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鉴香港经验把汕头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
1
作者 刘锦庭 陈乐群 李必豪 《产经评论》 1994年第1期37-42,共6页
香港是除了海港外几乎没有一点自然资源可言的港口城市,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以国际金融、进出口、制造业和旅游为四大产业支柱的亚太地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香港的腾飞,可以把它率先跨进富裕社会行列、高速形成世界一流现代化... 香港是除了海港外几乎没有一点自然资源可言的港口城市,六十年代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以国际金融、进出口、制造业和旅游为四大产业支柱的亚太地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从香港的腾飞,可以把它率先跨进富裕社会行列、高速形成世界一流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成长条件归纳为几方面: 1.位居最佳地理位置。香港背靠富饶的中国大陆,面向广阔的太平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港口城市 汕头港 产业支柱 城市化水平 国际机场 特区经济 城市建设 外向型经济 城市群体 集装箱港
下载PDF
汕头特区同其他特区的发展比较与战略抉择
2
作者 刘锦庭 李必豪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3,共3页
一、汕头特区同其他特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区位条件不同。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而汕头偏于粤东一隅,地处“省尾国角”,显然,地理区位优势不如深圳、珠海。 二是体制、政策不同。全国沿海4个特区中,汕头起... 一、汕头特区同其他特区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差距的主客观原因 一是区位条件不同。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而汕头偏于粤东一隅,地处“省尾国角”,显然,地理区位优势不如深圳、珠海。 二是体制、政策不同。全国沿海4个特区中,汕头起步晚了一年,且只被批准搞一个1.6平方公里的出口加工区。以后经过两次扩大,才使234平方公里的市区成为特区,而这一过程跨越10年,直至1991年才实现。小特区与大城市长期并存的体制,无疑给汕头建设带来诸多难题。而深圳一开始就确定为外向型、综合性、多功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一步到位。珠海也先于汕头于1988年扩大了特区范围,理顺了特区与非特区的关系。厦门早在1984年就被允许朝有限度自由港模式发展。并且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深圳和厦门已成为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并具有地方立法权,享受了国家给予更优惠的金融信贷、财税等政策待遇,但汕头仍然是地级市建制,至今并没有地方立法权,这些政策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汕头特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比较 汕头市 经济特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