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警示信息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霄霞 李少禧 +3 位作者 杨蓉蓉 金艳慧 杨丽红 谢耀胜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BECKMAN-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在检出白血病及判断白血病类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初发白血病的血标本,分析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血涂片分类等指标。结果:118例患者出现异常散点图,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目的:探讨BECKMAN-COULTER.GENS血液分析仪在检出白血病及判断白血病类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19例初发白血病的血标本,分析白细胞散点图、白细胞警示信息、血涂片分类等指标。结果:118例患者出现异常散点图,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有一定特征性,而其他类型白血病散点图各种各样。初诊白血病患者散点图的白血病细胞系列与实际白血病细胞系列符合率为50%;而CML、M3(M3V除外)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符合率为100%。警示有原始细胞者符合率为97.5%;警示有幼粒细胞者符合率为97%;警示有异型淋巴细胞者符合率为14.7%。结论:异常白细胞散点图和警示异常细胞信息是发现白血病的重要指标(散点图优于警示信息),并有助于判断白血病类型。警示原始细胞、幼粒细胞者,其结果可信度高,警示异型淋巴细胞者,可信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散点图 警示信息 白血病
下载PDF
一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陷症家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少禧 李小龙 +3 位作者 金艳慧 杨丽红 张海月 王明山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对一个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II(FXII)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目的:对一个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II(FXII)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VIII促凝活性(FVIII:C)、凝血因子Ⅸ促凝活性(FIX:C)、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XII促凝活性(FXII:C)和FXII抗原含量(FXII: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12基因所有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可疑的突变反向测序进行验证,并对家系成员的相应突变位点区域进行检测。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和4个在线生物信息工具(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和SIFT)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和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可能影响;用Swiss-Pdb Viewer 4.0.1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蛋白模型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先证者APTT为59.1 s,明显延长;FXII:C和FXII:Ag分别降低至4%和5%,其父亲、母亲、女儿的FXII:C和FXII:Ag降低至32%~37%。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12基因第13号外显子存在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即c.1561G>A杂合错义突变(p.Glu502Lys)和c.1637T>C杂合错义突变(p.Met527Thr);其父亲为p.Met527Thr携带者,母亲和女儿为p.Glu502Lys携带者。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u502和Met527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两个突变的预测结果一致,均预示很可能是有害突变,可引起相关疾病。突变蛋白模型分析显示,野生型Glu502与His365之间形成1条氢键,Glu502替换为Lys502导致氢键的消失;野生型Met527与Leu524之间形成1条氢键,Met527替换为Thr527导致Thr527-Leu524之间增加2条氢键。结论:该先证者F12基因第13号外显子上存在p.Glu502Lys和p.Met527Thr复合杂合突变,推测该突变遗传自具有血缘关系且分别存在p.Glu502Lys和p.Met527Thr杂合子的父母,并与该家系FXII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FXII缺陷 基因突变 新突变 分子发病机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非典型猪瘟继发巴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
3
作者 李少禧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年第1期35-35,共1页
2013年7月广西扶绥县发生一起非典型猪瘟继发巴氏杆菌病,我中心接诊后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最后确诊为非典型猪瘟继发巴氏杆菌病。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非典型猪瘟 巴氏杆菌病 治疗 分析
下载PDF
231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检出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虞丹丹 刘媚娜 +2 位作者 李少禧 周翠 周铁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181-4182,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不同浓度、不同类型支原体属感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复合试剂条对2010年1-6月临床送检的2310份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支原体属检出...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不同浓度、不同类型支原体属感染情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复合试剂条对2010年1-6月临床送检的2310份女性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支原体属检出情况及药敏结果。结果 2310份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检出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支原体属共1575份,以解脲脲支原体(Uu)<104ccu/spec最多见,占47.0%,其次为Uu≥104ccu/spec,占30.5%;药物敏感试验中,8组不同浓度、类型的支原体感染药物敏感性不同。结论不同浓度、不同类型的支原体感染药物敏感性存在不同,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合理而有效地用药,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感染 药敏结果
原文传递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体外抗菌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俊 邹安庆 +4 位作者 郭美艳 李少禧 侯佳惠 李超 周铁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3-805,共3页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特性,为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2011年每年1-5月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应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及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特性,为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2011年每年1-5月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应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603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90.4%,且主要集中于几个重症监护病区,占70.3%;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外,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率均>60.0%,而头孢哌酮/舒巴坦非耐药株中,近年来处于中介的比例>5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标本来源和病区分布均有明显集中趋势,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头孢哌酮/舒巴坦非耐药株的MIC值明显增高,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头孢哌酮/舒巴坦 最低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琦煜 李少禧 +2 位作者 张文辉 周武 朱再胜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1155-1156,117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老年男性105例,年龄为52岁~93岁,分别检测雌二醇(E2)、睾酮(T)、血钙(Ca)、磷(P)、总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尿钙、尿钙/肌酐...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的关系,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老年男性105例,年龄为52岁~93岁,分别检测雌二醇(E2)、睾酮(T)、血钙(Ca)、磷(P)、总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尿钙、尿钙/肌酐比值,同时测量其左股骨上端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华氏三角、股骨干及第1至第4腰椎(L1~L4)的骨密度。结果:血清E2水平与尿钙/肌酐比值呈负相关(r=-0.277,P<0.01),与股骨大转子骨密度值呈正相关(r=0.210,P<0.05)。血清T水平与血P呈负相关(r=-0.232,P<0.01),与骨密度无关。血清E2、T水平与其它骨代谢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E2和T水平与老年男性的骨代谢存在密切关系,激素替代治疗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男性 骨代谢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Ⅰ类整合酶与大肠埃希菌耐药关系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徐琦煜 周翠 +4 位作者 李超 周铁丽 李少禧 吕美艳 邹安庆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Ⅰ类整合酶在产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状况,分析和评估Ⅰ类整合酶在该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按CLSI 2010年标准,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产ESBLs株,PCR法扩增Ⅰ类... 目的了解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Ⅰ类整合酶在产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状况,分析和评估Ⅰ类整合酶在该菌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按CLSI 2010年标准,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产ESBLs株,PCR法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数据经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呋喃妥因等耐药性较低,对其他各类的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部分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有稍下降的趋势;150株大肠埃希菌中104株Ⅰ类整合酶扩增阳性,产ESBLs菌株中Ⅰ类整合酶的检出率为71.8%,非产ESBLs菌株中检出率为6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和阴性株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大肠埃希菌5年中耐药性多呈轻度升高趋势,Ⅰ类整合酶与产ESBLs耐药无关,Ⅰ类整合酶阳性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整合酶阴性菌株,建议临床加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Ⅰ类整合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尿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8
作者 虞丹丹 周翠 +2 位作者 刘媚娜 李少禧 周铁丽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59-961,964,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6份中段尿标本中,阳性率较高的科室...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尿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46份中段尿标本中,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神经内科、脑血管科及ICU。748株非重复菌株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占30.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52.4%;多种革兰阴性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的检出率(85.7%)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35.3%);屎肠球菌耐药现象较粪肠球菌严重,并发现2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多见,占39.5%,尚未发现对两性霉素B及5-氟胞嘧啶的耐药菌株。结论: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的优势菌种,多种菌株已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临床医生需根据具体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病原菌
原文传递
产气肠杆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新华 李少禧 +4 位作者 周铁丽 费静娴 侯佳惠 包其郁 曹建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0,共3页
产气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健康人肠道中,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引起泌尿道、呼吸道、伤口及血液等多种感染.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广泛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产气肠杆菌 耐药基因 质粒介导 临床抗感染治疗 医院感染 抗菌谱广 抗菌作用
原文传递
十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少禧 金艳慧 +3 位作者 杨丽红 徐琦煜 李小龙 王明山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41-1043,共3页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血浆中FⅪ促凝活性(FⅪ∶C)降低,但患者少有发生自发性出血,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异质性[1]。目前关于遗传性FⅪ缺陷症的临床出血程度与FⅪ∶C及基因突变... 遗传性凝血因子Ⅺ(FⅪ)缺陷症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血浆中FⅪ促凝活性(FⅪ∶C)降低,但患者少有发生自发性出血,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异质性[1]。目前关于遗传性FⅪ缺陷症的临床出血程度与FⅪ∶C及基因突变类型和数量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我们对10例遗传性FⅪ缺陷症患者的F11基因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出血 基因突变类型 促凝活性 分子发病机制 临床出血 出血性疾病 凝血因子Ⅺ 缺陷症
原文传递
急性肠炎患者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病学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沈丽珍 张爱鸣 +3 位作者 陈素菜 李少禧 周铁丽 夏菲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副溶血弧菌所致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菌株血清分型、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病例临床信息统计,菌株血清分型与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目的分析副溶血弧菌所致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菌株血清分型、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所分离的副溶血弧菌进行病例临床信息统计,菌株血清分型与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副溶血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发病高峰在8-9月,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与外出聚餐、食用海鲜产品及食用生和半生食品有关。血清型中以O3:K6为主,占80%;O1:K1占15.24%;O4:K1仅占4.76%。副溶血弧菌对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只对氨苄西林有很高的耐药性。结论副溶血弧菌感染症状典型、有季节性、人群分布差异性,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食源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不同地区流行的副溶血弧菌的菌株存在较大的差异,必须持续地进行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做到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流行病学 耐药性分析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