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肺炎患儿血乳酸、丙二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象 郝建华 +2 位作者 侯红丽 高慧 刘静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SP)患儿血乳酸、丙二醛(MD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106例SP患儿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病例组(心肌损害,45例)和对照组...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SP)患儿血乳酸、丙二醛(MDA)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106例SP患儿为调查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害分为病例组(心肌损害,45例)和对照组(无心肌损害,61例)。检测两组患儿血乳酸、MDA、MCP-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析血乳酸、MDA及MCP-1与SP患儿心肌损害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乳酸、MDA、MCP-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P患儿血乳酸、MDA、MCP-1水平与心功能指标(CK-MB、cTnT、LDH)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MDA及MCP-1与SP患儿心肌损害有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结论 血乳酸、MDA及MCP-1水平升高是SP患儿继发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三项指标能够对SP患儿心肌损害具有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心肌损害 乳酸 丙二醛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难治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小象 郝建华 +1 位作者 侯红丽 高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9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住院儿童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出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RMP)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216例MP患儿临床...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住院儿童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出现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RMP)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216例MP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及临床表现。根据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反应情况,将41例RMP患儿设为难治组,将175例普通型MP患儿设为普通组。对比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RMP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共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儿893例,其中MP患儿216例,占24.19%。CAP患儿中幼儿期(1~<3岁,25.82%)和学龄前(3~<7岁,31.12%)阶段MP所占比例较高,秋季(30.47%)和冬季(24.69%)MP患儿占比较高。MP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181例,83.80%)、咳嗽(143例,66.20%)、喘息(76例,35.19%)。难治组热程≥5d、大片状肺实变、下叶病变、胸腔积液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组(P均<0.01);难治组血CRP水平高于普通组,血25(OH)D水平则低于普通组(P均<0.01)。热程≥5d、大片状肺实变、肺外并发症、血清CRP升高及血25(OH)D水平降低与儿童RMP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住院CAP患儿中幼儿和学龄前儿童MP患病率较高,且多发生于秋冬季节。热程长、大片状肺实变、肺外并发症、血清CRP及25(OH)D水平与儿童RMP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小象 周莉 +1 位作者 赵亮 周卞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阿奇霉素治疗...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患儿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2、-6、-8(IL-2、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以及心肌酶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肌酸激酶(CK)的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IL-2、TNF-α及CRP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IL-6、IL-8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LDH、AST、CK-MB及CK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LDH、CK-MB及CK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S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阿奇霉素单独用药,热毒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抑制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和心肌酶水平,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热毒宁 阿奇霉素 炎性因子 心肌酶 疗效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4
作者 李小象 周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5期102-103,共2页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接收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实施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2月接收的手足口病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将其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干扰素实施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80.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小儿 干扰素 疗效分析
下载PDF
10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莉 时艳平 +2 位作者 侯红丽 李小象 郝建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08份儿童药物ADR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儿童ADR中,男62例(57.4%),女46例(42.6%);静脉给药者居多(94例,占87.04%);... 目的:分析我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集的108份儿童药物ADR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8例儿童ADR中,男62例(57.4%),女46例(42.6%);静脉给药者居多(94例,占87.04%);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涉及19种抗感染药物共79例(73.14%),中成药4种共11例(10.1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表现,共82例(75.93%)。结论:增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儿童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莉 侯红丽 +2 位作者 李小象 赵慧娅 郝建华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68株,检出率32. 2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儿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资料,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68株,检出率32. 20%,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1. 80%)、肺炎克雷伯菌(31. 2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5. 4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5. 76%);多重耐药菌标本主要为痰液(198例)、血液(102例)、脓液(25例)、中段尿(16例)、分泌物(14例),主要集中在新生儿内科重症监护室(ICU) 136例(36. 96%)、重症监护室(PICU) 87例(23. 64%)、新生儿外科ICU 67例(18. 2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82. 34%;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管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注意手卫生,减少或避免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分布特点 耐药性
下载PDF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莉 李小象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设为病例组,245例手足口病轻症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设为病例组,245例手足口病轻症患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皮疹较少、易惊、EV71感染、血糖升高以及白细胞增高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持续发热、呕吐、皮疹较少、易惊以及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重症的独立相关因素,具有早期预警作用。结论对手足口病重症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及时治疗,可有效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郝建华 憨贞慧 +2 位作者 李小象 侯红丽 孙丽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重症病区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1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必要时退热,抗感... 目的探讨血浆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开封市儿童医院手足口病重症病区2010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21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予脱水降颅压,抗病毒,必要时退热,抗感染等治疗,出现呼吸衰竭,胸片提示肺水肿,给予呼吸机支持,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浆10 ml/(kg.d)连用2~3 d,对照组给予静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1 g/(kg.d),连用2 d。结果治疗组治愈100%,对照组治愈率99.23%,两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住院费用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与大剂量IVIG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相当,应用血浆治疗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 血浆
下载PDF
香蕉组培瓶装生根苗的假植技术
9
作者 林贵美 邹瑜 +1 位作者 李小象 牟海飞 《农家之友》 1997年第11期8-8,共1页
四、香蕉组培瓶装生根苗假植后的管理生根苗从室内培养转到室外培养,从异养阶段转到自养阶段,从人为控制温、湿度转到大自然界的开放培养,这整个变化过程是一个飞跃,是育苗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水份管理。
关键词 香蕉 组织培养 瓶装生根苗 假植
下载PDF
158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分析
10
作者 周莉 李小象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易遗留后遗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与发育。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脑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等待脑脊液培养结果...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易遗留后遗症等特点,严重危害着小儿的身体健康与发育。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脑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等待脑脊液培养结果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并且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脑脊液培养的阳性率越来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小儿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小象 周莉 +1 位作者 赵亮 周卞生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950-954,共5页
目的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 目的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0、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小儿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阿奇霉素 免疫
原文传递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及对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小象 周莉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机体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将18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机体心肌酶、免疫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84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将184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另选择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脾氨肽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心肌酶、炎症因子、免疫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86/9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43%(74/9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s-cTnT、CK-MB、CK、TNF-α、IL-6、CRP、CD3^+、CD4^+、CD8^+、IgA、IgM、IgG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然而与健康组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脾氨肽可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患儿全身炎症反应,修复心肌损伤,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 脾氨肽 小儿手足口病 机体免疫 心肌酶
原文传递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莉 李小象 +2 位作者 侯红丽 赵慧娅 郝建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使用意义。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经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使用意义。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经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7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牛肉、鸡肉、鱼、牛奶、蛋清/蛋黄、蟹、虾、大豆这8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两组儿童对食物特异性IgG的阳性率,并比较IgG阳性儿童血清中总IgE及嗜酸性粒细胞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检出阳性率为73.5%,高于对照组正常儿童的18.2%(χ~2=61.836,P<0.05);<3岁、3~<6岁及6~14岁年龄段,研究组的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6%、81.3%及5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在牛奶、蛋清/蛋黄、蟹这三个食物过敏原的IgG检出阳性率为38.1%、57.8%、8.8%,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IgG阳性儿童中IgE及嗜酸性粒细胞检出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以根据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结果辅助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食物特异性 IGG抗体
原文传递
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郝建华 憨贞慧 +2 位作者 李小象 孙丽芳 侯红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2320-2320,共1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热毒宁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结果西医组有效率73.33%,热毒宁组有效...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热毒宁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治疗方案,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静脉滴注。结果西医组有效率73.33%,热毒宁组有效率93.33%。热毒宁组在退热时间上、危重症转化率上及住院天数上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疹、肢体抖动消退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手足口病/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