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胞质型抗核抗体对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的影响
1
作者 杨晓 李恩灵 +4 位作者 吴丽霞 戴颖欣 王之青 黄昊 郑冰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35-1140,共6页
目的探讨胞质型抗核抗体(ANA)对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6—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非ANCA相关性血管炎,且ANA荧光模型为胞质型的患者血清样本66例,其中胞质线性/肌动蛋白... 目的探讨胞质型抗核抗体(ANA)对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影响。方法收集2023年6—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非ANCA相关性血管炎,且ANA荧光模型为胞质型的患者血清样本66例,其中胞质线性/肌动蛋白型(AC-15型)2例、胞质丝状/微管型(AC-16型)4例、胞质散点型(AC-18型)7例、胞质致密颗粒型(AC-19型)25例、胞质细颗粒型(AC-20型)13例、胞质网状/线粒体样型(AC-21型)15例。采用IFA检测ANCA。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可溶性核抗原(ENA)抗体谱和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抗体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和ANCA谱。结果66例胞质型ANA阳性样本中,有65例(98.5%)ANCA为阴性,1例(1.5%)为不典型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ANCA谱均为阴性。采用IFA检测66例胞质型ANA阳性样本的ANCA,乙醇固定基质片有42.4%(28/66)为ANCA阴性,有30.3%(20/66)为不典型ANCA,有22.7%(15/66)为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有4.5%(3/66)为cANCA;甲醛固定基质片仅1例(1.5%)阳性。25例AC-19型阳性样本中,有24例(96%)乙醇固定基质片表现为阳性,其中12例(48.0%)为pANCA,11例(44.0%)为非典型ANCA,1例(4.0%)为不典型cANCA;合并抗核糖体P蛋白(Rib.P)抗体阳性时,pANCA的阳性率(64.7%)显著高于抗Rib.P抗体阴性时(12.5%)(P=0.02)。15例AC-21型阳性样本中,有6例(40.0%)乙醇固定基质片表现为阴性中,有6例(40.0%)为非典型ANCA,2例(13.3%)为cANCA,1例(6.7%)为pANCA。AC-15型、AC-16型、AC-18型和AC-20型阳性样本乙醇固定基质片表现均以阴性为主,表现为阳性的样本多合并抗ENA抗体谱阳性。结论采用IFA检测ANCA时,胞质型ANA对甲醛固定基质片的影响较小,对乙醇固定基质片的干扰多见于AC-19型和AC-21型。当AC-19型和AC-21型合并抗ENA抗体阳性时,可产生pANCA或非典型ANCA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胞质型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干扰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与病理学改变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贾一韬 茅益民 +7 位作者 陆伦根 范竹萍 杨文卓 宋育林 沈冠凤 罗鸿伃 李恩灵 曾民德 《胃肠病学》 2001年第4期201-203,217,共4页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分析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 目的:研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组织活检,并分析其免疫功能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肝功能指标与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和IgM水平在不同肝组织学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无明显相关(P>0.05),S0期显著低于其他各期(P<0.05),但S1~S4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周血NK细胞活性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P<0.05),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IgA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肝纤维化程度各分期间尽管有差异,但无显著性(P>0.05)。IgG水平随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分别在G4(P<0.01)和S4(<0.05)期最高。相关分析表明NK细胞、IgA和IgG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他免疫功能指标与肝功能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NK细胞活性、IgA和IgG水平对辅助诊断肝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Ⅱ型 免疫球蛋白类 生物学标记 慢性肝病 免疫功能指标 病理学 肝细胞损伤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APE/Ref-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熊光苏 吴叔明 +4 位作者 徐晓晶 周鋆 朱红音 李恩灵 莫剑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25-142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吉西他滨化疗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10、20、40及60μmol/L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 h,分别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吉西他滨化疗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化疗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吉西他滨0、10、20、40及60μmol/L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 h,分别以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作用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吉西他滨作用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24h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并与吉西他滨的浓度呈正相关(RT-PCR:r=0.645,P=0.012;Western blot:r= 0.598,P=0.020).结论:APE/Ref-1在胰腺癌化疗时表达明显增强,可能与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有关,并提示针对APE/Ref-1的靶向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吉西他滨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在CCl_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华静 邱德凯 +2 位作者 李继强 李恩灵 彭延申 《胃肠病学》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背景: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离肝K... 背景:Toll样受体4(TLR4)在内毒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动态观察在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TLR4在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慢性肝损伤纤维化大鼠模型,分离肝Kupffer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将Kupffer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孵育,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基质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正常大鼠肝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较低,Kupffer细胞未检测到TLR4 mRNA表达;CCl4处理2-6周大鼠的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CCl4处理4周和6周大鼠Kupffer细胞的TNF-α基础分泌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大鼠(P<0.05); 在LPS的刺激下,TNF-α的分泌水平较基础值进一步增高(P<0.05),呈浓度依赖性。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在肝损伤过程中逐渐增高.相关分析显示在慢性肝损伤的早、中期,肝组织和Kupffer细胞TLR4 mRNA的表达与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在CCl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过程中,大鼠肝脏TLR4基因表达上调,与Kupffer细胞活化和肝脏的炎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内毒素类 肿瘤坏死因子 肝损伤 纤维化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燕捷 吴叔明 +4 位作者 李恩灵 朱红音 沈冠凤 罗鸿予 萧树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 :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明确不同的p5 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 ;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应用丫... 目的 :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明确不同的p5 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是否有影响 ;明确NSAIDs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应用丫啶橙 (AO)染色、Annexin 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应用RT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cl 2、bax基因及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 :NSAIDs药物吲哚美辛 (Indo)和阿司匹林 (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 3+/ +)、MKN2 8(p5 3 / )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 /浓度依赖性增强 ;在相同作用条件下 ,AGS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 8细胞 ,处理组MKN2 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 ,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Bcl 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 ,Bax基因及蛋白表达逐渐增强 ,在药物作用 6~ 2 4小时改变最为明显。结论 :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 ,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这为NSAIDs的抗肿瘤应用增加了理论依据 ;NSAIDs不能诱导p5 3基因突变的MKN2 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 ,p5 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的凋亡诱导效应 ;NSAIDs可能通过调控Bcl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AIDS 胃癌 细胞凋亡 BCL-2 BAX P53 培养的肿瘤细胞
下载PDF
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与血清学指标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育林 杨文卓 +8 位作者 贾一韬 陆伦根 茅益民 曹爱平 朱红音 李恩灵 万谟彬 李成忠 曾民德 《胃肠病学》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反映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的价值。方法:以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 较200例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的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 目的:探讨血清学指标反映慢性肝病病理分级、分期的价值。方法:以肝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标准,比 较200例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血清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肝病病例的天冬氨 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Alb/球蛋白(A/G)比值、甲脂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α2巨球蛋白(MG)、 PGA积分、PGAA积分、PGA指数和PGAA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炎症分级病例的间接胆红素(SIB)、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和凝血酶原时间(PT)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肝纤 维化分期病毒性肝炎病例的AST、Alb、A/G比值、转铁蛋白(TF)、AFP、GGT、α2MG、PGA积分、PGAA积分、PGA 指数和PGAA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学指标AST、Alb、A/G比值、SIB、TG、HDL、ALP、PT、 AFP、GGT、α2MG、PGA积分、PGAA积分、PGA指数和PGAA指数与肝脏炎症分级相关;AST、Alb、A/G比值、 AFP、 GGT、 α2MG、 PGA积分、 PGAA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病理学 血清学 诊断 分级 分期
下载PDF
益生菌对肝硬化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华静 邱德凯 +1 位作者 李恩灵 沈冠凤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观察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予常... 背景: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多种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紊乱有关。目的:观察口服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以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予常规保肝治疗和口服微生态制剂4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oll样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水平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和CD4细胞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3和CD4亚群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生态制剂治疗后CD14表达显著降低(P<0.01),TLR4表达也呈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微生态制剂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炎症状态,微生态制剂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因此可将其作为一种慢性肝病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免疫 TOLL样受体4 CD14 内毒素类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和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华静 邱德凯 +1 位作者 李继强 李恩灵 《胃肠病学》 2004年第5期284-286,共3页
背景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的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和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 背景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是介导脂多糖(LPS)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关键因子。尽管内毒素在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结合蛋白在肝硬化中的意义尚不清楚。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和LBP水平,并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以基质显色法鲎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伴腹水患者同时测定腹水内毒素和LBP水平,并进行2个月的短期随访,记录存活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其中伴腹水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P<0.05)。Child鄄PughC级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B级患者(P<0.05),而B级患者的血浆LBP水平显著高于C级患者(P<0.05)。短期随访显示肝硬化伴腹水死亡患者的腹水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浆内毒素和LBP水平均升高,LBP水平升高可能是对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一种持续的慢性炎症应答。腹水内毒素水平可以作为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短期生存的一个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脂多糖结合蛋白 预后 腹水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抗双链DNA抗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王之青 郑冰 李恩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抗双链DNA(double-stranded DNA,dsDNA)抗体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adioimmunoassay,RIA)法和ELISA 法同时检测18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183 例非SLE 自身免疫疾病患者、78 例非自身免疫病对照和50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dsDNA 抗体,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RIA 法和ELISA 法对于SLE 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7.31%和62.90%、特异度分别为85.85%和81.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和67.2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15%和78.14%。2 种方法检测值均随疾病的活动度升高而增高。结论· ELISA 法对SLE的诊断特异度与RIA 法接近,但其敏感度更高,可有效筛查SLE 患者。同时,2 种方法均有助于监测SLE 病情的活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双链DNA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毒素受体表达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华静 邱德凯 +1 位作者 沈冠凤 李恩灵 《胃肠病学》 2007年第7期387-391,共5页
背景:内毒素受体在内毒素、细胞因子等介导的炎性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变化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Toll样受体(TLR)4/抗人CD14单抗... 背景:内毒素受体在内毒素、细胞因子等介导的炎性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毒素受体的表达变化与慢性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人Toll样受体(TLR)4/抗人CD14单抗,以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和15名健康志愿者PBMC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蛋白的表达;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内毒素受体TLR4 mRNA、CD14 mRNA和信号转导分子MyD88 mRNA的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偶氮基质显色法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PBMC内毒素受体TLR4和CD14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BMC内毒素受体TLR4 mRNA、CD14 mRNA和信号转导分子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也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10和TNF-α水平,以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高内毒素水平患者内毒素受体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内毒素水平患者(P<0.05),细胞因子水平也较低内毒素水平者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PBMC内毒素受体的表达明显上调,与患者的慢性炎症反应状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类 TOLL样受体4 CD14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晓晶 熊光苏 +4 位作者 李恩灵 朱红音 罗鸿仔 沈冠凤 吴叔明 《胃肠病学》 2012年第7期417-421,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和一些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活性以及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促凋亡特性有关。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 背景:研究显示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具有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其对多发性骨髓瘤和一些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与其免疫调节活性以及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促凋亡特性有关。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细胞动力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用于胰腺癌临床辅助治疗的可能性。方法:以沙利度胺干预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 48 h,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T-PCR检测VEGFmRNA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干预的Patu-8988细胞,生长抑制率、G0/G1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VEGF异构体VEGF121、VEGF165 mRNA表达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从多方面对胰腺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包括直接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和早期凋亡,以及通过抑制VEGF转录而抑制肿瘤血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胰腺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下载PDF
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继恒 刘文忠 +3 位作者 韩跃华 童菊芳 朱红音 李恩灵 《胃肠病学》 2006年第11期657-662,共6页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AGS细胞分别与...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原,但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明了。目的:在体外观察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对人胃癌细胞系AGS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AGS细胞分别与5株分离自胃癌和5株分离自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H.pylori共培养,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细菌对照。结果:胃炎H.pylori菌株和大肠杆菌基本不影响AGS细胞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所有胃癌菌株均能上调MMP-2、MMP-7和MMP-9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分离自胃癌和胃炎患者的H.pylori菌株对AGS细胞MMP-2、MMP-7和MMP-9表达的影响有所不同,说明不同疾病来源的H.pylori菌株在促细胞恶变能力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细胞系/AGS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邱德凯 马雄 +2 位作者 彭延申 李恩灵 熊伍军 《肝脏》 2000年第2期70-71,88,共3页
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 (EAH)小鼠模型 ,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以同种系S 10 0肝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两次予小鼠腹腔注射 ,并设单纯磷酸盐缓冲液 (PBS)、S 10 0肝抗原和弗氏完全佐剂处理对照组。将S 10 0肝抗原层析分... 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 (EAH)小鼠模型 ,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方法 以同种系S 10 0肝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两次予小鼠腹腔注射 ,并设单纯磷酸盐缓冲液 (PBS)、S 10 0肝抗原和弗氏完全佐剂处理对照组。将S 10 0肝抗原层析分离后观察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首次注射后 2周即可见到多形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的浸润。首次注射后 4周组织学改变达高峰 ,组织学病变的消退较慢 ;血清AL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组织学改变相似 ;模型组存在自身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结论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个可能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小鼠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动物模型 小鼠 EAH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32P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APE/Ref-1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光苏 吴叔明 +4 位作者 徐晓晶 周鋆 朱红音 李恩灵 莫剑忠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为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放疗抵抗中所起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加入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培养液中,形成最终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1、0.22、... 为研究人胰腺癌细胞株在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APE/Ref-1基因表达的变化,并试图揭示其在胰腺癌放疗抵抗中所起的作用,用不同剂量的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加入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培养液中,形成最终放射性活度分别为:0、0.11、0.22、0.45、0.90MBq/mL等5个放射照射剂量组,共孵育24h。然后分别以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测定作用后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32P胶体作用24h后发现,Patu-8988的APE/Re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并与32P胶体的放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由此得出结论:APE/Ref-1在胰腺癌放射性核素32P胶体内照射时表达明显增强,可能与胰腺癌放疗抵抗的产生有关,并提示针对APE/Ref-1的靶向干预可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无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 ^32P胶体
下载PDF
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雄 邱德凯 +2 位作者 彭延申 李恩灵 陈晓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方法以同种系S-100肝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两次予小鼠腹腔注射,并观察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肝组织学分级的动态变化。将S-100肝抗原层析分离后研究T细胞的自身抗...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观察。方法以同种系S-100肝抗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后两次予小鼠腹腔注射,并观察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肝组织学分级的动态变化。将S-100肝抗原层析分离后研究T细胞的自身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小鼠在首次腹腔免疫2wk后即可见到炎症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的浸润;首次注射后4wk后组织学改变达高峰,组织学病变的消退较慢;血清ALT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组织学改变相似;体外可证实对S-100抗原的T细胞增殖反应。结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肝炎模型,可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免疫学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清诊断 自身抗原
下载PDF
塞莱西布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导大鼠胃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靖大道 楼俪泓 +1 位作者 李恩灵 李继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莱西布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5组分别予以不同饮食及药物:胃癌模型组(M组,给予MNNG和高盐饮食)、塞莱西布早期干预...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莱西布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大鼠胃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5组分别予以不同饮食及药物:胃癌模型组(M组,给予MNNG和高盐饮食)、塞莱西布早期干预组(MCE组)和晚期干预组(MCL组)、塞莱西布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纯净水)。喂养35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胃黏膜病变及胃癌形成情况。结果:111(92.5%)只大鼠完成实验。MCE组和MCL组大鼠胃癌发生率分别为4.3%和22.7%,均显著低于M组(71.4%,P<0.001和<0.010);N组和C组均无胃癌发生。MCE组大鼠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组,P<0.01;MCL组大鼠胃黏膜异型增生发生率亦显著低于M组,P<0.05,但其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率与M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MCE组和MCL组大鼠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6.1%和45.5%,亦显著低于M组(85.7%,P<0.001和P<0.01)。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莱西布能有效抑制MNNG诱导的大鼠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这为COX-2抑制剂对人类胃癌进行化学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实验性/药物疗法 胃肿瘤/病理学 癌前状态/病理学 化学预防 环加氧酶抑制药/药理学 大鼠 动物
下载PDF
离心淘洗技术在分离大鼠肝非实质细胞亚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学敏 邱德凯 +1 位作者 李恩灵 范竹萍 《肝脏》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采用离心淘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肝非实质细胞亚群。方法 通过原粒肝脏酶灌注 ,准备肝非实质细胞悬液 ,离心淘洗 ,收集不同流速 ( 2 0和 40ml/min)的细胞群。结果 经培养鉴定 ,流速 2 1ml/min获得的为肝窦内皮细胞 ,40ml/min的为... 目的 采用离心淘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肝非实质细胞亚群。方法 通过原粒肝脏酶灌注 ,准备肝非实质细胞悬液 ,离心淘洗 ,收集不同流速 ( 2 0和 40ml/min)的细胞群。结果 经培养鉴定 ,流速 2 1ml/min获得的为肝窦内皮细胞 ,40ml/min的为库普弗细胞 ,细胞纯度均大于 95 %。结论 在本实验室 ,离心淘洗技术已能成功应用于肝脏细胞分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淘洗技术 分离 大鼠 肝非实质细胞亚群 肝窦内皮细胞 库普弗细胞
下载PDF
非甾体消炎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燕捷 吴叔明 +4 位作者 罗鸿予 沈冠凤 李恩灵 江佛湖 萧树东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和不同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 目的明确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和不同p53基因表型对NSAIDs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NSAIDs药物吲哚美辛(Indo)和阿斯匹林(Asp)对胃癌细胞株AGS(p53+/+)、MKN28(p53-/-)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强。一定浓度的NSAIDs作用一定时间后,AGS、MKN28细胞均发生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在相同作用条件下,AGS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MKN28细胞。处理组MKN28细胞凋亡数量虽有所增多,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NSAIDs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AGS细胞对NSAIDs更为敏感,Indo的凋亡诱导作用更为强烈。p5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绣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消炎药 胃癌细胞 细胞凋亡 NSAIDS P53基因
下载PDF
胃癌细胞MKN28(p53-/-)对NSAIDs诱导凋亡敏感性的研究
19
作者 张燕捷 吴叔明 +5 位作者 徐华 李恩灵 沈冠凤 罗鸿予 朱红音 萧树东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目的  1.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p5 3基因突变的胃癌细胞MKN2 8凋亡。 2 .明确NSAIDs对MKN2 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1.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2 .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 目的  1.明确非甾体消炎药 (NSAIDs)能否诱导p5 3基因突变的胃癌细胞MKN2 8凋亡。 2 .明确NSAIDs对MKN2 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的调控。方法  1.通过MTT比色法检测NSAIDs对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 2 .应用丫啶橙染色、Annexin V/PI双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3.应用RT PCR(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方法检测bcl 2、bax基因水平的改变。结果  1.NSAIDs药物吲哚美辛 (Indo)和阿斯匹林 (Asp)对胃癌细胞株MKN2 8均有生长抑制作用 ,且呈时间 /浓度依赖性增强。 2 .在Indo 80 0 μmol/L、Asp8mmol/L作用 4 8~ 96h后 ,MKN2 8细胞凋亡数量稍有增多 ,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MKN2 8细胞的bcl 2基因mRNA表达逐渐减弱 ,bax基因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1.NSAIDs可抑制MKN2 8胃癌细胞株增殖。 2 .NSAIDs不能诱导p5 3基因突变的MKN2 8胃癌细胞株发生显著的凋亡 ,提示p5 3基因突变可能阻断了NSAIDs诱导的细胞凋亡。 3.NSAIDs可使MKN2 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消炎药 非甾类 MKN28细胞 细胞凋亡 bcl-2 bax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口服耐受诱导研究
20
作者 马雄 邱德凯 +2 位作者 李恩灵 彭延申 陈晓宇 《胃肠病学》 2003年第2期88-89,103,共3页
口服耐受是一种治疗全身性炎症疾病的潜在手段。在一些动物模型中,口服自身抗原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目的:观察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小鼠中诱导口服耐受对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在实验第1天和第7天,将新鲜制备的蛋白质浓度为0.5-... 口服耐受是一种治疗全身性炎症疾病的潜在手段。在一些动物模型中,口服自身抗原可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目的:观察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肝炎(EAH)小鼠中诱导口服耐受对肝脏病变的影响。方法:在实验第1天和第7天,将新鲜制备的蛋白质浓度为0.5-2 g/L的肝抗原S-100 0.5 ml和等体积的弗氏完全佐剂(CFA)充分乳化后,予C57BL/6小鼠腹腔注射,以诱导EAH的产生。诱导:EAH前5天起,每天分别予小鼠插管喂饲1 mg和10mg的肝抗原S-100、肝抗原S-100第1峰、第2峰和第3峰,对照组以PBS 1 ml灌胃。结果:仅肝抗原S-100第1峰抗原高剂量组小鼠的肝组织学病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肝抗原S-100总抗原高剂量组的血清.A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学病变程度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口服肝抗原S-100第1峰抗原可诱导EAH小鼠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抗原 小鼠 S-100 口服耐受 诱导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导研 水平 结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