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慧锴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08-1010,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肝癌化疗多药耐药现象严重阻碍了化疗的效果。目前肝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包括跨膜转运蛋白泵药作用,细胞内酶系统改变,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激活,控...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肝癌化疗多药耐药现象严重阻碍了化疗的效果。目前肝癌多药耐药的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包括跨膜转运蛋白泵药作用,细胞内酶系统改变,MAPK信号转导系统的激活,控制凋亡的基因和蛋白的改变,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等。近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新的相关机制报道,如内质网应激和microRNA在肝癌耐药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肝癌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多药耐药 化疗
下载PDF
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7例临床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慧锴 李强 +1 位作者 陈华 郝希山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6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HF)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7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变单一...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HF)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7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治疗情况。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病变单一。结果术后随访中共有32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13例(29.5%),出现肺及胸膜转移7例(15.9%),肝转移4例(9.0%),骨转移6例(13.6%),肾脏转移2例(4.5%),复发+转移5例(11.4%)。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9%、40.9%和29.5%,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0.5%、52.3%和31.8%,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发生的部位、治疗方式、病理类型、肿瘤的局部复发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较单纯手术及放化疗预后好,术后辅以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尤其对那些切端阳性患者。结论腹部MHF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病理分级差,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外科学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肝炎背景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李慧锴 崔云龙 +4 位作者 周洪渊 张倜 孔大陆 宋天强 李强 《肝癌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小肝癌合并HBV与HCV感染的临床病理因素间差别,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小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13例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 目的分析小肝癌合并HBV与HCV感染的临床病理因素间差别,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小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13例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的小肝癌(≤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四组:HCV感染组(n=75)、HBV感染组(n=251)、HCV+HBV感染组(n=33)和无感染组(n=54)、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较其他组而言,HCV感染组年龄偏大、术前血小板水平及白蛋白低,凝血酶原时间长,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高,并且HCV感染组诊断时多结节型比例较高。和其他组相比,HCV感染组肝硬化程度严重,肿瘤细胞分化低,更易发生血管侵犯。在随访过程中,HCV感染组肝内复发率高,且复发类型常为多结节型。结论小肝癌合并HCV感染患者在诊断时往往肝硬化严重并且多结节型肝癌常见。预后统计分析发现影响小肝癌预后的因素为:HCV感染、血管侵犯和肿瘤多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肝细胞肝癌 预后分析
下载PDF
紫龙金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强 武强 +2 位作者 李慧锴 崔云龙 高春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4,共2页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肝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免疫活性细胞明显不同,而手术创伤及肿瘤本身的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是围手术期肿瘤细胞逃逸转移,影响愈后的主要环节.此期间应用药物使...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肝癌患者在手术前后免疫活性细胞明显不同,而手术创伤及肿瘤本身的作用使机体免疫功能受抑制是围手术期肿瘤细胞逃逸转移,影响愈后的主要环节.此期间应用药物使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并尽快达正常水平或增强,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围手术期 紫龙金 免疫功能 常见 手术前后 手术创伤 手段 水平 主要环节
下载PDF
103例肝内胆管癌临床病理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娜娜 段晓峰 +3 位作者 张倜 李慧锴 周洪渊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0-342,347,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转移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治手术与姑息手术、非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肝内胆管癌(intr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的临床转移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根治手术与姑息手术、非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103例肝内胆管癌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1%,30.1%,18.4%,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根治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48.2%,33.9%,与始息手术组(46.3%,0,0)、非手术组(7.7%,0,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单发或多发、门静脉、淋巴结、腹膜转移、手术方式为影响肝内胆管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无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ICC淋巴结转移率高,肝内复发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是ICC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组织学分化程度、门静脉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及手术方式是影响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临床转移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肝肉瘤样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远达 李强 +2 位作者 李慧锴 崔云龙 张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探讨肝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例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56.6岁,男女之比为3:1,患... 目的:探讨肝肉瘤样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例肝肉瘤样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为56.6岁,男女之比为3:1,患者术前CT或MRI有一定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表达上皮样表型。8例患者的肿瘤局部侵袭性较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为主的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0.8个月(3~35个月)。结论:肝肉瘤样癌的诊断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帮助。手术切除是唯一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肉瘤样癌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肝癌术中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崔云龙 李慧锴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中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53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和对照组(术中无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对... 目的:探讨肝癌术中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肿瘤科53例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和对照组(术中无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对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复发率和总生存情况进行观察、随访;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Silcoxon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肝功能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7.2%、22.2%和26.9%、59.3%(P=0.013),两组的术后1、3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92.3%、88.7%和80.6%、50.2%(P=0.034)。结论:预防性区域缓释化疗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安全可行,而且可明显减少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区域化疗 植入缓释氟尿嘧啶
下载PDF
肝癌外科规范化治疗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啸洪 李慧锴 +1 位作者 张倜 李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61-264,共4页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胰腺癌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外科手术切除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强 李慧锴 +1 位作者 马维东 崔去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424-1425,1429,共3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局部切除在胰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例胰腺癌局部广泛侵润病例,行部分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联合切除并重建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例胰腺...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局部切除在胰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例胰腺癌局部广泛侵润病例,行部分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联合切除并重建的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2例胰腺癌患者手术过程顺利,病例1SMA部分切除,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吻合法。病例2行全胰切除,将受侵的SMV、PV、SMA联同胰体癌、全胰、十二指肠、部分空肠及相应区域和腹膜后脂肪组织及淋巴结整块切除,应用脾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端端吻合。肠系膜上动脉分别阻断45min和67min,门静脉阻断31min和55min。术后行B超检查血管通畅,门静脉血流为1 550mL/min和1 620mL/min,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血管重建(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吻合通畅,1例无瘤生存3年2个月,另1例无瘤生存11月。结论:在胰腺癌肿瘤局部侵润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时联合切除并行血管修复或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重建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肠系膜上动脉 手术切除 血管消化道重建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郝继辉 李慧锴 王殿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2-922,共1页
关键词 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 占位性病变 食欲减退 胸片正常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中上腹 进行性 肠鸣音
下载PDF
免疫及靶向药物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肝癌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东明 穆瀚 +3 位作者 刘长富 邢文阁 宋天强 李慧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及靶向药物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行... 目的:探讨免疫及靶向药物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4例行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治疗的晚期HCC患者,以首次治疗为起点,以患者死亡、疾病进展及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为终点,按照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mRECIST)1.1标准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截至2023年4月。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手术转化率及安全性。结果:ORR为52.9%,DCR可达到85.3%,手术转化利率为41.1%。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组1年OS及DFS分别为94.4%、50.0%;病变稳定(stable disease,SD)+病变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组患者1年OS及DFS分别为66.7%、25.0%,两组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及P=0.013)。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38.2%)、高血压(32.4%)及血小板减少(29.4%)等,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HAIC联合信迪利单抗及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物治疗晚期HCC的客观缓解率高,安全性良好,为后续临床试验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佳飞 张倜 +3 位作者 周洪渊 李慧锴 崔云龙 李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例术前诊断为壶腹周围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27例术后发生胰瘘。在4种胰肠吻合方式中,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和Blumgart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低,且皆无C级胰瘘。多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胰肠吻合方式及性别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胰肠吻合方式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 胰瘘
下载PDF
术中出血对早期肝细胞癌病人围术期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勇强 张倜 +5 位作者 孔银龙 侯振宇 李慧锴 崔云龙 宋天强 李强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肝细胞癌病人术中出血对病人围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22例早期肝细胞癌病人。根据ROC曲线分析,术中出血量≤200 m L的185例为A组,而出血量>200 m L... 目的:探讨早期肝细胞癌病人术中出血对病人围术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222例早期肝细胞癌病人。根据ROC曲线分析,术中出血量≤200 m L的185例为A组,而出血量>200 m L的37例为B组。比较两组有无腹水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以及生存时间。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术前血小板计数、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肿瘤数和直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出血量>200 m L的B组病人作比较,出血量≤200 m L A组病人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长,住院时间较短,腹水和感染的发生率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病人,术中大出血可能对围术期并发症发生及远期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术中仔细操作,减少出血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术中出血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DNA损伤应答通路抑制剂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柯若 李慧锴 秦宇(审校)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二、致死率第一的妇科恶性肿瘤,约7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被诊断为晚期且预后不良。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手术联合化疗,目前针对不同分子靶标和途径的多种新药正在研发中。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 卵巢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第二、致死率第一的妇科恶性肿瘤,约70%的病例在确诊时已被诊断为晚期且预后不良。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手术联合化疗,目前针对不同分子靶标和途径的多种新药正在研发中。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通过修复DNA损伤起到维持基因组完整性的关键作用,被视作肿瘤治疗耐药性的关键。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通常具有DDR缺陷和DNA损伤修复障碍,因而利用癌细胞特有的DDR缺陷设计出特异性抑制剂为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综述DDR途径中5种激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DNA修复 蛋白激酶抑制剂 卵巢肿瘤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芒芒 朱晓琳 +7 位作者 张倜 武强 崔云龙 李慧锴 李强 房锋 张伟 宋天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7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患者病例,评估其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7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患者病例,评估其术后恢复情况,分析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72例患者术后并发症轻微且恢复迅速,术后1、2、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50%、20.83%和33.33%;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3.06%、87.50%、79.17%。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与复发密切相关,肿瘤大小与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早期肝癌,近远期效果良好。肿瘤大小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与术前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总生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米兰标准 肝癌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前白细胞计数预测肝切除治疗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的预后
16
作者 侯振宇 孔银龙 +8 位作者 张勇强 朱科云 杨雪娇 陈平 李慧锴 崔云龙 宋天强 李强 张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白细胞计数对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肝切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肝切除的237例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 目的:探讨术前白细胞计数对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肝切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肝切除的237例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确定白细胞计数分界值,对病人分组。应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白细胞计数6.0×109/L为分界值。白细胞较低组和白细胞较高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4个月和27.6个月(P=0.002)。白细胞较低组和白细胞较高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分别为20.7个月和12.2个月(P=0.029)。匹配分析后两组间生存时间及无复发生存时间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白细胞计数可预测超"米兰标准"肝细胞癌病人肝切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超“米兰标准” 肝切除术 白细胞计数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转化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东明 李慧锴 宋天强 《腹部外科》 2021年第2期101-103,12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HCC起病隐匿且具有侵袭性,目前临床上多为中晚期肝癌。这类肝癌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而治疗选择却极为有限。近年来,以系统性、区域性治疗为主的降期转化治疗取得了较为喜人的进展...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死亡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HCC起病隐匿且具有侵袭性,目前临床上多为中晚期肝癌。这类肝癌病人预后往往较差,而治疗选择却极为有限。近年来,以系统性、区域性治疗为主的降期转化治疗取得了较为喜人的进展,可能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可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并提高生存预后。此篇综述旨在讨论改善中晚期肝癌病人可切除性和降低疾病复发率的降期转化治疗现状,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现状
下载PDF
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慧锴 李强 +1 位作者 陈华 郝希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HF)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7月至2003年11月间51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04个月,35例患者复发、转移,术... 目的总结分析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HF)的外科治疗策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7月至2003年11月间51例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304个月,35例患者复发、转移,术后单纯局部复发 15例(29.4%),出现肺及胸膜转移8例(15.7%)、肝转移4例(7.8%)、骨转移6例(11.7%)、肾脏转移2例(3.9%),复发合并转移7例(13.7%)。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6%、43.1%和 29.4%,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4.5%、52.9%和31.4%。结论腹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侵袭性强, 复发率高,病理分级差,手术完整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纤维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辅助 预后
原文传递
乙型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慧锴 秦宇 +1 位作者 李晓眠 李强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HBV、HCV感染对小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13例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的小肝癌(≤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组:HCV感染组75例、HBV感染组251例、... 目的探讨HBV、HCV感染对小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13例行手术根治切除治疗的小肝癌(≤3cm)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组:HCV感染组75例、HBV感染组251例、HCV、HBV混合感染组33例和无HCV、HBV感染组54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413例患者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66%和58%,术后共有168(40.8%)例患者出现肝内复发,5年复发率HCV感染组最高(64.2%),其次为HBV+HCV感染组(48.4%),HBV感染组(37.8%)及无感染组(32.3%)。肝内复发肿瘤为多发者在HCV感染组发生率最高(占肝内复发肿瘤的66.0%),其次为HBV+HCV感染组(28.6%),HBV感染组(23.3%)及无感染组(17.6%)。413例小肝癌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70%和61%,HCV感染组预后最差。和其他组相比,HCV感染组肝硬化程度严重,肿瘤细胞分化低,更易发生血管侵犯。在随访过程中,HCV感染组肝内复发率高,且复发类型常为多结节型。结论HCV感染相关肝癌的临床肝硬化症状更重,而且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病毒 丙型 预后
原文传递
胰腺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慧锴 崔云龙 李强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26-28,44,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治疗胰头癌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34例PPPD与同期127例SPD治疗胰头癌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SPD)治疗胰头癌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恢复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34例PPPD与同期127例SPD治疗胰头癌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SPD组围手术期死亡4例(3.15%),PPPD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2.94%)。SPD组平均手术时间195(75~415)min,术中平均失血320(70~2450)ml,PPPD组手术时间184(90~315)min,术中平均失血295(100~2230)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DGE)PPPD组9例(26.5%),SPD组5例(3.9%)(P<0.001)。SPD组和PPPD组在中位生存时间和术后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准SPD手术和PPPD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围手术期病死率及术后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PPD术后发生DGE的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幽门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