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慎江 赵勇 +7 位作者 吴寿臣 刘德斌 梁文杰 徐向东 崔学峰 蔺大伟 朱岩 朱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02-1004,1035,共4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资料。41例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均做了MRI。[结果]41例中38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资料。41例做了CR,22例做了CT,31例均做了MRI。[结果]41例中38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30例CR片可看到软组织阴影。22例CT均清晰显示了钙化,22例CT检查附件均未见明显异常,21例CT清晰显示椎体骨质改变,20例CT显示了软组织阴影。31例MRI均显示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病变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均以高信号为主。[结论]CR片仍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对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CR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R、CT、MRI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慎江 蔺大伟 +8 位作者 刘德斌 史家明 张艳 孙景春 朱岩 朱峰 徐向东 崔学峰 梁文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7-679,共3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 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CT、磁共振成像(MR l)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经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5例均有CR平片,21例CT扫描,20例做了MR I检查。[结果]55例中51例CR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40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20例CR片清晰显示骨膜反应,19例CR片清晰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21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8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20例做了MR I检查病例均清晰显示病灶边界及软组织肿块,8例显示相应骨髓水肿。[结论]CR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MR I对显示肿瘤的范围、软组织肿块及相应骨髓水肿有明显优势。三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CR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慎江 赵勇 +9 位作者 吴化民 蔺大伟 刘德斌 张艳 孙景春 朱峰 朱岩 徐向东 崔学峰 梁文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 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3例脊柱病变(31例结核,32例肿瘤)MR I资料。[结果]32例肿瘤椎间盘均未受累,其中10例仅累及椎体,20例椎体、附件均受累,2例仅累及附件。31例...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 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3例脊柱病变(31例结核,32例肿瘤)MR I资料。[结果]32例肿瘤椎间盘均未受累,其中10例仅累及椎体,20例椎体、附件均受累,2例仅累及附件。31例结核软组织均受累,附件均未见受累,其中29例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无论结核,还是肿瘤,T1W I以低信号为主,T2W I以高信号为主。[结论]MR I有助于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椎间盘未受累为肿瘤特点,椎间盘、软组织受累及附件完整为脊柱结核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 结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4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张沉石 陶志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方法  5 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 4cm)患者 ,经屏气训练后 ,在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Mx80 0 0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 ,以 4ml/s的速度从肘静脉注入... 目的 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方法  5 7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 4cm)患者 ,经屏气训练后 ,在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Mx80 0 0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 ,以 4ml/s的速度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 90ml,动态扫描选择肺结节最大层面进行。其中 2 9例于第 15~ 45s、75~ 10 5s时 ,每间隔 1s扫描一次 (程序 1) ;2 8例于第 11~ 41s、71~ 10 1s时 ,每间隔 1s扫描一次 (程序 2 ) ;两组患者均于 2~ 9min时每间隔 3 0s扫描一次。病灶直径为 3~ 4cm时 ,扫描层厚5mm ;病灶直径≤ 3cm时 ,扫描层厚 2 .5mm ,以常规算法重建图像。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量、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所得强化值、灌注量、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5 16,P =0 .60 9,P =0 .3 5 6,P =0 .693 )。程序 1只测得部分患者 ( 2 2 / 2 9)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 ;程序 2得到了全部患者 ( 2 8/ 2 8)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结论 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是定量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 ,具有研究肺癌血管生成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 恶性孤立肺结节 血流模式
下载PDF
孤立肺结节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2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成洲 张沉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85例孤立肺结节(直径≤4cm,57例恶性,15活动性炎性,13例良性)患者,在增强(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前、后采用ToshibaAquilionMarconi16层螺旋CT(采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在孤立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85例孤立肺结节(直径≤4cm,57例恶性,15活动性炎性,13例良性)患者,在增强(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前、后采用ToshibaAquilionMarconi16层螺旋CT(采用4×i模式,i代表扫描层厚)及GELightspeed64层螺旋CT(采用8×i或16×i模式,i代表扫描层厚)进行同层动态扫描。11~41S,每1S扫描1次;90S扫描1次。16层螺旋CT:病灶直径3~4cm时,扫描层厚8mm;2~3cm时,扫描层厚6mm;1.5~2cm时,扫描层厚4mm;1—1.5cm时,扫描层厚3mm;〈1em时,扫描层厚2mm。64层螺旋CT:病灶直径3~4cm时,扫描层厚5mm;〈3cm时,扫描层N2.5mm。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分别计算肺结节有效层面的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一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有效层面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肺结节的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结果恶性(36.52±11.07)HU与炎性(37.69±7.1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7.02±5.85)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86〉0.05)。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增强峰值比(17.49±3.78)%明显高于良性(2.78±2.23)%与恶性(14.73±4.28)%结节(P〈0.001;P=0.019〈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增强峰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47.83±31.29)ml·min-1·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3.03±3.01)ml·min-1·100g-1与恶性(31.15±9.66)ml·min-1·100g-1结节(P〈0.001;P〈0.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3.00±8.87)HU与恶性(4(40.45±7.03)HU结节平扫的CT值明显低于良性(50.51±10.87)HU结节(P〈0.001;P〈0.001)。炎性低于恶性结节平扫的CT值(P=0.002〈0.01)。结论多层螺旋CT容积灌注成像有助于结节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节结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定量参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慎江 李惠民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成洲 贾宁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 ,做多层面重建 (MPR) ,最大强度投影 (MIP) ,三维重建 (3D) ,四维重建 (4D) 4种后处理。结果 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34例骨肿瘤患者行MSCT扫描后 ,做多层面重建 (MPR) ,最大强度投影 (MIP) ,三维重建 (3D) ,四维重建 (4D) 4种后处理。结果 每一种重建图像均显示了所有的肿瘤。MPR准确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 ;MIP及 3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 ;4D能立体显示骨改变及肿瘤的范围和细微结构。 4种后处理图像结合横断层面原始图像能从不同方向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骨改变及骨膜反应的形态。结论 MSCT后处理对病变的显示全面准确 ,结合横断面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处理 骨肿瘤 诊断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张沉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4×5mm或4×2.5 mm扫描模式,不动床)。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与结节大小无关(r=0.18,P=0.14;r=0.20,P=0.09;r=0.01,P=0.95;r=0.01,P=0.93)。结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不受结节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模式 螺旋扫描计算机成像 影像诊断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4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张沉石 陶志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8-753,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 4cm ,2 4例恶性 ,6例良性 ,7例炎性 )患者 ,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 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 9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 4cm ,2 4例恶性 ,6例良性 ,7例炎性 )患者 ,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 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 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 ,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 =时间 密度曲线最大斜率 /大动脉强化值。结果 恶性 (37.98± 17.97HU)与炎性 (43.86±14.2 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 (5 .6 5± 6 .43HU)结节 (P <0 .0 0 1;P <0 .0 0 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 (P =0 .6 47>0 .0 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 (2 0 .78%± 4.14%)明显高于良性 (2 .0 0 %± 2 .2 6 %)与恶性(14.6 3%±6 .2 2 %)结节 (P <0 .0 0 1;P =0 .0 2 1<0 .0 5 )。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 <0 .0 0 1)。炎性 (78.39± 5 5 .18ml/min/10 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 (2 .13± 2 .84ml/min/10 0g)与恶性 (33.91±15 .5 8ml/min/10 0g)结节 (P <0 .0 0 1;P =0 .0 0 1<0 .0 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炎性(39.36± 9.5 7HU)与良性 (37.73± 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 (45 .73± 4.2 1HU)结节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模式 定量评价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CT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2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成洲 张沉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26-42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有关孤立肺结节最大层面的血流灌注模式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这些研究只是评价了结节有限一部分的血流灌注模式,不能代表结节容积的血流灌注模式。评价整个结节的血流灌注模式应该更理想。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有关孤立肺结节最大层面的血流灌注模式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这些研究只是评价了结节有限一部分的血流灌注模式,不能代表结节容积的血流灌注模式。评价整个结节的血流灌注模式应该更理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16层及64层螺旋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大小的关系。方法65例孤立肺结节(直径≤3cm,42例恶性,12例活动性例炎性,11例良性)患者行多层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分别计算肺结节有效层面的强化值、血流量、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有效层面参数的平均值作为肺结节的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孤立性肺结节CT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大小的关系。结果结节容积强化值(32.15±14.55)Hu、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13.20±6.18)%、血流量(29.79±19.12)mLmin-1100g-1及平均通过时间(12.95±6.53)s与大小无统计学相关(r=0.081,P=0.419;r=0.089,P=0.487;r=0.167,P=0.077;r=0.023,P=0.880。结论孤立性肺结节CT容积灌注成像定量参数与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节结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诊断
下载PDF
CT在评价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慎江 刘士远 肖湘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76-578,共3页
关键词 CT 肿瘤血管生成 PET MRI 肿瘤 诊断
下载PDF
孤立性肺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4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张沉石 陶志伟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相互关系 ,以便设计简便的扫描程序研究肺腺癌血管生成。方法 :2 9例孤立性肺腺癌 (直径≤ 4cm)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 (以 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 90ml)。记录孤立性肺腺癌的定量参...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腺癌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相互关系 ,以便设计简便的扫描程序研究肺腺癌血管生成。方法 :2 9例孤立性肺腺癌 (直径≤ 4cm)患者行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 (以 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 90ml)。记录孤立性肺腺癌的定量参数 (强化值、肺腺癌 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量和平均通过时间 )。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主动脉强化值与孤立性肺结节的参数及各参数间的关系 ,并经逐步回归建立参数间的回归方程。结果 :肺腺癌强化值 (PHBA)为(36 .86± 1 3 .0 6)HU ,与动脉强化值 (PHA)呈正相关 (r =0 .586 ,P =0 .0 0 1 ) ,肺腺癌与大动脉强化值比 (BA to Aratio)为1 5 .58± 4 .52及灌注值 (PBA)为 (32 .2 7± 1 1 .75)ml/ (min·1 0 0g)与动脉强化值无显著相关 (r=0 .0 0 0 1 ,P >0 .0 5 ;r=0 .0 86 ,P >0 .0 5) ,肺腺癌灌注值与强化值及肺腺癌与大动脉强化值比呈正相关 (r =0 .437,P <0 .0 5 ;r=0 .468,P <0 .0 5) ,肺腺癌强化值与肺腺癌与大动脉强化值比呈正相关 (r =0 .80 1 ,P <0 .0 0 1 ) ,平均通过时间 (1 7.2 7± 4 .60 )s,PBA=1 3 .2 93 +1 .2 1 8·BA to Aratio ,BA to Aratio=5 .371 +0 .2 77·PHBA。结论 :可用二元一次方程式表示肺腺癌灌注值、强化值及肺腺癌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的线性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肿瘤 CT诊断 血流模式 定量CT参数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慎江 李常城 +6 位作者 王新 刘德斌 梁文杰 朱峰 朱岩 崔学峰 毕文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方法: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恶性孤立肺结节分...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方法: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显示的异同。以1 mm图像显示的结节分叶征为标准,分析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判断2、5 mm组图像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的可靠性。结果:1 mm图像显示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共出现98个分叶,其中弦距<1 mm分叶25个,弦距为1~2 mm分叶30个,弦距>2 mm分叶43个。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1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8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3<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1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6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4<0.05)。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为1~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24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1>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为1~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3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3<0.05)。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40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631>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36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4>0.05)。结论:恶性孤立肺结弦距<1 mm时1mm层厚较合适,弦距为1~2 mm时2 mm层厚较合适,弦距>2 mm时5 mm层厚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硬币病变 分叶征
下载PDF
显示肺结节累及支气管理想CT层厚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慎江 赵勇 +6 位作者 李常城 王新 刘德斌 梁文杰 朱峰 朱岩 崔学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肺结节累及支气管的理想CT层厚。方法:54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x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受累支气管显示的异同。以1 mm图像...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肺结节累及支气管的理想CT层厚。方法:54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x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受累支气管显示的异同。以1 mm图像显示的支气管改变为标准,判断2 mm、5 mm组图像显示支气管改变的可靠性。结果:1 mm图像显示54例62个肺结节共累及支气管85支,其中累及2~4级支气管35支,5~8级支气管50支。2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4支,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836>0.05)。5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2~4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24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6<0.05)。2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8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9<0.05)。5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与1 mm图像上显示受累5~8级支气管改变一致的有31支,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累及支气管在2~4级时2 mm层厚较合适,累及支气管在5~8级时1 mm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硬币病变 支气管
下载PDF
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CT首次检查时间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慎江 郑立广 +5 位作者 李常城 刘德斌 梁文杰 朱峰 朱岩 崔学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11期74-7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HRCT(high-resolution)首次检查的恰当时间.方法:对8例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在肺损伤后(首次9.50~10.00 h,第2次27.25~30.50 h,第3次51.20~56.00 h)行胸部扫描,并分析其CT表... 目的:初步探讨六氯乙烷吸入性肺损伤HRCT(high-resolution)首次检查的恰当时间.方法:对8例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在肺损伤后(首次9.50~10.00 h,第2次27.25~30.50 h,第3次51.20~56.00 h)行胸部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首次CT检查,7例(87.5%)图像未显示异常,1例(12.5%)图像显示右肺下叶内基底段“毛玻璃样”改变;第2次CT检查,7例(87.5%)图像显示肺呈“毛玻璃样”改变,部分伴实变影,1例(12.5%)并发纵隔气肿,其中6例(75.0%)CT检查首次显示异常,1例(12.5%)正常;第3次CT检查,图像均显示肺呈“毛玻璃样”改变,部分伴实变影,其中1例(12.5%)CT检查首次显示异常.第2次CT首次显示异常率(75.0%)明显高于首次CT检查(12.5%)及第3次CT检查(12.5%)(x2=15.54,P<0.05x2=13.98,P<0.05).结论:建议六氯乙烷急性肺损伤CT首次检查在27.00~30.00 h内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乙烷 肺损伤 体层摄影术 C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5 位作者 李惠民 刘士远 李成洲 张沉石 陶志伟 杨春山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0期718-722,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 :78例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患者 ,结节直径≤ 4cm ,其中恶性病变 68例 ,活动性炎症 10例。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Mx 80 0 0MSCT扫描 ,以 4ml/s的流率从肘...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技术。方法 :78例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患者 ,结节直径≤ 4cm ,其中恶性病变 68例 ,活动性炎症 10例。增强前、后采用MarconiMx 80 0 0MSCT扫描 ,以 4ml/s的流率从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动态扫描选择肺结节最大层面进行。其中 40例 15~ 45s、75~ 10 5s时 ,每 2秒扫描一次 (程序 1) ;3 8例 11~ 41s、71~ 10 1s时 ,每 2秒扫描一次 (程序 2 ) ;两组患者在第 2~ 9min时段内间隔 3 0s扫描一次。病灶直径 3~ 4cm时 ,扫描层厚 5mm ;病灶直径≤ 3cm时 ,扫描层厚 2 .5mm ,以常规算法重建图像。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平均通过时间。结果 :程序 1与程序 2所得恶性结节强化值 (t=0 .673 ,P >0 .0 5 )、灌注值 (t=0 .15 2 ,P >0 .0 5 )、结节 主动脉强化值比 (t =0 .861,P >0 .0 5 )、平均通过时间 (t=0 .199,P >0 .0 5 )均无统计学差异。程序 1只得到了部分患者 ( 2 5 /3 2 )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 ;程序 2得到了全部患者 ( 3 6/3 6)的结节平均通过时间。结论 :MSCT动态增强评价明显强化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 ,第一次扫描时间拟选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MRI增强三期扫描在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李慎江 朱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2期62-63,111,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MRI增强三期扫描在评价周围型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MRI增强三期扫描,分别在25、120、180 s行胸部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信号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最大强化率,与文献结果进行对... 目的:初步探讨MRI增强三期扫描在评价周围型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行MRI增强三期扫描,分别在25、120、180 s行胸部扫描,记录肺癌增强前后各时相的信号值并计算强化净增值、最大强化率,与文献结果进行对照,记录120、180 s时肺癌的强化模式。结果:治疗后周围型肺癌平扫信号值、增强后120 s及180 s的信号值分别是(478±108)、(926±209)、(1 050±252)。强化净增殖(571±225)、最大强化率(119±49)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肺癌强化净增殖(655)(t=2.178,P=0.005<0.05)及最大强化率(150)(t=4.196,P=0.001<0.05)。32例中6例在180 s时表现为均匀强化,6例中4例在120 s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周边强化。结论:治疗后肺癌有逐渐强化的趋势;MRI增强三期扫描能够反映肺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是评价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强化区大小变化在肺癌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价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17
作者 李慎江 刘德斌 《医疗卫生装备》 2010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变化在评价肺癌非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22例经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在治疗前及停止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结果: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90 s时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目的:初步探讨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变化在评价肺癌非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22例经非手术治疗肺癌患者在治疗前及停止治疗1个月后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结果: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90 s时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3,P=0.018)。治疗前病灶最大单径之和明显大于治疗后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P=0.005),与治疗后最大单径之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治疗后最大单径之和与治疗后病灶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结论:利用肿瘤最大单径之和变化来评价肺癌疗效会低估治疗效果,建议利用强化区最大单径之和变化来评价肺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图像增强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十八大精神的教学落实举例
18
作者 李慎江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1,共2页
为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制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我们应基于各模块的具体内容... 为指导中小学校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制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我们应基于各模块的具体内容,统筹安排,将总体建议贯彻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笔者结合《生活与哲学》教材,谈谈相应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指导 精神 高中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教学 《生活与哲学》 教育部办公厅 进学生头脑 思想品德课
下载PDF
动态CT增强对肺癌血管生成的评价作用
19
作者 李慎江 刘士远 肖湘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血管生成白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共同控制。血管生成促进肺癌的生长、转移,并与肺癌的预后、治疗密切相关。用动态CT对肺癌血管生成区进行定位、定量研究,并建立肺癌血管生成的组织病理特征与功能CT图像参数的相关关系,将会... 血管生成白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生长抑制因子共同控制。血管生成促进肺癌的生长、转移,并与肺癌的预后、治疗密切相关。用动态CT对肺癌血管生成区进行定位、定量研究,并建立肺癌血管生成的组织病理特征与功能CT图像参数的相关关系,将会提高在肺癌血管生成生物学基础上采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CT增强 肺癌 血管生成 评价作用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0
20
作者 徐向东 邱立勇 +2 位作者 张艳 李慎江 吴伟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的基本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对58例患者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归类统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学的基本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利用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影像学诊断中的基本表现加以分析,对58例患者影像检查的特征性改变,归类统计。[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 I表现有其基本特性。X线片以腰椎间隙不均匀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Schmorls结节有其特征;CT表现更具有特征,以其椎间盘后缘局限性突起,突出的CT值高于硬膜囊CT值和硬膜外脂肪移位为其特点改变。其MR I表现T1加权象信号强度与高信号强度的硬膜外脂肪及低信号强度的硬膜囊形成鲜明对比,诊断意义可以成为最佳影像手段。[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常见的在椎间盘变性基础上的髓核疝出,其X线表现及CT/MR I表现有其定性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髓核 突出 X线 CT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