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肿瘤的初步疗效
1
作者 李常仑 黄金华 +3 位作者 高飞 顾仰葵 江雄鹰 黄英杰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8例卵巢癌肝转移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病灶总数12处,平均直径为3.0cm(1.5~4.5cm)。RFA治疗前2周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8例卵巢癌肝转移的患者在CT引导下进行RFA治疗,病灶总数12处,平均直径为3.0cm(1.5~4.5cm)。RFA治疗前2周内和治疗后1月常规进行CA125、肝功能、CT双期增强检查,了解局部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人均平稳安全完成治疗,11处病灶术后复查增强CT肿瘤完全坏死,有1例患者1处病灶在射频消融治疗后肝脏病灶边缘残留。所有患者CA125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术中及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RFA治疗,卵巢癌肝脏转移患者可以实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肝转移 卵巢癌
下载PDF
微波消融毁损活体猪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飞 顾仰葵 +2 位作者 黄金华 罗荣光 李常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毁损淤血肿大的活体猪脾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规律。方法麻醉并开腹分别结扎5头活猪脾静脉2~4h,待脾脏淤血肿大后进行微波消融(共56个位点),观察术中针道渗血、微波电极周围组织炭化情况,并记录不同功率、时间及消融...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毁损淤血肿大的活体猪脾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规律。方法麻醉并开腹分别结扎5头活猪脾静脉2~4h,待脾脏淤血肿大后进行微波消融(共56个位点),观察术中针道渗血、微波电极周围组织炭化情况,并记录不同功率、时间及消融部位对脾脏毁损体积的影响,同时观察消融术后消融灶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消融术中针道渗血发生率为8.9%(5/56),均为微波电极周围组织炭化所致;炭化发生率为8.9%(5/56);微波消融范围受消融功率、时间、部位的影响;消融范围与消融时间成正相关(r=0.97536,P<0.01);消融范围与消融功率成正相关(r=0.98184,P<0.01);远离脾门区域(Ⅱ区)消融范围明显大于靠近脾门区域(Ⅰ区)(P<0.01);消融术后即时病理改变与1周后病理改变中均可见较大面积的凝固性坏死,后者坏死组织周边可见较明显的炎性反应及组织水肿改变。结论微波消融是一种毁损淤血肿大脾脏较为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并可通过调整消融功率、时间、部位控制其毁损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消融 脾脏
下载PDF
培美曲塞对EGFR-TKI治疗失败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孙力军 张燕慧 +2 位作者 李瑞东 李常仑 叶书成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9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经过EGFR-TKI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于化疗周期第1天静滴,每21 d为1个周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0例经过EGFR-TKI治疗后肿瘤进展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500mg/m^2。于化疗周期第1天静滴,每21 d为1个周期,并口服地塞米松、叶酸和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以减轻不良反应;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0例中,部分缓解6例(20%),疾病稳定11例(36.6%),疾病进展13例(43.4%),中位生存期为11.1个月,1年生存率为37.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Ⅰ~Ⅱ度骨髓抑制。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在EGFR-TKI治疗失败后给予培美曲塞解救治疗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培美曲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4
作者 杨君东 李常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24期48-48,80,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肝癌患者分成参照、探究两组,各21例,参照组实施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治疗,探究组则在CT引导下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2例肝癌患者分成参照、探究两组,各21例,参照组实施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治疗,探究组则在CT引导下行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统计,探究组血清AFP、CEA指标与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比参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精准微波消融 肝癌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研究
5
作者 李慧 胡成久 +6 位作者 赵静 李常仑 徐佟 姜飙 王全义 黄伦华 李钧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2243-2247,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bcl-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利用小鼠胃癌细胞(MFC)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成瘤,建立胃癌造模,分为模型组、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bcl-9)通路调控胃癌细胞自噬的机制。方法:动物水平上,利用小鼠胃癌细胞(MFC)接种于裸鼠右侧腋下成瘤,建立胃癌造模,分为模型组、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每组6只。计算各组小鼠抑瘤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瘤体病理组织形态学,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自噬标志蛋白及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水平上,利用氯化锂(LiCl)激活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用0、10、20、40μmol/L姜黄素处理BGC-823细胞48 h,通过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吖啶橙染色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活力、凋亡、自噬水平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动物水平,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抑瘤率高于模型组[(17.54±3.88)%、(26.87±5.12)%、(37.98±7.09)%比(0.00±0.00)%,F=162.010,P<0.01];低姜黄素组、中姜黄素组、高姜黄素组LC-Ⅱ表达高于模型组(1.54±0.09、1.89±0.12、2.75±0.28比1.00±0.04,F=5.983,P<0.05),p62表达低于模型组[(0.62±0.05、0.47±0.05、0.39±0.04比1.00±0.07,F=6.774,P<0.05),β-catenin表达低于模型组[(0.52±0.08、0.48±0.06、0.35±0.04比0.99±0.12,F=7.092,P<0.01),BCL9表达低于模型组[(0.54±0.06、0.46±0.05、0.31±0.02比0.99±0.10,F=7.365,P<0.01)。细胞水平,10、20、40μmol/L姜黄素BGC-823细胞活自噬水平高于对照组[(8.97±0.16)%,(17.68±0.55)%,(34.45±1.32)%比(5.65±0.12)%,F=52.932,P<0.05],LC-Ⅱ水平高于对照组[(0.23±0.00、0.32±0.00、0.95±0.01比0.18±0.00,F=83.028,P<0.05)、p62水平高于对照组(0.24±0.00、0.38±0.02、0.90±0.02比0.19±0.00,F=74.355,P<0.05),β-catenin水平高于对照组[(0.23±0.01、0.19±0.00、0.11±0.00比0.05±0.00,F=98.623,P<0.05)、BCL9水平高于对照组[(0.37±0.00、0.30±0.01、0.21±0.01比0.09±0.00,F=129.746,P<0.05)水平。β-catenin/BCL9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预先处理细胞后,姜黄素诱导的BGC-823细胞自噬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1.47±0.22)%比(5.64±0.13)%,F=8.669,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通过下调β-catenin/bcl-9通路的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自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BGC-823细胞 自噬 凋亡 β-连环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9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常仑 刘继红 +6 位作者 黄金华 顾仰葵 高飞 黄绮丹 胡莹莹 江雄鹰 黄英杰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9期2760-276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碘(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18F-FDGPET/CT诊断的12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共25处病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碘(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复发性卵巢癌治疗的可行性、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集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影像与微创介入中心^18F-FDGPET/CT诊断的12例复发卵巢癌患者共25处病灶,其中21处病灶采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1例患者3处肝、1处脾转移病灶采用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9例患者粒子植入术后进行了2~6疗程化疗。在采用粒子植入治疗的21处病灶中长径〉2cm的11处,≤2CM的10处;根据PET/CT图像显示的病灶高代谢范围,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或Memorial Sloan—Ketterin列解图法(nomogram)制定粒子植入计划;靶区匹配周边剂量(MPD)为145Gy,植入粒子数9—45颗,中位数20.5颗。应用^18F—FDG PET/CT或CT判断放射性粒子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1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除1例患者因肿瘤侵犯双侧输尿管引起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外,其余患者随访期内均存活。在21处粒子植入治疗的病灶中,10处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6处部分缓解(PR),5处局部进展(PD),有效率76.2%。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长径≤2cm病灶局部控制效果好于长径〉2cm的病灶(P=0.035)。微波消融治疗肝、脾共4处病灶,经^18F—FDG PET/CT检查肿瘤活性完全消失。1例患者术中穿刺时损伤坐骨神经,出现了右下肢麻木、疼痛,半年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组患者未出现肠瘘、直肠炎等放射性损伤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可用于复发性卵巢癌治疗,其近期疗效好、并发症少。^125I粒子植入治疗与化疗结合,具有巩固和提高局部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放射性同位素
原文传递
用生理盐水与稀盐酸对离体猪肝行增强射频消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罗荣光 黄金华 +4 位作者 顾仰葵 高飞 李常仑 江雄鹰 柳青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比较相同条件下生理盐水增强型射频消融(NS—RFA)和稀盐酸增强型射频消融(HCl-RFA)对消融灶大小的影响,探讨影响增强型单灌注电极射频消融灶大小的因素,观察消融灶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以消融时间(5、10、15和20min)、温... 目的比较相同条件下生理盐水增强型射频消融(NS—RFA)和稀盐酸增强型射频消融(HCl-RFA)对消融灶大小的影响,探讨影响增强型单灌注电极射频消融灶大小的因素,观察消融灶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方法以消融时间(5、10、15和20min)、温度(83、93、103和113℃)和功率(20、30和40w)为变量形成9种组合(103℃、30W条件下分别消融5、10、15、20min4种组合;30W、15min,83、93、113℃3种组合;103℃、15rain,20和40W2种组合),用单灌注射频消融电极对30个离体猪肝分别行NS—RFA和HCl-RFA对照实验,然后测量消融灶的纵轴、横轴并计算其体积,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影响消融灶大小的因素。通过肉眼大体观察和显微镜下观察消融灶病理改变。结果(1)NS—RFA9种条件组合下消融灶的体积分别为(3.53±0.34)、(6.41±0.42)、(10.69±0.37)、(11.40±0.51)、(3.20±0.23)、(6.59±0.50)、(12.11±0.70)、(11.12±0.52)、(11.81±0.64)cm^3,HCI—RFA9种条件组合下消融灶的体积分别为(11.97±1.00)、(28.72±0.99)、(59.45±1.33)、(105.65±2.40)、(13.64±0.60)、(29.70±0.58)、(59.22±1.32)、(57.22±3.99)、(59.74±2.18)cm^3;不同消融方式(F=948.9)(主变量)、消融时间(F=269.3)和温度(F=214.6)(协变量)引起消融灶体积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功率(F=0.2)(协变量)引起消融灶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NS-RFA和HCl-RFA消融灶中心横切面大体形态均呈椭圆形,NS—RFA分3个区,HCl-RFA分5个区。显微镜下观察,NS—RFA消融灶Ⅰ区边缘见少量肝细胞碎片,Ⅱ区部分肝细胞变形、碎裂,Ⅲ区多数肝细胞形态正常;HCI—RFA?肖融灶Ⅰ区边缘残留少量肝细胞碎片,Ⅱ、Ⅲ区呈均质红染结构的典型凝固性坏死,Ⅳ肝窦增宽、肝细胞连接疏松或脱落到肝窦内;V区多数肝细胞结构保持正常形态结构,少数肝细胞发生核固缩、碎裂和溶解。结论与NS—RFA相比,HCl-RFA能产生更大的组织消融灶;消融时间和温度是影响消融灶大小的因素,消融功率对消融灶大小没有明显影响。HCl-RFA消融灶病理组织上呈典型凝固性坏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盐酸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不同直径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军业 李常仑 +3 位作者 谭桂燕 韩磊 孙力军 马琦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高位食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位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置入支架直径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直径18 mm组(A组)、16...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食管支架治疗恶性高位食管狭窄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高位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置入支架直径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直径18 mm组(A组)、16 mm组(B组)和14 mm组(C组),每组各20例。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支架植入,成功率100%。三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困难均得到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疼痛:A组最高128次/48 h,B组72次/48h,C组16次/48h,NR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17,P<0.05);出血: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死亡,3例A组及2例B组患者出现少量出血,C组患者未发生出血;会厌功能紊乱发生率:A组40%(8/20),B组20%(4/20),C组5%(1/20),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7,P=0.02)。结论 14 mm直径支架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进食梗阻,且相比18 mm及16 mm直径食管支架安全性高,是高位食管癌支架成形术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支架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消融治疗老年小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军业 李常仑 +3 位作者 王慧礼 韩磊 杨君东 李慧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评价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与TACE联合微波消融( PMCT)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小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内病变直径为2~5 cm的老年小肝癌患者治疗资料,其中TACE组20例,TACE+PMCT组22例,治疗... 目的:评价单独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与TACE联合微波消融( PMCT)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小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内病变直径为2~5 cm的老年小肝癌患者治疗资料,其中TACE组20例,TACE+PMCT组22例,治疗后随访10~70个月,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计数资料的分布差异,肿瘤无进展生存期采用 Kaplan-Meier 法分析。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TACE +PMCT组和TACE组分别有17例(77%,17/22)和19例(95%,19/20)出现肿瘤进展,其中TACE +PMCT组1、3、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85%、50%,TACE组1、3、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组分别为95%、7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8),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PMCT 治疗老年小肝癌较单独应用TACE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波消融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肿瘤无进展生存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