脉(LACA)、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的血流速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χ^(2)=4.574,P=0.032)。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评分、MoC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MCA、RMCA、LACA、RACA的血流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与观察组的2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2,P=0.183)。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加快患者脑动脉血流,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尼莫地平 尼麦角林 治疗结果 脑动脉血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动脉源性栓子与心源性栓子的比较转录组学研究
9
作者 徐娜 王则托 +5 位作者 谢广成 李妙端 汤婷 余珍珍 黄妍妍 陈文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源性栓子与心源性栓子的转录基因差异,以期确定潜在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种类。方法收集12例动脉源性栓子和14例心源性栓子并随机各自分成3组进行总RNA提取,采用高通量转录组学检测动脉源性栓子和心源性栓子的转录组、筛选和... 目的探讨动脉源性栓子与心源性栓子的转录基因差异,以期确定潜在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种类。方法收集12例动脉源性栓子和14例心源性栓子并随机各自分成3组进行总RNA提取,采用高通量转录组学检测动脉源性栓子和心源性栓子的转录组、筛选和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和转录本并进行GO和KEGG途径分析,CPAT和rMATS分别完成新转录本编码能力预测和可变剪切事件检测。结果动脉源性栓子和心源性栓子分别鉴定出11080个和10658个基因、24759个和24166个转录本。两组栓子相比,共鉴定出762个上调的DEGs和共有508个下调DEGs、1661个上调的DETs和1191个下调的DETs。GO分析和KEGG途径分析显示DEGs涉及到不同的信号途径。共鉴定出88570个新转录本、只有5464个新转录本具有编码能力。最后确定了数量不等的A5SS、A3SS、SE、RI、MXE差异可变剪切事件。结论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确定动脉源性栓子和心源性栓子转录组谱和基因表达特征,为筛选两种不同来源栓子的早期潜在诊断性生物标志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源性栓子 心源性栓子 转录组学 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序贯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汤婷 李妙端 +3 位作者 王则托 杨明妮 陆小林 余珍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序贯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介入取...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序贯丁苯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介入取栓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序贯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术后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术后24 h、7 d、出院前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mR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取栓术后序贯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取栓术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妙端 李坤华 +6 位作者 王则托 杨明妮 陆小林 彭瑞强 黄妍妍 余珍珍 徐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24期53-54,61,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在急性脑梗死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因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治疗的4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支架取栓联合替罗非班)33例,对照组(单纯支架取栓)16例。对比两...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脑动脉支架取栓术在急性脑梗死应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3月~2020年5月因急性脑梗死介入取栓治疗的49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支架取栓联合替罗非班)33例,对照组(单纯支架取栓)16例。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mRS评分、NIHSS评分,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死亡率。结果:随访3个月治疗组预后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出血并发症、死亡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单纯支架取栓术,替罗非班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取栓 替罗非班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观察
12
作者 李妙端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5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单药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甲钴胺治疗,联合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回顾性研究2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Sunnybrook评分值为(85.13±0.45)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和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相比单独采用甲钴胺治疗而言,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缓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促进面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