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NOR检测对宫颈癌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庆菊 刘秀云 +5 位作者 陈正勤 宋现让 王联华 张素兰 梁焕玲 张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共2页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 对73例随访10年以上的宫颈鳞癌进行AgNOR计数分析,发现组织学D级的肿瘤细胞核内AgNOR均值高于组织学Ⅰ级者为5.53±1.47及4.40±1.34)。10年生存率亦有差异性,AgNOR均值≥5者10年生存率为18%,而<5的10年生存率为46%(P<0.02)。结果表明,AgNOR计数与宫颈鳞癌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预后有关。本文认为AgNOR计数可作为一种肿瘤定量指标,对判定肿瘤恶性程度,预测宫颈癌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AGNOR 细胞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庆菊 苗华芹 +2 位作者 李庆水 梁焕岭 盛修贵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卵巢癌腹水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72例均经腹腔穿刺排净腹水。 71例细胞学查到癌细胞的腹腔注入化疗药物。分 3组 :顺铂组 (DDP) 1 8例 ,80~ 1 0 0 mg/次 ;卡铂组(CBP) 48例 ,CBP40 0~ 50 0 mg/次 ;DDP+CBP组 5例 ,DDP或 ... 目的 探讨卵巢癌腹水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  72例均经腹腔穿刺排净腹水。 71例细胞学查到癌细胞的腹腔注入化疗药物。分 3组 :顺铂组 (DDP) 1 8例 ,80~ 1 0 0 mg/次 ;卡铂组(CBP) 48例 ,CBP40 0~ 50 0 mg/次 ;DDP+CBP组 5例 ,DDP或 CBP交换应用。配合静脉联合化疗1~ 2个疗程后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再配合腹腔及静脉化疗。一般腺癌、性索间质肿瘤选用 VCP、CAP或 EAP方案 ,生殖细胞肿瘤选用 VCA或 EBP方案。一年内给予规范性化疗 8~ 1 2个疗程。结果 腹腔化疗消除腹水 CBP组较 DDP组满意 (P<0 .0 5)。总的腹水完全控制率为 80 .3% ,肿瘤完全切除率为 59.2 %。结论 卵巢癌合并腹水需采用包括化疗及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腹水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综合疗法
下载PDF
Ⅲ及Ⅳ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庆菊 马志芳 +2 位作者 李庆水 马悦冰 盛修贵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 78例 ,按治疗方式分 4组 :单纯放疗组 8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 4 6例 ,放疗加化疗组 14例 ,另 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结果 :78例总的 3和 5... 目的 :探讨影响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Ⅲ、Ⅳ期子宫内膜癌 78例 ,按治疗方式分 4组 :单纯放疗组 8例 ,单纯手术组 7例 ,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 4 6例 ,放疗加化疗组 14例 ,另 3例为化疗加激素治疗。结果 :78例总的 3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1 5 % (4 8 78)和 2 9 0 % (18 6 2 ) ;子宫内膜腺癌为 6 5 2 % (4 5 6 9)和 34 0 % (18 5 3) ,子宫内膜腺鳞癌为 3 8和 0 ,两者 3年生存率 ,P >0 2 5 ,腺磷癌无 1例生存 5年。 3年生存率 :Ⅲ期 75 0 % (4 2 5 6 ) ,Ⅳ期 2 7 3% (6 2 2 ) ,P <0 0 0 1。 5年生存率 :Ⅲ期 4 0 5 % (17 4 2 ) ,Ⅳ期 5 0 % (1 2 0 ) ,P <0 0 1,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腺癌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 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方式中以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组疗效佳 ,与单纯放疗及化疗加放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3、5年生存率 ,P >0 0 5。结论 :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主要为FI GO期别、组织学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病理学 子宫内膜肿瘤 治疗 综合疗法 预后
下载PDF
异环磷酰胺联合方案治疗复发或耐药性妇科恶性肿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庆菊 李庆水 +1 位作者 马志芳 盛修贵 《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评价异环磷酰胺(IFO)方案对复发或耐药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以IFO为主联合化疗 ,治疗35例以往多药多疗程联合化疗失败或复发的卵巢、宫颈、宫内膜及阴道恶性肿瘤。[结果]完全缓解9例 ,部分缓解11例 ,总有效率为... [目的]评价异环磷酰胺(IFO)方案对复发或耐药性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以IFO为主联合化疗 ,治疗35例以往多药多疗程联合化疗失败或复发的卵巢、宫颈、宫内膜及阴道恶性肿瘤。[结果]完全缓解9例 ,部分缓解11例 ,总有效率为57 1 %(20/35)。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IFO联合方案对多药耐药性妇科恶性肿瘤均显示出较好疗效 ,是目前治疗耐药或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环磷酰胺 药物疗法 妇科恶性肿瘤 耐药 治疗
下载PDF
卡铂腹腔注入治疗卵巢癌腹水近期疗效观察
5
作者 李庆菊 张华 +2 位作者 佟锦职 苗华芹 梁焕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01-101,共1页
我院近两年应用卡铂腹腔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腹水16例,近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卵巢癌腹水 近期疗效观察 卡铂腹腔化疗 转移性卵巢癌 生殖细胞肿瘤 化学性腹膜炎 恶性畸胎瘤 内胚窦瘤 粘液腺癌 中量腹水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三例报告
6
作者 李庆菊 佟锦职 +1 位作者 张华 李庆水 《实用癌症杂志》 1993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宫颈癌放疗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少见,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1年12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并发症 腹膜炎
下载PDF
雷帕霉素减轻碘佛醇诱导的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
7
作者 李庆菊 于然 +3 位作者 陈佳佳 陈皓瑜 宋坚 王万鹏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造影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CI-AKI)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CI-AKI模型(尾静脉注射造影剂碘佛醇;model)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羟基氯喹(HCQ)组。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及肌... 目的探讨自噬在造影剂诱导的大鼠急性肾损伤(CI-AKI)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CI-AKI模型(尾静脉注射造影剂碘佛醇;model)组、雷帕霉素(RAPA)组和羟基氯喹(HCQ)组。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含量;HE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观察自噬超微结构;Western blot观察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泛素结合蛋白p62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蛋白表达;RT-qPCR观察HDAC4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CQ组中BUN、Scr含量及HDAC4表达升高(P<0.01),肾脏近端小管出现明显损伤,其中模型组中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增加,伴随着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62水平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RAPA组出现较多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伴随着LC3Ⅱ/LC3Ⅰ比值升高和p62、HDAC4表达下降(P<0.05,P<0.01)。而HCQ组自噬相关结构明显减少,伴随着LC3Ⅱ/LC3Ⅰ和p62表达同步升高和HDAC4表达的上调(P<0.01)。结论碘佛醇病理应激可诱导自噬激活,RAPA进一步激活自噬可有效减轻CI-AKI诱导的肾脏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调控HDAC4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佛醇 急性肾损伤 自噬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下载PDF
子宫颈小细胞癌3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汤玲 盛修贵 +2 位作者 李大鹏 李庆水 李庆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小细胞癌 病理学
下载PDF
42例手术治疗外阴恶性肿瘤远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庆水 张锡芹 +3 位作者 盛修贵 梁焕玲 李庆菊 马悦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4 2例经手术治疗且随访 5年以上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 0、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7 6%、38 9%、33 3% ,Ⅱ期病人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Ⅳ期 ,腹股沟淋... 目的 :探讨手术方式对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4 2例经手术治疗且随访 5年以上的外阴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 0、1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 7 6%、38 9%、33 3% ,Ⅱ期病人远期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Ⅳ期 ,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者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转移者 ,腹股沟淋巴结清除对Ⅱ期病人远期生存率影响不明显而对Ⅲ期病人影响明显。结论 :临床分期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预后影响明显。Ⅱ期病人应选择手术范围较小的手术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恶性肿瘤 远期生存率 外科手术 术式
下载PDF
广泛性宫颈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大鹏 盛修贵 +4 位作者 陈鹏 李庆水 张小玲 杜雪莲 李庆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58-59,共2页
为3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广泛性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认为该术式能够满足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安全性尚需大... 为3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经腹广泛性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认为该术式能够满足早期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但其适应证的选择、术后复发率及手术安全性尚需大宗病例的观察方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颈肿瘤 宫颈癌 宫颈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生育功能
下载PDF
外阴恶性肿瘤保留大隐静脉淋巴结清扫术改良术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盛修贵 李慧芹 +4 位作者 赵红霞 李大鹏 汤玲 李庆水 李庆菊 《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外阴恶性肿瘤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保留大隐静脉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990年~2002年间收治的34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接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大隐静脉,16例结扎、切除一段大隐静脉。[结果... [目的]探讨外阴恶性肿瘤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保留大隐静脉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990年~2002年间收治的34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8例接受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大隐静脉,16例结扎、切除一段大隐静脉。[结果]两组患者生存率、腹股沟区肿瘤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切口愈合时间、感染率相似,但保留大隐静脉组下肢水肿、下肢疼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较切除组明显降低。[结论]外阴恶性肿瘤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大隐静脉不增加局部复发率,也不增加手术难度,但能降低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改良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外科学 大隐静脉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庆水 张锡芹 +5 位作者 吕会源 候晓彤 李庆菊 马悦冰 梁焕玲 张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本文对146例宫颈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45.3%、28.6%、20.4%、18.8%。临床分期、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及治疗方法对预后影响... 本文对146例宫颈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预后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76.0%、45.3%、28.6%、20.4%、18.8%。临床分期、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及治疗方法对预后影响明显,手术范围对预后无影响。作者认为:宫颈腺癌的治疗应尽量争取手术切除,且手术方式宜选择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后配合根治性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庆水 张锡芹 +6 位作者 吕针源 李庆菊 候晓彤 马悦冰 梁焕玲 佟锦职 张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对134例经放射治疗的卵巢癌进行分析。上皮性肿瘤50例,生殖细胞性肿瘤60例,颗粒细胞瘤24例。Ⅰ期62例,Ⅱ例22例,Ⅲ期43例,Ⅳ期7例。均经手术后辅以放疗,部分配合化疗。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 本文对134例经放射治疗的卵巢癌进行分析。上皮性肿瘤50例,生殖细胞性肿瘤60例,颗粒细胞瘤24例。Ⅰ期62例,Ⅱ例22例,Ⅲ期43例,Ⅳ期7例。均经手术后辅以放疗,部分配合化疗。总1、3、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84.7%、73.9%、64.5%、50.0%、34.5%。结果分析表明:卵巢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依次为无性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内胚窦瘤、恶性畸胎瘤、上皮性肿瘤,Ⅰ、Ⅱ期卵巢癌是放疗的适应症,Ⅲ期卵巢癌亦有放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妇科肿瘤的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及其临床病理研究
14
作者 侯晓彤 张华 +7 位作者 盛修贵 马志芳 佟锦职 王勇 李庆菊 苗华芹 李庆水 王卫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11-12,共2页
作者应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38例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果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均保持着正常相应组织的ER、PR特性;卵巢癌、子宫颈癌提示不同组织类型ER、PR阳性水平也有变化,癌细胞分化越... 作者应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38例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结果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均保持着正常相应组织的ER、PR特性;卵巢癌、子宫颈癌提示不同组织类型ER、PR阳性水平也有变化,癌细胞分化越好,ER、PR阳性率越高。作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ER、PR的检测均有辅助性诊断和临床内分泌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
下载PDF
外阴恶性肿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李庆水 盛修贵 +3 位作者 梁焕玲 马悦冰 刘乃富 李庆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6%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的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13例,阳性率36.1%(13/36),5年生存率为15.4%(2/13);腹股沟淋巴结阴性者5年生... 目的 探讨腹股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6%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的外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者13例,阳性率36.1%(13/36),5年生存率为15.4%(2/13);腹股沟淋巴结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91.7%(11/12),并且随局部病灶的增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结论 局部病灶大小及肿瘤病理类型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成为影响外阴恶性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恶性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卵巢癌病理类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关系
16
作者 李庆水 张华 +2 位作者 张锡芹 佟锦职 李庆菊 《实用癌症杂志》 1994年第1期30-31,共2页
卵巢癌病理类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关系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李庆水,张华,张锡芹,佟锦职,李庆菊一般认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是构成机体肿瘤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1)。妇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随癌的进展而逐渐... 卵巢癌病理类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关系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李庆水,张华,张锡芹,佟锦职,李庆菊一般认为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是构成机体肿瘤免疫功能的重要因素(1)。妇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随癌的进展而逐渐低下,这已为多数研究所证明。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病理 T细胞
下载PDF
SF、β_2-MG、CEA对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苗华芹 张华 +3 位作者 李庆菊 李庆水 孙雅红 王卫军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7例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进行SF、β2-MG、CEA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SF、β2-MG、CEA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13.1%,15%。其联合测定的综合阳性率为... 应用放射免疫法对67例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非恶性疾病患者进行SF、β2-MG、CEA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组SF、β2-MG、CEA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13.1%,15%。其联合测定的综合阳性率为43.3%,其中S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恶性疾病患者(P<0.01)。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β2-MG、CEA测定值无意义(P>0.05)。作者认为,SF测定对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疗效估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记物 女性生殖器 恶性肿瘤 诊断
下载PDF
探索生活化教学乐章,引领初中数学新潮流
18
作者 李庆菊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4年第16期81-83,共3页
本文旨在探析新时期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首先,阐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时期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初... 本文旨在探析新时期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首先,阐述生活化教学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新时期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优化策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升华,有助于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引领初中数学教育走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调节蛋白激酶B缓解对比剂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于然 肖瑶 +4 位作者 王万鹏 李庆菊 陈皓瑜 宋坚 陈佳佳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用于构建大鼠CIN模型,BBR治疗组(model+BBR,M+B)大鼠给予200 mg/kg BBR灌胃治疗,对照组(control,Con)大鼠和模型组(model,M... 目的探究小檗碱(berberine,BBR)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SD大鼠用于构建大鼠CIN模型,BBR治疗组(model+BBR,M+B)大鼠给予200 mg/kg BBR灌胃治疗,对照组(control,Con)大鼠和模型组(model,Mod)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cortex 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s,HK-2)用于构建CIN体外模型,Con组细胞不进行特殊处理,Mod组细胞使用50 g/L碘佛醇作用24 h,M+B组细胞使用50 g/L碘佛醇和30μmol/L BBR处理24 h。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激动剂(SC79)和Akt抑制剂(MK2206)用于检测BBR对蛋白激酶B-叉头盒O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protein kinase B-forkhead box O3-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Akt-Foxo3a-Nrf2)调控轴的调节作用。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检测和HE染色用于评估大鼠肾脏损伤情况。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annexin V-propidium iodide,Annexin V-PI)染色用于检测各组HK-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用于检测Akt-Foxo3a-Nrf2调控轴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cr检测结果显示,Mod组大鼠的Scr水平[(58.83±7.96)μmol/L比(23.52±0.78)μmol/L]高于Con组,M+B组Scr水平[(39.64±2.52)μmol/L比(58.83±7.96)μmol/L]低于Mod组(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Con组大鼠肾脏形态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完好,Mod组大鼠肾脏中肾小管结构受损,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明显,M+B组大鼠肾脏中部分肾小管形态恢复,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减少,细胞死亡减少。蛋白质印迹法表明,与Con组相比,在Mod组大鼠和HK-2细胞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表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B组p-Akt表达较Mod组下降(P<0.05);Annexin V-PI凋亡检测显示,与Con组相比,Mod组中HK-2细胞凋亡[(12.65±1.25)%比(27.44±0.73)%]增加,与Mod组相比,M+B组中HK-2细胞凋亡[(27.44±0.73)%比(24.81±0.49)%]下降(P均<0.05)。与M+B组相比,BBR与Akt激动剂联合治疗组HK-2细胞凋亡[(24.81±0.49)%比(27.50±0.35)%]增加(P<0.05)。与Mod组相比,Akt抑制剂治疗组HK-2细胞凋亡[(27.65±0.56)%比(25.20±0.64)%]减少(P<0.05)。与M+B组相比,MK2206与BBR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减少碘佛醇诱导的HK-2细胞凋亡[(24.51±0.52)%比(21.24±0.99)%,P<0.05]。结论BBR通过调控Akt-Foxo3a-Nrf2轴,在体内和体外发挥抑制CIN的作用,该作用机制是p-Akt依赖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小檗碱 蛋白激酶B 凋亡
下载PDF
癌症病人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
20
作者 王联华 李庆菊 +1 位作者 陈正勤 张素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238-239,共2页
癌症病人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王联华,李庆菊,陈正勤,张素兰癌症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感染则是癌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病人预后甚至直接引起死亡。据报道... 癌症病人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王联华,李庆菊,陈正勤,张素兰癌症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感染则是癌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病人预后甚至直接引起死亡。据报道癌症患者致死病因中有76%与感染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措施 癌症病人 感染原因 预防感染 医源性交叉感染 免疫功能 病原微生物 消毒隔离 高危病人 自身免疫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