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3章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伊龙 陈玮琪 +33 位作者 刘欣如 王文志 王永刚 王婷婷 王蓬莲 刘改芬 江滨 许予明 许玉园 许杰 孙冬玲 孙海欣 李子孝 李姝雅 杨沫 杨晓萌 杨营营 周梦圆 郑华光 宗黎霞 单舒乙 赵璟妍 茹小娟 姜勇 秦海强 贾茜 高远 梅延亮 曹勇 盖思齐 焦玉明 谢雪微 潘岳松 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工作委员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98-909,共12页
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管理是减少脑血管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本章节介绍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的推荐意见,包括对不可干预和可干预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以及首次卒中风险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代谢 脂代谢 心房颤动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断裂致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
2
作者 李姝雅 王江友 +2 位作者 张龙岩 双东思 华正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1,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年,再发胸痛9 d”。患者于2018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远段弥漫、迂曲狭窄80%~95%;回旋支近段狭窄90%;右冠脉近段及中段轻度... 1病例患者男性,69岁,主因“冠脉支架置入术后6年,再发胸痛9 d”。患者于2018年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前降支近中远段弥漫、迂曲狭窄80%~95%;回旋支近段狭窄90%;右冠脉近段及中段轻度斑块浸润。介入手术步骤:右侧桡动脉路径,置入6Fr动脉血管鞘。送入6Fr指引导管EBU3.5,操控Runthrough指引导丝至左前降支(LAD)远段,送2.0 mm×20 mm Sprinter Legend预扩球囊至LAD病变处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中心 介入手术 右冠脉 左前降支 冠状动脉支架 预扩张 回旋支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探讨葛根素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张春艳 曹晓璐 +3 位作者 刘嵩 黄瑞松 李姝雅 王江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 目的 基于分子对接和动态模拟,联合整体动物水平研究,揭示葛根素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联合分子动态模拟技术预测葛根素与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的结合潜力;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给予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观察抑制SIRT1表达后葛根素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变化。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TUNEL联合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SIRT1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素和SIRT1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发挥药效;在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大鼠体内给予葛根素处理,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上调SIRT1、溶质载体家族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并下调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表达;一旦抑制SIRT1蛋白表达后,则葛根素的心肌保护作用被抑制。结论 分子对接和分子动态模拟技术能较好地预测葛根素与主要靶点SIRT1的作用潜力,葛根素通过激活SIRT1通路抑制铁死亡从而缓解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态 葛根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 SIRT1
下载PDF
3种评分工具对缺血性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1年死亡风险评估的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姝雅 赵性泉 +4 位作者 刘丽萍 王春雪 刘改芬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8期818-822,共5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预后预测模型在中国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预测效度的评估,寻找能够准确预测预后结局的评分工具,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决策。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选...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临床预后预测模型在中国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预测效度的评估,寻找能够准确预测预后结局的评分工具,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决策。方法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研究中选取连续入组的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点及用药信息等基本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预后结局包括卒中复发及死亡。用χ2检验比较缺血性卒中伴或不伴心房颤动患者基线资料,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C值表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来评价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risk score,IScore),住院前合并症、意识水平、年龄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preadmission comorbidities,level of consciousness,age,and neurologic deficit,PLAN)评分和洛桑卒中量表(acute stroke registry and analysis of Lausanne,ASTRAL)评分对1年死亡风险的预测效度。按照各个评分的分层标准计算各层人群死亡和卒中复发的事件发生率。结果从CNSR数据库中选取12 415例完成1年随访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人群。其中,10 847例(87.37%)患者不伴心房颤动,1568例(12.63%)患者伴心房颤动。总研究人群1年全因死亡的事件发生率为13.4%,伴心房颤动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34.6%,不伴心房颤动患者的1年死亡率为10.3%。随着各评分分数的增高,死亡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IScore对于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测死亡的C值为0.784,PLAN评分为0.769,ASTRAL评分为0.793。结论 IScore、PLAN评分和ASTRAL评分可针对1年死亡风险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初步分层。各评分工具对于中国缺血性卒中伴心房颤动的患者1年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心房颤动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房颤动相关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姝雅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3期252-261,共10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存在,心房颤动发病率及患病率均不完善。心房颤动因并发缺血性卒中而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口服抗凝药是目前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最有...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存在,心房颤动发病率及患病率均不完善。心房颤动因并发缺血性卒中而具有很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口服抗凝药是目前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随着心房颤动发病率的日益增长及缺血性卒中病因研究的逐渐细化,伴心房颤动的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相关研究热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缺血性卒中 风险评估 检出率
下载PDF
微量蛋白尿与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姝雅 刘瑞春 张祥建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微量蛋白尿 脑梗死 尿微量白蛋白 性转化 出血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下载PDF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姝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12期47-47,共1页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的出血性脑梗死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交替应用托拉塞米与20%甘露醇。对照组单用20%甘露醇。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BUN、Cr变... 目的观察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0年4月—2011年4月住院的出血性脑梗死1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交替应用托拉塞米与20%甘露醇。对照组单用20%甘露醇。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BUN、Cr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总体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BUN、Cr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血清BUN、Cr明显升高。结论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和大剂量甘露醇同样能达到快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效果,而小剂量甘露醇与托拉塞米交替应用对肾功能的损害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拉塞米 甘露醇 出血性脑梗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毫米波雷达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楠 汪恩铭 +1 位作者 于欣瑶 李姝雅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9期46-49,共4页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动作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时频图;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动作进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 针对人体动作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人体动作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其时频图;然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动作进行微多普勒特征提取并分类。在数据采集部分,使用毫米波雷达进行数据采集,有效地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时频分析部分,使用窗函数优化的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提高了时频聚集性。实验结果表明,该人体动作识别系统对不同人体动作的识别率可达到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动作识别 毫米波雷达 同步压缩 短时傅里叶变换 数据采集 特征提取 时频分析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姝雅 王伊龙 +2 位作者 王春雪 刘改芬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12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Notch 1及NF-κB表达的影响及脑含水量和梗死体积的变化,探讨其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 目的:通过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Notch 1及NF-κB表达的影响及脑含水量和梗死体积的变化,探讨其对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93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溶剂对照组(vehicle-control),姜黄素组(CUR)。MCAO术后立即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80 mg/kg),溶剂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给予同体积含0.5 mol/L NaOH的0.01 PBS。根据不同时间点每组分为对照、3 h、6 h、12 h、24 h、48 h、72 h共7个亚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2~4分者纳入实验组。归组后将动物断头处死,留取病变侧脑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观察Notch 1及NF-κB的表达。各组仅取48 h一个时间点进行脑含水量测定及2%的2,3,5-三苯基四唑氮红(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测梗死体积。结果 CUR组降低Notch 1和NF-κB的表达,这种抑制效果至少持续至MCAO后72 h(P<0.05)。与vehicle-control组相比,CUR组在MCAO后48 h时即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减少脑含水量[(80.42±9.00)% vs(83.71±7.00)%(P<0.05)]及梗死体积[(40.08±3.66)% vs(28.94±6.20)%(P<0.05)]。结论姜黄素干预后,MCAO模型病变脑组织含水量降低,梗死体积减小,Notch 1和NF-κB表达水平同步下调,推测姜黄素有脑保护作用,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otch 1和NF-κB的表达对缺血性脑组织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姜黄素 炎症反应 NOTCH 1 NF-κB
下载PDF
美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预防指南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杜万良 栾璟煜 +36 位作者 王春育 陈盼 李姝雅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周娟 李晓蕾 郑博文 杨晓萌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邰宏飞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冷昕祎 黄上萌 刘萍 邱彩霞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李理 张蓉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1期53-86,共34页
本指南用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有关预防缺血性卒中全面和及时的循证医学建议。循证医学建议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对心源性栓塞的抗血栓治... 本指南用于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幸存者,为他们提供有关预防缺血性卒中全面和及时的循证医学建议。循证医学建议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对心源性栓塞的抗血栓治疗、对非心源性卒中的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还有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一步预防卒中复发的建议:包括动脉夹层、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尤其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的卒中)、脑出血后抗凝血剂的应用以及在其他高危人群中指南执行的特殊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卒中 卒中预防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管理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伊龙 韩尚容 +26 位作者 曹勇 高远 管玲 贾茜 江滨 焦玉明 刘伟 姜勇 李姝雅 李亚鹏 李子孝 秦海强 茹小娟 孙冬玲 孙海欣 王蓬莲 王婷婷 谢雪微 许予明 许玉园 杨晓萌 杨营营 郑华光 周梦圆 宗黎霞 王文志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700-708,共9页
中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2.7亿,糖尿病患者1.1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而且这些卒中高风险人群的数量还在继续攀升。大量研究证明,减少脑血管病危害最有效的方法是重视一级预防,即针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管理。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代谢 脂代谢 心房颤动 动脉狭窄
下载PDF
爆炸荷载下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志刚 李姝雅 瘳红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为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抗爆能力,用混凝土HJC动力本构模型,建立了混凝土板、炸药及考虑空气介质影响的流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未粘贴碳纤维布以及用碳纤维布加固下的混凝土板... 为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板的抗爆能力,用混凝土HJC动力本构模型,建立了混凝土板、炸药及考虑空气介质影响的流固耦合有限元计算模型。用动力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未粘贴碳纤维布以及用碳纤维布加固下的混凝土板的跨中位移及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板用碳纤维布粘贴加固后抗爆炸冲击能力明显提高,且碳纤维布粘贴在一定层数以内时,其抗爆炸冲击能力与加固层数成正比,继续增加层数时抗爆能力提高不明显,甚至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混凝土 碳纤维布加固 HJC模型 有限元 抗爆能力
下载PDF
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玄辉 李姝雅 +2 位作者 秦海强 王春育 吴海琴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本指南代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协会及心血管护理协会的观点,旨在提供全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诊断、止血方法、血压管理、住院患者护理、并发症预防、手术治疗、预后评估、康复、防止复发以及出院... 本指南代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协会及心血管护理协会的观点,旨在提供全面的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诊断、止血方法、血压管理、住院患者护理、并发症预防、手术治疗、预后评估、康复、防止复发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该指南适用于神经科医师培训,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代表大会审阅了该指南并肯定了该指南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颅内压 脑出血 治疗 诊断 脑积水 手术
下载PDF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杜万良 张心邈 +2 位作者 李姝雅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8期656-661,共6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就诊的DWI阴性的疑似急...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溶栓绿色通道就诊的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影像数据,进行病因学分类。结果连续收集134例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44例,中位数年龄57岁(四分位数间距50~70),从发病到完成DWI检查的中位数时间266.5 min(四分位数间距205.3~362.5)。中位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四分位数间距1~3)。33例患者住院进一步诊治。有27例(81.8%)被诊断为缺血性卒中,另有6例(18.2%)诊断为其他疾病。27例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中,9例(33.3%)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5例(18.5%)症状加重后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未加重但复查出现缺血灶,1例(3.7%)症状加重后复查DWI仍无缺血灶但有可以解释症状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大血管闭塞/狭窄或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低灌注区,6例(22.2%)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有低灌注区,5例(18.5%)DWI阴性且未见大血管异常。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27例患者,根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病因分型法(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的分型标准,15例(55.6%)为大动脉粥样硬化,11例(40.7%)为小动脉闭塞,1例(3.7%)病因不明。住院患者中,除1例(3.0%)患者出院时明显残疾外,其余32例(97.0%)患者出院时结局良好。101例患者在急诊治疗后出院。其中80例(79.2%)DWI阴性且未见其他异常,5例(5.0%)经重新读片后发现缺血灶,14例(13.9%)虽DWI阴性但MRA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大血管闭塞/狭窄或PWI低灌注区修正诊断为缺血性卒中,2例(2.0%)诊断为其他疾病。结论 DWI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多数为小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狭窄和小动脉闭塞是主要病因。在急诊溶栓绿色通道中,溶栓医生初步判断为DWI阴性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读片遗漏、显影延迟的可能和病情加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缺血性卒中 大动脉粥样硬化 小动脉闭塞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方法学进展与质量管理规范教学新模式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华光 王伊龙 +3 位作者 李姝雅 赵性泉 王春雪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完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南及改进传统GCP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形成GCP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针对KPI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在药物临... 目的探讨完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指南及改进传统GCP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形成GCP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针对KPI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在药物临床试验监察过程中,对KPI的遵循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研究实用临床试验(pragmatic clinical trials,PCT)规律,形成新方法的GCP要求,并和国际指南相比较。结果应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得到的GCP指南的KPI,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GCP指南的掌握和遵循。针对KPI指标的持续质量改进项目,有利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提高。结论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立和持续质量改进等GCP教学新模式,可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质量管理规范 绩效指标 质量改进 教学
下载PDF
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临床研究协调员管理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佳庆 孙浩 +5 位作者 赵敏 王维聪 徐春敏 樊松 赵伟伟 李姝雅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总结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临床试验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管理的策略。方法:分别从机构CRC管理制度的修订及更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培训管理及人文关怀等角度阐述机构管理的方式。结果:疫情防控新常态... 目的:总结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临床试验机构(以下简称"机构")对临床研究协调员(CRC)管理的策略。方法:分别从机构CRC管理制度的修订及更新、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培训管理及人文关怀等角度阐述机构管理的方式。结果:疫情防控新常态下,临床试验项目有序进行,实现对CRC动态化管理。结论:针对在疫情防控期CRC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加以解决,为有效科学进行CRC人员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临床研究协调员 临床试验 监管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楚涵 段婉莹 +1 位作者 李姝雅 刘丽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血压变异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北京天坛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为原发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SAH患者纳入...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血压变异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北京天坛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为原发性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SAH患者纳入此研究。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Hunt-Huss分级、Fisher分级、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盟(World Federation of Neurosurgical Societies,WFNS)分级、血压变异性等进行单因素的分析。根据随访患者发病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作为临床预后评价的指标,1~3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为预后不良组。结果 123例患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预后不良17例,预后良好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P=0.007)、入院GCS评分(P=0.001)、WFNS分级(P=0.001)、血压变异系数(P=0.001),与预后不良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血压变异系数与3个月后预后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压变异系数、入院GCS评分和WFNS分级与3个月后预后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是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保持血压相对平稳是改善aSAH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压变异性 预后
下载PDF
精准医疗与脑血管病:教学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华光 王伊龙 +6 位作者 李姝雅 张宁 董可辉 刘丽萍 王春雪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7期604-606,共3页
目的阐述精准医疗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模式和意义。方法在临床实践、研究和教学中,通过观察与访谈,了解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对精准医疗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精准医疗的理念和进展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生在脑血管... 目的阐述精准医疗在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模式和意义。方法在临床实践、研究和教学中,通过观察与访谈,了解脑血管病专业研究生对精准医疗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精准医疗的理念和进展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生在脑血管病精准医疗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方面尚需提高。临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是精准医疗的学科基础,临床医学与这些基础医学的结合教学有利于研究生精准医学概念的建立。结论精准医疗的教学中应努力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多个交叉学科的复合知识结构,应采用项目导向的方法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脑血管病 研究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二部分)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万良 孙海欣 +48 位作者 贾茜 李姝雅 陈盼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吴建维 荆京 邰宏飞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白莹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黄上萌 刘萍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周娟 王燕 郑博文 李楠 闫兆芬 赵媛 王力群 高俊华 秦学敏 周世梅 乔晓红 郁军超 刘卓 田地 李理 张蓉 赵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9期727-755,共29页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 2.1高血压高血压既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是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和卒中之间存在强烈的、连续的、分级别的、一致的和独立的相关性,而且是有预测意义以及病因学意义的。即使是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血压越高,卒中风险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下载PDF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卒中一级预防指南(第一部分) 被引量:2
20
作者 杜万良 孙海欣 +48 位作者 贾茜 李姝雅 陈盼 张倩 袁怀武 朱先进 吴建维 荆京 邰宏飞 冯皓 徐莹鑫 石玉芝 魏玉桢 韩利坤 孙莉 孙娆 段婉莹 王琳 李朝霞 马佳 白莹 赵萍 石庆丽 谭颖 张瑞云 黄上萌 刘萍 杨华俊 孙小英 王玮婧 佟梦琦 黄曦妍 周娟 王燕 郑博文 李楠 闫兆芬 赵媛 王力群 高俊华 秦学敏 周世梅 乔晓红 郁军超 刘卓 田地 李理 张蓉 赵霞 《中国卒中杂志》 2011年第8期659-664,共6页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 本指南对预测一个人发生首发卒中的风险的方案进行了评估。首发卒中的危险因素或者危险标识根据是否能被干预分类(不可干预的、可干预的和潜在可干预的),或者根据证据强度分类(证据充分和证据不充分)。不可干预的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和遗传易感性。证据充分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暴露于吸烟环境、糖尿病、心房颤动和某些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绝经后激素治疗、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和身体脂肪分布。证据不充分或者潜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代谢综合征、酗酒、滥用药物、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紊乱、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a)、高凝状态、炎症和感染。本指南还对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首次卒中的数据进行了回顾,针对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减少卒中风险可采取的策略。本指南综述了各种已经明确和近期明确的危险因素的证据,对2006年的指南进行了完整的修订。新版指南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2006年指南着重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由于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重叠,本指南新加了出血性卒中的预防,并将重点放在以患者为本的个体化卒中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卒中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