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居家康复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宛凌 孙希野 +3 位作者 郭毅 陈红 杜陵江 苏勇林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中青年冠心病发病情况,对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包括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指标监测、随访及复诊提醒等在内的冠心病干预措施居家康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我国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居家康复存在的问...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中青年冠心病发病情况,对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采取包括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指标监测、随访及复诊提醒等在内的冠心病干预措施居家康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我国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居家康复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技术 中青年 冠心病 居家康复
下载PDF
癫痫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博思 邱湘苗 +3 位作者 赖婉琳 李宛凌 彭安娇 陈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但我们对于其病因知之甚少,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癫痫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和确定潜在治疗药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理想的单一模型被证实可...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但我们对于其病因知之甚少,因此很难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过去的30年里,癫痫动物模型在研究癫痫发生机制和确定潜在治疗药物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理想的单一模型被证实可用于识别潜在的药物和充分解释癫痫的发生原因。本综述对目前制备癫痫动物模型的方法及优化方案进行总结,为癫痫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提供了未来一些癫痫模型制备方向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动物模型 点燃模型 遗传性模型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医学本科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婉莹 陈晓烨 +2 位作者 李宛凌 董博思 田亚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第1期62-63,共2页
通过对2020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学习解剖学课程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考核和问卷调查,探讨临床医学本科阶段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解剖学教学的效果,为改进解剖学教学方法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 解剖学 虚拟现实技术 临床医学
下载PDF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数据库分析中国高血压临床研究注册情况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婷 李宛凌 陈蕾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了解国内外高血压临床研究注册情况,分析中国高血压临床研究注册情况。方法通过检索2008年—2018年期间在美国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注册的高血压临床研究,分析中国注... 目的了解国内外高血压临床研究注册情况,分析中国高血压临床研究注册情况。方法通过检索2008年—2018年期间在美国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CTR)注册的高血压临床研究,分析中国注册高血压临床研究在区域分布、年度趋势、样本量、试验进展、研究类型、试验设计、盲法使用、临床分期、参与机构数量、牵头单位等方面的特点。结果两个数据库有高血压临床研究共4 991项,中国高血压临床研究共551项;中国高血压临床试验样本量以100~999例最多;试验类型以干预性研究为主(393项,71.32%),其次是观察性研究(126项,22.87%);干预性研究的研究模式以随机平行对照为主(300项,76.34%),观察性研究的试验模式以队列研究为主(61项,48.41%);临床试验分期以Ⅲ期(80项)和Ⅳ期(122项)为主;国内单中心临床试验有369项(66.97%),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89项(16.15%),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93项(16.88%);93项高血压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中国牵头仅25项。结论中国高血压临床试验年注册量逐年上升后又略有下降,注册数量依旧偏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量与规模均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应强化临床研究注册意识,加强科管职能部门对临床研究注册的宣传和管理力度,提高临床试验注册数量,使中国临床研究更透明规范,争取牵头更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nicalTrials.gov 中国临床研究注册中心 高血压 临床研究 注册情况
原文传递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婷婷 彭安娇 +1 位作者 李宛凌 陈蕾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1年第3期315-320,共6页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血管性疾病,多表现为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发作,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中年女性高发,由于其较高的致残性且发病机制不明,一直以来被业内研究者所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假说。近年研究提示,发现卵圆孔未闭在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血管性疾病,多表现为单侧、搏动性、中重度头痛发作,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中年女性高发,由于其较高的致残性且发病机制不明,一直以来被业内研究者所关注,并提出了许多假说。近年研究提示,发现卵圆孔未闭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存在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关闭未闭合的卵圆孔,部分偏头痛患者症状得以缓解。文中对偏头痛与卵圆孔未闭之间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原文传递
颅内蛛网膜囊肿占位诱发癫痫的影像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宛凌 夏逸林 +3 位作者 许霄 李忠友 陈蕾 陈宇 《华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641-164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与癫痫的相关性和IAC导致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IAC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癫痫分为IAC伴癫痫组和IAC不伴癫痫组。建立所有受试者MR...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与癫痫的相关性和IAC导致癫痫的可能机制。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9年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IAC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癫痫分为IAC伴癫痫组和IAC不伴癫痫组。建立所有受试者MRI图像的三维空间坐标系,统计IAC位置信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受试者增强CT图像建立囊肿区域血管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2例,其中IAC伴癫痫组24例,IAC不伴癫痫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IAC位置、IAC体积、IAC最大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C伴癫痫组发现的7个高危区域点形成的连续区域位于颞区,这7个点在IAC伴癫痫组同时出现5次,在IAC不伴癫痫组同时出现1次,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24)。比较两组血管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发现两者的压力变化和血压参数相似,IAC伴癫痫组的血流量更低、血管平均壁切应力更大。结论IAC可通过其占位效应使得邻近血管狭窄、血管壁切应力增高,从而引起癫痫;伴发癫痫的IAC最常出现的位置是颞区,IAC伴癫痫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前,致痫灶定位应考虑IAC的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蛛网膜囊肿 影像学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临床试验注册概述及其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宛凌 陈蕾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758-761,共4页
临床试验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科研手段,为医务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临床试验注册要求研究者将研究计划提前公布,及时上传原始数据及研究结果,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研究,使临床试验更加透明化、规范化。该文对临床试验注册的相... 临床试验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科研手段,为医务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临床试验注册要求研究者将研究计划提前公布,及时上传原始数据及研究结果,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研究,使临床试验更加透明化、规范化。该文对临床试验注册的相关内容进行概述,并简介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及注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其在神经病学领域的应用为例,探讨临床试验注册在具体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价值及不足,旨在提高临床研究者的注册意识,提升临床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注册 神经病学
原文传递
早产和过期产会增加癫痫的风险吗?一项Meta分析
8
作者 李宛凌 彭安娇 +4 位作者 邓舒月 赖婉林 邱湘苗 张霖 陈蕾 《癫痫杂志》 2020年第3期262-262,共1页
背景出生胎龄(Gestational age,GA)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早产儿相比于足月儿更易出现脑白质损伤,过期产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和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产儿。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Hirvonen等研究报道早... 背景出生胎龄(Gestational age,GA)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早产儿相比于足月儿更易出现脑白质损伤,过期产儿宫内缺氧、新生儿窒息和脑损伤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产儿。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Hirvonen等研究报道早产可增加成年人罹患癫痫的风险,且风险随GA的增加而降低,但Sellier等的研究显示脑瘫患者的癫痫发生风险随GA增加而升高。不同GA对癫痫发生风险的具体影响仍存在争议,至今尚无系统评价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GA和癫痫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期产 损伤发生率 宫内缺氧 脑白质损伤 神经系统疾病 脑瘫患者 META分析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女性癫痫患者妊娠期抗癫痫药物药动学变化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段亦非 李宛凌 +1 位作者 赖婉琳 陈蕾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2039-2044,共6页
癫痫是一种以反复痫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妊娠期伴随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肝脏代谢的诱导、激素水平的改变和血清蛋白浓度降低等特殊的生理状态可影响抗癫痫药的吸收、分布、代谢... 癫痫是一种以反复痫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妊娠期伴随的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肝脏代谢的诱导、激素水平的改变和血清蛋白浓度降低等特殊的生理状态可影响抗癫痫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清除,导致患者妊娠期癫痫发作频率增加,加大了诊疗难度。因此,如何在避免抗癫痫药相关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反应的同时有效控制妊娠期癫痫发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背景,本综述概括了常用抗癫痫药在妊娠期的血药浓度和(或)清除率变化及妊娠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建议对服用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或奥卡西平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必要时,也可对服用托吡酯和唑尼沙胺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从安全性考虑可对服用丙戊酸、卡马西平的妊娠期癫痫女性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然而,目前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为妊娠期女性癫痫患者的用药管理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 妊娠 药动学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