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学更美术作品
1
作者 李学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影视艺术发展中的价值意蕴——评《立象尽意与影像表意:中国传统美学在影视艺术中的理论再生》
2
作者 李学更 李雅婷 《传媒》 2024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新媒体、传统美学和影视之间存在着对话和融合的明显尝试。一方面,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美学精神和艺术风格成为影视创作的内核和魅力;另一方面,影视创作创造性地运用影视语言演绎和展现了传统美学的韵味...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新媒体、传统美学和影视之间存在着对话和融合的明显尝试。一方面,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美学精神和艺术风格成为影视创作的内核和魅力;另一方面,影视创作创造性地运用影视语言演绎和展现了传统美学的韵味。同时,借助现代数字技术所开创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方式,传统美学与影视得以不断演进和发展。结合融媒体语境,在两者对话与融合的视域下,肖帅在《立象尽意与影像表意:中国传统美学在影视艺术中的理论再生》一书中把握住了传统美学的回归与加强。其既立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思维,不断地在传统美学的精神浸润中汲取养分;又抓住后现代语境下传统美学对影视学的积极构建作用,实现传统美学的影像转化。在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和影像语言深层融合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媒介产品甚至是媒介文化的崇和共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媒介产品 中国传统美学 媒介文化 现代数字技术 影视艺术 影视创作 立象尽意
下载PDF
郭熙山水画理论观略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学更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155-,共1页
郭熙山水画理论思想,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山水画理论思想的里程碑,皆因其营造的对山水画理论实践的高度理性抽象的理论思维范式,由此而籍造的其山水画理论思想,成为中国绘画理论中最为璀璨的理论明珠。
关键词 林泉 意外妙 非无如无
下载PDF
论汤垕山水画美学思想
4
作者 李学更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A04期187-188,共2页
汤垕的山水画美学思想秉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思想中自娱与娱心的观点并别有发展,于身心感悟的同时,凝聚心态,获得意境上的满足。
关键词 汤垕 山水画 美学思想 造化 自娱
下载PDF
论大李杜之山水画美学观
5
作者 李学更 《神州》 2014年第2期248-250,252,共4页
李白杜甫的山水画绘画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真心冥、宛相似与融心神、元气淋漓,此四个命题,几乎囊括了唐代山水画美学的文人认识的美学要点的核心,并且,李杜的山水画美学思想,对唐及以后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代是... 李白杜甫的山水画绘画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为真心冥、宛相似与融心神、元气淋漓,此四个命题,几乎囊括了唐代山水画美学的文人认识的美学要点的核心,并且,李杜的山水画美学思想,对唐及以后的山水画创作实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我国山水画实践与山水画美学结合的关键时期,是研究绘画美学必须专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心冥 宛相似 融心神 元气淋漓
下载PDF
“画以养性”·“离象取神,妙在规矩之外”——范玑山水画美学思想探究
6
作者 李学更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第S3期642-642,共1页
阐述了范玑山水画美学思想中的"画以养性"与"离象取神"之观点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梳理了山水画美学中的形神之"妙"与技巧的规矩产生的山水画美学意义,并结合当代美学,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指出... 阐述了范玑山水画美学思想中的"画以养性"与"离象取神"之观点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梳理了山水画美学中的形神之"妙"与技巧的规矩产生的山水画美学意义,并结合当代美学,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同时,指出了对当代画家的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性 规矩
下载PDF
基于民族文化学的普米族“藏巴郎”崇拜的阐释
7
作者 李学更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6期130-131,共2页
虔诚的情感是普米族"藏巴郎"崇拜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审美境界上借这种崇拜体现"大美",且具有形状、艺术形象和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普米族"藏巴郎"崇拜的虔诚,是特定的民族思维所造就的民族审美认同,... 虔诚的情感是普米族"藏巴郎"崇拜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审美境界上借这种崇拜体现"大美",且具有形状、艺术形象和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普米族"藏巴郎"崇拜的虔诚,是特定的民族思维所造就的民族审美认同,借类实践以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族 虔诚 藏巴郎
下载PDF
论张大千先生的“大匠”精神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学更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11期166-167,共2页
张大千先生所论的"大匠",不是一般的工匠,而是有至精技巧与精密思索,并具有深厚的学识涵养的"大匠"。本文通过对张大千先生所提的"大匠"精神的解读,借助古文献分析,最终推出一个结论:当今时代需要"... 张大千先生所论的"大匠",不是一般的工匠,而是有至精技巧与精密思索,并具有深厚的学识涵养的"大匠"。本文通过对张大千先生所提的"大匠"精神的解读,借助古文献分析,最终推出一个结论:当今时代需要"大匠",需要"大匠"精神。唯有培养"大匠"到"至精",才会有更多杰出的艺术家出现,才能更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2025"制造的宏伟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学 时代性 共融
下载PDF
两种美学的对抗与融合——以电影《黑骏马》为例
9
作者 李学更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第9期137-138,共2页
电影《黑骏马》,是两种美学——农耕美学与草原美学反映的人性美的冲突,是自认文明的美学对另一种美学的抵触与融合。而两种美学的焦点,均聚集在对人性美的思索上,因而呈现了对美的不同认识。美需要追寻,人性的美,却发自内心。文章基于... 电影《黑骏马》,是两种美学——农耕美学与草原美学反映的人性美的冲突,是自认文明的美学对另一种美学的抵触与融合。而两种美学的焦点,均聚集在对人性美的思索上,因而呈现了对美的不同认识。美需要追寻,人性的美,却发自内心。文章基于电影的视觉美感的阐释,解读了草原人性美学的本质并予以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美学 农耕美学 对抗 融合
下载PDF
张大千论戏剧包装的艺术精神 ——京剧脸谱的'大'、'亮'、'美'
10
作者 李学更 《包装世界》 2019年第1期11-11,共1页
戏剧的包装,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具体表现就是戏剧本身形式的艺术美,另有脸谱.本文通过张大千先生所论述的戏剧包装的'大''亮''美'的艺术精神,对比了戏剧包装的艺术精神与绘画'艺道'的相通本质,并最终... 戏剧的包装,主要体现在外在形式,具体表现就是戏剧本身形式的艺术美,另有脸谱.本文通过张大千先生所论述的戏剧包装的'大''亮''美'的艺术精神,对比了戏剧包装的艺术精神与绘画'艺道'的相通本质,并最终得出结论:戏剧包装艺术精神的'大''亮''美'是'艺道'的最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包装 艺道' 画道'
下载PDF
浅谈担当和尚《仿大米图》之禅意
11
作者 黄云周 李学更 《时代人物》 2021年第26期0066-0067,共2页
本文以担当和尚《仿大米图》为分析基础,从禅意的渊源考略,追溯“禅”产生的渊源。佛家文化与本土儒家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禅”,分析王维、王阳明对禅意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从侧面剖析担当和尚绘画构图、技法、色墨和意境中表现的禅意,禅... 本文以担当和尚《仿大米图》为分析基础,从禅意的渊源考略,追溯“禅”产生的渊源。佛家文化与本土儒家文化融合后产生的“禅”,分析王维、王阳明对禅意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从侧面剖析担当和尚绘画构图、技法、色墨和意境中表现的禅意,禅意与绘画相互结合的意境之美,并对禅意与绘画意境相互映衬做分析。以担当和尚绘画艺术创作思想,来启示当代绘画创作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当和尚 禅意 以禅入画
下载PDF
析方薰山水画美学思想
12
作者 李学更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108,共2页
本文阐述了方薰山水画美学思想中的"意造境生"观与"画意非学"观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从根本上试图改变大众对清代画论中仅重技法而不求理论的深析之误读,并结合当代美学,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意造境生 画意非学 “自然”之性
原文传递
情感的外现——论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线条的情感实质
13
作者 李学更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3-224,共2页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线条,不只是技法问题,它的形而上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一种幽深、古雅的情感。本文作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现代美学的某些原理,重在解析当时背景下人物画线条的实质,力图阐释出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其实是多元化的情感外...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线条,不只是技法问题,它的形而上的价值在于体现了一种幽深、古雅的情感。本文作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结合现代美学的某些原理,重在解析当时背景下人物画线条的实质,力图阐释出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其实是多元化的情感外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外现 幽深 古雅
原文传递
亲和的意义——从社会艺术学角度看普米族的民族美学思想
14
作者 李学更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50-151,共2页
普米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美学思想,即"亲和观"。这个观点,与"自然观"、"素朴观"是呼应的。"亲和观"这个民族美学思想核心的形成,与自然崇拜、素朴观、民族审美心理、风俗等有着天然的不可分... 普米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美学思想,即"亲和观"。这个观点,与"自然观"、"素朴观"是呼应的。"亲和观"这个民族美学思想核心的形成,与自然崇拜、素朴观、民族审美心理、风俗等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族 美学思想 亲和观
原文传递
论苏轼“性与画会”“神与物交”的山水画理论观
15
作者 李学更 《品牌》 2014年第1期72-72,共1页
苏轼山水画理论观,是其敏锐的艺术鉴赏力与深厚艺术气质的表现,推动了山水画理论的多样化与个性主张,并快速的引领着文人画向写意画积极发展。
关键词
原文传递
边疆速写
16
作者 李学更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