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发生及预后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寅珍 张晶文 郑永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80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ys)C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MBs)发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头颅磁敏感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C...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ys)C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MBs)发生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头颅磁敏感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CMBs组73例与缺血性脑卒中并发CMBs(ISCMBs)组41例,同时根据发病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将ISCMBs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 24例与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 17例。记录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后24 h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并根据分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hs-CRP、CysC在ISCMB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ISCMs组患者平均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及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分别明显大于缺血性脑卒中无CMBs组(均P<0.05),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饮酒史、既往脑卒中史比率均分别明显高于无CMBs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饮酒史、基线NIHSS评分、HbA1c、腔隙性脑梗死数目、Hcy、hs-CRP及CysC为IS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ISCMBs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均分别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Hcy+hs-CRP+CysC联合检测评估ISCMB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0.951,敏感度为94.12%,特异度为95.83%,表明Hcy+hs-CRP+CysC联合检测评估ISCMBs预后的效果更佳。结论 ISCMBs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cy+hs-CRP+CysC联合检测对ISCMBs预后的评估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胱抑素(Cys)C 缺血性脑卒中 脑微出血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PA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蓉 李寅珍 严首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宜昌市第二人... 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其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超时间窗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予以rt-PA静脉溶栓(阿替普酶0.9 mg/kg),溶栓后24 h行CT检查,确认无脑内出血后给予阿司匹林片口服,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共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静滴),每次25 mg、每日2次,每次治疗时间>50 min,2次用药间隔≥6 h,连续治疗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清MCP-1和MMP-9水平、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出血性转化率、治疗后5个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92%(61/71)比71.83%(51/71),P<0.05〕.两组mRS评分及MCP-1和MMP-9水平均随溶栓后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以观察组溶栓后14 d时降低最为明显〔mRS评分(分):1.99±0.21比2.75±0.34,MCP-1(ng/L):157.45±18.55比206.34±24.76,MMP-9(μg/L):110.42±12.57比134.16±14.29,均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随溶栓后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且以观察组溶栓后3个月时升高最为明显(分:74.19±7.54比65.87±6.73,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d:14.02±1.53比16.79±1.75,P<0.05),且出血性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2%(2/71)比12.68%(9/71),P<0.05〕;两组治疗后5个月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PA超时间窗溶栓治疗ACI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MCP-1、MMP-9水平及出血性转化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时间窗 急性脑梗死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治疗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蓉 严首春 李寅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NQ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用药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8例)、替...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NQMI)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NQ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用药不同分为低分子肝素组(28例)、替罗非班组(30例)和联合用药组(36例).评估患者用药后胸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缺血改善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2 h、24 h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并评估患者近期预后.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发病时间及有吸烟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用药组的胸痛症状缓解率和心电图缺血改善率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替罗非班组〔胸痛症状缓解率:97.22%(35/36)比75.00%(21/28)、80.00%(24/30),心电图缺血改善率:91.67%(33/36)比60.71%(17/28)、70.00%(21/30),均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12 h、24 h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低分子肝素组和替罗非班组〔cTnI(μg/L):12 h为0.35±0.06比0.40±0.07、0.41±0.08,24 h为0.19±0.04比0.28±0.06、0.26±0.06;CK-MB(U/L):12 h为0.49±0.10比0.60±0.15、0.61±0.12,24 h为0.29±0.05比0.35±0.07、0.33±0.06,均P<0.05〕.替罗非班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仅有1例和2例出现皮下瘀血,3组均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3组治疗后60 d内均未发生心源性猝死事件;联合用药组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和替罗非班组〔8.33%(3/36)比28.57%(8/28)、33.33%(10/30),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NQMI患者的救治效果和近期预后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用一种药物,且不会增加用药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替罗非班 联合应用 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急救治疗 近期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寅珍 金义兵 +3 位作者 胡东芳 朱莉 黎玉环 乔洪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CISS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研究,指导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脑梗死。方法:利用前瞻队列研究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按CISS分型方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脑栓塞型(CS),穿支病变型(PAD),其它原因型(OE)和不明原因型(UE)。在入院后1-2周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前三者之间以及其与单纯高血压病(HBP)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性。结果:尿白蛋白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CS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BP在LAA组与PAD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BPCV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sBP负荷在LAA组与CS组、PAD组与CS组、CS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指标在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VST指标在LAA组与PAD组、LAA组与HBP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压变异性有差异,持续收缩压升高特别是夜间收缩压升高以及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增大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其他靶器官受损的主要原因。24h平均收缩压、白昼收缩压负荷及夜间舒张压变异性与靶器官受损呈正相关,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ISS分型 24H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下载PDF
≥80岁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溶栓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寅珍 张晶文 郑永强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安全性,分析影响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17例,其中男81例,女36例。按年龄分为对照组83例(<80岁...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安全性,分析影响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发病时间≤4.5 h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17例,其中男81例,女36例。按年龄分为对照组83例(<80岁)和观察组34例(≥80岁),2组均按0.9 mg/kg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2组急性期疗效[14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近期疗效(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安全性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溶栓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组溶栓治疗效果、直接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溶栓直接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0.59%比6.02%,P=0.018)。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溶栓前NIHSS评分以及非溶栓直接并发症是影响静脉溶栓90 d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病人在溶栓时间窗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溶栓前NIHSS评分以及非溶栓直接并发症影响高龄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下载PDF
奥美拉唑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寅珍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6期170-170,181,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早期应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分成奥美拉唑组、雷尼替丁组、法莫替丁组,应用卡方检验其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三者间...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早期应用奥美拉唑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3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分成奥美拉唑组、雷尼替丁组、法莫替丁组,应用卡方检验其效果。结果奥美拉唑组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三者间有显著差异,而雷尼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质子泵抑制剂比H2受体持抗剂更能有效的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雷尼替丁 法莫替丁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脑膜癌病误诊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寅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MC)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误诊的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例1曾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例2曾误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例3曾误诊为偏头痛。前2例患者最终经过多次腰椎穿刺CSF细胞学检查找到... 目的分析脑膜癌病(MC)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误诊的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例1曾误诊为病毒性脑炎,例2曾误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例3曾误诊为偏头痛。前2例患者最终经过多次腰椎穿刺CSF细胞学检查找到肿瘤细胞而确诊。例3行肺部增强CT扫描最终确定为肺癌,头颅MRI增强示部分脑膜强化,临床诊断为MC。结论 MC早期容易误诊,反复多次腰椎穿刺CSF细胞学检查有助于MC的早期诊断,结合头颅、脊髓MRI增强扫描可提高其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癌病 误诊分析
下载PDF
动眼神经麻痹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寅珍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7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探讨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首要病因是动脉瘤(25%),特别是后交通动脉瘤,其次是糖尿病(18.75%)。另外,外伤、非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也是常... 目的:探讨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48例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首要病因是动脉瘤(25%),特别是后交通动脉瘤,其次是糖尿病(18.75%)。另外,外伤、非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也是常见病因。结论: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复杂,应根据有无瞳孔改变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尽早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 糖尿病
下载PDF
口服风湿马钱片和对硫磷农药中毒一例报告及药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蓉 李寅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0-1021,共2页
关键词 风湿马钱片 对硫磷农药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介入治疗联合阿替普酶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郑力 黎玉环 +4 位作者 熊光润 李敏 陈书科 李寅珍 郑永强 《微创医学》 2020年第2期233-234,266,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闭塞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为2.5%(1/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佳且血管再闭塞的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 血管介入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联合治疗
下载PDF
CD62p hs—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敏 黎玉环 +2 位作者 李寅珍 熊光润 谭晓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4期737-738,共2页
目的观察P-选择素(CD62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ACI患者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轻度组(0-15分,26例)、中度组(16-30分,24例)... 目的观察P-选择素(CD62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ACI患者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轻度组(0-15分,26例)、中度组(16-30分,24例)和重度组(31-45分,25例)。根据脑梗死病灶面积的大小分为:腔隙性梗死组(≤1.5cm^2,24例)、小面积梗死组(1.5cm^2〈面积≤5.0cm^2,27例)和大面积梗死组(〉5.0cm^2,24例)。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狭窄组(n=27例)、中度狭窄组(n=25例)和重度狭窄组(n=23例)。比较各组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损伤、动脉狭窄及梗死病灶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及梗死病灶面积增加,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CD62p、hs-CRP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梗死病灶面积及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且血清CD62p表达水平与hs-CRP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血清CD62p、hs-CRP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程度、预后情况及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miR-20b、miR-199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力 黎玉环 +4 位作者 熊光润 李敏 陈书科 李寅珍 郑永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miR-20b、miR-199a表达水平,并探讨三者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SIT...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miR-20b、miR-199a表达水平,并探讨三者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SITN/SIR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35例与侧支循环不良组36例,选取同期医院体检正常者33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TX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20b、miR-199a表达水平,所有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4分为轻型组,21例;4~15分为中型组,24例;>15分为重型组,26例)。结果随病情加重,患者PTX3、miR-20b水平和NIHSS评分均升高,miR-199a水平降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PTX3、miR-20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704,0659;P=0.002,0.001),血清miR-199a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93,P=0.001)。与对照组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血清PTX3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血清PTX3、miR-20b水平显著升高,miR-199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侧支循环良好组比较,侧支循环不良组血清PTX3、miR-20b水平显著升高,miR-199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良好组ROC曲线显示,血清PTX3、miR-20b、miR-199a水平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良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1(敏感度为77.8%,特异性为88.6%)、0.863(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86.7%)、0.837(敏感度为91.4%,特异性为71.2%)。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TX3、miR-20b高表达,miR-199a低表达,且三者均能反应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程度,可作为判别侧支循环良好与否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五聚素3 miR-20b miR-199a 神经功能缺损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