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扎日加变质核杂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放 陈丽娟 +4 位作者 任二峰 常有英 王国良 马延景 黄清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界的古老基底,并对大场金矿的成因类型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日加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二层结构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创面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建放 丁峰 李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的62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次/天;...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7月收治的62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次/天;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3 IU/kg,1次/天。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治疗满意度;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占比及血清血浆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占比及血清血浆蛋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21 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8^(+)细胞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CD4^(+)细胞占比、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重度烧伤患者,能够促进患者创面恢复,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性因子水平,调节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蛋白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重组人生长激素 血清内毒素 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青海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形成环境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常有英 李建放 +3 位作者 张军 曹生秀 李萍萍 陈海清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7-65,共9页
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是本区众多矽卡岩型铁矿产的成矿母岩,利用Maniar and Piccoli(1989)提出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方法,判定其为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型),与区域资料吻合。利用U-Pb法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在(214.2±1.3)... 那陵郭勒河东晚三叠世侵入岩是本区众多矽卡岩型铁矿产的成矿母岩,利用Maniar and Piccoli(1989)提出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方法,判定其为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型),与区域资料吻合。利用U-Pb法测年结果,表明其侵位时代在(214.2±1.3)^(225.2±1.2)Ma,是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对其进行岩石学成因和侵位时代研究,为东昆仑华力西—印支造山旋回在晚三叠世晚期进入造山带伸展崩塌提供同位素年代制约,并为研究该区矿产成矿地质背景及今后寻找矿产资源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陵郭勒河东 晚三叠世侵入岩 后造山花岗岩类(POG型) 矽卡岩型铁矿
下载PDF
风火山地区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及发展演化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健 李建放 +2 位作者 安勇胜 任晋祁 史连昌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43,共8页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 笔者以构造地质调查为主线,以蛇绿构造混杂带建造为基础,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而测制工作,在全面收集岩石学、岩石化学、年代学、地球化学、运动学等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对西金乌兰湖-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带的物质组成、规模、边界断裂特征等的研究,进而恢复和再造缝合带的发展演化历史。对缝合带的物质组成进行全方位解剖。在综合缝合带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其形成、发展演化进行探讨和研究。为青藏高原及东特提斯超级造山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金乌兰湖 金沙江 羌塘地体 蛇绿构造混杂带 物质组成
下载PDF
烧伤起泡了应怎么处理
5
作者 李建放 《医师在线》 2020年第6期24-24,共1页
烧伤起泡是Ⅱ度烧伤的表现,是烧伤后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水泡的正确处理与否对烧伤后期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处理不当会加重后期的烧伤瘢痕。处理烧伤起泡有3个注意事项:1.如何处理水泡需根据烧伤面积和水泡的形态而定,若为小面积烧伤,... 烧伤起泡是Ⅱ度烧伤的表现,是烧伤后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水泡的正确处理与否对烧伤后期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处理不当会加重后期的烧伤瘢痕。处理烧伤起泡有3个注意事项:1.如何处理水泡需根据烧伤面积和水泡的形态而定,若为小面积烧伤,起泡数量较少且为小水泡,可不予特殊处理,让其自行吸收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面积 烧伤瘢痕 Ⅱ度烧伤 小面积烧伤 临床症状 起泡 烧伤后期 水泡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兴华 程连房 +5 位作者 李桂仙 张尧 刘颖 吕艳超 李建放 任亚卿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2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脓毒血症引起的心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性心功能障碍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脓毒血症引起的心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病例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血清中NT-proBNP、肌钙蛋白(cI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变化,不良反应及死亡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CI、CO均明显增加,LVDd值缩小,LVEF值升高,血清中BNP、cInI、PCT及hs-CR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水平,减少ICU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障碍
下载PDF
扩大的耳廓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7
7
作者 刁立君 刘文礼 +1 位作者 李建放 郭文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 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后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根据患者病理确诊后实施鼻部基底细胞癌扩大切除术,依据缺损范围,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切除癌组织,病理证实切缘(-),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楔形植入鼻部缺损区,适度加压包扎固定,术后2周拆线.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外形满意.修复创面面积约2.0~ 2.5cm,随访患者3~6个月,移植初期创面组织高出鼻部周缘,后期均发生不同程度回缩,与周缘组织融合自然,外形基本满意.结论:通过病理学证实肿物性质,确保周缘阴性,形成扩大创面,选用扩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通过对移植组织块精细缝合和适度加压固定技术,使创面得以修复,外形自然,供区隐蔽.本术式是较理想修复鼻部较大创面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鼻部皮肤缺损 耳廓复合组织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高新技术对矿产资源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丽娟 李建放 +2 位作者 黄青华 杨文芳 魏丽琼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3-124,共2页
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勘查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既确保了矿产勘查系统合理运行,也保障了勘查工作经济合理性,体现了勘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新技术(主要是GIS)在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的用途及... 矿产资源评价是矿产勘查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既确保了矿产勘查系统合理运行,也保障了勘查工作经济合理性,体现了勘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通过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新技术(主要是GIS)在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的用途及其影响,最后展望了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 矿产资源评价 矿产勘查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国良 任二峰 +2 位作者 保广普 李建放 常有英 《矿产勘查》 2013年第4期421-434,共14页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 基于对青海1:5万喀雅克登塔格地区五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综合其岩石学、时空分布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了晚泥盆世的岩浆侵入事件,其岩性组合为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等3类岩石组成。岩石系列属中—高钾钙性系列偏铝质—过铝质。暗色细粒闪长岩、肉红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浅肉红色似斑状正长花岗岩3个侵入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63±3)Ma、(370±3)Ma、(357±2)Ma,这些年龄数值被解释为岩体的侵位年龄。通过综合分析,认为祁漫塔格晚泥盆世侵入岩形成于早古生代造山后伸展崩塌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晚泥盆世中酸性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青海
下载PDF
肿胀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附23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文礼 王小芳 +2 位作者 臧永丽 刘晓宗 李建放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外盆腔内、直肠黏膜肠壁粘连固定肿胀注射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23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肿胀注射法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应用0.75%聚... 目的探讨直肠外盆腔内、直肠黏膜肠壁粘连固定肿胀注射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23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肿胀注射法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应用0.75%聚桂醇注射液直肠窝组织间隙、直肠和肛管黏膜下肿胀注射,形成无菌性炎症,粘连及纤维化,可有效地固定直肠肛管,配合提肛锻炼是治疗直肠脱垂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肿胀注射法 提肛锻炼
下载PDF
青海然者涌-东莫扎抓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有英 李建放 +3 位作者 王涛 张晓博 张翔 陈丽娟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5期39-40,共2页
本文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着重叙述研究青海然者涌-东莫扎抓地区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分析、总结、评价调查区内主攻矿种的成矿作用,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潜力及找矿远景评价。
关键词 然者涌-东莫扎抓地区 成矿规律 地层 构造 岩浆岩
下载PDF
青海省矿产资源地质背景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丽娟 杨文芳 +1 位作者 杨平 李建放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4-67,共4页
阐述了青海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地质背景数据库的分类、编制思路,提出了基于MapGIS平台地质背景数据库建设的操作步骤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快捷方式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实际材料图 建造构造图 数据库
下载PDF
杂多地区喜山期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13
作者 付军 保广普 +3 位作者 刘春娥 王永文 李建放 马延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杂多地区花岗斑岩的麦多拉和纳日贡玛等岩体,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为(40.8±0.4)Ma、(43.3±0.5)Ma,为喜山期的产物,杂多地区岩体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包括纳日贡玛—麦多拉—乌葱察别—迪拉亿—哼赛青等... 杂多地区花岗斑岩的麦多拉和纳日贡玛等岩体,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为(40.8±0.4)Ma、(43.3±0.5)Ma,为喜山期的产物,杂多地区岩体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包括纳日贡玛—麦多拉—乌葱察别—迪拉亿—哼赛青等斑岩型铜、铅、锌、钼、金、银等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含矿斑岩和共生的钾质斑岩岩体在时空上具一致性,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w(K2O)+w(Na2O)>5%),高K和w(K2O)/w(Na2O)值远大于1,微量元素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等,均显示出钾玄岩和高钾系列岩石的特征,暗示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的含矿斑岩属于典型的钾玄岩和高钾系列的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地区 喜山期 含矿斑岩 多金属成矿带
下载PDF
山地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建华 刘楚足 +4 位作者 李建放 林惠明 温瑞强 彭康领 陈国安 《中国南方果树》 1997年第6期14-15,共2页
山地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蔡建华刘楚足李建放林惠明温瑞强彭康领陈国安(广东省揭西县果蔬发展公司515400)编者按:尽管我国水果产量逐年增加,但优质果率较低,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发生。如今,劣质水果价低滞销,优质... 山地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蔡建华刘楚足李建放林惠明温瑞强彭康领陈国安(广东省揭西县果蔬发展公司515400)编者按:尽管我国水果产量逐年增加,但优质果率较低,果农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普遍发生。如今,劣质水果价低滞销,优质水果价扬畅销,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柑桔类果树 无公害栽培 产量 质量
下载PDF
青梅大树移植及高接技术
15
作者 蔡建华 刘楚足 +4 位作者 温瑞强 林惠明 李建放 陈国安 彭康领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6期39-39,共1页
揭西县坪上镇为加快青梅生产,从外地购回大树(幼、成年结果树)进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1大树移植及高接换种1.1移植时间和对象落叶后至“冬至”前移植效果较好。此时树体营养充足,又未抽蕾吐梢,且气温不太高,移植成活率较... 揭西县坪上镇为加快青梅生产,从外地购回大树(幼、成年结果树)进行栽培,取得了良好效果。1大树移植及高接换种1.1移植时间和对象落叶后至“冬至”前移植效果较好。此时树体营养充足,又未抽蕾吐梢,且气温不太高,移植成活率较高。移植对象以原地管理不好,少(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大树移植 高接技术
下载PDF
琯溪蜜柚早果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16
作者 蔡建华 陈纪棠 +2 位作者 刘楚足 李建放 林惠明 《中国果树》 1996年第2期36-37,共2页
琯溪蜜柚早果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蔡建华,陈纪棠,刘楚足,李建放,林惠明(广东省揭西县果蔬局,515400)溪蜜抽原产福建平和县城关镇的溪河畔。我县天宝堂果林场于1978年从汕头柑桔研究所引种40株,1985年最高株产达... 琯溪蜜柚早果丰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蔡建华,陈纪棠,刘楚足,李建放,林惠明(广东省揭西县果蔬局,515400)溪蜜抽原产福建平和县城关镇的溪河畔。我县天宝堂果林场于1978年从汕头柑桔研究所引种40株,1985年最高株产达160kg,最大单果重3.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类果树 Guan溪密柚 早果丰产 栽培
下载PDF
上臂副乳腺一例报道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建放 张尧 刘文礼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9-60,共2页
副乳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好发于女性。人在胎儿时期长到约9mm时,从腋窝一直到腹股沟这两条线上有6~8对乳腺的始基,到出生前,除保留胸前的一对外,其余全部退化。少数妇女有多余的乳腺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的异常现象,又称为多乳房... 副乳腺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好发于女性。人在胎儿时期长到约9mm时,从腋窝一直到腹股沟这两条线上有6~8对乳腺的始基,到出生前,除保留胸前的一对外,其余全部退化。少数妇女有多余的乳腺没有退化或退化不全的异常现象,又称为多乳房症、迷走乳腺、额外乳腺等。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外科于2015年4月收治1例上臂副乳腺患者,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副乳腺
原文传递
多发型浅表性脂肪瘤样痣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李建放 刘文礼 +1 位作者 张尧 周成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0期190-190,192,共2页
浅表性脂肪瘤样痣(nevus lipomatosus cutaneus superfi-cialis,NLCS)是一种罕见的错构性肿瘤,临床易误诊,于1921年由Hoffmann和Zurhelle首次报告,特征为真皮内异位生长的成熟脂肪组织[1]。临床上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发型和多发型。单... 浅表性脂肪瘤样痣(nevus lipomatosus cutaneus superfi-cialis,NLCS)是一种罕见的错构性肿瘤,临床易误诊,于1921年由Hoffmann和Zurhelle首次报告,特征为真皮内异位生长的成熟脂肪组织[1]。临床上依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单发型和多发型。单发型表现为一个圆顶状带蒂的丘疹或结节。多发型表现为群集的丘疹和结节,颜色为皮肤色、淡红色或淡黄色,呈指突状或脑回状,可融合成斑块,结节可有蒂或无蒂,常常合并有皮内痣,有时伴有血管瘤,部分多发型患者可同时伴有皮下损害[1,2]。浅表性脂肪瘤样痣属于良性皮肤肿瘤,预后良好,迄今为止未见有恶变的报道,但治疗不彻底会导致复发[3]。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复发的多发型浅表脂肪瘤样痣进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瘤样痣 错构瘤 皮肤肿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