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岩心扫描仪测定海洋沉积物多种组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坚 +2 位作者 李小穗 涂公平 杨天邦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8-495,共8页
海洋沉积物样品成分复杂,由于基体效应的影响,利用岩心扫描仪开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只能得到目标元素的强度信息,不利于该方法在成矿机制和古环境等研究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采用岩心扫描仪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铝硅钾钙钛锰铁钒铬铜... 海洋沉积物样品成分复杂,由于基体效应的影响,利用岩心扫描仪开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只能得到目标元素的强度信息,不利于该方法在成矿机制和古环境等研究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采用岩心扫描仪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铝硅钾钙钛锰铁钒铬铜锌铷锶钇和铅15种元素,尝试引入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其非线性拟合能力校正基体效应。实验表明,以水系沉积物、海洋沉积物和岩石国家标准物质以及定值海洋沉积物样品为训练样本,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偏置,可以有效校正除硅之外的14种元素基体效应的影响,实现了岩心扫描仪XRF测量结果由强度到浓度的转化。本方法的精密度为0.6%-6.8%(RSD,n=11),国家标准物质和海洋沉积物实际样品中15种组分的预测值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在0.5%-17.5%之间,适合于海洋沉积物中多种主次量组分的快速分析,拓展了岩心扫描仪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岩心扫描仪 海洋沉积物 基体效应
下载PDF
南海水合物岩心样品管理模型及其分析对象
2
作者 王刚龙 曾繁彩 +1 位作者 陈宏文 李小穗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水合物作为最有希望取代化石燃料的新一代能源,其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水合物岩心样品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生产科研过程中的基础资料,其岩心样品的管理模式及分析对象的制定对水合物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水合物岩心样品管... 水合物作为最有希望取代化石燃料的新一代能源,其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水合物岩心样品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生产科研过程中的基础资料,其岩心样品的管理模式及分析对象的制定对水合物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水合物岩心样品管理业务研究,引入工作流的思想,建立水合物岩心样品管理模型,并设计了岩心分析对象模型,使岩心所隐含的信息直观简洁地提供给研究人员,并应用该模型建立了基于WEBGIS的水合物样品管理系统。系统已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得到实践应用,系统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样品 业务模型 样品管理
下载PDF
秦岭岩白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强 陈彦斌 李小穗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期109-109,共1页
秦岭岩白菜系虎耳草科岩白菜属植物,为了进一步阐明其活性物质基础,笔者对秦岭岩白菜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其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豆甾醇和阿福豆苷。
关键词 秦岭岩白菜 化学成分 豆甾醇 阿福豆苷
下载PDF
南海深海平原柱状样QD189磁化率、非磁滞剩磁、粒度、碎屑矿物丰度之间的主要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江勇 王志敏 +2 位作者 廖志良 王金莲 李小穗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50-1062,共13页
磁学可能是南海深海平原古环境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方面之一。众多磁学参数中,磁化率是最基本、最综合反映沉积物磁性矿物总体状况的参数,非磁滞剩磁对单畴颗粒含量敏感,而且单畴颗粒是剩磁的主要携带者,结合粒度、碎屑矿物丰度等数据探... 磁学可能是南海深海平原古环境研究取得突破的关键方面之一。众多磁学参数中,磁化率是最基本、最综合反映沉积物磁性矿物总体状况的参数,非磁滞剩磁对单畴颗粒含量敏感,而且单畴颗粒是剩磁的主要携带者,结合粒度、碎屑矿物丰度等数据探索南海深海平原柱状样QD189磁化率和非磁滞剩磁地质含义。在磁化率大于45×10-5层位和481 cm以浅的磁化率小于45×10-5的层段,磁化率、2~5粒级含量、ARM和ARM@20m T变化一致性较好,2~5粒级软磁性多畴颗粒含量变化可能是这些层位磁化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在808~488 cm层段内,小于45×10-5的磁化率与2~5粒级含量、ARM和ARM@20m T变化总体上一致性较差,磁化率变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2~5粒级是QD189重要的较粗粒级组分,大体上以深度350 cm为界具有下层段含量较高且粒度变化大、上层段含量较低且粒度变化小的特点。ARM@20m T比ARM更加真实地表示QD189单畴颗粒含量,除了单畴颗粒外,9~12粒级假单畴、多畴颗粒矿物对665~48 cm层段的ARM可能有一定贡献,其中,层段548~310 cm的ARM中可能还有6~9粒级多畴颗粒的贡献。通过碎屑矿物丰度、火山玻璃丰度和(或)磁化率异常峰值的对应关系识别出6次火山活动,火山玻璃丰度的分布特点还揭示出QD189中普遍发生生物扰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非磁滞剩磁 粒度组成 火山活动 南海深海平原
原文传递
华南陆块晚三叠世古地磁研究初步结果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吴能友 葛同明 +3 位作者 刘坚 樊利民 利鹏 李小穗 《南海地质研究》 1994年第6期51-61,共11页
通过对粤中小坪组样品的剩磁分析,获得了晚三叠世古地磁初步结果(D=335.1°±5.1°,I=13.7°±4.9°,参考点广州23.1°N,113.3°E)。据该结果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①三叠纪华南陆块基本上处于近赤道... 通过对粤中小坪组样品的剩磁分析,获得了晚三叠世古地磁初步结果(D=335.1°±5.1°,I=13.7°±4.9°,参考点广州23.1°N,113.3°E)。据该结果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①三叠纪华南陆块基本上处于近赤道低纬度区的潮湿炎热气候;②早、晚三叠世期间,华南陆块具有大规模的顺时针旋转运动(约112.8°),并北向漂移13.2°±4.9°;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华南陆块的运动特征是北向漂移14.9°±3.3°,并伴随着较大规模的逆时针旋转(约43.2°),其间在中、晚侏罗世可能已经到达现代位置;③早三叠世华南与扬子陆块是相互分离的,而至晚三叠世两者可能已相碰撞,晚三叠世以后,华南陆块在扬子陆块的顺时针旋转运动过程中、通过相对逆时针旋转的北向漂移而最终与扬子陆块拼合,拼合的最终完成时间很可能在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由此可见,中国东南部造山带是一种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 华南陆块 晚三叠世 构造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