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男性不育的药物治疗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新宇(综述) 李宏军(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39-942,共4页
无明显病因的男性不育,称之为特发性男性不育。自从1992年发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育以来,对难治性男性不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每一男性不育个体选择治疗时,传统治疗方法应受到重视,药物作为传统方法还将是重要的... 无明显病因的男性不育,称之为特发性男性不育。自从1992年发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不育以来,对难治性男性不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对每一男性不育个体选择治疗时,传统治疗方法应受到重视,药物作为传统方法还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就目前对男性不育的基本认识、药物治疗的特点、临床常用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男性不育 药物 综合治疗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实验室诊断特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成泉 熊健(综述) 李宏军(审校)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60-665,共6页
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实验诊断目前还没有广为接受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尿液、血液/血清中存在许多相关生物标志物,其中EPS中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CCL-2/MCP... 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实验诊断目前还没有广为接受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前列腺按摩液(EPS)/精液、尿液、血液/血清中存在许多相关生物标志物,其中EPS中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CCL-2/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CCL-3/MIP-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神经生长因子(NGF)、共刺激分子B7-H3,尿液中的前列腺外泄蛋白(PSEP),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等具有一定的临床和研究价值,并可望成为CP/CPPS实验室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本文对其进行系统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实验诊断 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按摩液
下载PDF
HIV感染者MR脑结构的改变及其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3
作者 许凡(综述) 李宏军(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2-865,共4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入侵人体后,多以巨噬细胞为媒介入侵机体免疫系统^([1]),最早可在淋巴结中检测到病毒^([2]),随后5天内出现在血浆中,在第8天后即可在脑脊液中检测到HIV存在^([3])。这表明在感染早期...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入侵人体后,多以巨噬细胞为媒介入侵机体免疫系统^([1]),最早可在淋巴结中检测到病毒^([2]),随后5天内出现在血浆中,在第8天后即可在脑脊液中检测到HIV存在^([3])。这表明在感染早期阶段,HIV即可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大脑微结构,并且多数患者MR脑结构像均已证实患者急性期存在脑皮层灰质的改变^([4~6]),甚至提出在感染病毒100天内就会有脑实质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血脑屏障 感染早期 HIV感染者 机体免疫系统 脑皮层 脑结构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的十大临床特点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彬(综述) 李宏军(审校)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a deferens,CBAVD)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2%,占无精子症的15%~20%,是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利用现代生育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患者生育问题的疾病。国...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ongenital bilateral absence of the vasa deferens,CBAVD)约占男性不育症的1%~2%,占无精子症的15%~20%,是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利用现代生育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患者生育问题的疾病。国内的调查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 临床特点 梗阻性无精子症 生育技术 男性不育症 国外文献
原文传递
芳香化酶抑制剂及其在男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海(综述) 李宏军(审校)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63-66,共4页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aromatase),即CYP19A,属于细胞色素P450酶类,是体内负责雌激素生物转化的限速酶,广泛分布于卵巢、睾丸、脂肪组织、乳腺、肝脏和脑,主要作用为催化睾酮和雄烯二醇分别转化为雌二醇(E2)和雌酮,并可以... 一、芳香化酶抑制剂 芳香化酶(aromatase),即CYP19A,属于细胞色素P450酶类,是体内负责雌激素生物转化的限速酶,广泛分布于卵巢、睾丸、脂肪组织、乳腺、肝脏和脑,主要作用为催化睾酮和雄烯二醇分别转化为雌二醇(E2)和雌酮,并可以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来调节雌激素在体内的合成。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报道了第一批具有芳香化酶抑制作用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酶 芳香酶抑制剂 雌激素类 雄激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