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中心水沟及现浇盖板施工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宗治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隧道中心水沟传统施工工艺一般采取分次浇筑,沟壁模板易上浮,沟壁烂根,沟底、沟壁结合部位渗水,盖板在预制场预制后运输至现场安装,占地面积大,阻碍交通,施工效率低,施工代价大。基于以上原因,依托彭水特长隧道中心水沟施工,积极探索新... 隧道中心水沟传统施工工艺一般采取分次浇筑,沟壁模板易上浮,沟壁烂根,沟底、沟壁结合部位渗水,盖板在预制场预制后运输至现场安装,占地面积大,阻碍交通,施工效率低,施工代价大。基于以上原因,依托彭水特长隧道中心水沟施工,积极探索新技术,提出沟底、沟壁利用底部设置斜坡接口的组合钢模一次施工,采用滑动底模在现场进行盖板现浇施工,每次施工长度15m,工序循环快,施工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该技术可推广应用至诸多盖板沟槽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面 中心水沟 现浇盖板 滑动底模
下载PDF
富水特长隧道突涌水处治施工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宗治 《价值工程》 2023年第33期67-69,共3页
受溶蚀作用、构造作用影响,渝东南部岩溶山区槽谷内分布有大量岩溶洼地,洼地内地表入渗量极大,强降雨后,地表水大量汇集下渗,极易造成雨季隧道发生大规模突涌水。为此,依托彭水隧道,结合右洞YK156+320处实际突涌水情况,具体分析了本次... 受溶蚀作用、构造作用影响,渝东南部岩溶山区槽谷内分布有大量岩溶洼地,洼地内地表入渗量极大,强降雨后,地表水大量汇集下渗,极易造成雨季隧道发生大规模突涌水。为此,依托彭水隧道,结合右洞YK156+320处实际突涌水情况,具体分析了本次突涌水地质灾害原因,提出了处治原则及相应的处治关键技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对类似工程设计、施工颇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 洼地 预设计 突涌水处治
下载PDF
基于碰撞有限元法的地铁列车脱轨碰撞事故分析
3
作者 王崇明 周磊 +3 位作者 邓锐 朱涛 李宗治 肖守讷 《铁道车辆》 2023年第5期134-142,共9页
文章基于碰撞有限元法对某地铁列车在曲线脱轨后撞击站台的事故进行了事故重现及分析研究。根据事故后的调研情况,采用分步仿真策略,将列车脱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建立了对应的碰撞场景和详细的列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地铁... 文章基于碰撞有限元法对某地铁列车在曲线脱轨后撞击站台的事故进行了事故重现及分析研究。根据事故后的调研情况,采用分步仿真策略,将列车脱轨过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建立了对应的碰撞场景和详细的列车碰撞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地铁列车脱轨碰撞事故进行重现分析,厘清了事故中车辆受损的情况及连接铆钉的断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头车在碰撞过程中损伤最严重,列车在碰撞中未对心导致吸能防爬装置横向和垂向失稳,失去稳定的能量吸收能力。根据列车实际受损情况和事故分析结果,结合增材修补技术,给出了不同受损车辆的修补方案,为碰撞事故列车的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脱轨碰撞 碰撞有限元法 事故分析 修补策略
下载PDF
超深埋隧道高地应力岩爆地段施工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宗治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3年第9期114-115,共2页
总结泥巴山特长公路隧道岩爆段施工经验,介绍了在隧道高地应力地段的岩爆处治施工技术,通过对岩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分析,对岩爆烈度进行预测,并从"防"岩爆及"治"岩爆的角度,确定合理的"防""、治&qu... 总结泥巴山特长公路隧道岩爆段施工经验,介绍了在隧道高地应力地段的岩爆处治施工技术,通过对岩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分析,对岩爆烈度进行预测,并从"防"岩爆及"治"岩爆的角度,确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将岩爆对施工生产所带来的损害降至最低,解决了深埋特长公路隧道高地应力岩爆应对难题,扩展、丰富了隧道施工领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高地应力 隧道 岩爆 施工技术
下载PDF
班主任工作五步曲
5
作者 李宗治 《陕西教育(教学)》 2004年第4期46-46,共1页
班主任工作在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必须弹奏好"五步曲".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班级工作 创新人才培养 班级管理 教育改革 中学
下载PDF
车钩参数对轨道列车碰撞行为响应影响分析
6
作者 周磊 魏文静 +3 位作者 邓锐 朱涛 李宗治 肖守讷 《铁道机车与动车》 2023年第3期6-10,共5页
列车碰撞后脱轨是造成车内乘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开展列车碰撞脱轨行为及其结构碰撞安全性优化设计研究是车辆设计阶段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建立列车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车钩参数对车辆碰撞能量吸收,以及碰撞过程中轮对... 列车碰撞后脱轨是造成车内乘员伤亡的重要因素,开展列车碰撞脱轨行为及其结构碰撞安全性优化设计研究是车辆设计阶段应该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建立列车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车钩参数对车辆碰撞能量吸收,以及碰撞过程中轮对抬升情况的影响,发现较小的头车车钩阻抗力可以取得更好的吸能效果,同时头车车钩的最大行程与端部吸能装置的空行程较为接近时可以取得更好的吸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列车 车钩参数 碰撞动力学 碰撞能量管理 脱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