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岩石材料表面剥落特征及形成机制差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宏松 刘成禹 张晓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825-2831,共7页
针对两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材料——灰色中粒黏土质长石砂岩和微晶白云石大理岩,通过表面回弹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表面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剥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岩石表面力学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针对两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材料——灰色中粒黏土质长石砂岩和微晶白云石大理岩,通过表面回弹测试、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表面常见的一种破坏现象——剥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岩石表面力学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剥落对岩石材料表面力学性能影响极大,不同岩性岩石材料和不同剥落形式表面力学性能的改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中黏土质砂岩表面片状和鳞片状剥落、微晶白云石大理岩表面鳞片状剥落比微晶白云石大理岩表面粒状剥落对表面力学性能的影响更大,这主要是由不同岩性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点上的差异性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表面剥落 形成机制 差异性
下载PDF
基于声音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宏松 苏健民 +1 位作者 黄英来 于慧伶 《信息技术》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主要介绍了利用MATLAB语言对声音文件的采集、调入和一些基本处理方法,对预处理过程及特征参数的选取做了详细的说明,并着重介绍了线性预测系数(LPC)及其倒谱系数(LPCC)和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且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语音识别 特征提取 信号采集 LPCC MFCC
下载PDF
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搬迁新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宏松 李秀清 张晓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8,共7页
大昌古镇始建于西晋太康年初,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建于明代。镇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东、西、南三条街道,沿街多为具川东地区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古镇又是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 大昌古镇始建于西晋太康年初,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建于明代。镇内目前保存完好的东、西、南三条街道,沿街多为具川东地区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是重庆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同时古镇又是三峡工程库区重庆段保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了更好地再现三峡库区古老的历史文化风貌,国家文物局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将其确定为“整体搬迁”项目。因此,对于大昌古镇搬迁新址的选择就成为本次保护工程的首要问题。对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的五处搬迁新址,在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的基础上,综合环境、人文及地质等因素,建立了综合评估体系,并尝试性地对拟选的几处新址进行了客观的定性和半定量评价,为建设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评估体系综合考虑了城市建设的适宜程度、工程建设投资的合理性、文物环境风貌的再生性及资源开发效益的合理性四方面影响单元,和与之密切相关的量化影响因子,建立了分层定量取值标准,采用加权平均原则,在单元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综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巫山县 搬迁 适宜性评价 建设部门 工程建设投资 项目 元评价 国家文物局 综合评估体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在大鼠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松 龙潭 +3 位作者 吴惠琴 杜蕊 陆慧琴 赵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视神经挫伤大鼠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大鼠右眼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视神经挫伤大鼠损伤修复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生理盐水组及空白对照组,前两组大鼠右眼建立视神经损伤模型后分别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 d、1周、2周、4周、6周,各组均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观察P波振幅和潜伏期的变化,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显示,造模后4周、6周,药物组P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波振幅趋于平稳,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晰,药物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后可见视网膜组织结构紊乱,明显水肿;随时间推移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药物组的视网膜组织形态逐渐恢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逐渐接近空白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及药物组均在造模后1 d Caspase-3蛋白开始表达,造模后1周达到峰值,而后逐渐减少;与生理盐水组相比,造模后2周、4周、6周药物组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在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能改善视神经的损伤,促进视神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视神经损伤 CASPASE-3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缓释维拉帕米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早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宏松 韦彩雯 +3 位作者 宋蕾 李志华 蔡振东 卢英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24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 目的观察缓释维拉帕米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服用缓释维拉帕米,B组服用氨氯地平,观察2组治疗后平均血压、心率、房性早搏次数、短阵房颤数及随访期间房颤发作总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心室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血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心率、房性早搏次数及短阵房颤次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各项指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房颤平均持续时间短于B组,平均心室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缓释维拉帕米和氨氯地平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但缓释维拉帕米减慢心率、减少房性早搏及短阵房颤的作用优于氨氯地平,并可降低房颤发作时的持续时间和心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维拉帕米 氨氯地平 高血压 心房颤动 阵发性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宏松 徐瑾 +2 位作者 李洪波 陈颖敏 刘建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HGF、c-MetmRNA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HGF及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HGF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风心窦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c-MetmRNA的表达三组无差异。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HGF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其受体c-Met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脑钠尿肽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宏松 石来新 +4 位作者 卢英民 韦彩雯 宋蕾 李志华 蔡振东 《心脏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脑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并行BNP测定,再分析以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与对...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脑钠尿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入选4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并行BNP测定,再分析以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持续性房颤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增快,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显著增加(P<0.01);平均RR间期(RINNT)实测值与BNP呈负相关;以平均心率矫正后的有关心率变异时域指标RMSS-DDdiff和PNN50Ddiff与BNP呈正相关。结论: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参数增加,BNP受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改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脑钠尿肽
下载PDF
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短期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宏松 韦彩雯 +3 位作者 宋蕾 李志华 蔡振东 卢英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4期81-82,共2页
目的评价左心房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及术后1、3个月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和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分析消融术前... 目的评价左心房环肺静脉消融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4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消融术前及术后1、3个月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容积指标和二尖瓣口A波速度峰值(VA),分析消融术前后左心房功能的变化。结果消融术后4例患者房颤复发,余30例完成研究。消融后左心房射血分数、VA、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总排空分数在1个月时显著下降,在3个月是恢复到术前水平。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左心房最大容积在术后1个月,3个月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消融术后1个月左心房辅泵功能下降,而储存功能无显著改变。3个月时左心房辅泵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心房
下载PDF
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石质文物保护科技的基础性研究方向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宏松 魏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6年第2期57-62,共6页
从既有岩石材料构筑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出发,提出了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研究是石质文物保护科技保护的基础性研究方向,在总结了岩石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矿物学五个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后指出目前存在的三大基础性问... 从既有岩石材料构筑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出发,提出了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研究是石质文物保护科技保护的基础性研究方向,在总结了岩石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地质学、矿物学五个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后指出目前存在的三大基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研究的基本框架和首要问题,并对首要问题内的基本研究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材料 工程性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与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宏松 刘建平 《心脏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已有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支架内血栓形成仍是临床尚未能最终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机制与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 机制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文物岩石材料劣化形态分类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宏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弥补我国在文物岩石材料劣化形态分类研究的空白,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国际上文物岩石材料劣化勘察领域关于劣化形态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二十余处石质文物的调查和实践提出了一个既与国际研究成果接轨又与... 为了弥补我国在文物岩石材料劣化形态分类研究的空白,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目前国际上文物岩石材料劣化勘察领域关于劣化形态分类的主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二十余处石质文物的调查和实践提出了一个既与国际研究成果接轨又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三级分类结构。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石质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岩石 劣化形态 分类
下载PDF
生长因子对心房重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宏松 陈颖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生长因子在心房重构的调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心房重构的调节作用,并与血管紧张素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相... 生长因子在心房重构的调控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与心房颤动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生长因子参与心房重构的调节作用,并与血管紧张素Ⅱ、基质金属蛋白酶等相互影响,以生长因子作为靶点的治疗研究为心房颤动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重构 综述 心房颤动 生长因子
下载PDF
李宏松/水墨画
13
作者 李宏松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文传递
2006~2007年度寿县小麦“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宏松 黄占亮 戚士章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203-205,221,共4页
通过"3414"归纳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寿县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黄白土田分别为217.5k... 通过"3414"归纳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小麦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寿县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黄白土田分别为217.5kg/hm2、82.5kg/hm2、180.0kg/hm2,黄淤土分别为240.0kg/hm2、90.0kg/hm2、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肥效试验 施肥模型 推荐施肥量 安徽寿县 2006-2007年
下载PDF
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古迹科学保护方案的探讨
15
作者 李宏松 张立敏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 对于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群落的保护,不仅只限于其文物价值的研究,对于文物的保存环境及现状的评估,更是采取科学保护方案的先决条件。从地面石质文物的原位测试技术和地下文物的考古勘探技术两方面以实例和详细的数据,介绍了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工程前期研究中的科学分析手段及文物保存现状。根据前期普查、勘测工作成果,依据国际、国内的文物保护法规及有关规定,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原则,针对地上、地下文物自身特点,本着又对文计算所的保护序列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地上文物采取以收取资料、原地保护、异地搬迁复制、环境整治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地下文物采取以勘测、统计取样、发掘、整理及展示为主要步骤的总体保护序列。虽然三峡淹没区的现存文物实体将应工程建设之需要很大程度上失去起原有的保存环境,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是,对于其文物文化内涵的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淹没区 文物古迹保护 自然区管理
下载PDF
皖稻77高产栽培肥料试验
16
作者 李宏松 余弟峰 +1 位作者 时凯 陶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314-315,共2页
进行了中籼品种皖稻 77进行了不同施肥水平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 :在中、上等肥力田块 ,总纯氮施用量以 1 50kg/hm2 ,基追肥配比 7∶3最为适宜 ;在前期施肥量不足的情况下 ,合理增施孕穗肥和攻穗肥 ,可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 。
关键词 水稻 皖稻77品种 高产栽培 肥料试验 施肥 配比
下载PDF
正阳关蒌蒿在沿淮淠洼地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利用与开发
17
作者 李宏松 孙怀山 +2 位作者 张梅 戚士章 张建群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根据正阳关洼地蒌蒿资源调查结果和人工栽培试验结果,提出了正阳关野生蒌蒿在沿淮淠洼地农业结构调整中利用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蒌蒿 农业结构调整 利用 开发 沿淮淠洼地
下载PDF
慢病毒负载GFP转染兔脂肪干细胞的效率及毒性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宏松 徐晨 邹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负载绿色荧光蛋白(GFP)对兔脂肪干细胞(rADSCs)转染的可行性及稳定性,为rADSCs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内外示踪方法。方法以慢病毒作为载体,采用不同感染复数(MOI)慢病毒将GFP基因导入rADSCs,荧光倒置显微... 目的探讨慢病毒负载绿色荧光蛋白(GFP)对兔脂肪干细胞(rADSCs)转染的可行性及稳定性,为rADSCs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内外示踪方法。方法以慢病毒作为载体,采用不同感染复数(MOI)慢病毒将GFP基因导入rADSCs,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应用MTT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对rADSCs细胞生长的影响,评价细胞毒性。结果当MOI值为50、100、500时,rADSCs均可被成功转染,120 h后转染效率均可达50%以上。当MOI值为50、100时,GFP-慢病毒对rADSCs的生长无明显影响,而MOI值为500时,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慢病毒负载GFP可成功导入rADSCs,为进一步对ADSCs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毒性评价 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下载PDF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
19
作者 李宏松 《中国文化遗产》 200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为国家文物局1999年度科研项目。其研究内容包括专业术语的规范定义及现状勘测、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实验及分析评价各环节的技术规程。
关键词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 勘察技术 文物保护 岩土文物
下载PDF
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20
作者 李宏松 戚士章 余成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3期185-185,187,共2页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关键词 小麦 品种展示 安徽寿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