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处着眼 实处着力 广处着手——江城日报“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特色解析
1
作者 张敏 叶静文 李庚鸿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第3期39-40,共2页
新春时节万象新,新时代的吉林大地春潮涌动,基层干部群众在努力书写着奋斗传奇,处处上演着春意浓浓的感人故事,召唤着媒体人投身其中,书写华彩新篇。从一月开始,吉林江城日报社广泛动员记者深入改革发展现场、生产生活一线,探寻新时代... 新春时节万象新,新时代的吉林大地春潮涌动,基层干部群众在努力书写着奋斗传奇,处处上演着春意浓浓的感人故事,召唤着媒体人投身其中,书写华彩新篇。从一月开始,吉林江城日报社广泛动员记者深入改革发展现场、生产生活一线,探寻新时代新作为,感知振兴发展强音,追寻勇毅前行足迹,感受喜庆祥和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报道 春潮涌动 投身其中 振兴发展 新春走基层 江城 实处 日报
下载PDF
基于三蝶烯结构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及其H_(2)/轻烃分离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清 李庚鸿 +2 位作者 李苏爽 高雪 周浩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针对微孔聚合物膜较低的通量和较差的溶解性,通过2,3,6,7-四甲酸三蝶烯二酐单体与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具微孔的三蝶烯聚酰亚胺(T-PI)化合物。三蝶烯基团的引入使得T-PI易溶于多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且热稳定... 针对微孔聚合物膜较低的通量和较差的溶解性,通过2,3,6,7-四甲酸三蝶烯二酐单体与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的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自具微孔的三蝶烯聚酰亚胺(T-PI)化合物。三蝶烯基团的引入使得T-PI易溶于多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且热稳定性良好。将T-PI制备成气体分离膜,T-PI膜对H_(2)和CO_(2)的渗透系数分别达到了518 barrer和810 barrer,对CO_(2)/CH_(4)的理想选择性达到了21.9,接近Robeson气体分离上限(2008年)。将T-PI膜用于H_(2)和5种轻烃混合气的分离,在0.4 MPa的跨膜压差下,T-PI膜可将H_(2)体积分数从32.9%提高到73.7%,表明T-PI膜在低压差下实现H_(2)/轻烃分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蝶烯 聚酰亚胺 H_(2)/轻烃分离 气体分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庚鸿 朱振兴 +1 位作者 胡立峰 朱丙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1,共5页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LPG)中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并指明了脱硫的必要性。分别介绍了脱硫化氢、脱硫醇、脱羰基硫以及脱硫醚的常用技术,重点对比了几种常见脱硫醇技术(Merox抽提-氧化技术、纤维膜法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催化氧化-吸附法脱硫技术、络合脱硫技术以及等离子体法脱硫技术)的优缺点。对未来LPG脱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即需结合多种技术联合进行脱硫,利用各自技术的优势,在高效脱除LPG中硫化物的同时确保技术节能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脱硫技术 Merox抽提-氧化技术 纤维膜法脱硫 催化氧化-吸附法脱硫
下载PDF
固液搅拌槽内桨叶启动过程中的两相流动特性
4
作者 付超 刘新卫 +2 位作者 李庚鸿 李志鹏 高正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0,共7页
将折射率匹配技术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结合,测量了固液搅拌槽内桨叶启动过程中的两相流动特性。实验所用搅拌槽为平底方槽,搅拌桨为45°四斜叶桨,桨叶搅拌雷诺数389~2 332,固体颗粒的最大体积分数15%。实验考察了桨叶操作方式、搅拌... 将折射率匹配技术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结合,测量了固液搅拌槽内桨叶启动过程中的两相流动特性。实验所用搅拌槽为平底方槽,搅拌桨为45°四斜叶桨,桨叶搅拌雷诺数389~2 332,固体颗粒的最大体积分数15%。实验考察了桨叶操作方式、搅拌转速和固含率对搅拌槽内瞬态颗粒分布和颗粒床层处瞬时流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桨叶为上提操作时流体对颗粒床层的侵蚀作用强于下压操作,颗粒开始悬浮的时间早,但悬浮高度较低,随着搅拌转速的增加,流体对颗粒床层的侵蚀作用增强,体系达到稳态后搅拌槽内颗粒云的均一度和高度也出现上升趋势,固含率从5%增加至15%时,搅拌槽内悬浮起的颗粒数量增加,流体侵蚀颗粒床层的临界速度范围在0.1~0.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悬浮 粒子图像测速 折射率匹配 桨叶启动过程
下载PDF
过渡流搅拌槽内固-液悬浮的直接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庚鸿 李志鹏 +1 位作者 高正明 Jos Derkse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3642-3649,共8页
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研究了过渡流搅拌槽内颗粒悬浮过程的流体力学特征.模拟中搅拌槽为平底方槽,搅拌桨采用下压式45°四斜叶桨,搅拌雷诺数Re=1334,属于过渡流;颗粒体积分率最高达到8%.本模拟解析了包... 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研究了过渡流搅拌槽内颗粒悬浮过程的流体力学特征.模拟中搅拌槽为平底方槽,搅拌桨采用下压式45°四斜叶桨,搅拌雷诺数Re=1334,属于过渡流;颗粒体积分率最高达到8%.本模拟解析了包括颗粒周围和颗粒间流动的搅拌槽内整个流场,从而实现了在颗粒尺度上对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研究.同时,本文也研究了体积分率、相位角对液相平均速度、液相湍流动能等流体力学特征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搅拌槽内颗粒体积固含率的增加,液相平均速度和液相湍流动能均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悬浮 过渡流 搅拌槽 颗粒解析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