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疗法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作用
1
作者 Norberto Andaluz +5 位作者 Mario Zuccarello 葛静(译 马丽(译 曲东锋(译 李宏建(译) 《中华脑血管病论坛》 2005年第5期481-502,共22页
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最常见的颈动脉狭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这种损害的发病机制包括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纤维蛋白,血小板和凝血酶。根据研究人群的不同,颈动脉窄占脑梗死病例... 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卒中的一种重要病因。最常见的颈动脉狭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这种损害的发病机制包括内皮损伤,炎症,脂质沉积,斑块形成、纤维蛋白,血小板和凝血酶。根据研究人群的不同,颈动脉窄占脑梗死病例的10%-20%。尽管经过选择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够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成功的治疗并且其他实验性疗法已经展现出希望,但预防始终是降低缺血性卒中影响的最佳途径。高危或易卒中患者能够被识别并以其为目标进行特异性干预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明确的治疗靶点和座中预防的支柱,有2种主要策略可以用于干预动脉狭窄的治疗。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纠正危险因素和药物治疗来稳定或阻止预动脉斑块进展。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和高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和卒中紧密相关,控制这些因素可能会降低斑块形成和进展的危险。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消除或减轻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重度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主要措施,但不属于本文的范围。 在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中,抗凝药即使有作用。业已证实,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减少危险因素能够导致颈动脉狭窄减少,颈动脉狭窄的内科治疗应该以减少危险因素,患者教育和应用抗血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药物疗法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 主要措施 生活方式 脑缺血 短暂性
原文传递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有效卒中预防
2
作者 Peter M Rothwell 马丽(译 +2 位作者 葛静(译 曲东锋(译 李宏建(译) 《中华脑血管病论坛》 2005年第5期529-541,共13页
近期出现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有效的内科治疗,有些患者需要手术切除颈动脉斑块。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内膜切除术可降低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总体卒中风险,中度狭窄患者也可获得一定的益处。然而,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并不一定是... 近期出现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需要有效的内科治疗,有些患者需要手术切除颈动脉斑块。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内膜切除术可降低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总体卒中风险,中度狭窄患者也可获得一定的益处。然而,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更严格地筛选患者能够改善内膜切除术的有效性。为此,我们首先要利用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资料来准确地确定手术对于不同程度狭窄的总体效果,鉴别能够从手术中获益较多的患者亚组,并应用风险模型来确定不进行手术时卒中风险极高的个体。这样一种方法也有助干在不可能行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确定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卒中 预防 内科治疗 内膜切除术 血管成形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