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燃料对汽油机HCC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忠照 邓家轩 +3 位作者 章健勇 卲强 吕兴才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1-36,共6页
采用双燃料喷射系统在进气道分别喷入汽油和正庚烷,结合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实现了4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稳定燃烧。研究了在不同EGR条件下,燃料比例对汽油机HCCI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燃烧相位推... 采用双燃料喷射系统在进气道分别喷入汽油和正庚烷,结合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实现了4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稳定燃烧。研究了在不同EGR条件下,燃料比例对汽油机HCCI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燃烧相位推迟,燃烧持续期延长,HC和CO排放随之增加,最优工况点对应的EGR率降低。提高正庚烷的比例,HCCI燃烧对EGR敏感性降低,可以提高EGR率上限。在同一燃料比例下,随着EGR率的变化,CA10与CA50有线性关系,其斜率与燃料中汽油比例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均质压缩着火 双燃料 废气再循环 燃烧与排放
下载PDF
双燃料火花点火辅助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忠照 章健勇 +3 位作者 邓家轩 张开强 吕兴才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6,共6页
在一台汽油-正庚烷双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研究了点火时刻对点火辅助HCC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花点火对燃烧的影响程度与燃料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燃料中汽油的含量越高,火花点火在控制HCCI燃烧、减小循环变动、提高热效... 在一台汽油-正庚烷双燃料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上,研究了点火时刻对点火辅助HCCI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火花点火对燃烧的影响程度与燃料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燃料中汽油的含量越高,火花点火在控制HCCI燃烧、减小循环变动、提高热效率和降低排放等方面的效果越明显.此外,点火时刻对HCCI燃烧的影响是与燃烧阶段相关.点火时刻在高温反应阶段,可以降低碳氢化合物(HC)排放、减少循环变动以及同时提高HCCI燃烧指示热效率;点火时刻在低温反应阶段可以造成一氧化碳(CO)排放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点火时刻 均质压燃 燃烧与排放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章健勇 李忠照 +3 位作者 张开强 黄震 尹琪 邵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52-1756,共5页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多缸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有着重要影响.文中在优化热管理技术(OKP)型HCCI发动机上对EGR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GR在OKP型HCCI发动机中可以推迟燃烧相位,降低燃烧速率,可以用于负荷的拓展;不同负... 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多缸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有着重要影响.文中在优化热管理技术(OKP)型HCCI发动机上对EGR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GR在OKP型HCCI发动机中可以推迟燃烧相位,降低燃烧速率,可以用于负荷的拓展;不同负荷下采取合适的EGR比例,可以提高平均指示压力;多缸发动机各缸存在固有差异,进气温度的差异导致各缸循环变动有差异;随着废气再循环率的升高,多缸的循环变动增加,各缸的循环变动差异进一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均质混合气压燃 废气再循环 循环变动 缸间循环波动
下载PDF
含水乙醇汽油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罗马吉 刘云鹏 +2 位作者 李忠照 O.El-Faroug Musaab 丁洪春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使用市售车用93号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分别配制出高乙醇含量和高含水量的含水乙醇汽油,试验研究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含水量以及5种添加剂(正丁醇、异丁醇、甲基叔丁基醚、棕榈酸、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对含水乙醇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结... 使用市售车用93号乙醇汽油和纯汽油分别配制出高乙醇含量和高含水量的含水乙醇汽油,试验研究乙醇汽油中乙醇含量、含水量以及5种添加剂(正丁醇、异丁醇、甲基叔丁基醚、棕榈酸、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对含水乙醇汽油相分离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减少、乙醇含量增加都可降低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使用纯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含水量在3%时,相分离温度低于-20℃,且在大气环境温度为-5~10℃的条件下放置30 d以上不发生分层现象;使用乙醇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比使用纯汽油配制的含水乙醇汽油稳定性要强,在相同乙醇含量和含水量下,前者的相分离温度要低9~15℃;5种添加剂均能明显降低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其中正丁醇和异丁醇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乙醇汽油 相分离温度 稳定性 助溶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柴油机螺旋进气道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马吉 李忠照 +1 位作者 丁洪春 张超建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63,66,共3页
运用CFD软件STAR-CD对某拖拉机用柴油机螺旋进气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到直观的进气道和缸内流场。模拟计算的涡流比及流量系数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对偏差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柴油机 CFD 螺旋进气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火花辅助对多缸汽油机HCCI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华航 张旭洲 +5 位作者 李忠照 沈义涛 章健勇 方俊华 吕兴才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5-700,共6页
采用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排气余热加热进气,在多缸汽油机上实现了均质混合气压缩(HCCI)燃烧,研究了火花辅助点火对HCCI燃烧及其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温度未达到HCCI稳定燃烧条件时,火花辅助有助于HCCI燃烧,... 采用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排气余热加热进气,在多缸汽油机上实现了均质混合气压缩(HCCI)燃烧,研究了火花辅助点火对HCCI燃烧及其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温度未达到HCCI稳定燃烧条件时,火花辅助有助于HCCI燃烧,并可增大平均指示压力、最大气缸爆发压力以及最大压力升高率,降低循环波动率,提高燃烧稳定性;火花辅助使得HCCI燃烧出现了2个放热阶段,当点火提前角增加时,主燃烧阶段的放热率峰值增大,燃烧起始点提前;在发动机转速为1200~1600r/min的小负荷范围内,火花辅助可以适当降低NO_x和HC的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辅助 多缸汽油机 均质混合气压缩燃烧 排放特性
下载PDF
压缩比对汽油HCCI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开强 李忠照 +3 位作者 章健勇 方俊华 吕兴才 黄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6,共8页
通过优化动力技术对一台四缸汽油机进行改造设计,安现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考察了压缩比对汽油机HCCI负荷拓展及冷却液和进气温度对HCCI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缩比可以在更低的进气温度下实现SI/HCCI燃烧模式... 通过优化动力技术对一台四缸汽油机进行改造设计,安现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考察了压缩比对汽油机HCCI负荷拓展及冷却液和进气温度对HCCI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压缩比可以在更低的进气温度下实现SI/HCCI燃烧模式的切换,CO排放升高,HC排放下降,NOx排放呈下降趋势,且在高负荷工况时下降得更加明显。在压缩比为15时,HCCI汽油发动机可以在1200~3600r/min转速范围内实现稳定燃烧,提高压缩比有效拓展了HCCI发动机负荷范围。随着进气温度及冷却液温度的升高,燃烧相位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压力、放热率及温度升高;缸内循环变动率减小,实现更稳定的HCCI燃烧;CO、HC排放也随之降低,但NOx排放有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 均质充量压燃 压缩比 负荷拓展 燃烧与排放
下载PDF
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多缸汽油机均质混合气压燃/火花点火模式循环变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旭洲 郑华航 +4 位作者 李忠照 沈义涛 吕兴才 方俊华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8-694,共7页
采用优化动力技术实现了四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稳定燃烧;统计分析了火花点火(SI)与HCCI模式的切换点,2种模式下在相同负荷时缸内、缸间的循环变动特点,以及HCCI燃烧向高负荷范围拓展的限制条件和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在1 400 r... 采用优化动力技术实现了四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稳定燃烧;统计分析了火花点火(SI)与HCCI模式的切换点,2种模式下在相同负荷时缸内、缸间的循环变动特点,以及HCCI燃烧向高负荷范围拓展的限制条件和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在1 400 r/min的较低转速下,适当增加切换点负荷,可使切换后的HCCI燃烧更为平稳;当负荷相同时,HCCI模式下燃烧参数的循环变动系数显著低于SI模式,且其平均指示压力在缸内的循环变动系数小于2.5%,缸间的循环变动系数小于3.0%;各缸之间的燃烧参数存在规律性的差异,可采用重新布置进气管路和冷却水循环管路来解决;拓展HCCI负荷范围,必须采取降低进气温度和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措施,以抑制着火时刻过早和放热率过大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均质混合气压燃 循环变动 模式切换 平均指示压力
下载PDF
SCR反应物理化学过程模型及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思峰 管斌 +3 位作者 刘柯 李忠照 林赫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16,共5页
针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建立了零维SCR反应器数学模型,并利用VC++编写了仿真计算软件。通过小样台架试验测试了钒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空速、含氧量、NO_2与NO_x的摩尔比以及氨氮比条件下的NO_x转化率,并与计算结果进... 针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建立了零维SCR反应器数学模型,并利用VC++编写了仿真计算软件。通过小样台架试验测试了钒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空速、含氧量、NO_2与NO_x的摩尔比以及氨氮比条件下的NO_x转化率,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低温条件下,空速越低,NO_2与NO_x的摩尔比越大,NO_x的转化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学模型 仿真
下载PDF
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多缸汽油HCCI发动机负荷拓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家轩 张旭洲 +2 位作者 李忠照 章健勇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搭建了基于优化动力技术(OKP)的4缸汽油HCCI发动机,在其上实现了稳定的HCCI燃烧,同时探索了这种策略能实现的负荷范围及表征HCCI负荷上边界和下边界的限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OKP技术相比其他策略能实现更高的HCCI负荷上边界;上边界的... 搭建了基于优化动力技术(OKP)的4缸汽油HCCI发动机,在其上实现了稳定的HCCI燃烧,同时探索了这种策略能实现的负荷范围及表征HCCI负荷上边界和下边界的限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OKP技术相比其他策略能实现更高的HCCI负荷上边界;上边界的限制参数在低速时为最大循环压升率(λpmax),高速时则为最高燃烧压力(pmax),下边界的限制参数则是相对循环变动系数(Covpi);通过对燃烧相位和放热率曲线形状等参数的分析解释了这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优化动力技术 汽油机 负荷拓展
下载PDF
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旭洲 李忠照 +2 位作者 沈义涛 吕兴才 黄震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察了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部热EGR可以推迟HCCI燃烧的着火时刻,减缓放热速率,但对于高辛烷值燃料的HCCI燃烧,它对更高EGR率的兼容能力不强,需要提高进气温度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随... 考察了外部热EGR对基于优化动力技术的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部热EGR可以推迟HCCI燃烧的着火时刻,减缓放热速率,但对于高辛烷值燃料的HCCI燃烧,它对更高EGR率的兼容能力不强,需要提高进气温度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随着EGR率的增加,燃烧持续期延长,缸内温度和压力峰值均减小,指示热效率也随着减小;NOx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在经过一个"拐点"后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CO和HC的排放随着EGR率的增加显著增加,燃烧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均质压燃 优化动力技术 指示热效率 排放
下载PDF
机动车后处理系统快速老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健 李忠照 +2 位作者 管斌 文灿华 李友平 《柴油机》 2018年第4期15-20,共6页
介绍了机动车不同排放后处理系统的老化机理,指出:影响TWC、DOC、SCR老化的主要因素为热老化,而影响GPF和DPF老化的主要因素为灰分积聚。介绍了汽油机TWC、GPF快速老化技术以及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快速老化技术,包括小样台架快速老化、马... 介绍了机动车不同排放后处理系统的老化机理,指出:影响TWC、DOC、SCR老化的主要因素为热老化,而影响GPF和DPF老化的主要因素为灰分积聚。介绍了汽油机TWC、GPF快速老化技术以及柴油机后处理装置快速老化技术,包括小样台架快速老化、马弗炉快速老化、DOC前喷油快速老化、DPF灰分加载快速老化、燃烧器快速老化等,并比较分析了各种快速老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后处理系统 耐久性 快速老化 燃烧器
下载PDF
进气温度对汽油/正庚烷HCCI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张开强 李忠照 +2 位作者 章健勇 卲强 黄震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2013年第5期57-61,共5页
采用双燃料喷射系统在进气道分别喷入汽油和正庚烷,结合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实现了四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燃烧,研究不同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边界条件一定时,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燃... 采用双燃料喷射系统在进气道分别喷入汽油和正庚烷,结合优化动力技术手段,实现了四缸汽油机的均质混合气压燃(HCCI)燃烧,研究不同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边界条件一定时,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燃烧相位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增大,最大放热率提高,压力升高率提高,其最大值到达的时间提前;HC、CO排放呈现降低的趋势;IMEP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之间出现两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I汽油正庚烷进气温度燃烧与排放
下载PDF
力学解题与参照系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照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Z1期57-59,共3页
力学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严密的演绎体系。能够熟练地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力学的基本要求。而学生在应用基本概念... 力学是由一定数量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严密的演绎体系。能够熟练地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它们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是学习力学的基本要求。而学生在应用基本概念和定律解题时,经常因弄不清哪些物理量或定律该选用什么样的参照系而导致错误结果。笔者仅就力学解题中如何注意参照系的选择,作一简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惯性参照系 非惯性系 升降机 运动学 基本概念和定律 经典力学 角动量守恒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速度和加速度
下载PDF
力学教学面向中学的初步尝试
15
作者 李忠照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58-60,共3页
本文介绍了教育学院的物理教学如何才能适应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及相应的改革措施,如:将力学教学与中学的物理教学相联系;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等.
关键词 力学教学 中学物理 自学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
下载PDF
对会计电算化舞弊成因及防范对策的分析
16
作者 李忠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3年第14期49-49,共1页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随之而来的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新型的舞弊手段。且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的案件呈现陕速上升态势,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理解会计电...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存在诸多缺陷,法律法规也有待健全,随之而来的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着各种新型的舞弊手段。且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的案件呈现陕速上升态势,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理解会计电算化舞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的手法,介绍了会计电算化舞弊产生的原因、手法及危害,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希望对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相关规范提供一点建议,使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更高的效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舞弊手段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防范 成因 法律法规 逻辑分析 计算机
下载PDF
关于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分析
17
作者 李忠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3年第9期52-52,共1页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一、谨慎性原则的...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l谨慎陛原则的提出,一是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二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的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三是因为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谨慎地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 会计工作 会计处理方法 经济业务 会计人员 稳健性原则 所有者权益 商品生产者
下载PDF
探析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及强化对策
18
作者 李忠照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2年第27期76-77,共2页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监督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实现会计监督职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体系 对策
下载PDF
磁场处理种子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安起 丁学厚 +3 位作者 姜滢 高春新 孙小镭 李忠照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58-62,共5页
通过对小麦和黄瓜的种子进行磁场处理研究,并对处理后的种子作生理参数测试和田间种植试验证明,磁场处理可明显提高种子活性及作物产量.
关键词 种子 磁场处理 作物 生长 物理效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