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元好问碑记文章的史学价值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峭仑
蔚润明
-
机构
忻州市煤建公司
山西省博物馆
-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9-96,共8页
-
文摘
元好问的文章,收集在《元遗山先生全集》中的,共26卷244篇,其中碑记文章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篇数来看,碑记文章144篇,占全部文章的近百分之六十;从卷数来看,在26卷中有20卷,占全集的四分之三。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些文章中。
-
关键词
金朝
史学价值
蒙古
金元之际
神道碑
元好问
历史教训
赵秉文
碑铭
卷数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元好问史院告归原因之推断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峭仑
-
机构
忻州市煤建公司
-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69,共3页
-
文摘
元好问史院告归原因之推断李峭仑元好问于金哀宗正大元年五月应试宏词科,权国史院编修官,次年夏告归崧山,在史院任事仅一年多时间。这样短的时间就离开史院,可谓来去匆匆。原因何在?元好问青年时期热心功名,追求仕进。当地几次科考落选后,总是痛心疾首,牢骚满腹。...
-
关键词
金代
元问好
史院
崧山
刘祁
《归潜志》
杨焕然
贾益谦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读书山之由来
- 3
-
-
作者
李峭仑
-
机构
忻州市委宣传部
-
出处
《晋阳学刊》
1985年第2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读书山原名系舟山,后因金朝礼部尚书赵秉文写了一首诗:“山头佛屋五三间,山势相连石岭关,名字不经从我改,便称元子读书山”,因此而得名。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呢?郝树侯先生在《元好问诗选》《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四首》注四中说是由赵秉文《题东岩道人读书堂》一诗来的。从字面看,人们很容易理解成赵秉文这首诗是题在忻州系舟山元好问的父亲元德明读书处之福田寺的,其实不然。这首诗是在这离忻州千里之外的河南写下的。事情是这样:元好问避兵逃往河南之后。
-
关键词
赵秉文
河南
金朝
元好问
书堂
礼部
读书
舟山
蒙古
大夫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元好问的“外家”在何处?
- 4
-
-
作者
李峭仑
-
机构
忻州市委宣传部
-
出处
《晋阳学刊》
1985年第4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元好问写过一首《外家南寺》诗和一篇《外家别业上梁文》。这个“外家”在什么地方呢?《外家南寺》自注说:“在至孝社,予儿时读书处也。”郝树侯先生在《元好问诗选》《外家南寺》诗的题注中说:“
-
关键词
元好问
定襄县
故居
读书
实质性问题
自注
诗选
地方
忻州市
杜诗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野史亭
- 5
-
-
作者
李峭仑
-
出处
《五台山》
2005年第6期68-70,共3页
-
文摘
中国有若干名亭,诸如北京的陶然亭、长沙的爱晚亭、滁州的醉翁亭、杭州的湖心亭,这些名亭或因风景优美而著称,或因诗人墨客的名篇佳句而闻名.
-
关键词
《野史亭》
李峭仑
中国
当代文学作品
散文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时代的风雨 成长的足迹——读李玉明同志《风雨集》
- 6
-
-
作者
李峭仑
-
出处
《山西老年》
2002年第7期31-31,共1页
-
-
关键词
对敌斗争
李玉
党员教育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领导干部
解放战争
大跃进时期
文化研究
序前言
人际交往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纯朴的心灵锐利的目光——读辛禾小说散文集《秋事》
- 7
-
-
作者
李峭仑
-
出处
《五台山》
2001年第5期53-54,共2页
-
文摘
与辛禾接触,只觉得他绵牙哑口、腼腆拘束,见面时微微一笑,算是招呼.印象中他是一个勤劳纯朴的好后生.读他的文集<秋事>,才得知他不仅有苦难的童年、坎坷的生活道路,而且具有自强不息的心劲、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冷峻锐利的观察社会的目光.……
-
分类号
I218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