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李小娟教授治疗甲亢合并痤疮经验
- 1
-
-
作者
郭家秀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康复科
-
出处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735-1739,共5页
-
文摘
甲亢合并痤疮临床上时有发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小娟教授为国家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名老中医马智教授学术传承人,已于内分泌疾病的临床诊治领域行医救厄近40载,对此病具有独到领悟,李师认为治疗甲亢合并痤疮应以郁立论,兼顾气火痰瘀虚,根据中医异病同治思想,临证时辨证论治并结合面部脏腑分区加减用药,并联合开阖六气针法治疗,临床疗效可观。
-
关键词
瘿病
粉刺
甲亢
痤疮
异病同治
面部脏腑分区
开阖六气针法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李小娟调营卫化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撷菁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鹏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陕西中医》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
文摘
目的:总结李小娟教授调营卫化痰瘀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李小娟教授辨证论治经验,并通过具体的临床病案分析来验证以调营卫化痰瘀为治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辨证依据。结论:以中医络病为基础,以调营卫化痰瘀为治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
中医药疗法
调和营卫
中医师
@李小娟
-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李小娟辨证论治汗证经验举隅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杰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192-193,共2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是辽宁省名中医,师承国家级名医马智,学验俱丰,医术精湛,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擅长用中医方法解决郁证、痤疮、失眠、汗证等内科疑难杂症。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兹结合临床病例及个人体会,将吾师治疗汗证经验介绍如下。汗证病名有关于汗证的记载,上可追溯至《内经》,然而书中并无“汗证”一词,书中所述有魄汗、多汗、炅汗、大汗、漉汗、灌汗、寝汗、夺汗、漏泄、绝汗等。
-
关键词
汗证
自汗
盗汗
辨证论治
李小娟
-
Keywords
Hidrosis syndrome, Spontaneous perspiration, Night Sweat, Treatment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LI Xiaojuan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足经验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相环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4-145,共2页
-
文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致残性疾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吾师李小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20余年,医术精湛,对治疗糖尿病足有着独到的见解。吾师以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满意。
-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经验
李小娟
-
Keywords
diabetic foot
experiences
LI Xiao-juan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李小娟教授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神经病变验案举隅
被引量:6
- 5
-
-
作者
高荣瑞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58-159,共2页
-
文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高血糖毒性而引起的神经病变。主要分为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各异,现代医学治疗运用常规对症支持、神经营养药物、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方法,效果不彰。而中医辨证论治则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尤其特长,李小娟教授运用中医传统理论"心部于表"辨证论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有独到的见解,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取得了良好效果。
-
关键词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心部于表
皮痹
汗证
-
Keywords
diabetic neuropathy
the heart show itself superficial
spin Bi syndrome
han syndrome
-
分类号
R587.2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李小娟教授辨治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贾立辉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5期16-17,共2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认为古人对痛风认识无外乎素体亏虚、伤于湿、伤于热。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病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内外因夹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为治则随证加减。选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辨证加减以调和营卫,清热祛湿。湿热偏盛者加入四妙散;关节红肿热痛较重者据肺主皮毛之理,酌加泻白散,"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灼热疼痛之时可用清心火之药物,清心除烦泻火解毒,如黄连、连翘之类,以缓解疮疡之红肿热痛。若有瘀血者加入全虫、赤芍、伸筋草等活血通络之品。
-
关键词
急性期痛风性关节炎
中风历节病
嘌呤代谢
金匮要略
桂枝芍药知母汤
李小娟
老中医经验
-
Keywords
The acute phase gouty arthritis
Stroke Lijie disease
Purine metabolism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Guizhi Shaoyao Zhimu Decoction
LI Xiao- Juan
Old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55.6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589.7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李小娟教授从经络理论论治痤疮经验
被引量:6
- 7
-
-
作者
杨芹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0-41,共2页
-
文摘
探讨中医经络理论与痤疮的相关性。李小娟教授认为痤疮主要分为肺经风热型、肺胃热盛型、肝肺郁热型、脾胃湿热型及心经热毒炽盛型。湿、热、瘀、毒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以化湿、清热、行瘀、解毒为基本大法。
-
关键词
痤疮
经络
湿热
痰瘀
热毒
李小娟
-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李小娟教授治疗糖尿病便秘经验
被引量:6
- 8
-
-
作者
陈佳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4期-,共2页
-
文摘
糖尿病主要是气阴两虚为本,燥热、瘀血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便秘分四型,即:胃肠积热证,宜泻热导滞,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加减;阴虚肠燥证,治宜滋阴增液,润肠通便,方用增液汤加减;气阴两虚证,治宜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方用生脉散;脾肾阳虚证,治宜温补脾肾,润肠通便。认为,应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合理膳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之品。
-
关键词
糖尿病
肠病
便秘
李小娟
经验
-
Keywords
diabetes
enteropathy
constipation
LI Xiao-juan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李小娟教授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初探
被引量:4
- 9
-
-
作者
弓灿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5期86-87,共2页
-
文摘
本文简要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了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对李小娟教授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部分证型的论证经验初探。
-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调营卫、化痰瘀
李小娟教授
-
Keywords
Diabetic peripheral nerve lesi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iao Yingwei and Hua Tanyu
Professor Li Xiaojuan
-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
-
题名李小娟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经验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包蕊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
-
基金
辽宁省中医药临床学(专)科能力建设项目(2018-125)。
-
文摘
糖尿病性腹泻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小娟教授是辽宁省名中医,国家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名老中医马智教授学术传承人。从事内分泌病的临床诊治30余年,现任辽宁中医大学内分泌康复科科主任,对该病具有丰富经验以及独到认识。她认为糖尿病性腹泻从病因上来看应以虚立论,肝脾肾兼顾;治疗上应该口服汤剂与开阖六气针并用,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关键词
李小娟
糖尿病性腹泻
中医汤剂
药对
开阖六气针法
经验
-
Keywords
LI Xiaojuan
Diabetic diarrhe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Drug pair
Six Qi acupuncture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李小娟“靶向辨证”治疗不寐
- 11
-
-
作者
赵书阁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7,共3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血瘀,或年老肝肾亏虚等,影响脏腑功能,心神受扰,发为不寐;提出"靶向辨证"的独到治疗方法,"靶"就是目标,李师将不寐"靶"定位在心;"向"指方向,是对疾病定性和治疗方向,以此确定选方用药。主辨脏腑、虚实,精准辨证,根据病因病机,脏腑损伤程度,治以化痰瘀,调气血,安心神,实者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活血化瘀,虚者益气健脾,补血养阴,养心安神,灵活使用药对,重视调节患者情绪。
-
关键词
不寐
病因病机
靶向辨证
脏腑
虚实
化痰瘀
调气血
疏肝理气
益气健脾
痰热上扰
气阴两虚
血瘀
肝郁脾虚
心胆气虚
药对
李小娟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
Keywords
insomnia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argeting differentiation
Zang-fu organs
false or true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the Qi and blood
liver Qi
Qi spleen
the one on phlegm heat
Two Qi and Yin deficiency, Blood stasis
to change
Qi deficiency heart and gallbladder
medicine to
LI Xiaojuan
th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
分类号
R256.2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李小娟运用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经验
- 12
-
-
作者
刘颖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6期54-56,共3页
-
文摘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李小娟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为气、痰、瘀壅结而成,临床治疗以疏肝行气、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为主,自拟散结方加减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颇佳。
-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瘿病
散结方
李小娟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65
[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
-
题名李小娟调畅气机-通行血脉辨治手足逆冷
- 13
-
-
作者
曲天航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7-18,共2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认为手足逆冷为阳气不足与阳气不通。阳气运行以血脉和经络为通路,以气血为载体,调畅气机、通行血脉是通行阳气主要途径。阳气不足即脏腑阳气虚衰,常见于心肾阳衰。单纯阳气不通和阳气不足并不常见,多数患者是阳气不足与阳气不通兼有。李小娟教授强调首先要辨别孰轻孰重,以阳气不足为主还是阳气不通为主;其次辨别哪一脏腑阳气不足;最后辨明阳气不通的原因,气郁、血瘀、痰郁等阻碍阳气运行的因素,从而指导临床选方用药。
-
关键词
手足逆冷
糖尿病足
阳气不通
阳气不足
调畅气机
通行血脉
辨证论治
李小娟
老中医经验
-
Keywords
hand foot and inverse cold
diabetic foot
sun be the spirit can't
sun be the spirit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LI Xiaojuan
the old docto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
分类号
R277.773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李小娟治疗郁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 14
-
-
作者
张兆祥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5期30-33,共4页
-
文摘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李小娟教授治疗郁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李小娟教授临床诊治郁证的处方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Excel软件对使用药物、属性等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10首,药物药性以寒性最多,其次为温、微寒、平性;药味以甘味最多,其次为甘、苦、辛、酸味;归经以肺、心、肝、脾经为多。高频药物包括炙甘草、栀子、丹参、茯苓、牡蛎、旋覆花、茜草、大枣、龙骨等27味中药。聚类分析将27味核心药物分为9组。结论:李小娟教授治疗郁证以清郁热、疏肝络、养心神为治疗大法,兼以理气化痰,在临床上以甘麦大枣汤、栀子豉汤、旋覆花汤等为基础方,注重根据患者个体化症状辨证论治。
-
关键词
郁证
焦虑证
抑郁症
神经官能症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李小娟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6.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李小娟教授应用玉女煎治疗消渴病验案2则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秦姝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47-148,共2页
-
文摘
目的:应用玉女煎治疗消渴病—中消。方法:回顾分析李小娟教授应用玉女煎治疗消渴病—中消2则。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玉女煎治疗消渴病—中消,临床有效。
-
关键词
玉女煎
经验方
消渴
-
Keywords
Fairy decoction
effective herb
diabetes
-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李小娟教授辨证论治痤疮经验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金哲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81-182,共2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治疗痤疮以辨证思维为特点,其辨证善于抓住各证型的主症,再以经方与效方相结合进行诊疗,以达标本兼治之效。李教授认为痤疮多因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主要的病机是肺经有热,治疗上从肺经入手,应以清热消痈、解毒排脓为主,根据兼见脏腑特点配以行气、滋阴、活血、祛瘀之法。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调理,预防复发。文章从中西医不同角度对于痤疮的发生发展进行探讨,在辨证诊疗方面着重以中医的思路入手,保持证、机、法、方的一致性,再通过验案对本病进行临床详细探讨。
-
关键词
痤疮
中医辨证
-
Keywords
acne
dialectical thinking
-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李小娟教授从气论治郁证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衣原玥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161-163,共3页
-
文摘
郁证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其病机关键是气机不畅。治疗上从气入手,通过理气、调气、益气使气机条畅而取得良好疗效。
-
关键词
郁证
中医病机
中医治疗
-
Keywords
melancholia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李小娟温阳通脉论治手足厥冷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苏丹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
出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4期15-16,共2页
-
文摘
李小娟教授认为阴阳气不相顺接,不能布达温煦,四末失温,脏腑功能虚弱或失调,发为手足厥冷,病机关键为不荣和(或)不通;分为阳气不足、阳气不通,阳气不足兼不通,阳气不通包括气滞、痰凝、湿阻、血瘀,单纯阳气不足和阳气不通并不常见,大多数患者二者兼而有之。主张温阳通脉,视虚实不同,辨别轻重主次,亦补亦通,据证而治,灵活运用。四逆汤、四逆散等温阳散寒、温阳通脉,并以艾灸预后,疗效显著。
-
关键词
手足厥冷
厥证
温阳通脉
阳气不足
阳气不通
不荣
四逆汤
艾灸
中医药治疗
-
Keywords
cold limbs
syncope syndrome
warming Yang and activating vessels
defficiency of Yangqi
dailure of Yangqi to circulate normally
no nourishing
sini decoction
moxibus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
分类号
R259.417.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李小娟教授从气阴两虚兼血瘀论治消渴病经验举隅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蔡爽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5期94-95,共2页
-
文摘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的主要患病人群发生了变化。李小娟教授出诊多年,发现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中,以气阴两虚兼血瘀类型最为多见,遂潜心钻研,总结出自己的理法方药。笔者跟师出诊一年余,将所学相关经验陈列于下,以飨同道。
-
关键词
消渴病
气阴两虚兼血瘀
临证经验
-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李小娟教授治疗痛风经验举隅
被引量:3
- 20
-
-
作者
邹亚芳
李小娟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光明中医》
2014年第6期1152-1153,共2页
-
文摘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以跖、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其临床特点为高血尿酸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发作时常疼痛难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痛风
中医辨证施治
调和营卫
痹证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