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是认识一个国家的重要地图——徐则臣、徐晓亮、徐立、李徽昭四人谈
1
作者 徐则臣 徐晓亮 +1 位作者 徐立 李徽昭 《艺术广角》 2023年第1期125-133,共9页
一、南京是文学人的福地李徽昭:今天的文学或纯文学是相对远离日常生活的,而街道居委会最具世俗性、烟火气、日常性,面对庞大的基层事务,他们仍坚持主办“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文学活动,很让文学人尊敬。一次活动很难立竿见影地跟文学... 一、南京是文学人的福地李徽昭:今天的文学或纯文学是相对远离日常生活的,而街道居委会最具世俗性、烟火气、日常性,面对庞大的基层事务,他们仍坚持主办“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文学活动,很让文学人尊敬。一次活动很难立竿见影地跟文学史或文学建立很深的关系,但我想,鲁奖、茅奖作家时常出入街道,让文学氛围日常化,强化与文学相关的社会生活,这可能是最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则臣 街道居委会 日常化 日常性 纯文学 文学氛围 李徽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超越地方性,超越中西之分——论莫言文学的“世界”书写
2
作者 李徽昭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12,共6页
2023年,莫言戏剧新作《鳄鱼》出版,引发诸多关注,莫言也戏称要由小说家转型为戏剧家。其实莫言早前《蛙》等诸多小说中即有戏剧元素,且已出版不少剧本并被搬上舞台,戏剧家的身份早已有了雏形。值得关注的是,与之前《我们的荆轲》《姑奶... 2023年,莫言戏剧新作《鳄鱼》出版,引发诸多关注,莫言也戏称要由小说家转型为戏剧家。其实莫言早前《蛙》等诸多小说中即有戏剧元素,且已出版不少剧本并被搬上舞台,戏剧家的身份早已有了雏形。值得关注的是,与之前《我们的荆轲》《姑奶奶披红绸》等偏历史或本土题材的作品不同,《鳄鱼》讲述了一个贪官携家带口跑到美国后的觉醒故事,更以“鳄鱼”作为欲望象征物,触及更多深层问题。那么,我们要追问的是,莫言为什么把贪官觉醒故事放到美国这个异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物 莫言 《蛙》 本土题材 《我们的荆轲》 戏剧元素 深层问题 贪官
下载PDF
绘画留白的现代小说转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徽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149,共12页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范畴,与西方小说冰山和空缺理论等貌似相同,其实在文化渊源、主题指向、技巧运用上明显殊异。汪曾祺、贾平凹、王祥夫、徐则臣等研修或熟悉传统书画的作家,感悟到留白与小说贯通的现代审美意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 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范畴,与西方小说冰山和空缺理论等貌似相同,其实在文化渊源、主题指向、技巧运用上明显殊异。汪曾祺、贾平凹、王祥夫、徐则臣等研修或熟悉传统书画的作家,感悟到留白与小说贯通的现代审美意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小说留白观,激活了绘画留白现代小说转化的新空间。汪曾祺、贾平凹、王祥夫、徐则臣,以及废名、沈从文、萧红等诸多不同代际与叙事资源的小说家,在叙事结构、人物情节、结尾设计等方面实践着留白艺术手法,不同形态的小说留白涵纳着意境、虚实相生等传统审美意识,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小说转化,具有文化主体性价值,对世界文学是一种丰富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叙事 留白 审美 意境 主体性
下载PDF
柳:扬州城市文化意象考释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徽昭 魏群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城市文化意象是一座城市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集合了地域特点、人文风俗、历史传统、当今风貌等多种特征之后的具体物质形态。"柳"因其自然特性与人的主观情感的碰撞与交融,"柳丝"、"柳絮"等发音与与&... 城市文化意象是一座城市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集合了地域特点、人文风俗、历史传统、当今风貌等多种特征之后的具体物质形态。"柳"因其自然特性与人的主观情感的碰撞与交融,"柳丝"、"柳絮"等发音与与"留"、"思"、"绪"谐音等而富于表现力,同时扬州这座城市地理环境也适于柳树生长,因此造成扬州浓郁的"柳"民俗。将"柳"作为扬州的城市文化意象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多种理由。在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把"柳"作为扬州城市文化意象,给予扬州城市的主要有创新、坚韧与优美三个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文化意象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文学、世界与我们的未来——徐则臣访谈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徽昭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34-39,共6页
李徽昭:这么些年来,一直想与你坐下来好好聊一下,却原因种种,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即便有空,坐下来又说起其他的了。似乎是这样,在今天,与较为熟悉的朋友聊文学倒是很难堪的事,像是地下党,各自悄悄地关注着一些文学界共同的问题。
关键词 文学界 访谈录 徐则臣 世界 地下党
下载PDF
“自我意识”与文学形象塑造——以高晓声及其小说农民形象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徽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260-265,共6页
"自我意识"反映了作家的精神境界和可以达到的思想高度。高晓声创造的农民形象可分为"自我迷失"型传统农民和"自我觉醒"型新型农民两类形象,这两类农民形象折射出高晓声尴尬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与囿限的... "自我意识"反映了作家的精神境界和可以达到的思想高度。高晓声创造的农民形象可分为"自我迷失"型传统农民和"自我觉醒"型新型农民两类形象,这两类农民形象折射出高晓声尴尬的知识分子精英意识与囿限的现代意识。通过对陈奂生、李顺大等农民形象"自我意识"的分析,既可见中国社会发展中农民自身的问题,也反衬出高晓声小说创作中强烈的自我意识思维活动,进而指出:作家要建构独立、自由的自我意识,这样才可以丰富与促进作家对文学形象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高晓声 乡土小说 农民形象 现代意识
下载PDF
乡村女性身体书写的现代性反思——以五个小说文本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徽昭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1,共3页
毕飞宇《玉米》《玉秀》、刘庆邦《家园何处》、魏微《大老郑的女人》、胡学文《淋湿的翅膀》这5个小说,通过乡村女性身体独有的意识形态特征书写传达了对现代性的渴求与反思的二律背反式认同价值,这种渴求与反思体现出现代性本土化选... 毕飞宇《玉米》《玉秀》、刘庆邦《家园何处》、魏微《大老郑的女人》、胡学文《淋湿的翅膀》这5个小说,通过乡村女性身体独有的意识形态特征书写传达了对现代性的渴求与反思的二律背反式认同价值,这种渴求与反思体现出现代性本土化选择的处理机制,昭示着应重视乡土文化的本土特征及其价值,进而指出乡土文化具有自身强大的转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书写 现代性 乡土文化 主体意识
下载PDF
意象诗学、徐则臣及现代中国小说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徽昭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43-47,共5页
一、“意象”及小说意象诗学的可能杨义曾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
关键词 小说意象 中国小说 诗学 徐则臣 现代 “意象” 叙事文学 基本命题
下载PDF
运河、花街,以及地方文学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徽昭 徐则臣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8期113-118,共6页
李徽昭:2014年是你的文学大年,或者也可以说是十多年写小说的新节点,先是获得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奖,接着又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社会文化认知层面上,这些都是所谓的国家大奖,是层级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准,尽管鲁迅文学... 李徽昭:2014年是你的文学大年,或者也可以说是十多年写小说的新节点,先是获得老舍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奖,接着又获得了鲁迅文学奖,在社会文化认知层面上,这些都是所谓的国家大奖,是层级意义上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准,尽管鲁迅文学奖引起的争鸣依然不少,但也在另一角度毫无疑问地说明该奖项的重要性。当代文学创作四大奖你已收入囊中两个,从6年厚积而发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到精致短篇《如果大雪封门》,视角不断旋转,对社会与个体有着深切关怀与追问,好评甚多,可以说是对你多年来文学道路的肯定与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运河 长篇小说 《耶路撒冷》 文学奖 文化认知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理念误区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徽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14-817,共4页
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存在一定的理念误区,主要问题是认识不到地方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存在,源于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服务范围,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应充分挖掘与凸显地方文化,做好地方文化认同建设,这应成为... 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存在一定的理念误区,主要问题是认识不到地方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的存在,源于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服务范围,因此,地方高校开展国际化应充分挖掘与凸显地方文化,做好地方文化认同建设,这应成为地方高校国际化的立足点。地方高校国际化的文化目标是回归本土,通过国际化为自身办学寻找出问题,由此建构地方高校的文化主体性,促进海外对中国地方文化丰富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真正了解,达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国际化 地方文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乡土意识”及其本土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徽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51-656,共6页
乡土文学实质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介入和中华民族自身立足"本土"对乡土经验进行修理调整后的一种表述形式,其核心是乡土意识这样一种文化或心理结构,因此乡土意识对乡土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土价值,也应具有新内涵。"乡土意... 乡土文学实质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介入和中华民族自身立足"本土"对乡土经验进行修理调整后的一种表述形式,其核心是乡土意识这样一种文化或心理结构,因此乡土意识对乡土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土价值,也应具有新内涵。"乡土意识"是现代性冲击下的20世纪乡土中国变迁的有效研究范畴,在此视角下,可以更为合理地审视20世纪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嬗变、思想演进等。基于"乡土意识"对应"现代性"的本土意义,无论在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应重视并拓宽"乡土意识"研究范畴,这对文化艺术研究和乡土中国变迁的阐释将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乡土意识 现代性 本土价值
下载PDF
悲观、出走和理想主义——评徐则臣《夜火车》兼论现代知识分子的“出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徽昭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徐则臣的《夜火车》塑造了一位不断出走、执著地质疑现实的新一代知识分子陈木年的形象,这一形象与现代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着某种潜在联系,其共同特征就是"出走"。"出走"也是徐则臣小说的核心意象,也可以说... 徐则臣的《夜火车》塑造了一位不断出走、执著地质疑现实的新一代知识分子陈木年的形象,这一形象与现代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有着某种潜在联系,其共同特征就是"出走"。"出走"也是徐则臣小说的核心意象,也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行动,但陈木年与现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出走"的目的、路径、归宿有本质区别。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出走"的根源是现代中国文化取向的摇摆不定,知识分子无法找到质疑和反抗现实的有效途径,无法安置自己的灵魂,只能不断"出走"。这既与现实中国有关,也和知识分子难以从内心深处对自我进行革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自我意识 理想主义 出走 《夜火车》
下载PDF
从乡土小说与高晓声谈起——访谈韩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徽昭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关键词 乡土小说 高晓声 韩东 青年作家 乡土文学 北京 鲁迅
下载PDF
当下文学批评问题及其理念思考——以陕西本土文学批评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徽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为,陕西文学批评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或说明陕西文学批评出了问题,其主要症结是批评本体观念迷失、批评家身份认同迷茫、批评与对象间关系错位。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要焕发活力与生机,其批评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即:重置批评活动的本体观念,将批评视为文学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承认批评作为批评对象"他者"地位的存在;重建批评家的身份认同,批评家要认同和建立永不妥协、疏离而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批评与对象间的关系,批评要通过不断自我警醒,与批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与精神距离,进而建构起对位于对象的精神文化上的"反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他者化 身份认同 知识分子
下载PDF
退隐的乡土与迷茫的现代性——近三十年乡土文学视域下徐则臣的“京漂”小说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徽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62-66,共5页
在近三十年乡土文学逐渐退隐的背景下,徐则臣以"京漂"系列小说塑造了一批来自乡土,受过一定教育,身份、职业、情感模糊的新形象。这类小说有反"乡土文学"的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徐则臣 “京漂”小说
下载PDF
飘泊者穿过中国——评徐则臣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徽昭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4-46,共3页
如果不是当然的关系,或然地遇上徐则臣的小说,我想我也会留心于这样的小说的。起码这样的小说好读,易于进入,一句话就象锚甩向飘忽的岸,瞬间抓住了你,把你引入文字的青纱帐或是甘蔗林,
关键词 徐则臣 作家 北京 小说 中关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形式美: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另一个考察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徽昭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24期8-10,共3页
在隐秘的渠道或者个体意义上,早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黄永玉为毛泽东纪念堂中坐像后面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后以此制成壁毯)已经具有独特的艺术的现代形式探索意义,这幅具有“卡通风格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作品安详、浩大、宁静... 在隐秘的渠道或者个体意义上,早在1976年毛泽东去世,黄永玉为毛泽东纪念堂中坐像后面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后以此制成壁毯)已经具有独特的艺术的现代形式探索意义,这幅具有“卡通风格的全景式中国山水画”,“作品安详、浩大、宁静,没有宣传性的暗示,也没有对领袖的颂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视角 八十年代 形式美 中国山水画 文学 先知 美术 个体意义
下载PDF
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徽昭 王祥夫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4期47-50,共4页
李徽昭:祥夫先生您好,2001年左右就在扬州偶遇过"您",是您的一本小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杂七杂八》。如题所言,内容着实庞杂,不过都有趣味,是生活的万般味道,是艺术化的生活,正如您的书画作品与小说,看似平淡,实则妙味良多。很... 李徽昭:祥夫先生您好,2001年左右就在扬州偶遇过"您",是您的一本小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杂七杂八》。如题所言,内容着实庞杂,不过都有趣味,是生活的万般味道,是艺术化的生活,正如您的书画作品与小说,看似平淡,实则妙味良多。很想知道您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研习中国书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画 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祥夫 舍利子 作家 2001年 书画作品 艺术化
下载PDF
高晓声小说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徽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59-763,共5页
新时期以来高晓声小说研究主要是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对以陈奂生为主的人物形象的解读。随着经济开放与文化领域的拓展,高晓声小说研究在文本与文化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文化领域延伸。其间一些研究者则从小说本体的角度对高晓声小说艺... 新时期以来高晓声小说研究主要是在政治意识形态主导下对以陈奂生为主的人物形象的解读。随着经济开放与文化领域的拓展,高晓声小说研究在文本与文化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文化领域延伸。其间一些研究者则从小说本体的角度对高晓声小说艺术与语言风格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应该探求作家本体与政治文化、乡村文化、民间理论等新的研究角度的可能,从而深化当前对底层的关注和“三农”文学命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晓声 小说研究 陈奂生 文化视点 三农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与“伤痕文学”的对照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徽昭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 新时期以"伤痕文学"打开了思想与文化变革新通道,但美术形式的革新早在伤痕文学之前就已经开始。美术与文学在时代驱动下形成了共同的伤痕记忆,主题内容、创作动机等方面均有较多的一致性。但伤痕美术作品在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上,要领先于文学,显示出架上绘画的美术社会功能大于文学,其艺术性形成的历史影响也高于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痕文学 伤痕美术 80年代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