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士禛与遗民交往的功利性
1
作者 李才朝 秦跃宇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21-25,共5页
王士禛与遗民群体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其五载扬州推官期间。他千方百计赢得遗民群体认可,为其在文坛以至政坛发展铺石筑路,是王士禛与遗民交往功利目的的初始。进而对遗民群体持以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甚至敬而远之的态度,是王士禛与他们交往... 王士禛与遗民群体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其五载扬州推官期间。他千方百计赢得遗民群体认可,为其在文坛以至政坛发展铺石筑路,是王士禛与遗民交往功利目的的初始。进而对遗民群体持以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甚至敬而远之的态度,是王士禛与他们交往的功利心态发展演变过程的体现。最终,"鸟尽弓藏"可谓是王士禛与遗民交往的功利目的实现之后的必然结果。王士禛对遗民群体的"用行舍藏",顺利完成了自己文学地位的确认以及政治功绩的积淀,某种程度上也使其成为了满清统治者怀柔文化政策的执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遗民 功利性
下载PDF
“六经皆礼”说考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才朝 《国际儒学论丛》 2016年第2期175-187,共13页
"六经皆礼"之义在历史上代有指说,经师以之为常识,论说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三代作礼为万世法、礼著六经依经制礼、六经载道以礼治世。三者分别说明的是礼的起源、礼制复原、礼的治世功用,其中贯穿着对"六经"与"礼"的关系的体认... "六经皆礼"之义在历史上代有指说,经师以之为常识,论说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三代作礼为万世法、礼著六经依经制礼、六经载道以礼治世。三者分别说明的是礼的起源、礼制复原、礼的治世功用,其中贯穿着对"六经"与"礼"的关系的体认。综观经学家们的表述,大都是宏观地"论道",并没有具体地钩稽诸经文句以划明"六经皆礼"的根据。这项工作,直到民国时期,学者曹元弼才有意为之。而约为四字的表述,则由曹元弼的高足王蘧常在《诸子学派要诠》一书中提出。实际上,"六经皆礼"在提出之时并非创说,而只是概约前义。这种"习矣而不察焉"的历史存在状态,也影响了该说提出之后的受关注度。在学术思想史上,"六经皆史"与"六经皆文"说皆引起过巨大的争论或强烈的认同,唯独作为经学家共识的"六经皆礼"说默默无闻,这无疑会削弱经学系统下"六经"与"礼"关系的研究与认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六经皆礼 王蘧常 曹元弼
下载PDF
生态主义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才朝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25-29,共5页
生态主义超强的学科嫁接能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生态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着统筹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牢固树立科学的统筹观;道德诉求的理念,提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始终... 生态主义超强的学科嫁接能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生态主义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着统筹的意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牢固树立科学的统筹观;道德诉求的理念,提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始终以文化的道德关怀为主旨诉求;相互性联系的理念,则意味着优秀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时下流行文化的交互关系,形成互补互促的良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主义 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关怀
下载PDF
两岸共襄文化业 子海再出新成果——“子海”工程首批重大成果《子海珍本编》第一辑问世
4
作者 李才朝 《管子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山东大学主办,凤凰出版社、台湾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子海》首批重大成果发布暨“两岸古籍珍本合璧工程”论证会,于2013年11月30日在山东大学召开。
关键词 成果 珍本 工程 两岸 文化业 山东大学 凤凰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PDF
金圣叹《水浒序一》的“才子书”论
5
作者 李才朝 《菏泽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1-14,共4页
金圣叹的《水浒序一》提出了"才子书"的相关文艺理论,他通过区别圣人作书与私人作书的差异,构造了一段私人作书兴起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他提出"才子书"概念的重要铺垫。对"才"字的训诂解说,体现了金圣叹... 金圣叹的《水浒序一》提出了"才子书"的相关文艺理论,他通过区别圣人作书与私人作书的差异,构造了一段私人作书兴起的历史。这段历史,是他提出"才子书"概念的重要铺垫。对"才"字的训诂解说,体现了金圣叹的文势论观点,他所谓的"才子书"既承认才情的支持,又符合传统社会道德对作书作文的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序 六才子书 文势论
下载PDF
清人探索《诗经》义旨的方法与旨趣
6
作者 李才朝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对义旨的求索上,《诗经》比其它经书面临更复杂的境地,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性质的认识上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文本内容包罗万象,不同的门类会形成不同的学科解释,由此也加大了探求其义旨的难度。清代学者对《诗经》... 在对义旨的求索上,《诗经》比其它经书面临更复杂的境地,主要原因在于对其性质的认识上随着时代在发生变化。另外一个原因是,它的文本内容包罗万象,不同的门类会形成不同的学科解释,由此也加大了探求其义旨的难度。清代学者对《诗经》义旨的探索,方法上有涵泳文本、知人论世、借重比兴,旨趣上有因言悟道、《诗》教训世和文学兴味。总体上看,清人继承了前人的方法与旨趣,但在理论总结上尚有新的意境翻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涵泳文本 知人论世 因言悟道
下载PDF
浅析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7
作者 李才朝 罗义刚 《爱情婚姻家庭(中旬)》 2021年第5期0131-0131,共1页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习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一个学生预习不充分,直接导致了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差,做作业的速度变慢,课后复习的时间增加,同时还增加了错题管理的时间,这样学生课外学...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认习的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如果一个学生预习不充分,直接导致了课堂上听课的效果差,做作业的速度变慢,课后复习的时间增加,同时还增加了错题管理的时间,这样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就缩短了,不识预习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实践并持之以恒,最终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预习能够让学生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针对性地检查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学生要根据教师的教学规律,掌握和了解教师下一节课要教授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自己预习的习惯。预习非常重要,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则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习 重要性
下载PDF
费氏易史献考实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才朝 《周易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48-56,共9页
费直解《易》的方法与思路谨遵孔学之旧,或为孔学正宗,但也走向了僵化不前。郑玄、王弼等"传其学"实际上是效慕其朴实的解经作风,汲取其"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的思路。而费氏本为古文,绝无可... 费直解《易》的方法与思路谨遵孔学之旧,或为孔学正宗,但也走向了僵化不前。郑玄、王弼等"传其学"实际上是效慕其朴实的解经作风,汲取其"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的思路。而费氏本为古文,绝无可疑。刘向校《易》、班固录《易》,皆指示西汉传《易》的主流,其文本是同源的;而"本以古字,号古文易"是专就费直传学而言,并不以王璜传学为中心意,后世学者对古文易之疑多系误读史献而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直 易学 古文 今文
原文传递
简论周立昇先生的《易》学研究
9
作者 李才朝 《孔子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43-150,共8页
周立昇先生从事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五十余载,在儒学、道学与《易》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先生在《易》学研究内容上主要涵括了象数易、《易》学史、《易》道关系及出土文献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发前人所未发,给... 周立昇先生从事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达五十余载,在儒学、道学与《易》学等多个学术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先生在《易》学研究内容上主要涵括了象数易、《易》学史、《易》道关系及出土文献等,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发前人所未发,给学界以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立昇 周易 象数 易学史 帛书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