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与传统术前计划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惠锡 张国富 +1 位作者 张健荣 邹建平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936-1937,共2页
目的:探讨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与传统术前计划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患者40例,按术前计划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传统术前计划)和研究组20例(接受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术前计划),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与传统术前计划对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患者40例,按术前计划方式分为对照组20例(接受传统术前计划)和研究组20例(接受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术前计划),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复位满意度、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研究组解剖复位率15.00%高于对照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满意度75.00%高于对照组40.00%,复位不满意率10.00%低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复杂髋臼骨折手术前,用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可提升医生操作熟练度,降低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各指标更为优良,利于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髋臼骨折 手术 术前计划 3D打印骨折模型模拟操作
下载PDF
比较PFNA钉与Gamma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惠锡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对比PFNA钉(防旋髓内钉)与Gamma(伽马)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6间收治的92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加长GammaⅡ固定,观察组... 目的对比PFNA钉(防旋髓内钉)与Gamma(伽马)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6-06间收治的92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加长GammaⅡ固定,观察组予以加长PFNA钉固定。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Harris各项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采取PFNA钉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并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钉 PFNA钉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锡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V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实验组术后1、3和6个月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密盖息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慢性腰痛等速躯干屈伸训练的最佳角速度探讨
4
作者 李惠锡 张国富 邹建平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行等速躯干屈伸训练的最佳角速度。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N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A、B、C三组,分别采用30°/s、60°/s以及90... 目的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行等速躯干屈伸训练的最佳角速度。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N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A、B、C三组,分别采用30°/s、60°/s以及90°/s的不同角速度行等速躯干屈伸训练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VAS评分;采用躯干等速肌力测试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肌群伸肌、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以及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结果三组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C组(P<0.05),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腰背肌群伸肌、屈肌PT、AP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A组伸肌、屈肌PT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伸肌、屈肌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速度(30°/s角速度)的等速躯干屈伸训练治疗CNLBP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且角速度越低则腰背肌群肌力提升效果越好,但做功功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等速躯干屈伸训练 最佳角速度 峰力矩 功率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李惠锡 张健荣 +1 位作者 张国富 邹建平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常规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作为对照组;另20例患者则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医师观察、模...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行常规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作为对照组;另20例患者则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医师观察、模拟手术后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置钉效果、伤椎复位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钉数量少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后高度比大于对照组,矢状位后凸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3D打印技术辅助医师开展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难度,从而便于医师手术质量的提升,从而使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3D打印技术 骨折复位 手术模拟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6
作者 李惠锡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 目的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1 d、7 d和14 d VAS评分降低,JOA评分改善率中优良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经肌间隙入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TDP神灯配合肌内效贴对骨折术后功能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秀珍 伍国维 +1 位作者 李惠锡 梁春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4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TDP神灯配合肌内效贴对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术后康复方案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60例。常规康复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训练,综合康复... 目的探讨TDP神灯配合肌内效贴对骨折术后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术后康复方案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60例。常规康复组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TDP神灯和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康复前后患者疼痛程度、患处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康复治疗前,两组VAS评分、HSS评分、SF-36评分及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1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HSS评分、SF-36评分均升高,肿胀程度均减轻(P<0.05),综合康复组治疗1周后VAS评分低于常规康复组,HSS评分、SF-36评分高于常规康复组,肿胀程度轻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TDP神灯配合肌内效贴可显著减轻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肿胀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P神灯 肌内效贴 骨折 术后 功能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部周围肌肉抗阻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患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珍 伍国维 李惠锡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患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65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的早期床边运动疗法,实验... 目的:分析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患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65例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的早期床边运动疗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步态、髋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实验组的步长及步速比对照组大(P<0.05),髋功能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术后早期床边运动疗法联合髋周肌肉抗阻训练对THA患者增加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步态功能,促进患髋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床边运动疗法 全髋关节置换 髋周肌肉抗阻训练 髋功能
下载PDF
拓宽内审领域为企业发展服务
9
作者 苏国富 李惠锡 《中国内部审计》 2001年第10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沈阳气体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责任审计 管理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下载PDF
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10
作者 艾超 李颖贤 +2 位作者 刘志恒 李伟民 李惠锡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8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研究组使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80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研究组使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末次随访手术节段活动度与颈椎活动度比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3.27±0.60)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声音嘶哑、食管损伤及吞咽困难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椎间盘突出活动度,减轻疼痛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并发症分析
下载PDF
老年患者短节段颈椎病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邹建平 李惠锡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19期3394-339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短节段颈椎病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短节段颈椎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钛板螺钉加椎间融合器(A...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短节段颈椎病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短节段颈椎病患者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钛板螺钉加椎间融合器(ACDFP)治疗,观察组给予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DNI)评分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颈椎Cobb角和手术节段颈椎Cobb角,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调查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DN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Cobb S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老年患者短节段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缩小Cobb S角间隙,且未见明显的并发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颈椎病 老年 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惠锡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第3~7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共30例,均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从术前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目的研究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第3~7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共30例,均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从术前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和手术方案制定,术中病变节段探查和累及周围组织,经肌间隙入路的注意事项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个体化要求,术后的并发症预防角度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136.7±25.8)min,术后住院时间(7.5±2.3)d,术中出血量(286.4±56.7)ml,术后引流量(356.8±66.5)ml。术后7 d 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9)。JOA评分改善率为(78.6±13.2)%,其中优10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和血管损伤。随访1年共出现轴性症状3例(10.0%),第5颈椎神经根麻痹1例(3.3%),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或治愈。颈椎前凸26例,后凸4例(13.3%),经手法矫正后明显缓解。结论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MCSM安全、有效,术中仔细辨认不同肌群平面,准确分离肌间隙是手术成功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原文传递
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李惠锡 张国富 邹建平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肌... 目的:探讨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及2组术后3、6、12个月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毕切口内残腔体积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6、9个月2组VAS、ODI评分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术后3、6、9个月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对比(P>0.05).结论:肌间入路复位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中,能够使手术时间缩短,减少出血量,有利于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胸腰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肌间入路 后正中入路 疼痛程度 出血量
原文传递
价值工程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惠锡 《工业会计》 1997年第4期34-36,共3页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产品成本为目标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的产生和推广对世界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不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用和推广了这种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产品成本为目标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价值工程的产生和推广对世界一些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不少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用和推广了这种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在成本控制中应用价值工程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工程 成本管理 企业 财务管理
原文传递
微创双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15
作者 邹建平 李惠锡 +3 位作者 陈锦明 刘凯骅 陈进宇 林军华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2年第4期507-51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微创双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 目的:对比分析经微创双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经微创双切口组(微创组)和经外侧L形切口组(常规组),每组各30例。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受伤原因及分型,伤口并发症的对比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3)月。术前等待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152,P<0.05);手术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473,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少于常规组(t=-4.582,P<0.05)。微创组术后出现3例(10.0%)切口并发症,低于常规组12例(40.0%)(P=0.01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微创双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器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