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立云 何文博 +1 位作者 郝颖新 李姝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180例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采用西妥...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效果及对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1年4月180例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采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和替吉奥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生活质量、随访12个月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癌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myc]、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P53]、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myc、EGFR、P53、VEGF、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TEN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上述因子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2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替吉奥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效果确切,有利于降低血管生成因子,改善生活质量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癌基因、抑癌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西妥昔单抗 多西他赛 癌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在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立云 何文博 +1 位作者 郝颖新 李姝墨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评估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心脏毒性事件分为心脏毒性组(n=... 目的 探讨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APR)评估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价值。方法 将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化疗药物治疗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后是否发生心脏毒性事件分为心脏毒性组(n=56)和非心脏毒性组(n=144)。比较2组AAPR水平。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APR对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心脏毒性组血清AAPR水平低于无心脏毒性组(P<0.01)。ROC曲线显示,AAPR诊断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最佳截断值为0.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14%、60.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持续时间、AAPR、肌钙蛋白T、脑钠肽、肌酸激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是影响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患者血清AAPR水平呈降低趋势,低水平的AAPR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术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发生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 蒽环类 心脏毒性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
3
作者 宋文娟 马雪娟 +7 位作者 孙钺 谷颖 叶雨佳 李姝墨 葛菲 刘利萍 赵月 王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65例,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给...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乳腺癌曲妥珠单抗治疗中心脏毒性评估的应用。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65例,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给予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technique,3D-STI),观察不同时间点的心脏指标参数的差异,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E/Em)、二尖瓣环舒张早期移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移动速度(Em/Am)、二尖瓣环收缩期移动速度(Sm)、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二尖瓣舒张早期环移动速度(Em)、二尖瓣舒张晚期环移动速度(Am)、左室扭转(LVtw)、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环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面积应变(GAS)指标。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相关参数和治疗前相比,LAVI、E/Em、Am有所升高,Em/Am和Em有所下降,LAVI和E/Em之间呈正相关性;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LVEF、GLS、GRS、LVtw、GCS、GAS均有所下降(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时应用超声心动图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效果理想,可以早期、准确对心脏毒性情况进行判断,可以为早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改善预后、临床结局方面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心脏毒性 评估
下载PDF
FANCF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马芸 柴文英 +1 位作者 李姝墨 董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0-245,共6页
目的: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并考察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在该细胞株紫衫醇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以药物浓度递增法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成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建立三阴性乳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并考察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在该细胞株紫衫醇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以药物浓度递增法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成为紫杉醇耐药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耐药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生长周期,qRT-PCR检测FA/BRCA通路相关基因FANCF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对MDA-MB-231敏感细胞和紫杉醇耐药细胞中FANCF的表达进行敲减,并在m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敲减效果验证,以CCK8法检测紫杉醇对该两种细胞的IC_(50)。结果:MDA-MB-231细胞紫杉醇诱导3个月后的耐药指数为9.9,该细胞的G0/G1期细胞增多且S期细胞减少,细胞中FANC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FANCF敲低后无论MDA-MB-231还是MDA-MB-231/PTX细胞的凋亡增加,对紫杉醇敏感性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FANCF基因在乳腺癌紫杉醇耐药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紫杉醇 耐药 FA/BRCA相关基因 FANCF基因
下载PDF
顺铂耐药乳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FANCF基因在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芸 李姝墨 +1 位作者 蒋爱梅 董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7-612,共6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中FA/BRCA通路关键基因FANCF的表达和功能,以及与DDP耐药的相关性。方法:DDP浓度递增法诱导建立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通过RNAi技术敲减MDA-M...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中FA/BRCA通路关键基因FANCF的表达和功能,以及与DDP耐药的相关性。方法:DDP浓度递增法诱导建立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通过RNAi技术敲减MDA-MB-231敏感细胞和DDP耐药细胞中FANCF,并在m RNA和蛋白水平进行敲减效果验证。CCK-8法检测DDP耐药细胞株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该细胞中FANCF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MDA-MB-231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FANCF m RNA的表达。结果:MDA-MB-231细胞DDP诱导3个月建立的MDA-MB-231/DDP细胞株耐药指数为13.5,其G0/G1期细胞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MDA-MB-231/DDP细胞中FANCF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FANCF敲低后MDA-MB-231/DDP细胞凋亡增加,细胞对DDP的药物敏感性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FANCF基因通过抗凋亡作用导致MDA-MB-231细胞对DDP的耐药性,FANCF是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顺铂 MDA-MB-231/DDP细胞 耐药 FANCF基因
下载PDF
三阴型、Luminal型、HER2阳性型乳腺癌瘤组织中FA/BRCA通路基因表达对比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芸 段文晶 +2 位作者 李姝墨 董坚 杨莹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9-1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范科尼贫血(FA)/乳腺肿瘤易感基因(BRCA)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标本共93例份,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直接手术的三阴型乳腺癌、Luminal型乳腺癌、HER... 目的观察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中范科尼贫血(FA)/乳腺肿瘤易感基因(BRCA)通路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女性患者乳腺癌组织标本共93例份,均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直接手术的三阴型乳腺癌、Luminal型乳腺癌、HER2阳性型(HER2型)乳腺癌各20例,行新辅助化疗后的三型乳腺癌分别为11、13和9例。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FA/BRCA通路基因FANCA、FANCD2、FANCF、FANCI、BRCA1、BRCA2。结果直接手术的HER2型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FANCD2、FANCI基因表达量均高于三阴型和Luminal型,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FANCA基因表达量高于HER2型和三阴型(P均<0.05)。新辅助化疗后的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除FANCF外其余5个基因表达量均非常低,新辅助化疗后的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FANCA、FANCI基因表达均高于三阴型和HER2型(P均<0.05)。新辅助化疗后的三阴型、HER2型乳腺癌组织中BRCA1、BRCA2、FANCD2、FANCI基因表达量低于同型直接手术者(P均<0.05),新辅助化疗后三个亚型乳腺癌组织中FANCF的表达水平高于直接手术者(P均<0.05)。结论三种亚型乳腺癌组织中FA/BRCA通路基因表达差异较大;FA/BRCA通路基因在HER2型乳腺癌与其他两亚型乳腺癌中作用差异较大;BRCA1、BRCA2、FANCA、FANCI基因高表达可能与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范科尼贫血 乳腺肿瘤易感基因
下载PDF
双侧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7
作者 李姝墨 边莉 蒋爱梅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6期2303-2304,F0003,共3页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独特的间叶性肿瘤,发生于乳腺少见,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均不典型,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经过手术切除均能治愈,少数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因此术后需密切随访。
关键词 乳腺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双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性腺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维炜 蒋爱梅 +2 位作者 王艳梅 李姝墨 马芸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0-131,133,共3页
乳腺癌在我国已经占到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性腺癌是WHO在2003年的新分类中特殊类型乳腺癌/化生性癌的一个亚型,曾叫做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在临床上十分罕见,现报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 乳腺癌在我国已经占到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乳腺伴梭形细胞化生性腺癌是WHO在2003年的新分类中特殊类型乳腺癌/化生性癌的一个亚型,曾叫做梭形细胞癌、肉瘤样癌,在临床上十分罕见,现报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该病1例,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化生性癌 腺癌
下载PDF
V-Y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胸壁缺损14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董苑 李姝墨 +6 位作者 陈亮 葛菲 周厅 冒青 孙哲 陈诚 李飞丽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探讨V-Y背阔肌肌皮瓣在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术后胸壁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21年2月,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4例LAB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后造成的胸壁巨大缺损,用V-Y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修复,胸壁缺... 目的探讨V-Y背阔肌肌皮瓣在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术后胸壁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21年2月,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4例LAB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后造成的胸壁巨大缺损,用V-Y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修复,胸壁缺损的大小为15.0 cm×22.0 cm~22.0 cm×35.0 cm,V-Y背阔肌肌皮瓣的大小为12.0 cm×28.0 cm~18.0 cm×35.0 cm,肌瓣体积12.0 cm×28.0 cm×2.0 cm~18.0 cm×35.0 cm×3.5 cm。术后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结果14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Y"形交点处有1.0~3.0 cm范围皮肤缺血坏死,均无背部血清肿,伤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平均6.3 h。术后随访4~41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无明显臃肿,外形良好,13例患侧上肢功能正常,无上肢淋巴水肿,1例患者术后3年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11例患者术后行放射治疗,皮瓣放疗耐受性好。14例均无胸壁局部复发,5例出现远处转移,3例患者因远处转移死亡。结论用V-Y背阔肌肌皮瓣对LABC术后胸壁缺损进行修复是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阔肌肌皮瓣 乳腺癌 晚期 胸壁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