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钙离子(Ca^(2+))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输血治疗的104例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量1000~2000 m L的50例大出血患者为输血组,输血量≥2000 m L的54例大出...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钙离子(Ca^(2+))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输血治疗的104例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量1000~2000 m L的50例大出血患者为输血组,输血量≥2000 m L的54例大出血患者为大量输血组,另选54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输血1 h后,分别检测各组的PLT和Ca^(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在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中PLT和Ca^(2+)均无相关性(r=0.058,P=0.512;r=0.061,P=0.38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LT、Ca^(2+)浓度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独立相关。(OR=0.134,P=0.019;OR=0.140,P=0.008)。与输血组相比,大量输血组的低血小板血症和低血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6.563,P=0.000;字2=35.884,P=0.000)。结论:PLT和Ca^(2+)浓度可作为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风险评估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一致性,为安全输血提供最佳的HCV抗体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治而有可能需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待检标本,用胶体金法HCV抗体...目的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一致性,为安全输血提供最佳的HCV抗体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治而有可能需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待检标本,用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将可疑结果和阳性结果标本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和化学发学测定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CLIA)分别进行复检。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可疑和阳性结果、可疑结果、阳性结果进行Kappa分析一致性程度,并用U检验对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全部标本共448例可疑阳性和阳性结果,其中112例为可疑结果,336例为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检测448例初检为可疑和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54例(12%)、18例(4%)、376例(8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42例(9.4%)、11例(2.5%)、395例(88.1%);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初检为可疑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1例(9.8%)、30例(26.8%)、71例(63.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3例(11.6%)、21例(18.7%)、78例(69.7%);用ELISA方法检测336例初检为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2例(3.6%)、28例(8.3%)、296例(88.1%),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1例(3.3%)、19例(5.6%)、306例(91.1%)。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可疑标本、阳性标本的Kappa系数分别为Kappa=0.730(u=16.22,P<0.01)、Kappa=0.497(u=6.81,P<0.05)、Kappa=0.705(u=11.56,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对可疑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中等,对可疑阳性结果应用更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验证。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72 h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63例)和咪达唑仑组(61例...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72 h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63例)和咪达唑仑组(61例)进行镇静治疗。两组均持续静脉泵注芬太尼0.7~1.5 mg·kg^(-1)·h^(-1)镇静治疗,每隔1 h根据白天及夜间RASS评分调整镇静药物剂量,维持恰当的目标镇静深度;按照ICU程序化镇静流程,镇静目标为白天RASS评分0^-1分,夜间RASS评分-1^-3分。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4μg/mL)于初始20 min缓慢静脉泵注0.5~1.0μg/kg负荷量,继而以0.2~0.7μg·kg^(-1)·h^(-1)静脉泵注维持,直至获得满意的镇静目标;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1 mg/mL)2~3 mg负荷量,继而以0.05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直至获得满意的镇静目标。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谵妄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均能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达到镇静目标,并且镇静效果相似。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119.37±47.76 h vs 142.66±43.77 h,t=-2.829,P=0.005),可缩短ICU住院时间(145.08±57.92 h vs 172.00±53.69 h,t=-2.682,P=0.008),并且降低谵妄发生率(9.52%vs 32.79%,χ~2=10.12,P=0.0015),但显著增加心动过缓发生率(22.22%vs4.92%,χ~2=7.844,P=0.0051)和低血压发生率(22.22%vs 8.20%,χ~2=4.699,P=0.0302)。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危重患者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清钙离子(Ca^(2+))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输血治疗的104例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输血量1000~2000 m L的50例大出血患者为输血组,输血量≥2000 m L的54例大出血患者为大量输血组,另选54例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两组输血1 h后,分别检测各组的PLT和Ca^(2+)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PLT和Ca^(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在输血组和大量输血组中PLT和Ca^(2+)均无相关性(r=0.058,P=0.512;r=0.061,P=0.384)。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LT、Ca^(2+)浓度与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独立相关。(OR=0.134,P=0.019;OR=0.140,P=0.008)。与输血组相比,大量输血组的低血小板血症和低血钙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36.563,P=0.000;字2=35.884,P=0.000)。结论:PLT和Ca^(2+)浓度可作为大量输血后患者出现凝血功能紊乱的风险评估指标。
文摘目的用Kappa检验分析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抗体的一致性,为安全输血提供最佳的HCV抗体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治而有可能需输血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待检标本,用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将可疑结果和阳性结果标本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HCV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和化学发学测定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CLIA)分别进行复检。用SPSS17.0软件分别对可疑和阳性结果、可疑结果、阳性结果进行Kappa分析一致性程度,并用U检验对Kappa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胶体金法HCV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全部标本共448例可疑阳性和阳性结果,其中112例为可疑结果,336例为阳性结果;用ELISA方法检测448例初检为可疑和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54例(12%)、18例(4%)、376例(8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42例(9.4%)、11例(2.5%)、395例(88.1%);用ELISA方法检测112例初检为可疑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1例(9.8%)、30例(26.8%)、71例(63.4%),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3例(11.6%)、21例(18.7%)、78例(69.7%);用ELISA方法检测336例初检为阳性结果,结果为阴性、可疑和阳性的例数分别是12例(3.6%)、28例(8.3%)、296例(88.1%),用CLIA方法检测结果分别为11例(3.3%)、19例(5.6%)、306例(91.1%)。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可疑标本、阳性标本的Kappa系数分别为Kappa=0.730(u=16.22,P<0.01)、Kappa=0.497(u=6.81,P<0.05)、Kappa=0.705(u=11.56,P<0.01)。结论两种方法对可疑和阳性标本、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对可疑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中等,对可疑阳性结果应用更为敏感和特异的试验验证。
文摘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2013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4例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72 h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63例)和咪达唑仑组(61例)进行镇静治疗。两组均持续静脉泵注芬太尼0.7~1.5 mg·kg^(-1)·h^(-1)镇静治疗,每隔1 h根据白天及夜间RASS评分调整镇静药物剂量,维持恰当的目标镇静深度;按照ICU程序化镇静流程,镇静目标为白天RASS评分0^-1分,夜间RASS评分-1^-3分。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4μg/mL)于初始20 min缓慢静脉泵注0.5~1.0μg/kg负荷量,继而以0.2~0.7μg·kg^(-1)·h^(-1)静脉泵注维持,直至获得满意的镇静目标;咪达唑仑组予咪达唑仑(1 mg/mL)2~3 mg负荷量,继而以0.05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直至获得满意的镇静目标。记录患者用药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谵妄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均能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达到镇静目标,并且镇静效果相似。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119.37±47.76 h vs 142.66±43.77 h,t=-2.829,P=0.005),可缩短ICU住院时间(145.08±57.92 h vs 172.00±53.69 h,t=-2.682,P=0.008),并且降低谵妄发生率(9.52%vs 32.79%,χ~2=10.12,P=0.0015),但显著增加心动过缓发生率(22.22%vs4.92%,χ~2=7.844,P=0.0051)和低血压发生率(22.22%vs 8.20%,χ~2=4.699,P=0.0302)。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危重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