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教育发展之路——“新时代新文科:全国艺术类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京举办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拓(整理) 赵毅平(整理) 冯世光(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41,共4页
2020年12月8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本刊承办的"新时代新文科:全国艺术类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清华美院顺利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新时代新文科"为主题,邀请中国艺术门类下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 2020年12月8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本刊承办的"新时代新文科:全国艺术类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清华美院顺利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新时代新文科"为主题,邀请中国艺术门类下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等5个一级学科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打造具有世界引领性的中国艺术学科新格局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以下内容根据本次研讨会纪要整理,因篇幅所限,略有删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类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艺术学科 艺术学教育 研讨会纪要 美术学
原文传递
在地性——2021年第四届《装饰》学术年会综述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拓(整理) 胡心玥(整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61,共4页
4月17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第四届《装饰》学术年会于桂林开幕。全国60所高校与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师生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年会。(图1—2)本届年会的主题为&q... 4月17日,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第四届《装饰》学术年会于桂林开幕。全国60所高校与设计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师生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年会。(图1—2)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在地性"。前三届年会主题"设计研究新范式"的提出已历时三载,本刊亦已编辑出版了三本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 年会主题 在地性 编辑出版 学术年会 第四届 新范式
原文传递
民族精神新坐标,文化发展新起点——楚启恩先生访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爱民 张京生 +1 位作者 李拓(整理) 楚启恩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41,共2页
楚启恩(1933—),生于青岛。擅长壁画、中国画、水彩画。1956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于壁画专业,师从张光宇、张仃、祝大年等教授。1961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山东... 楚启恩(1933—),生于青岛。擅长壁画、中国画、水彩画。1956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就读于壁画专业,师从张光宇、张仃、祝大年等教授。1961年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安徽艺术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1979年,受邀参加首都国际机场大型壁画群的组织、创作工作。协助张仃先生担任候机楼二楼东餐厅(东壁)《哪吒闹海》重彩壁画的主要绘制工作。以下内容根据采访录音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坐标
原文传递
寻找共同梦想 实现共同目标——《莱奥纳多》执行编辑罗杰·马利纳访谈
4
作者 赵毅平(采访) 王小茉(采访) 李拓(整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0,共3页
1968年创刊的《莱奥纳多》杂志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自创刊伊始便始终关注艺术与科学融合的问题,今年适逢杂志创刊50周年。《装饰》杂志自2012年起与《莱奥纳多》密切联系,并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今年第3期在《装饰》上共同组... 1968年创刊的《莱奥纳多》杂志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自创刊伊始便始终关注艺术与科学融合的问题,今年适逢杂志创刊50周年。《装饰》杂志自2012年起与《莱奥纳多》密切联系,并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今年第3期在《装饰》上共同组织了相关专题,授权发表了一批《莱奥纳多》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中文版,取得了良好的学界反响。值本刊创刊60周年之际,《莱奥纳多》创刊人弗兰克·马利纳之子、现任执行编辑罗杰·马利纳教授应邀出席系列活动,并接受了本刊编辑的专访。本文即根据采访视频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编辑 创刊50周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梦想 《装饰》 1968年 科学融合 学术论文
原文传递
我们已经重新设计了艺术,让我们重新设计科学吧!
5
作者 罗杰·马利纳 大卫·罗森伯姆 李拓(整理)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7,共4页
在20世纪50年代,艺术界与科学界泾渭分明,几乎没有艺术家将借助望远镜、显微镜、脑成像技术这些新仪器观察到的新图景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但50年后,我们对这些新图景都十分熟悉:从月球表面的图像到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X光片。如... 在20世纪50年代,艺术界与科学界泾渭分明,几乎没有艺术家将借助望远镜、显微镜、脑成像技术这些新仪器观察到的新图景作为他们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但50年后,我们对这些新图景都十分熟悉:从月球表面的图像到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X光片。如今,我们已进入一个驱使我们重新设计科学的新时代,包括科学条理自身与科学的社会介入性。同时,随着有关大数据的科学成果与作品的出现,许多科学工程与科学探索仍然需要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参与。我们需要创造新的方式来描绘通过数据形式观察到的世界。50年来,《莱奥纳多》一直主张艺术家参与到科技工作中,以及科学家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一方面,那些更多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的科学家比那些没有业余艺术爱好的科学家能够探索出更多的科学发现,我们的期刊记录下了这些科学家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发表的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也涉及全息摄影、虚拟现实,以及近期的生物学与遗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奥纳多》 艺术与科学 设计 跨学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