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郯庐活断层的分段及其大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03
1
作者 李家灵 晁洪太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郯庐活断层长360km,通过系统的填图可将其分为3个独立的活断层破裂段。对每段的几何形态、最新活动时代、大震复发间隔、现今活动状态以及分段障碍体等作了介绍,并对各段未来的大震危险性做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危险性 活断层 地震
下载PDF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及其破裂机制 被引量:77
2
作者 李家灵 晁洪太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9-237,共9页
根据近年来野外考察所获新资料,总结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地震断层的破裂机制提出了新见解。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北起莒县土岭南至郯城窑上,全长130km,由5条运动性... 根据近年来野外考察所获新资料,总结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地震断层的破裂机制提出了新见解。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北起莒县土岭南至郯城窑上,全长130km,由5条运动性质不同的断层段组成。中部以走滑运动为主,两端部以逆冲性质为主。断裂首先在强走滑的中部产生破裂点,并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造成了主震及强余震序列的发生。全新世以来多次主地震事件有着相同的破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城 破裂机制 地震 断层
下载PDF
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家灵 晁洪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0,共4页
据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序列及其分布、等烈度线、震中区地质构造特征,讨论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未来地震活动强度等问题。
关键词 南黄海 地震烈度 区划 发震断层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的活断层与郯城8.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家灵 《山东地质》 1992年第1期43-52,共10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这条断裂带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左行平移、岩浆活动、裂谷作用、挤压揉皱、逆冲右旋走滑等复杂的运动过程。新构造期以来具明显地分段活动特征...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结构复杂、规模巨大的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在我国境内长达2400多公里。这条断裂带在地质时期经历了左行平移、岩浆活动、裂谷作用、挤压揉皱、逆冲右旋走滑等复杂的运动过程。新构造期以来具明显地分段活动特征,其中沂沭断裂段新活动最显著,直到第四纪晚期仍有长达360km的断裂活动带。断裂活动的特点,表现为空间分布的迁移性,活动时间的阶段性、间隔性,活动方式是以粘滑为主,通过群集和长间隔的大震破裂方式进行。 1668年郯城8.5级大震和几次全新世古地震事件,在沂沭活断层的中段重复发生,是由特殊的构造条件所决定的,分析深浅部构造特征、介质条件,推测郯城马陵山地段在中地壳以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推覆构造体。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这个推覆体沿活断层带向南西运动,1668年郯城8.5级地震与几次古地震事件的发生很可能与这个推覆构造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活断层 地震 构造条件
下载PDF
郯庐活断层与1668年郯城8.5级地震灾害 被引量:34
5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2 位作者 崔昭文 满洪敏 杜宪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9-80,共12页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 郯庐断裂带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中部的下辽河-莱州湾段和潍坊-嘉山段,各段在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的表现。1668年地震发生于潍坊-嘉山段的中部,是全新世断层活动的结果。该地震产生了惨重的人口损失和建筑物破坏,其地震灾害具有典型性。未来应注意渤海地区地震的群集型活动以及安丘地区和新沂一泗洪地区的强震活动。还应注意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新的地震灾害内容和新的灾害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活断层 郯城地震 地震灾害
下载PDF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隐性活断层的显微构造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晁洪太 邓起东 +2 位作者 李家灵 王志才 满洪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断层的隐性现象 ,包括断层的隐形和尖灭 ,给古地震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多解性。选择了一些典型古地震剖面 ,对涉及到断层隐形或尖灭的部位 ,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 ,通过室内样品固结 ,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断层的隐性现象 ,包括断层的隐形和尖灭 ,给古地震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多解性。选择了一些典型古地震剖面 ,对涉及到断层隐形或尖灭的部位 ,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 ,通过室内样品固结 ,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 ,从显微域里找到了鉴定隐形断层的许多标志 ,并对断层尖灭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显微构造分析 ,排除或肯定隐形断层的存在 ,或者追踪断层尖灭的层位 ,结合宏观剖面研究和年代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断层 显微构造 第四纪 松散沉积物 古地震
下载PDF
青岛及邻区NE向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控震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志才 晁洪太 +2 位作者 崔昭文 李家灵 石荣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近年来 ,在青岛地区对第四纪断裂的空间展布、结构面和地貌特征及其与第四纪地层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并采用热释光 (TL)及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对断层物质及断裂带上覆的第四纪堆积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文中对上述研究成果... 近年来 ,在青岛地区对第四纪断裂的空间展布、结构面和地貌特征及其与第四纪地层的关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并采用热释光 (TL)及电子自旋共振 (ESR)法对断层物质及断裂带上覆的第四纪堆积物的年龄进行了测定。文中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总结 ,认为青岛及邻区内的NE向断裂在空间展布、地貌特征及最新活动时代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它们的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 ,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除此之外未见其它方向的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 ,结合历史地震及现代小震活动特点分析 ,认为该区域内无≥ 6级地震的发生条件 ,但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性 第四纪 中强地震 青岛 结构面 地貌 空间展布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全新世活断层的活动方式与发震模式 被引量:46
8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8-226,共9页
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全新世活断层由三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段的断错地貌、松散堆积物特征、断层本身的特点以及断层泥的显微构造标志看,各段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要以粘滑运动为主,并在震后有蠕滑调整运动。各段具有断层闭... 郯庐断裂带潍坊—嘉山段全新世活断层由三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段的断错地貌、松散堆积物特征、断层本身的特点以及断层泥的显微构造标志看,各段具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要以粘滑运动为主,并在震后有蠕滑调整运动。各段具有断层闭锁→粘滑发震→震后调整→断层再次闭锁的发震模式。目前莒县—郯城段仍处于震后调整阶段,而安丘段和新沂一泗洪段则已处于断层闭锁的后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活断层 活动方式 发震模式 地震地质
下载PDF
山东泰安地区断层的最新活动与“泰山震” 被引量:8
9
作者 晁洪太 王志才 +1 位作者 李家灵 崔昭文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在卫星图像解译的基础上,对泰安地区5条主要断裂进行了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和年代学研究,发现泰山山前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距今(1.42±0.12)×104a。然后,讨论了发生在公元前1831年... 在卫星图像解译的基础上,对泰安地区5条主要断裂进行了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和年代学研究,发现泰山山前断裂为晚更新世晚期活动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距今(1.42±0.12)×104a。然后,讨论了发生在公元前1831年的“泰山震”的发震构造,认为“泰山震”可能与泰山山前断裂活动有关,可能是一次没有地表破裂、震级小于6.5级的中等强度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历史地震 山东 泰山 地震构造
下载PDF
活动断裂带内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晁洪太 邓起东 +2 位作者 李家灵 王志才 满洪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9-406,T003,共9页
选择了一些典型活断层地质剖面 ,对经受了构造变动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 ,从显微域里找到了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的一些特点 ,并进行了分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选择了一些典型活断层地质剖面 ,对经受了构造变动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 ,从显微域里找到了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的一些特点 ,并进行了分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破裂变形 ,主要表现为平行滑动条带、平直滑动界面、碎屑颗粒的破碎等 ;另一种是流动变形 ,主要表现为 :流动构造、碎砾旋转、粘土矿物的拖曳滑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用沉积物 构造变形 显微构造 活动断裂带 第四纪 矿物 破裂变形 流动变形
下载PDF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M≥6)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 被引量:16
11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崔昭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8-196,共9页
本文总结了山东及其沿海地区M≥6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发现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活动很少发生在新构造单元内部,而是主要集中于新构造单元边界上,活动断裂对强震具明显的控震作用,不同活动时代、不同切割深度断裂,其控震能... 本文总结了山东及其沿海地区M≥6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发现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活动很少发生在新构造单元内部,而是主要集中于新构造单元边界上,活动断裂对强震具明显的控震作用,不同活动时代、不同切割深度断裂,其控震能力不同,活动断裂交汇处是发生强震较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强震 活断层 地震 地质构造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及其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1 位作者 赵清玉 崔昭文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67,共7页
利用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有关资料,初步讨论了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的展布、内部结构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关系。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发育在F1、F2断层之间,呈串珠状伴随F5断层展布,开始形成于第三纪时期,主要形成于第四纪... 利用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有关资料,初步讨论了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的展布、内部结构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关系。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发育在F1、F2断层之间,呈串珠状伴随F5断层展布,开始形成于第三纪时期,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活动褶皱。活动褶皱和活动断层是在右旋挤压剪切带中形成的两种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褶皱 活动断层 沂沐断裂带 地震地质
下载PDF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的显微构造研究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晁洪太 邓起东 +2 位作者 李家灵 王志才 满洪敏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5,共7页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活断层滑动面是重要的古地震遗迹 ,也是鉴定古地震事件和确定古地震时代的重要标志。以往 ,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主要借助宏观观察进行研究 ,但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隐性断层问题。作者利用显...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活断层滑动面是重要的古地震遗迹 ,也是鉴定古地震事件和确定古地震时代的重要标志。以往 ,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活断层滑动面主要借助宏观观察进行研究 ,但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隐性断层问题。作者利用显微构造分析 ,找到了研究这些问题的途径 ,其方法是对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定向原状样品采集 ,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等 ,从显微域里研究各种变形现象。用此方法 ,可以在没有宏观资料支持的情况下确定断层的运动性质 ;发现并描述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隐性断层 ,研究断层的尖灭机制 ;还可以对工程建设场地发现的不同松散沉积物相接触的现象进行活断层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第四纪 松散沉积物 古地震事件 活断层滑动面
下载PDF
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华林 李家灵 +3 位作者 许坤福 耿杰 王立军 王健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几年来山东省地震局在工程地震工作中采用的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的方法。几个典型实例证明,这一方法在平原地区活断层研究中是行之有效的,获得了良好的、具有科学价值的结果,同时讨论了与这一方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平原地区 活断层 地震 断层
下载PDF
山东中部一条明显的北西向中强地震带 被引量:15
15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2 位作者 崔昭文 王志才 杜宪宋 《华北地震科学》 1998年第2期23-29,共7页
长清—临沂地震带是山东中部一条明显的北西向中强地震带,由9次中强地震组成。这些地震沿北西向展布,主要分布在四个震源区,大致呈50~55km等间距分布。除1668年郯城地震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有关外,其它地震受北西向蒙山断裂控... 长清—临沂地震带是山东中部一条明显的北西向中强地震带,由9次中强地震组成。这些地震沿北西向展布,主要分布在四个震源区,大致呈50~55km等间距分布。除1668年郯城地震与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有关外,其它地震受北西向蒙山断裂控制,是该断裂各断层段新活动的结果。另外,该地震带内地震的发生还有一定深部构造背景。未来应注意研究该带内再次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带 地震条带 断层活动性 山东 地震
下载PDF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及其第四纪晚期的活动特征 被引量:31
16
作者 晁洪太 崔昭文 李家灵 《地震学刊》 CSCD 1992年第2期1-10,共10页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曾强烈活动,全新世初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本文在分析北西向断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北西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标志和时代、断层分段活动、活动段的空间分布特点、断裂新活动的力学性质和... 鲁中地区北西向断裂在晚更新世末期曾强烈活动,全新世初期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本文在分析北西向断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北西向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标志和时代、断层分段活动、活动段的空间分布特点、断裂新活动的力学性质和活动方式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地区 断裂 第四纪 地震 活动
下载PDF
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 被引量:20
17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华北地震科学》 1997年第4期18-25,共8页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新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1668年地震断层的展布、断层的粘滑段和蠕滑段、断层的破裂...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新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1668年地震断层的展布、断层的粘滑段和蠕滑段、断层的破裂机制、断层的滑动行为以及断层的分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郯-庐断裂带 地震 断层 震级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的特征滑动行为与特征地震 被引量:54
18
作者 晁洪太 李家灵 +1 位作者 崔昭文 赵清玉 《内陆地震》 199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由3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破裂段的运动性质、位移分布看,断层的运动属特征地震型滑动。地震活动以强震活动为主,强震具有周期性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且其强度基本相同;中强地震缺失或很少发生;b值...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由3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破裂段的运动性质、位移分布看,断层的运动属特征地震型滑动。地震活动以强震活动为主,强震具有周期性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且其强度基本相同;中强地震缺失或很少发生;b值在高震级范围内具低b值的非线性关系。这些特点正是特征地震的典型表现.根据郯庐断裂带中段活断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点看,未来该区仍然以特征地震方式活动.按郯庐带的强震复发间隔和各段的最新一次活动时代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内新沂-宿迁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较大,安丘段次之,莒县-郯城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则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全新世 活断层 滑动 地震
下载PDF
地震活动与黄河下游大堤潜在危险性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昭文 晁洪太 李家灵 《地震学刊》 CSCD 1995年第4期6-10,共5页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具潜在危险的地段,并提出了防御措施,这对减轻或避免黄河下游地区因地震活动而引起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地震 危险性 洪水 地震活动性 堤防
下载PDF
山东半岛地区活断层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晁洪太 于慎谔 +2 位作者 李家灵 王錡 王志才 《东北地震研究》 2001年第4期1-8,共8页
山东半岛地区活断层研究表明 ,该区断层在中更新世时期 (Q2 )普遍存在活动 ,是一个主要活动时期 ;晚更新世时期 (Q3 )仅在局部地区有活动 ;晚更新世 (Q3 )
关键词 活断层 山东半岛 发震构造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